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一生受益的教育方法
30965900000036

第36章 附:给孩子的测试(2)

1.≤5分的宝宝。宝宝对情感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高。原因可能有:宝宝太小;或者是宝宝很少接触人,性格太内向;再有就是你平时不很关心宝宝,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有待提高。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再爱宝宝多一些、让宝宝多接触人,让他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区别自我,学会建立和他人的关系。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宝宝是否能“区别自己”,最好的标志就是:在您和宝宝分离的时候,宝宝是否有强烈的依恋表情。如果有,说明宝宝可以区别自己了;如果没有,说明你给予宝宝的感情和爱还不够。你需要引起重视。

2.6~11分的宝宝,他能很明确地认识情感,也懂得“爱“,但需要你帮助他

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你可能需要注意在乎时生活中帮助宝宝建立对周围环境或人的信任关系,同时你需要对你平时的行为反省一下,是否对宝宝有特别粗暴的言行,如果有就要立即改变。

另外,这样的宝宝不是很容易适应新环境,当你带他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你不要一来就要求宝宝去和陌生人打招呼,而且陌生人的热情反而会让宝宝更难以适应。你最好抱(牵)着宝宝,很随意地和你的朋友闲谈,但要随时关注宝宝,适当的时候给予宝宝积极的鼓励和帮助,带宝宝一块儿参与到新环境的游戏中。而不只是简单的口头鼓励“去吧!没有关系,和小朋友一块玩!”除了语言的鼓励,最好你和宝宝一起参与。

3.≥12分的宝宝,您的宝宝一定是一个非常可爱而且很懂得爱的孩子,这样的宝宝容易得到来自环境中更多人的爱,情感发育会比较健康。你需要做的是帮助宝宝学会主动探索、游戏和学习。当进入一个新环境时,不太需要你的引导和示范,你给宝宝一个目标,就让宝宝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吧。比如,宝宝特别想玩穿红衣服小朋友的你,你可以鼓励他去,但怎么做,你没有必要告诉他。先让他自己去试试,如果遇到困难再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测试一下你宝宝的耐性指数

1.做事不能有始有终。

2.任性。

3.经常容易哭。

4.情绪易激动,很难预测他们会干什么。

5.吃饭时爱动。

6.看电视时一会坐着,一会站着。

7.不能坚持玩一个玩具,而是拿拿这个,碰碰那个。

8.自私,只关心自己。

9.咬手指甲。

10.神经敏感、神经质或经常感到不安。

11.情绪不稳定,变化无常。

12.所做的事与年龄不相称。

13.经常争吵。

14.坐立不安,多动。

15.经常打碎朋友或家里的物品。

16.不能同朋友和谐相处。

17.经常打架。

18.冲动,做事前不思考。

19.饮食调节不好。

20.发火时骂人或说一些伤人的话。

21.不能如自己的愿望时就打滚耍赖。

22.经常哭哭啼啼地闹。

如果你的宝宝有半数以上“符合”上述条件,有可能是缺乏耐性宝宝。

1.缺乏耐性宝宝的特征

缺乏耐性的孩子会出现3种倾向:过度的暴力性、依赖性及散漫性。

暴力性:这是缺乏耐性儿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谁让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失控地尖叫、骂人或打小朋友等。刚开始自己还会自责,不过一旦形成习惯,自责感就会消失,连父母的劝导都听不进去,反而会使性子、发火。

依赖性:碰到稍陌生或困难的问题,便丧失了独自解决问题的意志,转而向别人求助,这种依赖性会使宝宝渐渐变得意志薄弱。

散漫性:注意力低下没有耐性的宝宝做事肯定没有持久性,因而会显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时,看看这个拿拿那个;参加钢琴、美术、书法等学习班,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

2.培养宝宝耐性的招数

第一,爸妈言传身教。父母首先要学会忍耐等待,才能让孩子学会忍耐。爸妈性子急躁,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绪问题。

第二,勿包办代替。对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这样一来孩子如果不喜欢时,父母便全权代劳,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第三,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无论是谁都不喜欢困难的问题和费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题慢或不能做出来而将答案告诉孩子的办法是错误的。应当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第四,重过程甚于重结果。刚会走的孩子是不可能会跑的,初学钢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孩子要经过爬、走的过程后才能学会跑;学习钢琴必须有一个反复熟悉琴键的过程。即使孩子着急,做父母的也不应当着急,应抱着相信孩子的态度,耐心等待。

第五,别对孩子过分期望。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应当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对孩子给予关注和鼓励。

第六,坚持有规则的运动。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运动有无与伦比的功效。让孩子确立可行的目标,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孩子会逐步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

