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学到了一些知识,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但这并不说明,他们的知识已足够广博的了;有的人在某一领域知识欠缺,但这也并不说明,他们的知识是一片空白。不管一个人如何有学问,也总有一些学科是他所没有涉猎的,因此,任何人都没有骄傲的资本,如果用自己的某一门知识进行炫耀,自以为了不起,那是无知的体现。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辛苦一生,也许只能掌握几门学问。而知识是无限的,当我们自以为在某一方面是权威时,而在另一领域或许就是空白。因此,谁也不能吹嘘自己在哪一方面就达到了顶峰。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没有自负的资本。自我评价太高,是无知的表现,它让我们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有个聪明好问的孩子叫项橐。一天,项橐在路边玩耍,遇见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项橐早就听说孔子的大名,便走上前恭敬地说:"我有问题向您请教:请问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呢?"孔子说:"孩子,你是怎么看的呢?"项橐说:"我看好像是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因为太阳刚出来时,像车上的篷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碗口那么大了,这不是由于离我们远的看去就小,而离我们近的看去就大吗?"孔子说:"你说得对。"可项橐又问:"先生,早晨的太阳看起来红彤彤的,却一点儿不热,可中午的太阳烤得人满头大汗。我们知道,火离我们远就会感到冷,离我们近就会感到热。这是不是又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远而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呢?"孔子深思了一会儿说:"嗯,有道理。"项橐可不高兴了,对孔子说:"开始我说早晨太阳离我们近,您说对;现在我说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您也说对。到底哪个对呢?""这个……"孔子一时回答不上来。他的弟子也你看你、我看你,无人能够解答。项橐说:"您是有学问的圣人呀,怎么连这个也说不清楚呢?"孔子说:"孩子,圣人也有不懂的东西呀!"在春秋时代,孔子的学问是当时最高的了,但他仍然会遇上不能回答的难题。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再大的学问也是相对而言的。世上只有学问非常高的人,没有无所不知的人。即使到现在,像太阳离我们是早晨近还是中午近的问题,早已不是问题了,但我们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澄清,需要去探索,譬如:百慕大三角之谜、非洲野人之谜、美洲地下通道之谜、宇宙起源之谜,等等,尚不能为我们所破解。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没有理由骄傲和自满,没有理由不虚心和谦恭。
知识是无止境的。既然我们不能样样精通,那么在某一领域比我们强的,就是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没有自高自大的任何资本。真正有学问的人,都懂得自己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都会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面前低下自己谦逊的脑袋。当我们越是感到自己了不起时,就说明我们的差距越大。
杰克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聪明好学,勤奋向上。这次,他又获了班上的最佳朗诵奖,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回到家后,他把朗诵稿交给女佣,得意地对她说:"安妮,你念一段给我听听,怎么样?"安妮拿起朗诵稿来,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结结巴巴地说:"杰克,我不认识这些字。"杰克更加得意了,他快速地冲进客厅,得意忘形地对父亲说:"爸爸,安妮不识字,可是我这么小,就得了朗诵奖,这是多么了不起啊。再看看安妮,拿着一本书却不会读,我不知道她心里是什么滋味。"父亲看了看杰克,没有说一句话,他走到书架旁,拿下一本书,递给他说:"你看看这本书,就能体会到她心里的滋味了。"那本书是用拉丁文写的,杰克一个字也不认识。
杰克的无知,在于他的年幼。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自信的人有之,坚强的人有之,骄傲的人有之,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也不少。自我评价过高的人通常是自视极高、野心膨胀和难以相处的,而且对自己的成就感到相当的骄傲,甚至会以为无人能及。这种人很容易从自负的顶点摔落在自卑的脚下,最后换来自找的苦果。
其实,正常的自负并没有什么不好,它意味着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意味着我们有必胜的信念。但要命的是过分自负,这时,它就不再是自信的一种表现,而成为骄傲与固执、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甚至是浅薄和失误的姐妹兄弟,成为成功人生和幸福生活的绊脚石。
一个人过于自负,就会被自己的自负所蒙蔽,而判断不清当前的形势。这样的人自信自己可以事事得胜,结果却总是出乎他的所料。
人人身上都有好胜心,但好胜心与自负不同。好胜心可能向积极或消极两个方面发展。向积极方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好胜心,具有此种品质的人,总是会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掌握过硬的本领,以便超过他人。与此相反,向消极方面发展则是虚假的好胜心,具有这种缺点的人,只有所谓的好胜心,却没有实际的行动。而一个真正有好胜心的人,总是不愿吃老本,不会原地踏步,而是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谁都不是常胜将军。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若种植信心,他会收获品德。"而一个人若种下骄傲的种子,他必将收获失败的苦果。骄傲的人往往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面目,蒙住了知彼知己的眼睛,盲人瞎马,夜半临渊,失败是必然的,下场也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