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人生是长跑
31076100000004

第4章 中国孩子特别累,中国家长爱恐慌

2013年2月25日,是全国各地学校开学的日子,可成都的一个13岁的初一男孩却选择在这天上吊自杀,原因是没有完成寒假作业,被母亲责骂了一顿。

据男孩妈妈回忆,她当时只是因为儿子没完成寒假作业而感到着急,对儿子有点儿恨铁不成钢,因此,语气上就严厉了一些,并且,还打了几下孩子的屁股。看到孩子哭了,她也有些心软,叮嘱孩子赶快写作业就出门上街了。结果回来以后却发现刚满13岁的儿子把自己挂在晾衣服的铁丝上,用一根旧电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男孩妈妈是租住在儿子学校附近的陪读妈妈,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来与孩子相处,她只感觉儿子平时有些内向,不爱说话,却没想到他如此决绝与脆弱。

在开学第一天结束自己生命的男孩,一时间成了无数父母的话题。有的父母说,这孩子是被他妈妈的粗暴给害死的,有的父母说,这孩子是给学业累死的。

可是说归说,谈到自家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依然焦虑不已。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一道关口都像一场挑战,挑动着父母的神经,也驱赶着孩子们。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没了童年,为了进入重点学校、名牌大学,他们必须放下所有的梦想与自由,天天辗转于学校与补习班之间。

前不久,又一位妈妈因为自己12岁的儿子赖床不起而痛下杀手,当场打死了自己的孩子。据媒体称,这位母亲在高校工作,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平时为人处世谨慎自律,可就是这样一位妈妈却一不留神成了杀人凶手,被害人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得不引人深思。这位12岁的男孩在母亲手下命丧黄泉的根本原因仍是学习,因为他不想起床去上学。

在我的亲子心理咨询中,接待最多的求助者常常是两种人:一种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或升学而焦虑不已,以至于出现心理障碍的父母;一种就是因为学习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

这其中有孩子刚上小学的父母,有孩子即将面临中考或高考的父母,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学生。

刘敏就是这样一位妈妈。她今年只有40岁,可已经是满头白发,她的女儿马上要面临中考,尽管在孩子的学习上她已抓得很紧,孩子除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周六日也排满了补习班的课程,孩子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她这个做妈妈的也疲于奔命,到了六日娘儿俩的午饭常常是在公交车上解决,因为马上要赶去另一个补习班。

为了让孩子能够考入重点中学,刘敏放弃了升迁的机会,调到了一个比较边缘的工作岗位上,为的就是多一些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自从孩子上了初中,她基本放弃了休闲和度假,哪怕是节假日也要带着孩子奔走在各个补习班之间。

可是尽管她竭尽全力,女儿的成绩仍然不尽如人意,在班里的排名远远没有达到她的预期,跨进重点学校的可能也比较渺茫。刘敏托人打听了一下重点学校的择校费,最少要30万,这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的刘敏夫妻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可进不了重点中学,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的希望就微乎其微,进不了名牌大学,孩子的前途将无法保障,将来如何参与社会竞争?想想孩子的未来,刘敏不寒而栗,长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让她无法以正常的心态面对生活。终于在各种压抑中她的精神状态处于崩溃边缘,出现了失眠、忧郁、悲观、不想与人交流的心理症状,为此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咨询。

由于心态不好,她与女儿的相处也较为糟糕。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对妈妈的这种做法极为抵触,好多次都是妈妈把她送到补习班,她却偷偷地溜出来去网吧上网,等妈妈来接她时,再悄悄地回到补习班上。

刘敏怀疑她花了这么多的力气和金钱,女儿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下滑,都是因为女儿想要跟她对着干。她觉得自己的这一生都是在为女儿活着,为什么女儿却不能理解她,按她说的去做?难道她这么做不是为了女儿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吗?

在咨询室里的刘敏泪流满面,把一个母亲的无奈与伤心都倾诉了出来。她说现在的父母不都是在这么做吗,补习班里的孩子人满为患,不都是父母送来的吗,为什么我的孩子就如此地不接纳我,如此地伤我的心?

