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岳飞只好撤军了。岳飞伤心极了,他看着令牌,大声地叹道:“我10年辛劳得来的成果,就这样一下子毁了。”
岳飞走了之后,兀术又带领大军向南进攻,岳飞收复的郑州、颍昌、蔡州就又被夺走了。他10年的心血,果然白费了。
后来,在秦桧这个大奸臣编造的“莫须有”的罪名下,一代名将被毒死在风波亭。南宋失去了岳飞这根顶梁柱很快便抵抗不住金军的进攻了,不久便签订合约,给金国送钱来买平安。从此,老百姓日子更加艰难了,南宋气数就像风中的蜡烛,马上就要灭掉了。
告诉孩子岳飞一生无愧于“精忠报国”,他被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杀害后,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他的死无疑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人们在悲愤的同时无不痛恨奸贼泰桧。至今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岳飞墓前,秦桧夫妇和一伙陷害岳飞的帮凶的铁像依然跪在墓前,受到千世万人的唾骂。
文天祥一片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生活在蒙古统治者大举南侵,南宋王朝即将土崩瓦解的时代。公元1271年,忽必烈迁都燕京,改名大都,建立了元朝。之后,便派兵准备灭掉南宋。那时候,南宋政治腐败,权奸把持朝政,国力衰弱得不堪一击。1274年,南宋的襄、樊两城失陷,元将伯颜带领大军,沿江东下。南宋军队在池州(今安徽贵池)和元军打了一仗,结果全军覆没。不久元军攻下鄂州。眼看京城危在旦夕,南宋朝廷急忙诏告天下,号召抗元。当时正在赣州做地方官的状元出身的杰出人才文天祥立刻把家产卖掉做军费,招兵买马,随即率领招募来的军队急赴临安。
年元月,元将伯颜率军到了离临安仅30里的皋亭山,要南宋朝廷派人前去谈判,企图迫使南宋投降。文天祥挺身而出,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奉命去元军议和。
文天祥进了元营,大义凛然,他先痛斥了元朝统治者的野心,后又义正词严地提出:“和谈可以,但元军必须退到平江、嘉兴一线。”伯颜非常恼火,用死威胁他。文天祥明确表示:“国存,我存;国亡,我亡。”伯颜怕放虎归山,于是把文天祥一行扣留下来,押往北方。一路上,看到大好河山被铁蹄踏碎,文天祥心如刀绞,他多么想奋勇杀敌,为国效力啊在押往北方的途中,文天祥趁元军不备,在镇江逃了出来。他历尽艰辛,九死一生,终于到了福州,立即投入抗元斗争。
文天祥率兵转战江西、福建、广东,屡建战功。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在海丰附近的五坡岭战斗中兵败被俘。被俘后,他决心以死报国,服药自杀未成,便被送到汉奸张弘范那里。张弘范知文天祥威望高,一心想让他投降,先许以高官,被文天祥严词拒绝;又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在海上坚决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又被回绝;最后以死相逼,文天祥毫无惧色,表达了宁死不降的决心。
年2月,张弘范攻破崖山,宋朝灭亡。文天祥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伤心,朝着崖山大哭起来。
张弘范多次劝降无效后,于1279年4月将文天祥押送大都。途中,文天祥决心绝食而死,又未遂愿。十月初一,文天祥到了大都,被投进牢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出面劝降,文天祥回答说:“亡国之人,只求一死。”始终不屈。就这样,文天祥在一个阴暗潮湿、污秽不堪、令人窒息的牢房里度过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文天祥以笔墨为武器,写下了一些光辉的诗篇,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元朝统治者看对文天祥劝降无效,就决定杀害文天祥以除“后患”,文天祥于1283年1月9日英勇就义,年仅47岁。
告诉孩子做人最重要的是有民族气节,热爱自己的国家。如果国家不存在了,那么所有的理想都成了水中的气泡。虽然有时候卖国求荣能给自己带来财富和地位,但这样做人永远也得不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只会被戴上“卖国贼”的帽子,生活在耻辱之中。因此,要成为让别人都尊敬和爱戴的人,首先就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人民。
戚继光抗击倭寇
明朝到嘉靖皇帝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什么叫“倭寇”呢?因为唐朝之前日本被叫做“倭奴国”,“倭”就是矮个子的意思,倭寇,就是指日本强盗。
倭寇在浙江、福建一带烧杀抢掠,气焰十分嚣张,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但是此地的明朝军队胆小软弱,根本不敢抵抗他们的抢劫。致使倭寇的侵略越来越严重。后来这件事情终于传到远在京城深宫的皇帝耳朵里。嘉靖皇帝得知小小盗贼竟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十分生气和震惊,连忙派年仅27岁正在山东的戚继光到浙江平定倭寇。
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出生在山东登州的一个武将家庭。他的父亲戚景通是一个十分正直廉明的人,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父亲去世后,戚继光承袭了登州(今山东蓬莱)指挥佥事的军职,当时年仅17岁。由于他刻苦好学,纪律严明,到25岁已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整个山东沿海的防卫。戚继光治军十分严格,因此在军中他有着很高的威望。
