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赞赏有方
30886400000001

第1章 理解你的孩子是第一步

与孩子说话的内容可以千差万别,但最好能用孩子的心理去理解孩子。如此,父母不仅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友谊,还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是,现在的父母通常都用成人的心态去衡量孩子的言行。正如对话一中的妈妈做的那样,用她的“诚实”标准伤害儿子的想象力,进而让孩子在心理产生一种“我是坏孩子”的想法。而对话二中的母亲则循着孩子的逻辑,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可惜,如此画面实在难得!也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我的父母不理解我!”这句话为何竟会成为青少年青春期的口头禅。

如果我们想了解他人的视角和想法,我们首先必须试着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不是一味地对对方的话予以评论和反驳。这一原则不仅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同样适用于孩子。

我们所说的“赏识教育”的“识”就是认识、了解和理解的意思,只有真正了解和理解对方,才可能有真正的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自然也就谈不上赏识了。

不管孩子好与环,他们对时代的反应都很敏感,形成了这一代人的意识。现代的孩子与父母小时候具有不同的意识,尤其在信息时代,两代人的意识差异是相当大的。因此,有许多大人发牢骚说:“对现代孩子的想法怎么也搞不清楚。”父母小时候所处的环境,是一种自然环境。但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是用钢筋混凝土和塑料加工成的,是一种离孩子很近的人造环境。这种环境的不同带来了两代人的意识差异。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就会使人们感觉到孩子们的设想都是超越现实的空想。而实际上,孩子们既不会特别“超越”,也不会随时代而跳跃,而是具备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意识。虽然我们没必要与孩子们在时代意识上相同,但至少应了解孩子存在的意识状态。

现在的孩子对什么关心或感兴趣呢?关心的程度又如何呢?你对此又了解到什么程度呢?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的话,你就可以知道干扰孩子意识发展的是什么。同时还可以知道孩子们具有怎样的时代意识,这些意识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退回到几十年前,父母对孩子几乎有绝对的权威性。他们喜欢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可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你敢说比孩子知道得多吗?

信息化社会动摇了长辈的权威地位。计算机时代是成人与孩子同步进入的,而孩子往往比大人掌握得更快,知道得更多,至少在这个领域一些父母开始失去自己的权威。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到了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

因此,10岁至20岁之间是父母与子女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渴望独立又屡屡失败,常以苛刻甚至挑衅的目光审视父母和社会。当然,父母的权威主要来自人格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知识。不过,如何对待新知识和新信息,尤其是如何对待走向新世纪的下一代,往往成为两代人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当你不接纳下一代时,两代人关系极容易雪上加霜;而当你接纳下一代时,两代人都会生机勃勃、富有活力。

要了解孩子,还应该从孩子的心态成熟度开始。但有两种错误的思想阻碍了父母对孩子的认识和了解:一是低估了孩子,二是高估了孩子。

有则故事说,一个穷人家7岁的儿子,对于邻居家豪华气派的别墅和自家不蔽风雨的茅棚很是不解,就去问他的母亲。母亲指着他整天沉醉不醒的父亲告诉他,因为他父亲从来就没想过好好赚钱,没想过改变。

那孩子长大后,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当别人问及他成功的原因时,他说,他7岁时就明白了成功的道理:从自己开始改变,从现在开始改变。是啊,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本就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孩子对未来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的,孩子更是一张洁白的纸,渴望大人们认真、千姿百态的描绘。

别以为孩子永远就是孩子,别以为他们什么也不懂,只不过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看着我们做傻事罢了。

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对属于孩子的心情和情绪不能充分理解。这种差距首先是由心理发展水平引起的。由于儿童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对外界的感觉与成人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看电视剧《鲁西西的故事》,当鲁西西趴在床上哭时,成人看到鲁西西受了委屈,很难过,但一个4岁孩子看到的却是“鲁西西不是好孩子,她穿鞋上床”。

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是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则容易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恰恰是教育的成功起点。

如果孩子真能撬得起地球,我们不妨给他们一个支点,何必吝啬、固执?这个支点就是理解。教育专家关鸿羽为家长们介绍了通向孩子心灵的两条捷径:理解孩子,了解他们心理;学会心理换位,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就能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

赏识,有“赏”才有“识”,相对的,有“识”才有“赏”,所以,理解是赏识教育的前提。

12岁的乔舒亚有个令人讨厌的坏习惯,他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把他的书包、鞋、外衣扔到起居室的地板上。虽然偶尔乔舒亚也会按妈妈的要求把东西都摆放好,但大多数时间都是随地乱扔。对此,妈妈试过很多方法来矫正他这个毛病,但无论是提醒他、责备他还是惩罚他,都无济于事,乔舒亚的东西仍旧堆在地板上。

在上述方法都不见效的情况下,乔舒亚妈妈决定试试通过强化儿子的正确行为来使他改正毛病。

这天,乔舒亚妈妈终于看到了乔舒亚经过起居室而没有扔东西,她立即走上前去,轻轻地拥抱了一下乔舒亚,并感谢他的体贴、懂事。乔舒亚刚开始很吃惊,但很快他的脸上就充满了自豪。因为他将自己的东西带入自己的房间而受到了肯定和表扬,于是在这之后,他就尽力去这样做,而他的妈妈也记着每次都对他表示感谢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