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区寄智杀强盗
战国时候,有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叫区寄,他每天在柳州打柴放牛。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天阳光灿烂,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他像往常一样,一边放牧一边打柴,可是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了两个强盗,他们抓住区寄,将他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带他走了四十多里,打算到集市上卖他。
区寄假装像小孩似的啼哭,害怕得全身不停地发抖,像小孩常有的那样。强盗以为他好对付,就互相敬酒痛饮,觉得卖掉这个小孩儿后自己就有钱了。后来,两人都有点醉了。酒喝干净后,一个强盗去交涉买卖;另一个躺着,把刀插在路上。
孩子暗地里察看他睡着了,就悄悄地把捆手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刮,绳子终于被割断,他就拿起刀来杀了醉倒在路边的强盗。孩子还来不及逃远,去交涉买卖的强盗回来了,他十分震惊,一把抓住孩子,要杀害孩子为死去的同伙报仇。
区寄急忙说:“大王啊,您想一想两个人使唤仆人,哪比得上一个人使唤一个仆人呢?他待我不好,你如果能保全我的生命,并且好好待我,怎么使唤我都行。”去交涉买卖的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了这个童仆,不如把他卖了;与其卖钱两个人分,不如我一个人独占。幸好这个孩子杀了那家伙,好得很!看来这回是上天让我一个人发财啊!”想完后就哈哈大笑起来,藏起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孩子到集市上窝藏强盗的人家,把孩子捆绑得更加结实了。
半夜,孩子自己翻转身,让捆绑的绳子靠近炉火想把它烧断,可是这样一来火把手也烧伤了,区寄咬紧牙关忍着痛,绳子终于断了。区寄吹了吹伤到的手,镇定地找到强盗用的刀,又拿起刀杀了这个要卖掉他的强盗。接着大声哭叫。
整个集市的人都大吃一惊。孩子说:“我是区家的孩子,不是别人的仆人。两个强盗抓了我,我幸好把他们都杀了。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管集市的小吏听说后马上把区寄说的话报告州官,州官又报告上级官员太府刺史。太府刺史召见孩子,刺史颜证见这个杀了两个强盗的孩子既幼小又老实,觉得他与众不同,留他当衙门小吏,他不肯,就给他衣服,让小吏护送他回到乡里。乡里抢劫绑架的人,不敢正眼看他,不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被劫持走非但没有受到伤害,却杀了两个强盗,怎么能接近他?”
告诉孩子区寄在被强盗绑架,面临危机的状况下,能勇敢聪明地用计谋杀掉两个强盗,确实是个少年英雄。我们大家要学习他遇到危险镇定自如的精神,学习他努力想办法克服困境的做法,而不能遇到困难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甘罗十二拜上卿
甘罗,是秦国当年的丞相甘茂的孙子。12岁时,他投到吕不韦门下当门客。
一日,吕不韦退朝回府,满脸不快。甘罗与众门客纷纷上前,问他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吕不韦悻悻地说:“那个张唐,实在无礼,一点也不把老夫放在眼里!”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秦王和吕不韦打算派张唐到燕国为相。不料张唐却不愿意前往,他对前来劝说的吕不韦说道:“我曾经多次带兵伐赵,赵国对我恨之入骨,声言要用百里之地换我的头,现在到燕国去,一定要经过赵国,所以我是万万不能去的。”
吕不韦很不高兴,但张唐曾多次立过大功,又不好拿他怎么样,只得将此议作罢,愤愤离去。
甘罗听吕不韦说完,笑着说道:“区区小事,相国何必生气。待小人前去劝说,管保张唐老头儿乖乖地上路。”
吕不韦呵斥道:“去!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老夫我亲自登门尚且请不动他,你这乳臭未干的娃娃能请动他?”
甘罗老大不高兴,小嘴一撅道:“当年项橐7岁就当孔子的老师,我今年都12岁了,还能一点本事都没有啊?相国还是让小人去试一试,要是请不动张唐老头儿,您再发火训人也不晚啊!”