过了两年,戚继光被调到浙江防范倭寇。对于倭寇的罪行戚继光早有所闻,他痛恨这些日本海盗残害我国百姓的行径,发誓一定要消灭这伙儿强盗。
针对倭寇成群结伙抢劫的特点,在练兵时,戚继光发明了一种新阵法名为“鸳鸯阵”。一个鸳鸯阵由几个人组成,最前面的是队长,队长身后有两行士兵,每行5人,最后一个是伙夫。队长身后每个士兵都拿藤牌,掩护其他战友。他们俩后边是“狼筅”兵两个,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新兵器,实际是大毛竹上插上尖刀,由于把儿长可以横扫挥舞,威力巨大。再后面分别是每行各两个长枪兵和一个短刀兵,协助作战。这样一个小队可以独立作战,又可以几百个小鸳鸯阵组成一个大阵,还可以变换阵法为“二方阵”、“三方阵”,真不愧是对付倭寇的秘密武器。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倭寇大股部队侵犯浙江台州一带,而此时戚继光率军正在宁海。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召集队伍马上进军台州。
拂晓时分,台州城城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支几千人的军队悄无声息地从城中出来,此时城外的倭寇大营还在睡梦之中。
突然,一杆绣着斗大“戚”字的大旗在队伍中醒目地竖起,从天而降的戚家军将还在睡梦中的倭寇吓呆了,等他们稍清醒时,鸳鸯阵已经攻到了大营。
此时戚继光亲自在阵后擂鼓助威,“咚咚”的战鼓声更使戚家军力量倍增。每一个小鸳鸯阵进退自如,队长在前指挥开路,藤牌兵掩护全队,狼筅兵横冲直撞锐不可当,长枪兵、短刀兵配合默契,倭寇被打得头破血流,四处逃窜。戚家军紧追不放,直杀到澄江江边。这次战斗共打死倭寇几百人,还有许多倭寇被烧死、淹死。
台州大捷后,倭寇的气焰被打消许多,同时“戚家军”的名声响彻整个浙江,倭寇一听“戚家军”这三个字就十分害怕。这次战斗后戚家军由3000人发展到6000人,战斗力更强了。
第二年秋,倭寇又想侵扰我东南沿海。但他们知道浙江有戚继光不好对付,于是在福建沿海骚扰,攻占了宁德城。这一来嘉靖皇帝又着急了,赶忙把戚继光又从浙江调到福建。
倭寇把许多金银财宝都藏在宁德城外的一个横屿岛中,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老巢。这座岛孤零零地立在海中,当时没有很先进的跨海作战的船只,因此十分难打。
戚继光苦思冥想了很久,突然发现虽说横屿岛在海中,四面环水,但在退潮时就有一片淤泥与陆地相连,倭寇也经常在退潮时攻上岸,在涨潮时退回岛。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可不可以利用退潮时攻入横屿岛呢?想到这儿,戚继光十分兴奋,又思索了一阵,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当戚继光把他的主意给部将说明后,顿时众将发出一片赞美声,对此戚继光只是微微一笑,随即正色传令。他将戚家军分为两路进攻横屿岛,一路由侧面进攻,争取在岛中放起大火扰乱敌人,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从正面进攻。每个士兵都准备稻草和木板,只等当天一退潮露出淤泥,立刻铺上稻草,在稻草上再放木板,这样大军就可通过木板顺利地攻上横屿岛。
这一天退潮后,士兵马上开始铺稻草木板。戚家军攻上岛,几千个倭寇立刻和冲上来的戚家军顽固拼杀,战斗十分激烈。戚继光此时又为战士助威,岛上喊杀声、兵器相撞声、战鼓声响成一片,打得难分难解。
这时,另一路戚家军却已悄悄地上了横屿岛。倭寇以为只有一支戚家军攻上岛,因此只在正面抵抗,那一路戚家军从后面杀上来时,倭寇们可傻了眼,只想着逃跑保命了。岛上到处是倭寇的尸体。这一仗戚家军大获全胜,完全捣毁了倭寇的巢穴。
自此以后,倭寇可是吓破了胆,他们再也不敢轻易骚扰我国沿海人民了。
又经过三年时间,戚继光和另外一名大将俞大猷联合起来,把大多数倭寇消灭掉了。到这个时候,东南沿海的人民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也永远记着戚继光的功绩,称颂他是“抗倭第一名将”。
告诉孩子戚继光年轻有为,赤胆忠心,立志报效国家,数十年如一日地保卫着祖国的海防,抗击倭寇。不仅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而且给了入侵者一个严重的警告,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民族将领。
诸葛恪筵席显智慧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官诸葛瑾的儿子,同时也是蜀国丞相兼军师诸葛亮的侄子。这个人小时候反应敏捷,特别聪明,得到很多人的夸奖和称赞。在他六岁时,有一次东吴的高官在一起聚会,诸葛恪也跟随父亲诸葛瑾参加了。因为诸葛瑾脸长得长,孙权就想当众拿他这个“缺点”取笑一番。于是,孙权命人牵来一头驴,用粉笔在驴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大字(子瑜是诸葛瑾的字)。大家一看,都乐开花啦!唯独诸葛瑾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十分难受。诸葛恪看到这种尴尬的情况,没有因感到羞耻而悄悄地溜走,而是走到驴跟前,若无其事地用粉笔在驴脸上添了两个字“之驴”。这样一来,这头驴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了。大家一看,特别惊讶,没想到诸葛恪这个小孩儿竟然有如此地智慧,悄悄地就把难堪的场面化解了!吴国国主孙权看到了也十分欢喜,说:“既然是诸葛瑾的驴,你就把它牵走吧!”