严重的心理障碍让刘敏已处于特别脆弱的边缘,与女儿的沟通不畅又给她的精神状况雪上加霜。丈夫本来就不太支持她对女儿比较严苛的管理,现在这对几乎水火不相容的母女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个三口之家。为此,丈夫对妻子刘敏也非常不满。

一心想要做个好母亲的刘敏,没想到自己这个母亲做得如此之累,如此之糟。她想不通是因为什么?她感觉女儿在离她越来越远。

16岁的大男孩帅帅来心理咨询求助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理问题,因为他在半年里多次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有窒息感的生理反应,去医院检查各项生理指标都是正常的,后来在医生的指点下,妈妈带他来找我做心理咨询。

在妈妈面前,帅帅表现得还比较平静,可是,当我跟他单独聊天的时候,这个看上去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却面色苍白,一副无力支撑的样子,把身体紧紧地靠在沙发椅上,眼泪不停地掉了下来。

在跟帅帅的聊天中我得知,他目前就读于一家北京知名的重点中学,是高二的学生,还是班长,学习一直不错,考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他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够考上名牌大学,觉得这样才有出息。

帅帅开始还是很有自信的,学习也很努力,可是,重点校里高手如云,每次考试他都紧张焦虑得睡不着觉,因为父母和老师都把成绩看得很重,他要是考第一,回到家里父母笑脸相迎,给他买不少好吃的回来,可要是考个第二、第三,父母的笑脸立刻会变得冷冰冰的,对他爱答不理的,生活上也明显地不太重视他了。

这让帅帅心里特别难受,尤其是由于他中考失利,为了进这所重点校,父母为他拿了一笔数目不菲的择校费,为此掏空了家底。因此,妈妈经常提醒他,让他努力,否则,这钱就白掏了。

每次考试前后,帅帅都感到特别压抑,有一种喘不上气儿的感觉。因为他很怕第一名被别的同学抢去,辜负了父母对他的期望,对不起爸爸妈妈。

长期的这种负性能量的积累,让帅帅的心理状态也越来越差。他开始非常计较得失,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在心里纠结不清。由于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帅帅像一个背着沉重的包袱前行的人,走得越来越吃力。

由于睡眠不好,经常晚上在强烈的窒息感觉中惊醒,帅帅的精力也大大下降,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有一天竟在他最喜欢的数学课上睡着了,为此,老师找来了家长,看到怒气冲冲的妈妈,帅帅充满了歉疚感。他告诉妈妈,他不是不想好好学,眼看就要高考了,他心里也很着急,可是他静不下心来,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对未来他充满了恐惧。

听完了帅帅的倾诉,我把手放在了他的肩膀上想安慰一下他,可我的手却明显地感觉到这个16岁的少年,他的身体在瑟瑟地发抖,像一片秋天的落叶。可是,他只有16岁啊,多么充满朝气的年华,可他的生活里只有学习、考试、成绩,以及父母的期望值。他说他看不到什么人生的希望,我真心地信了他的这句话。

每年中考或高考的前夕,我都会接触到不少前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家长和孩子,他们大多是因为孩子面临考试或者关键的选择,在这个时刻缺少承受力而引发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问题。

在与许多父母和孩子交流以后,大量的问题个案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现在的父母过于焦虑,应试教育体制像一根指挥棒绑架了现在的家长,而家长则绑架了他们的孩子。“教育焦虑症”像一种传染病让每一位父母都深陷其中,而父母的焦虑又传染给了孩子,它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又让孩子失去了本该无忧无虑的少年岁月,带着沉重的压抑与恐惧慢慢长大,可是这样长大的孩子健康吗?他们能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很多父母显然已经忘记了他们培养孩子是为了什么?