吕不韦听他出言不凡,倒也不敢小觑,就说道:“如果你能请动张唐,我一定奏明主上,拜你为上卿。”
甘罗跳了起来,“好啊,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甘罗来到张唐家中后,张唐根本没把他放在跟里,懒洋洋地问道:“小娃娃来干什么啊?”
甘罗知道张唐看不起自己,就有意气他:“前来为大人吊丧!”
张唐勃然大怒,厉声说:“娃娃放肆,竟敢到老夫门上撒野!别说老夫还活着,就是死了,也轮不到你来吊丧!”
“你既然不想死,那小人倒想问问,是您的功劳大呢,还是当年武安君白起的功劳大?”
“当年武安君南攻楚国,北伐燕赵,为秦国夺取了无数土地,我这点功劳哪里比得上他!”
“那么是当年的相国范雎权势大,还是今天的吕相国权势大?”
“当然是吕相国权势大。”
“当年范雎命武安君攻打赵国,武安君不从,范雎一生气,把武安君逐出咸阳,杀死在城外。今天吕相国请您去燕国为相,您竟不愿前去,我不知道您将来要死在哪里,所以,先赶来为您吊丧。”
张唐听到这里,大惊失色,马上客客气气地说道:“多谢先生前来指教。请转告相国,老夫现在就开始准备行装。”
甘罗得意扬扬地回到相府,将在张唐府上所说的如此这般地学说了一遍,吕不韦暗暗称奇,没想到这孩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的心机和口才。
过了几天,甘罗又对吕不韦说:“张唐不愿到燕国去,确实是怕赵国人在路上害他。请相国借我几辆马车,我先到了赵国去把张唐的事说个明白。”
吕不韦已经知道甘罗的本事,就上朝禀报秦王道:“老臣有个门客名叫甘罗,是当年甘茂的孙子,虽然今年才12岁,但才思敏捷,言辞犀利,远近闻名。前几天派张唐到燕国为相,老臣劝了几次,张唐都不肯去,甘罗这娃娃三言两语就把他请动了。现在甘罗又自愿先去赵国,为张唐开路,请大王准许他前去。”
秦王听后,很是好奇,心想12岁的孩子能有什么了不起的能耐,但既然是吕相国推荐的,就先试试看好了。然后就准许甘罗作为秦国代表,出使赵国。车辆随从,一切都按国家正式使节的规格安排。
秦燕结成联盟的消息早已传到了赵国。赵王愁得日夜难眠。因为一个秦国他们都对付不了,再加上个燕国,赵国这下非亡不可。忽然有人来报,秦国使臣来访。赵王连忙带人,亲自出城二十余里迎接。见面一看,使臣竟然是个孩子,赵王十分生气,但又不敢得罪秦国,只得满脸堆笑表示欢迎。
赵王摆酒宴为秦国使者接风。席间,赵王问:“阁下今年多大?”
“12岁。”甘罗回答。
“秦国朝中年龄大些的臣子,恐怕不太多吧?不然,怎么会让阁下出使敝国呢?”
甘罗淡淡一笑说:“我们秦国用人,是根据事情的大小。年纪大的人,派他们去干大事;年纪小的人,派他们去干小事;我在朝中年龄最小,所以就派我出使贵国。”
碰了个钉子,赵王再也不敢小瞧甘罗,他客气地问甘罗为什么事情而来。
甘罗说:“我是特地为救赵国而来的,我们秦国同燕国结盟对付你们,其实也没多大目的,只是想得到河间一带的那几个城邑罢了。那一块土地对赵国也不算太重要,大王不如大方一点儿,干脆割让给我们算了!”
见赵王低着头不言语,甘罗又说:“你们赵国不会吃亏的。大王如肯割让河间五城,在下马上回去劝我们大王不派张唐赴燕,中止秦燕联盟,而建立秦赵联盟。赵强燕弱,你们攻打燕国,我们秦国绝不干涉。这样你们从燕国那儿得到的,何止五城啊?”