还有一次,吴主孙权又请客。孙权让诸葛恪轮流向各位大臣敬酒。当敬到张昭面前时,张昭不喝,说:“喝酒可不是什么好的养生之道啊!”孙权对诸葛恪说:“你能强迫这位长辈喝下这杯酒吗?”诸葛恪笑笑,转过头来问张昭:“当年辅佐周武王打天下的姜尚姜太公,都九十多岁高龄了,还亲自拿着武器上战场,他并没有说过自己老了这样的话,现在要说上阵打仗,你比他要晚上很多岁,要说喝酒,你又比他年轻许多,怎么能说喝酒不是养老的方法这样的话呢!”张昭听了,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反驳他,只好把酒喝了。孙权看到诸葛恪真是太聪明了,就特别喜欢他,并且让他辅佐吴国的太子。
告诉孩子年仅六岁,就知道巧妙地化解矛盾,就有过人的见识和口才,诸葛恪也称得上是神童了,但是对于天生的智慧,过分宠爱却不是什么好事。只有先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再将智慧发挥出来,人才能成就大事。诸葛恪后来的悲剧就在于他恃宠而骄,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可见如果过分纵容聪明的儿童,也是不会让孩子取得真正的成功的。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出身武将家庭,熟读兵书,富有带兵的才能。他的父亲郑芝龙本是南明朝廷的主要支持者,后来见这个朝廷大势已去,就降了清。郑成功劝阻无效后便远走厦门,继续同清军作斗争。在战争中,郑成功认识到要长期抗清,非要找个大一点的地方做根据地不可,于是决定渡海去台湾。
正在这时,台湾来了一个人,要见郑成功。郑成功听说台湾来人,马上把他请到室内密谈。
原来早在明朝时候,台湾来了一伙荷兰殖民主义者。这伙强盗不仅圈占了大片土地,还用枪炮逼迫老百姓给他们修建了两座城,一座叫做台湾城,另一座叫做赤嵌城。两座城堡隔海相望,封锁了通向台湾的洋面。城堡由荷枪实弹的荷兰士兵把守,不许中国人随便出入。从此,台湾岛的中国居民不但要为荷兰人服劳役,还要缴纳各种税,过着万分苦难的生活。
荷兰人的通事(翻译)何斌虽然给荷兰人做通事,却一心想把这伙匪徒赶走。他利用荷兰人对自己的信任,偷偷地摸清了荷兰军队的部署情况。
这一天,何斌一见到郑成功,倒身下拜,流着泪说:“台湾百姓受红夷(当时中国人对荷兰人的蔑称)欺凌三十多年,早就恨透了他们。请您救救台湾的百姓吧!”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亲手绘制的台湾地图,递了过去,又向郑成功详细地说明了台湾水路变化和荷兰人的设防情况。
郑成功听了何斌这番话,心中立刻产生了赶走外国侵略者、收复台湾的念头。他扶起何斌,说:“此事先生千万不要声张,我胸中自有打算,将来事成之后,定要厚报。”
郑成功进军台湾前,先写信给台湾的荷兰殖民统治者揆一,信上义正词严地说:“台湾乃我中华领土,不容外人长期霸占,如今我限你立即撤出,还我神圣领土!”揆一接到书信,并不理睬就丢到一边。
经过周密准备,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2.5万人,分乘几百艘战舰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