在我的亲子心理咨询过程中,每年都会接触到几百个出现心理危机和精神问题的孩子,他们当中大多数是初中生与高中生。近年来,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孩子开始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来咨询的孩子中最小的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常常也是因为不爱学习,与小朋友相处不好,出现行为问题被父母带来做心理咨询的。

在这些来咨询的孩子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抑郁、自闭、网瘾、厌学,甚至出现自杀、自残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形成的原因,基本上都可以在父母那里找到“根儿”。所以,要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我常常要采取这样的方法,那就是孩子的“病”要先对父母进行“治疗”。

这些父母大多是集体罹患“教育焦虑症”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顾孩子的承受力和身心生长特点,盲目地对孩子期望过高。我曾经跟许多父母交流过,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明白自己的焦虑是有一些过分,有时候也会给孩子松松绑,带着孩子玩一玩,让孩子喘口气。可当看到别的孩子都在报班儿,都在拼命学的情景时,他们又会恐慌得不得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就此落下。因此,又纷纷给孩子加码儿,恢复往日对孩子的重压,这在很多父母身上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其中最没有自由的就是孩子,可以说孩子是父母恐慌行为的最大受害者。

当父母的焦虑无法控制,愈演愈烈时就升格为一种“群体性恐慌”,集中爆发在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行为上。在我的研究调查中,我发现目前中国父母的群体性恐慌主要集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已经成为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极大的障碍,在我看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恐慌。

一、升学恐慌

由于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许多家长都对重点学校趋之若鹜,认为孩子进了重点学校,将来的升学就可以一帆风顺,可由于重点学校常常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的结果,属于稀缺资源,不可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因此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升学的关口产生心理恐慌,而心理恐慌会直接导致行为变态。小升初本来是国家严令禁止进行考试和选拔的,可由于许多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小学,于是,就出现了妈妈还在怀孕当中,就不得不为学区房绞尽脑汁,四处奔波的情景。

还有的父母从孩子咿呀学语便开始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学绘画儿、学舞蹈、学钢琴、学英语,3岁的孩子俨然上班族,每天起早贪黑,时间都是在各种“班儿”上度过的。

我曾经在一个小升初的面试现场遇上这样一个女孩。她还不到7岁就已经各种技艺压身,钢琴考到了九级,古筝学到了八级,是学前班舞蹈团的台柱子,还会书法、表演、英语、武术等各种技艺,绘画还在市里边拿过奖。

孩子的妈妈为了女儿小升初的面试花费不菲,做了精致的写真集,还当场拿出孩子考的各种证书12本之多,让在场的许多父母看得目瞪口呆,自愧不如。

看着那个单薄的小女孩在妈妈的指挥下展示各种才艺,全然没有孩子的纯真与活泼,我不由为这个乖巧的小女孩感到担心,这才是小升初啊,照她妈妈的如此培养,这孩子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没人敢大胆放言。

有一次,在一个亲子学习班上,我问孩子们,他们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脱口而出,最大的烦恼就是学习的压力。

一个9岁的男孩说,我觉得活着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要不是怕我妈妈伤心,我早就去死了。因为每天起床就得听父母的唠叨、抱怨、挑剔,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说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好好学习,否则,就考不上重点学校。

一个15岁的女孩说:“马上要中考了,我觉得父母像要世界末日了似的,每天吃完饭就催我学习,我想跟他们说说话,他们都嫌浪费时间。妈妈把我的手机给没收了,说我与同学聊天影响学习,为此我已经跟妈妈吵了好几架。我觉得我成了父母的囚犯,每天只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做那些永远做不完的题,哪里也不能去,不能随便打电话,不能随便跟同学出去,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爸爸妈妈忘了我除了是个学生,要考试、要学习,还是个人,我也有自己的需要,再这样下去,他们不疯掉,我也要疯了。为此,我经常哭,可妈妈说,这是因为他们爱我才这样做。我觉得他们是在以爱的名义摧残我。”

