“每个人都有一种信仰的需求,有一种灵魂安顿的需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信仰的种子,这颗种子能不能生根、开花、结果,关键取决于一种培养,有没有这种培养的文化氛围,对于培养每个人的信仰是很重要的。”这是国内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肖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可见,信仰对于一个人在成长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自主能力,树立正确的目标,实现理想和自我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
独立生活能力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从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做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有主见和独立自主的榜样,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主见,处处依赖别人的人,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要求助于别人,那么,就很难指望孩子成为果断、刚毅、有主见和独立自主的人。父母要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孩子所普遍具备的能力,知道什么年龄能做什么样的事,大胆放心地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做,让孩子在自主选择、自己去做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发掘自身潜力。这是孩子认识世界、认识事物,锻炼孩子思考和判断能力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即使孩子做错了,选择的不是很合适,家长也应正确教导,而不要过多地批评指责,更不能粗暴地否定孩子,否则孩子因为害怕,下一次可能就不敢大胆地按自己的想法选择了。
因为生活年代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信仰和追求以及对具体问题、具体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孩子的信仰和追求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我们不能总是用自己处事的标准和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去衡量和要求孩子。现在很多家长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约束孩子的选择。比如孩子喜欢奥特曼,崇拜奥特曼,买玩具、穿衣服,上学时背的书包都要有奥特曼图案,喜欢喜洋洋、崇拜黑猫警长……
孩子所做的这些选择基于孩子本性的天真,自有孩子选择的理由,家长如果盲目否定或者阻止孩子,只会让孩子自信心受伤,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丧失自我决定和负责任的能力。孩子虽然天真,想法有时难免很幼稚,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想法连父母都没有想过或者想不到,孩子却想得到。
所以说,孩子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做法,做父母的不要随意下结论或予以否定。应该多听听孩子的解释,了解孩子做出各种选择的想法,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去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想法和做法正确与否,从而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今天的社会发展迅速,变化相当快,孩子将面临多种选择和决定,能力的缺失只会让孩子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感到恐慌和紧张。
也许,各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注意到,近些年出现了对高考甚至是对整个中国教育都极具讽刺意义的高考零分作文。诚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种做法固然不可取,但这种现象的一再发生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什么让这些孩子敢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当然,这是个比较深刻的话题,在这里不便探讨。
我想说的是这些零分作文并不都是文笔庸滥,思想空洞,没有内容的,其中也不乏深刻的思想内容、独特鲜明的见解,而且有些作文文笔和用词相当有个性,只是有些过于辛辣犀利的语言触及了一部分人的立场和利益。我们不能因为这类作文不符合传统教育体制应有的理念和意识,就否认其社会价值,否认其超脱传统的自主性。让事实来说话,更具说服力。
许多家长把教育孩子作为一种对自己的补偿,把孩子当成自己未曾实现心愿的实现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的选择权。教育孩子固然少不了对孩子的要求,但更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孩子多沟通彼此的想法,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孩子慢慢懂得自己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出选择,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孩子和家长一样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支持,切不可为孩子包揽一切,不尊重孩子的选择,甚至粗暴地干涉和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容易使孩子的个性受到压抑,身心受到伤害。
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决定未来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家长尊重孩子对未来的决定,孩子的独立性、自我约束能力也会因此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会有一种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