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30948000000018

第18章 高尚的友情(2)

在汉朝时候有一个叫张劭的秀才,他是汝州南城人。他自幼苦读诗书,这年终于觉得自己学问有所长进了,就辞别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到洛阳去考试。他走到离洛阳城不远处,见天晚了,便投店宿歇准备明早再赶路。夜里,他正在温习功课,忽然听得隔壁有人呻吟不止。于是张邵就叫来店小二:“隔壁是谁?为什么呻吟不止?”小二答道:“是一个秀才,害重病,快死了。”张劭曰:“原来和我一样是应举的人,我应该过去看看。”小二说:“您可别去,听说他的病传染的,我们都不敢去,您还是不去为好!”张劭说:“死生有命,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于是不管小二的劝阻执意要去探望。张劭推门到了隔壁,见一个人仰卧在土炕上,面黄肌瘦,嘴里只喊:“救人!”张劭见房中衣服和图书等,确实都是应举的,便在他的头边说:“别担心,我张劭也是应举的人。看你病成这个样子,我一定尽力救你。”于是,张劭请来郎中,自己亲自给他喂汤送药。整夜都待在这个病人的房里守护他。

由于救治及时,几天过后,病人慢慢能起来走动了。他告诉张劭,自己叫范式,楚州山阳人,商人家庭,从小死了父母,现在离开老婆孩子,来洛阳应举。张劭劝他不必担心,专心养病就是了,自己会一直好好照顾他的。在范式完全病愈的时候,考期已经错过了。范式非常过意不去,说:“因为我,误了兄弟功名,心里很不安。”张劭回答说:“大丈夫以义气为重,功名富贵,不过像浮云一样,会随风飘散的。人的功名利禄,总需要一个缘字,怎么能说您耽误了我呢?”范式听后非常感动,于是就和张劭结为兄弟,情如骨肉。

从此两人早晚相随一起学习,不觉半年过去了。范式想起家乡的妻儿,提出要回家看看,张劭帮助他付了房钱。在送别时二人约定在来年重阳相聚,张劭说:“我们是农村,没什么可以款待兄长的,如果兄长真的来了,我一定杀鸡做小米饭招待你,咱们一言为定。”两个人握握手,终于忍住眼泪道别了。

日月如梭,第二年的重阳就要到了。这天张劭早早起床,打扫屋子,摆好桌椅,在瓶里插满菊花。一家子忙乎了一上午,准备饭菜,都等待范式的到来。

眼看到了中午,范式还是没有来。这时母亲让小儿子出去叫哥哥:“还是先吃饭吧。也许范式被什么事耽误了。”张劭对弟弟说:“范兄是不会爽约的。今天等不到他,我一定不回家。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就这样张劭在村口等了一天。

入夜后,张劭还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村口等待范式。他抬头望着夜空,也不禁为范式担起心来。忽然张劭听得风吹草木声紧,隐隐见一个黑影飘过来。他仔细一看,果然是范式,一阵惊喜,跳上去:“小弟一直等到现在,知道你肯定不会爽约的。家里准备了鸡和小米饭,都凉了。”便朝家里请。范式并不答话,只是跟着张劭一直进了草堂。张劭指着座位说:“远路赶来,肯定累了,兄长请上座吃饭吧,然后我叫母亲出来。”范式僵立不动,也不讲话,还用袖子遮着脸。张劭摆好酒菜,只见范式还是僵立着,便问道:“兄长抱怨我的母亲和弟弟没有出来迎接吗?”范式摇摇头让张劭离得远一点,然后叹口气说:“贤弟,你见到的是我的阴魂啊。我们已经生死殊途了。”张劭大吃一惊,问:“兄长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范式说:“自与贤弟相别,回家被生意所累,忘记了日子。今早,邻居送来茱萸酒,我才知道又是重阳,是我们约定相见的日子啊!但你我相隔千里,一天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到的。如果爽约,贤弟将会认为我是什么人呢?我听说:人不能一日千里,但魂能一日千里。所以我嘱咐妻子说:’我死之后,先不要下葬,等我的贤弟张劭来了,再让我入土为安。‘然后我就自杀了。现在我的魂魄驾阴风,特来赴约。请原谅我的轻忽。同时希望贤弟能不辞劳苦到我家里看看我的尸体,我死也瞑目了。”说完,泪如泉涌,然后就消失了。

张劭听后放声大哭,昏倒于地。母亲赶过来用水救醒他,问:“你的朋友不能来,也没有什么,肯定是有事情被耽搁了,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张劭慢慢说:“范兄已经来了,但是过来的是他的魂魄啊!”接着,张劭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哭着说:“孩子,你想朋友,大概是做噩梦了。”张劭回答说:“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现在就要到山阳去。”说完后,张劭辞别母亲,一路上风餐露宿,急奔山阳。

等他到了山阳后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范式家,但门窗都锁得严实,邻居告诉他“范式已经死十多天了,但他的老婆和送葬的人,至今还没回来”。张劭跑到郊外,望见一个妇女身披重孝;一个孩子十七八岁,伏在棺材上号哭。张劭大叫道:“这是范式的棺材吗?”那个妇女说:“是不是张劭兄弟来了?”范妻告诉张劭,丈夫是怎么死,又怎么嘱咐他的,一切和当初范式的阴魂告诉他的一模一样。范妻还接着说:“因为村里的人都感觉很奇怪,认为人死了不该放太久,因此我想先下葬,然后等您。谁知道这个棺材快到坟坑的时候,突然奇重无比,像生了根似的,没办法,只好在这里等您来了。”

