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观人学全书
30937100000036

第36章 效难第十一(2)

康熙帝在位期间,葛尔丹叛乱,他三次率军亲征。在三次亲征葛尔丹的战争中,他对随军将领和官史的实际能力亲自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考察。他从西路军主将弗杨古巧设伏军大败葛尔丹,取得重大胜利的过程中,发现弗杨古有勇有谋,具有统帅三军,领兵作战的指挥才能。回来后,便给弗杨古晋升一等公(即封爵名称)。在康熙帝第二次亲征葛尔丹时,发现绿旗总兵王化行,队伍整齐,战功卓着。因此,在第三次亲征葛尔丹时,便破格提拔王化行为军中统领。同时,对于那些无能的官吏如户部侍郎思格色等予以罢免。有一次,康熙帝命思格色去塞外负责挖井供水。他问思格色一口水井大约能够供多少人马饮用,思格色迟迟回答不出来。于是康熙帝立即革去他的官职,并当众指出:“思格色为官昏聩无能,心中无数,令其居官何用?”

康熙帝曾多次巡行外地,查访吏治,体察民情。他在巡行江南时,路经河南某城,当地官吏为了迎接圣驾,整顿交通,作出临时规定,凡是皇帝经过的道路,以划线为界,分左右三路通行。左右两路,官商百姓可以自由往来行走,中路作为御道,只供皇帝专行,任何人不准走动,并贴出布告,命令官民皆知,家喻户晓,不得违犯,否则依法严惩,同时还派出典吏沿路巡视警戒。布告贴出的当天中午,一个官员冒犯规定,骑马沿中路行走。典吏对其进行劝阻,他非但不听,反而鞭打典吏,并声称他是当今皇帝的太监。这位典吏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立即喝令左右将这位太监拉下马来,狠打50大板。府台大人听说此事后,认为一定大祸临头,忙令左右给典吏带上刑具,等候皇帝处置。康熙帝进城得知此事后,马上召来典吏,亲自为其取下刑吏,并备加赞扬。当即宣布,破格提拔典吏为四品巡抚。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张伯行考中进士,经康熙帝面试后,授予内阁中书职务,不久又调中书科任中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任命为山东济宁道行政长官,张伯行上任时,正值当年闹饥荒,百姓穷困潦倒,无法生计。张伯行立即把自己家里的钱粮运到灾区,并赶制许多棉衣,救济灾民。康熙帝下了分道救灾的命令,张伯行分管汶上(今属山东)、阳谷(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两县。他给灾民发放了22600多石救济粮。为此,布政使责备张伯行擅自作主,并提出罢免张伯行职务的弹劾奏章。张伯行对布政使的错误行径进行了严厉驳斥,使弹劾风波得以平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南下巡视,赐给张伯行“布泽安流”的金榜,不久,提升张伯行为按察使。次年,康熙帝再次南下到苏州巡视,他对随从大臣们说:“朕听说张伯行为官十分清正廉洁,这样的人才十分难得啊!”当时就命令苏州所在地的督抚举荐贤能的官员,但是这位督抚却没有推荐张伯行。康熙帝于是召张伯行说:“我早就了解你,他们不举荐,我自己来举荐。以后,你居官而善,天下的人就会明白朕是知人善任的。”于是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赐给他“廉惠宣猷”的金榜。

张伯行德才兼备,为官清正廉明。他在救灾中,能够为灾民着想,独自作主发放了大量救济粮,这本是件大好事,却遭到布政使的弹劾。他刚正不阿,毫不畏惧,可谓有胆有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贤能之才,却得不到他的上司苏州督抚的举荐。如果不是康熙帝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慧眼,那么,张伯行这个人才也就只能被埋没了。

康熙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明君。他深知人才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因此,他非常善于从考察中发现人才,并能大胆起用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为加强、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后,努力改革内政,积极大胆地举贤用能,因此,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猛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秦穆公举贤用能的故事,史书作了大量记载。如在《史记·秦本纪》中,就记载了秦穆公重用百里奚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