第七,玩益智玩具。让孩子玩一些具有开发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积木类。一个个小木块堆积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纸同样也是一种培养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着画好的线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孩子的耐性。

第八,多玩团体游戏。与单独玩相比,多玩一些团体游戏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在游戏等待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第九,因材施教。看到别人的孩子学钢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学琴班;看到别人的孩子学围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围棋班。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当孩子对某种学习确实有兴趣时,给孩子创造机会,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十,从容易的教材入手。对于没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开始就接触较难的教材,会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如果从简单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时再稍增加难度,这样一来,孩子在一点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便逐渐提高了耐性。

第十一,说出自己的目标。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确定目标,并帮助他们最终实现。此时,孩子最好要反复用嘴说出自己的目标,因为通过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坚守承诺,从而产生坚强的意志。

你的孩子有这样的好习惯吗

1.按时就寝

就寝时间一到,就该督促孩子自觉的上床睡觉。睡前可以为孩子说个短篇的床边故事,或是温馨的对话。最晚不宜超过晚上10点噢!

2.按时起床不赖床

早睡是关键!早睡才能早起,睡眠不足很容易有“下床气”。学龄前的孩子,每天至少要睡8至10小时。

3.一起床就摺被

起床!会自己摺被子了吗?趁早教孩子摺被,否则以后他会变成大小姐、大少爷,被褥永远乱糟糟喔。先把被子抖开,对角摺起、抖一抖、再对角摺一次就完成啰!

4.自己刷牙洗脸

先挽起衣袖,慢慢刷,让每一颗牙齿都刷到。一天至少要刷两次牙(起床后、睡觉前),吃完东西要漱口。刚开始,可由爸爸或妈妈陪着刷,观察孩子刷牙是否正确。

5.自己穿脱衣裤

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扣扣子、拉拉链,训练手指灵活度,妈妈不要伺候他穿,这样孩子会过于依赖大人。该洗的袜子、衣物要随手放进洗衣篮,不可四处乱丢。

6.自己穿脱鞋子

让孩子自己脱鞋带、系鞋子不要大人伺候。

7.自己擦屁股

大便完自己擦屁股,可以从小训练,就算刚开始会把小手弄脏,也没关系!多试几次,就能抓到诀窍。

8.饭前要洗手

一定要用肥皂洗,先拉起袖子,再进行“洗手五步骤”——湿、搓、冲、捧、擦;擦完的纸巾要揉得小小的,再丢进垃圾桶。

9.收纳自己的物品

孩子自己要收的物品可分四类:文具、玩具、书籍、衣服。记得要固定区块,让孩子养成随时整理、物归原位的好习惯。

10.自己备妥书包

孩子常忘记东西?那是因为没有养成自己清点用品并收好书包的习惯。叮咛孩子主动完成功课,之后自己备妥明天要带的物品,收进书包。

各年龄段儿童学数学的特点及实例

学前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把抽象的数学关系用科学的方法转化成幼儿易理解、易接受的游戏和操作活动,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丰富的数知识,积累数经验,提高思维能力。

(一)0~3岁儿童学数学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0~3岁儿童学数学的特点

0~3岁儿童学习数学的能力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起来的。6-12个月的婴儿已能凭感知进行基本的分类;有个别分类技能可能发生在6个月以前,但更高级的、对现实世界中有关家具、动物、食物的分类则发生在12个月左右。14个月的孩子已开始将物体的大小变化同其重量变化联系起来,并能根据物体的形状大小来推断其重量。18-24个月的婴儿则能运用心理表象而不是外显行为来解决问题。2-3岁的儿童会通过模仿将物品按不同的颜色、大小分开,能区分水果的大小、形状等。

2.0~3岁儿童学数学的注意事项

0~3岁儿童,由于其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所以不能在概念水平上学习数学,这一阶段的婴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感官作用于周围具体的事物,形成对事物一一对应及辨别“1”和“许多”之间的差异,初步进行操作练习,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具体建议如下:

(1)让孩子帮你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整理玩具放入玩具柜,将衣服放入洗衣篮,一起分碗筷等。

(2)让婴儿自己玩橡皮泥,成人不要引导,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变化橡皮泥的形态。

(3)在日常生活中,与婴儿进行初步分类练习,如苹果放到盒子里,玩具放到盒子里,将吃的、用的分一分等。

(4)初步的一对一游戏,如给吃饭的碗内放勺子,一个纽洞扣一粒纽扣、瓶盖与瓶配对等。

(5)提供各种物品,帮助孩子练习小物品装入大容器中。

(6)房间内布置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孩子感受颜色的差异。

(二)3-4岁儿童学数学的特点及实例

1.3~4岁儿童学数学的特点24

3~4岁的儿童属于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这时的儿童对大小、多少有笼统的感知。即只能认识很少量物体的明显差异;能口说10以下的数,能数5个以下的实物而口说的数和手的指点动作互相配合协调,但点后仍然难说出所数实物的总数;基本不会加减运算。但他们却能解答一些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应用题,能辨别上下,开始学习辨别前后,但他们所理解的空间方位的区域十分局限,仅局限于直接感知的范围内。这一阶段的幼儿对于轻重的感觉也有了初步的发展。