还有一个17岁马上要面临高考的高三男生说,从我上小学起,父母就跟我说必须要成绩好,这样才能考进重点学校,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才能有好的生活,否则,一切都完了。我一直在为父母设定的这个目标努力,可是我越努力就越感觉找不到方向。我觉得我的路好像早就被父母设定好了,他们希望我别胡思乱想,就这么走下去就行了。我根本不想这样,我想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可以安排的选择。可是,我知道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可以说他们一生都在为我付出,我要不听从他们的安排,他们会伤心,我不想对不起他们,只好勉强自己往下走。可是我感到很郁闷、很压抑,有时候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对父母发完火儿又马上后悔,向他们道歉,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来到亲子学习班的这些家长和孩子,几乎都是因为家庭里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极为困难,甚至已冷战、敌对多时了的。因此,从这些孩子的自我倾诉中就不难体验到,父母的焦虑和恐慌给他们的心灵带来的伤害。

可以说许多孩子的焦虑情绪和行为问题都是在父母的情绪与行为的影响下出现的,负面的情绪像一种瘟疫会把所有的人都拖进一种恶劣心境中,而长期浸染在这种心境中,找不到快乐与轻松的感觉,自然会出现心态与行为上的变化。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承受力远远低于大人们能够想象的程度。父母不顾孩子成长的身心特点,不加选择地在孩子身上施压,而且还是以爱的名义,这已成为现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的一种痼疾。

在我所接触的一些父母中,谈起孩子的升学便陷入紧张与恐慌当中的不在少数,他们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能保障孩子的未来的水平上。我承认由于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品质不错,一些重点学校的确比普通学校教学质量高。可是僧多粥少,要每个孩子都考进重点学校是不是有一点点不太现实,父母们为了这个目标“逼疯”自己,也“累残”孩子,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够理智?

更何况父母这么做有没有去问过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吗?他们愿意去接受父母的安排吗?他们的人生目标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呢?

正是父母与孩子欠缺如此的沟通才造成了现如今“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子矛盾。我说过很多家庭在孩子升学的关口就面临一场考验。成绩好的孩子会面临父母更高的期望,一定要考入最顶尖的学校。成绩稍好的孩子会遭遇父母史上最严密的监管,报各种烧钱的班儿,奔波于各种补习学校之间,即便如此,父母还要想尽一切办法,紧缩一切开支,为了孩子能够有择校的机会疏通关系,准备资金。

成绩差的孩子,这时候会成为父母心头的“病”,好像孩子的这辈子都没啥指望了,所以,父母的唉声叹气是免不了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也是容易自暴自弃,很多家庭都会陷入父母和孩子相互情感折磨的困境。

实际上在我看来,一个升学考试,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的那么重要吗?

生活中有的是成绩一般,才艺一般的孩子,难道他们长大了生活就是一团糟吗?大家可以上网查查福布斯富豪榜上的那些成功人士,有多少人是一路重点学校读下来的。名校出才子是不假,可综合来看,出的更多的是普通人,成为精英的毕竟是极少数。

生活就像一条河床,是金子总会在沙砾中闪光,只是它需要岁月的打磨,比别人需要更多的时间。父母总想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的原因是,把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仅仅简化为技能的教育,由此产生了对于教育机构的依赖,对孩子自我成长能力的严重不信任,同时还来自于世俗的价值观。

曾经遇到很多这样的父母,谈到自己的孩子,总是一脸炫耀性的满足,说孩子来自某某重点小学、某某重点中学、某某名牌大学,好像孩子贴上了重点或名牌的标签,就体现了其父母在教育上的成功,成为父母的一种资本。在这里我实在不敢恭维这样的父母,北大、清华每年走出几千名毕业生,也未见得成功人士遍地皆是,那些真正成功的精英人士,哪个不是经历了风雨才见到了彩虹,指望把孩子送进名校就能够让孩子得到人生的成功,这显然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想法和认知,也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愿望。

我相信很多父母只要理智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就不难看出这其中并不存在特别的因果关系。孩子的人生不是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能够得到保障,与孩子的学习成绩相比,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的健康。

