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大环境来说,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内心深处都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不能公开的内心世界。孤独是来自于对外界某种变化的一种反映和感受,所以,每个人都有孤独的体验,都有感到无助的时候。
现代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生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紧张和忙碌我们可能会暂时忽略个人感受,忘记孤独,然而忙碌过后,身心宁静下来时,孤独和无助却备感强烈。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有车有房有事业,物质生活可以说相当优越,有爱人有孩子,家庭和谐幸福,不缺朋友,社交广泛,却时常听到她感慨自己无奈和孤独。我想这决不是无聊的无病呻吟,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一个人的时候感到孤单,一群人的时候感到寂寞,这可能是现在生活环境中多数人的同感吧。
成年人尚且如此,和我们同处于一个生活环境中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孩子孤独感和无助感的产生没有成年人那么复杂。家庭环境的压抑和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的不当方法是孩子产生孤独感的罪魁祸首。
众所周知,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孩子娇生惯养,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强,不合群的特征。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于对孩子的爱护不愿意孩子过多接触外界人和事物,常听到有些家长对孩子说“自己在家玩吧,不要出去乱跑,小心坏人把你抱走”,或者是“别去那个地方,有危险”,还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陪孩子,孩子缺少交流,又没有玩耍的伙伴,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不能表达,完全生活在一个孤独的世界里,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不能及时表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爱说话,孤独的性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爱,不是优越的物质条件所能代替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需要“付出”的。工作忙不能成为推卸教育责任的理由,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爱,感到被重视,孩子有了安全感也就能充分地展现自我了。同时,家长更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让孩子大胆地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和喜好,阻止孩子的交往。把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凌驾在孩子之上,这是极为不妥的。对人对事,孩子自有孩子的理解和判断,家长只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我们教育、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成长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再就是,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会使孩子产生孤独无助感。应试教育下,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要全部用于学习课堂知识,课外时间家长还要为孩子补充“营养”,请家教,参加各类课外辅导学习班,家长忙得不亦乐乎,却让孩子感到了压力,考得好了还好说,考得不好不但老师批评,还招来家长的责骂。
一般说来,学习好的孩子,因为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喜爱和重视,性格相对乐观。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在家父母责怪,在学校不被老师重视,有时候还要受到同学的排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从而不愿意多说话,不愿与人交往。也有一部分孩子生性孤僻,喜欢一个人独处,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的一隅。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形成自卑、孤独的性格。
我曾经见过一个做老师的朋友带过这样一个男孩:因为家长忙于生意,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是在寄宿学校度过,五年级时家长又把孩子托给做班主任的朋友全面教育,孩子学习成绩差且不爱说话,一般的作业都难以独立完成,朋友给他辅导讲解,他也是说一步做一步,不说就做不了,常常是几道题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有时候朋友看到孩子也蛮可怜的,就让他休息一会或是出去找同班的同学交流交流,但是他从不出门,不做作业就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一个人对着墙壁发呆。期中考试时数学仅仅考了20分,对着满纸的错号,孩子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朋友也不忍心过多地批评他,并且耐心地帮他认识错误,然后让他回房间自己重新做一遍。过了几个小时,还不见他把做好的试卷拿出来,朋友就进去看,结果人家一个字都没写,而是坐着发呆。问他为什么不做,他也只是低着头不说一句话,真是急煞旁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无意中看到了他写在小桌上的一行小字:长大了去山里当和尚。朋友吃惊不小,赶快叫来了家长。其实,在生活中这类孩子为数不少,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应该忽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更不能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应该随时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帮助孩子走出孤独和烦恼的困扰。
不希望孩子孤独,是我们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孔子也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和他人交往、交流。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谁都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而独自生活。
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体会过孤独的存在,家长应该明白孤独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和自我探索的深入而有所变化,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交往,让孩子体验人际互动所带来的快乐,从而积极地去开拓人际,消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受生活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