2.3~4岁儿童学数学的实例

(1)亲子游戏:蚂蚁搬豆

游戏意义:

帮助3~4岁儿童认识前后方位,发展孩子的数数能力及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泡沫拼板若干、豆子或积木若干。

游戏玩法:

这一游戏可以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玩的。利用家中铺设的地砖、户外场地上铺设的格子或将孩子玩耍的泡沫拼板拼在一起。格子中散放着豆子(可用各类积木替代),孩子扮演小蚂蚁站于格子上,爸爸或妈妈指挥小蚂蚁前进。游戏开始,指挥人喊:“向前一步!”格子中的孩子就向前走一步;指挥人喊:“向左一步!”格子中的孩子就向左一步。以此类推,直至最终“吃到食物”。

(2)亲子游戏:穿木珠

游戏意义:

在穿木珠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小手力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准备:

许多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木珠若干;线若干根。

游戏玩法:

A、家长先拿三棵木珠,然后给孩子看后藏起。接着请孩子拿和家长相同数目、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木珠。(木珠数量可根据孩子实际水平自定)

B、家长再拿几棵木珠,用线穿起来,让孩子看数秒后藏起。接着请孩子也和家长穿一样的木珠。(难度可逐步加深,亦可将排序、大小等知识渗透入游戏)

(三)4~5岁儿童学数学的特点及实例

1.4~5岁儿童学数学的特点

4~5岁儿童正处于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这时的儿童点数后能说出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集)概念。末期能进行少量物体的实物加减运算,并出现数量的“守恒”。能按数取物约5~15个,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可以借助实物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开始能做简单的实物加减运算。他们能辨别前后,并开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2.4~5岁儿童学数学的实例

(1)亲子游戏:种菜

游戏意义:

正确感知数量间的规律性变化,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及敏捷性和逻辑性。

游戏准备:正方形泡沫拼板;各种塑料蔬菜。

游戏玩法:

家长和孩子先讨论准备在菜地上种些什么菜。如妈妈或爸爸一个人种一棵青菜、一个萝卜,孩子就要种两棵青菜、两个萝卜。如妈妈或爸爸种两棵青菜、两个萝卜,孩子就要种四棵青菜、四个萝卜。依次类推,看谁种的又快又好。

(2)亲子游戏:跳舞毯

游戏意义:

帮助孩子巩固对于图形及数字的认识,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及快速判断能力。

游戏准备:用泡沫拼板自制跳舞毯(垫板上贴有上、下、左、右箭头及图形);有图形和数字的标记。

游戏玩法:

孩子和爸爸(妈妈)共同游戏,一人取标记,一人跳图形。如爸爸拿的标记上是圆形,且有数字3,则跳图形的孩子找到圆形标记跳3下,若跳错了,则2人交换,游戏继续进行。

(四)5~7岁儿童学数学的特点及实例

1.5~7岁儿童学数学的特点

5~7岁的儿童正处于数运算的初级阶段,开始从表象运算向抽象的数字运算过渡。这时的儿童已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基数和序数概念都达到了一定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对10以内的客体有了数量的“守恒”,能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向,能理解物体在长度、面积、容积等方面的守恒。

2.5~7岁儿童学数学的实例

(1)亲子游戏:猜一猜

游戏意义:

与幼儿一起复习组成和加减,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判断力及网络思维。

游戏准备:玩具或糖果若干;碗1个。

游戏玩法:

将玩具或糖果放在桌上,请孩子看清数量。接着,家长请孩子闭上眼睛,家长用碗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让孩子根据桌上剩下的玩具数量猜猜碗中有多少。

(2)亲子游戏:订菜谱

游戏意义:

在游戏中练习几种菜的搭配方法,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严密性。

游戏准备:蔬菜、荤菜卡片若干。(或可用其他食物代替)

游戏玩法:

将卡片放在桌上各排一排,父母与孩子各执一方,然后共同进行菜谱制定。孩子制定一份,父母制定一份,轮流进行。每份菜谱上必须有一种蔬菜与一种荤菜,在制定菜谱时不得有两种菜都重复出现的现象,只允许每张菜谱重复一种菜。最后记录共制定了多少份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