多年的亲子心理咨询实践给了我这样的经验,每到了升学考试的日子,突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都特别多。2012年5月的一天,我接待了6个前来求助的孩子,他们有的是小升初的,有的是马上要中考的,还有的是即将参加高考的,虽然他们的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各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特征,那就是抑郁、悲观、感觉没有希望、压力太大而想自杀。

看到孩子的精神状况到了崩溃的边缘,家长们也很着急,希望心理咨询像一剂灵丹妙药让孩子振作起来。可是,我告诉他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出现了这样的心理问题并非单纯的只是因为面临考试而造成的,它是长期压力与负面情绪的累积而形成的。

考试只是一个窗口,让孩子的问题在这时集中爆发表现出来。与这些父母和孩子交流,他们无一不是在烦恼与痛苦中挣扎。父母委屈的集体“吐槽”,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与接纳。孩子们个个或意志消沉,眼神茫然,或悲观厌世,情绪低落,或与父母针锋相对,叛逆冲动,时有极端行为发生。

我一直在想,这些孩子与父母连最起码的相互尊重与接纳都做不到,即使他成为学习尖子,永远考第一,这一切有意义吗?

我真的觉得中国的父母该醒醒了,该从孩子的升学恐慌中走出来了。因为已经有太多的孩子在用他们无助的眼神告诉我们,成长是一种恐慌,长大是一种灾难。因为从他们走出襁褓,父母就开始以各种名义要求他们去实现父母的愿望,他们成长的人生开始成为一种容器,父母往里装的是各种要求和期望,沉甸甸的分量让孩子们不堪重负,精神上找不到出口的孩子最终只会以行为问题宣泄。于是,他们会变得冷漠、自私、攻击性强和郁郁寡欢。可是这些不快乐的孩子即使个个都成才,又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况且,从来没有体验过快乐的人生的孩子,是否能够成才尚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前不久,一位在去年中考时花费了30万元择校费,把孩子送进了某重点中学的妈妈找我倾诉,她的儿子小学阶段还可以,是重点小学出来的,虽然中考时成绩差了一些,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进重点中学,这位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费巨资把孩子送进了重点学校。

可是,进入重点学校以后的孩子并没有让她省心,她三天两头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陪着孩子挨训,不是作业没做,就是考试没考好。

进入中学以后,孩子也开始了青春期的叛逆,不是和老师对着干,就是离家出走,频繁地出状况让这位妈妈心力交瘁,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她几乎夜夜失眠,不知该如何来调整与孩子的相处。

交谈中这位妈妈仍处处流露出她的恐慌,她担心儿子的初中成绩不行,将来就无法进入重点高中,可是进不了重点高中,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再往下她说她都不敢想了。我发现这位妈妈完全被对孩子的教育恐慌套牢,而至于对孩子目前极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经常发生极端事件的行为却漠不关心,这是多么令人担心的误区啊。

在父母对孩子的升学恐慌中,我听到过的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宁夏某市,一个13岁的女孩在小升初的前夕自杀身亡,在给父母留下的遗言中她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成绩不好,考不上重点中学,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元。”

原来,在女孩即将升入中学前夕,曾经听到自己的父母与邻居聊天。邻居告诉女孩的父母,如果孩子上不了重点中学,就得花10万元的择校费搞一个名额才可以。当时父母和邻居都连连咋舌,表示费用过高,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女孩的情绪变化。

脆弱的小女孩从父母的表情中读出了事情的严重性。父母对她升学的恐慌彻底压倒了她,她最终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以为这样就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这么小的孩子不谙世事选择随意轻生,看上去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联想到这个事件产生的背景,我们就不能不产生深思。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焦虑之中,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莫名的“童年恐慌”。我不知道父母们是否清楚,是她们的焦虑感染了孩子们,是他们的恐慌把孩子们的快乐与幸福给剥夺了。

我还是那句话,无法体验到人生的快乐,无法品尝到幸福的滋味,扭曲的心理和拧巴的性格,伴随着经常性的极端行为,勉强走着父母为他们安排的路,这样的孩子即使进了重点学校,他们的未来有希望吗?