赵王一算,确实有利可图,当场便答应把河间五城割让给秦国,甘罗高高兴兴地回到秦国,拜见秦王,献上赵国河间五城的地图。秦王喜出望外,说:“河间五城,是寡人朝思暮想的,多次派大军出征都未能得到。没想到你这娃娃出使一趟,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来人,传寡人旨意:封甘罗为秦国上卿,将其祖父甘茂生前居住的丞相官邸赐给他居住!”
告诉孩子甘罗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伶俐,深知人的心理和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确实是个天才。他12岁就成为秦国的上卿,让全天下的人都刮目相看。虽然我们大家不可能都有甘罗那样天生的聪明头脑,但面对问题的时候,一个是要有胆量去想,另一个要善于分析,总会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法的。如果只是退缩,不愿意动脑筋,那么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非常复杂了。
王充十五入太学
在东汉章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他所作的《论衡》一书,对破除封建迷信,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有重大意义。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它犹如一盏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明灯,它的光芒刺破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王充是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市)人,他从小就特别喜爱学习,经常一个人坐在家里读书,不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父亲见他一天到晚总是这样,就奇怪地问:“充儿,你看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儿,多热闹啊!你怎么不去跟大家在一起玩儿呢?”
王充一边看书,一边说:“他们不是上树逮鸟,就是爬高爬低的,我不喜欢!”
“那你喜欢玩什么呢?”
“我不喜欢玩儿,我只喜欢看书写字!”王充用稚嫩的声音说。
王充8岁那年,父亲就送他进书馆去读书。有一回,老师给学生们讲《论语》和《尚书》这两部古书,并要求学生学完后要会背诵。后来,当老师讲完这两本书以后,才过了三天,老师就让王充背诵,结果王充一字不错地背了下来。老师听得又惊又喜,觉得他真是个奇才。于是就问他:“刚学完两本书,你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王充认真地说:“老师,您讲一段,我就背一段,您当天讲的书,我在当天就背会了。所以,您把这两本书讲完了,我也就把它们背下来了。”“当日事当日毕,真是个勤奋的好孩子啊!”老师抚摸着他的头,由衷地称赞着。
因为王充学习进步快,15岁的时候,他被送到当时位于国都洛阳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里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彪。班老师知识渊博,讲课时,经常旁征博引,联系许多课外知识。这引起了王充极大的学习兴趣,为了弄清老师课堂上所讲的东西,他常常把老师提到的书名记下来,并想方设法找来阅读。就这样,他把太学里的书差不多都读遍了。于是,他便开始把街上的书铺当做自己的书房,不管是隆冬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他每一天都早早来到书铺,帮人家干点儿零活儿,然后自己读书。王充整天钻在里面,专心致志地读。有的时候,他在书铺里一站就是一整天,连吃饭、休息都忘了。就这样,他读完了一家书铺的书,又跑到另一家书铺去读,几乎读遍了街市上所有书铺里的书。而且他的记忆力特别强,一部新书,读过一遍就能把主要内容背下来。这样,他的知识就像水滴一样源源不断地汇聚成了大海。
王充就是靠着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学问一天天渊博起来。太学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夸说:“王充真是个博学多才的百家通呀!”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告诉孩子王充是个读书的奇才,有过目不忘的特殊才能。但是,如果他不勤奋地学习,而只是一味贪玩好耍的话,这项才能便会发挥不出来,王充也就不会获得那么多的知识,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了。可见,不管一个人小时候多聪明,有多高的能力和天赋,如果不学习,不锻炼大脑的话,也一定不会有所成就的。所以说,勤奋学习加上聪明的大脑,你就可以获得好成绩。
孔融年少智慧高
在东汉末年,有个大文学家叫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据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子。他从小就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相传,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兄弟几个正在院子里玩,父亲从街上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些梨子。这些梨子圆溜溜、黄澄澄,让人看了就想吃。
哥哥让四岁的孔融先挑。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没挑好的,也不捡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他的父亲看见了,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