于是,张劭买来祭品,祭奠范式,后来,打开棺材,张劭看了看范式的尸体,更伤心地哭了起来,又昏死过去。

醒来后,张劭告诉范妻:“嫂嫂,范兄是为我死的,我哪能独自活在世上?我这里有一个棺材的费用,请你把我埋在范兄的身边。”说完,张劭也拔刀自杀了。

告诉孩子范式和张劭是真正的生死之交,他们注重情义,为了一个约定敢赌上性命。虽然他们这种为信义为友情轻生死的做法很让人感动,但却不是我们应当提倡的,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留着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人也是没有鬼魂的,故事有一点神话色彩是为了更具有感染性。“范张鸡黍”后来被改编为戏剧,二人的浓厚友情感动着一辈又一辈的人们。

阎敞善保挚友钱

东汉时期,有个叫阎敞的人。他在年轻时就结识了一个朋友,名叫第五常。从此两人相互尊重,赤诚相待,往来密切,关系非常地好。

一天,身在官场的第五常接到调令,要他到京城做官,而且事情很急,必须在15天内到任。这时候他就来到阎敞家,对他说:“现在我要走了,时间很紧,行李必须从简。因为钱物携带很不方便,我想将130万贯钱先寄放在兄长这里,以后再来取。你看这样行吗?”

阎敞听后说:“可以啊,你放心走吧,你的钱我一定妥善保管。贤弟可以随时来取。”于是,第五常就把钱拿过来,阎敞当面把钱封存好。然后设宴为朋友饯行。

吃过晚饭,阎敞把老朋友送出很远。第五常再三劝说留步,两人才依依惜别。临别时,第五常还说:“那笔钱,我也不急着用,阎兄如果需要,您尽管先用就是了。”

然后这对朋友互道珍重,从此天各一方。

谁知道第五常到了京城后,不幸碰上瘟疫,没多长时间一家七八口都死了,只剩下一个九岁的小孙子。第五常临死时,把孙子叫到跟前,对他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重振我们家族。爷爷不行了,也没给你留下什么东西,就剩下30万贯钱寄存在你阎敞爷爷家里,你需用时就把它取来,也许能对你有所帮助……”话还没说完,便咽下气。

第五常死后,过了几年,音讯终于传到阎敞耳朵里,他悲痛欲绝,想上京去拜祭第五常,但终因身体虚弱而未能成行。

可是他无时不在惦记着第五常的后人,因为自己手里还存着老朋友的一笔钱。他知道这笔钱对故人后代的重要性,就多方打听后辈人音信,可惜总是毫无结果。

第五常去世的时候,他的孙子还小,不能返回故乡找爷爷的挚交好友取回那笔钱。他孤零零一个人,日子过得很苦,只能靠人家接济过日子。但他知书识礼,为人很正派。几年过去后,这个孩子长大了。为了安置家业,他想去找阎敞爷爷取回爷爷存放的钱,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手中没凭没据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能拿得到这笔钱吗一天,阎敞正在家里读书,突然来了一个年轻人,看上去面熟得很,但又实在记不起在哪里见过。

一问,才知道竟然是自己多年寻找的老友第五常的孙子。阎敞见年轻人长成大人了,而且人品又好,惊喜交加,赶忙酒饭招待。

饭后,这个年轻客人说:“爷爷临终前告诉我,有30万贯钱放在您这里。我现在正需要钱,希望能拿回去。看在爷爷与您相交多年的份上,请务必把钱给我。”

阎敞听了,慢慢地摇摇头,“孩子,你说得不对啊”。

年轻人听后心里“咯噔”一沉,以为阎敞不肯给他钱,这时只听阎敞问:“爷爷告诉你是多少钱?”

“爷爷亲口跟我说,确实是30万贯的钱在您这里。”

“孩子,你爷爷肯定病得厉害,他在我这儿寄存了130万贯钱,不是30万。”阎敞越想越伤心,老朋友当年肯定病得很厉害啊!可是自己竟然没能去探望他一次啊年轻人想爷爷肯定不会留下这么多钱,看看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不知道谁糊涂了,或者是眼前这个阎敞爷爷在跟自己耍花招。他深吸了一口气说:“爷爷告诉我30万贯,您就给我30万贯吧。那多出来的既然爷爷没说,那我也不要了。”

阎敞又摇摇头,让他等一等,自己从床下拿出一个坛子,掸掸上面的灰尘,告诉年轻人:“你看这钱,是当年当着你爷爷的面封存的,我从来没有动过,整整130万贯。现在你来了,你可以拆开看看。”

第五常的孙子接过钱,被老人的诚实感动得热泪盈眶。阎敞拉着年轻人的手嘱咐说:“你今天了却了我心底的一件大事。这钱着实不少,你要好好利用,重振家业,千万别辜负了你爷爷对你寄予的厚望啊!”

后来,第五常的孙子就把阎敞当成了自己亲爷爷一样侍奉,两家的关系也一直非常密切。阎敞不昧故友财的故事也被世人传为美谈。

告诉孩子现在有许多人眼睛里只有钱、只有利而丝毫不顾及朋友之间的情谊。交朋友贵在真诚,阎敞替好友保管钱财,最后一分不少地交还给好友的后人,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诚信精神啊!我们在对待朋友时,也不要昧着良心占小便宜,更不要无缘无故地侵占朋友的钱财。交友应该交心不交利,否则一生也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的。

郅恽替友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