想要摆脱升学的恐慌,首先需要调整的是父母面对孩子教育中的功利心态和浮躁行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的考虑,不是仅仅有一个名校的光环就可以说明一切,孩子的心智成长,人格的培育应该比是否能进入名校更重要,父母们应该懂得理性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被世俗的潮流所裹挟,对孩子的教育应首先适合孩子的身心成长,其次才是与社会与体制教育的接轨,作为现在的父母我认为你的选择与坚持最重要。

只有父母放弃恐慌,孩子才可能得到解脱,才可能获得正常的,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的教育,首先让他们成长为健康、正常的人,而这应该是每位家长的教育底线。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让我们也没有办法,对于这样的看法我并不认同,我相信社会有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而教育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选择,我希望中国的家长每个人都能够坚持自己的个性,从尊重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出发,如果你的孩子能够考入名校当然很好,但是请不要把考入名校当作孩子唯一的成长目标,并以此来界定孩子的优秀与否,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把成长的自由还给孩子,让他们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机会绽放自己天赋的火花,这样长大的孩子父母不需要担心,他的优秀常常来自于他独特的个性,这正是现在的中国孩子最欠缺的品质。

二、技能恐慌

现在的孩子最普遍的经历是这样:一岁开始学认数儿、识字、背唐诗;二三岁开始学画画儿、学乐器、学外语,还站不稳就开始扶着把杆学舞蹈了;四五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加减法、背单词,甚至是小学课本的内容。

朋友家5岁的女孩儿香香是个特别可爱的孩子,她过生日我去给她送礼物,去了几次竟没有看到她的影子。

给她的妈妈打电话,香香妈妈告诉我,“很抱歉,香香太忙了。”

一个5岁的女孩儿可以忙成什么样儿,有这样一张时间表为证:

早晨6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周一至周五幼儿园全天;

周六上午:舞蹈课两节,分别是芭蕾舞和踢踏舞;

周六下午:英语课、书法课、绘画课各一节;

周日上午:钢琴课、古筝课两节;

周日下午:小主持人班、表演班。

应该承认,5岁的香香可爱、大方,性格开朗,也许是因为从小就上各种班儿的缘故,才艺比较出众,朋友聚会的时候,她经常被妈妈叫来表演一番,弹个钢琴、朗诵首诗、跳个舞蹈,在赢得不少夸赞的同时,也让妈妈脸上特有光彩。

可当我有一天悄悄地问香香妈妈,孩子这样累不累时,香香妈妈潸然泪下,能不累吗?她毕竟才5岁啊,周一至周五上幼儿园就天天早出晚归的,到了周末孩子也想睡个懒觉,可是不成啊,那些班儿钱都交了,不去上多浪费啊,我这个做妈妈的也是硬着心肠把孩子从床上拖起来,闭着眼睛给她洗脸、穿衣服,在车上让孩子吃早饭,这才能不迟到。

我问,一定要学这么多吗?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的吗?香香妈妈听我这么问,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孩子懂什么呀,她哪里知道该学些什么?这全在家长的引导。再说这些班儿都是培训老师推荐的,老师让多学一点儿,技不压身,只有多学一些技艺,才能知道孩子到底擅长什么。再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学,你要是不让孩子学,她将来长大会埋怨父母,要不是时间安排不开,我还想让孩子再学几样,这么小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累,再说也累不坏。”

见我大有不理解她之势,香香妈妈又说:“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让孩子多学点儿技能,让她从小就掌握一些过硬本领,将来这孩子如何才能生存得好呢?我就是想,孩子现在苦一点儿,多学点儿,长大了参与竞争时能有一些优势,否则,我得有多担心哪。”

正与香香妈妈聊着,香香跑了过来,我问小姑娘:“香香,上这么多班儿,你喜欢吗?”小姑娘眨了眨眼睛,看了一眼妈妈说:“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可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上啊,我要不上的话,他们会笑话我的。”