虞国国君贪图晋国贿赂,借道于晋献公。晋消灭虢国后,同时也消灭了虞国,俘虏了虞国国君和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被俘后不愿为晋国服务,于是晋献公就把他作为女儿的陪嫁奴仆送往秦国。在去秦国的路上,百里奚乘人不备,偷偷逃到了楚国苑县,被楚国当做奸细抓了起来,派去养牛看马。后来秦穆公发现少了一名陪嫁奴仆,经过查问,方知是具有才能的大夫百里奚,便想用重金把其赎回来,又怕楚国知道他具有贤能才华而不给。于是便派使者对楚人说道:“我夫人的陪嫁奴仆逃到了你们那里,我愿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回。”楚人同意并放回了百里奚。这时,百里奚已经70多岁了,回到秦国后,穆公亲自为其解去绳索,请入宫中向他请教治国之道。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能与国君谈论国家大事呢?”穆公说:“虞君不重用你,所以亡国,这不是你的过错。”穆公再三请教,百里奚很受感动,和穆公谈了三天,穆公非常高兴,并任他为相,授之以大权。有一次,百里奚又对秦穆公说:“我的朋友蹇叔是一个治国的贤才,我的才能比不上他,只是尚未被人发现罢了。过去我在齐国穷得要饭,蹇叔收留了我。我曾想为齐君无知效力,遭到蹇叔的劝阻,我才免遭齐国的灾难。于是,我又到了周。周王子颇喜欢养牛,我就为他养牛以接近他。当周王子颇想起用我时,蹇叔又劝阻了我,我离开了周,避免了杀身之祸。跟随虞君时,蹇叔又来劝阻,我却没有听从他的意见,结果当了俘虏。从以上事实看来,蹇叔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穆公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派人带上丰厚的礼物去请蹇叔,并拜他为上大夫。

秦穆公能够积极大胆地举贤用能,关键在于他具有爱才之心。为了访求贤才,他想方设法用五张羊皮换来百里奚,并能大胆起用,让其辅佐国政。经过百里奚的推荐,又用重金请来蹇叔为其效力。同时,穆公还能客观公正地分析人才,认识人才,使用人才。

他对百里奚的选用,并不以虞国的灭亡而认为百里奚无能,而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之罪也。”秦穆公的这些思想和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汉武帝因才适用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西汉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金殿)人,其父霍仲孺、母卫少儿都是平阳公主(汉武帝的胞姐)家里的奴仆。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平阳公主设宴款待胞弟汉武帝刘彻。当时,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也是平阳公主家的奴仆。但是由于卫子夫长得十分漂亮,又能歌善舞,刘彻看中了她,这个偶然的机遇,使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连同她的外甥霍去病也随其来到长安,从而摆脱了奴仆的命运。

汉王朝经过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的努力,变得十分富强,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前179-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年)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即位后,决心改变高祖刘邦和文帝、景帝时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多次对匈奴的入侵进行反击。元朔六年(前123年),汉武帝命卫青再次出击匈奴。这时,霍去病年仅18岁,他自幼习武,武艺高强,胆略过人,雄心勃勃,因此,多次要求随军出征。尽管霍去病出身卑贱,汉武帝并未因此而嫌弃,特意吩咐卫青挑出800骑兵由他率领,并任命他为骠骑校尉。在战斗中,霍去病不负厚望,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乘夜偷袭敌营,斩杀了匈奴单于的叔祖藉若侯产,活捉了相国和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匈奴大败,望风而逃。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劳,擢封他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配合卫青为夺回“河西走廊”再次出击匈奴,霍去病率军1万余人越过焉支山(今甘肃永昌西),深入千余里,歼灭敌军8900余人,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用于祭天的金人,迫使匈奴浑邪王带领万余人马投降汉朝。经过此战,汉朝军队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汉在河西走廊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再次奉命出击匈奴。他率兵5万余人,越过离侯山,穿过弓闾河,一直打到翰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凯旋而归。这次战斗,歼灭匈奴7万余人,俘获王、将军、相国、都尉等凡83人,使匈奴左贤王遭到惨败。霍去病为了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在狼居胥山(即蒙古境内肯特山,一说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举行封山仪式,祭告天地,然后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