看来孩子的技艺学习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家长和孩子都在这种风气的裹挟下不能自已。“竞争”两个字像一根绷紧了的神经,成为了驱赶孩子们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在休息日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之间的那根看不见的鞭子。

我曾经在一家火爆的技艺培训机构的走廊里看到过成群结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孩子辛苦,他们更辛苦,除了为孩子的技艺学习付出了大把的银子,他们大多也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时间,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一切围着孩子转成了生活的重心。

在这些地方我听到最多的父母的话就是:现在竞争太激烈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学习开始得越早越好,大家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就会吃亏,都知道孩子很累,可是爸爸妈妈也很累,负担也很重,可是想到坚持这样做会让孩子在未来具备更强的能力,苦点儿累点儿都是值得的。

在我的采访中发现,一种普遍性的技能恐慌弥漫在中国父母的中间,每一位父母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掌握的技能少了,每一位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未来的竞争力感到怀疑,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技艺超群,独占鳌头的那一个。为此他们不惜金钱和时间,让学习技能占据了孩子的所有时间。

2012年夏天,我的一位美国华人朋友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回中国探亲,为了让两个混血孩子跟中国小朋友多交流,学习中文,朋友带着她们来到上海某少年宫,当时刚好是暑假前夕,少年宫的才艺培训班火爆的报名场面让这位在美国居住了20多年的妈妈目瞪口呆,想赶快也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报个名吧,结果被告知,从音乐到舞蹈,从朗诵到表演,每个班50个人的名额均已报满。

朋友不想错过这个难得在中国待得不短的一段时间,找到了少年宫的上级主管部门,才在有关方面打了招呼的情况下,把孩子送进了表演班。

结果第一天上课就把两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累得打了退堂鼓。一个5岁,一个6岁的两个小女孩儿,从少年宫回家后躺到床上就再也不想起来了,连晚饭都没吃就睡了。这位妈妈说,一下午三小时的课程,除了上洗手间,孩子们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她不知道那些中国孩子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但是,她的两个女儿仅坚持了一天就已经筋疲力尽,说什么也不想再去了。

这位妈妈虽然是华人,但由于在美国定居多年已完全是美国人的思维,女儿们不想再去上课了,她就顺其自然,尊重女儿的想法。她说,美国的父母也知道培养孩子各种技能的重要性,但实施的前提是孩子自己喜欢,孩子主动地“要”,她认为那种不管孩子自己是否愿意,自己是否有兴趣,只为了父母的愿望去让孩子进行各种技能的学习,一方面不见得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一方面也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特别有利的。

实际上在我看来,如果父母在充分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下,让孩子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技艺去学习,在保障孩子的休息和娱乐的空间不被侵占的情况下,让孩子通过学习提高一些文化艺术修养,掌握一定的才艺,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对孩子来说也没有坏处。

关键是我发现现在有些家长在这方面做得真的是有些登峰造极。首先是孩子在这方面的学习开始得越来越早,才艺培训班里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两岁的孩子坐都坐不稳,家长已经把他摁在琴凳上开始学钢琴了;三四岁学舞蹈、绘画;五六岁学表演、主持的就更普遍。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擅长,家长的逻辑是我让你学,你就得学,没什么商量的余地。

其次是家长的高期望值。本来才艺学习就是一种艺术修养的提高,应着重熏陶孩子的艺术品位,提升孩子对艺术的感受力和认知,为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为人生创造更好的艺术境界而打基础。

可是,在很多家长的眼里,让孩子学才艺更多的是在寻求另一条出路,这条路充满了光环,并且财源滚滚。因此,很多父母在孩子刚刚学会弹一首曲子的时候,就已经在憧憬孩子成为钢琴家的那一天。有的父母把孩子送进表演班,就是只看到了明星那光鲜亮丽、名利双收的一面,期待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明日之明星,出人头地,名利双收。

这一点从每年各大艺术院校艺考暴涨的人数来看就已经可以证明。看到每年都有那么多怀揣明星梦的少男少女从全国的各个角落蜂拥到北京电影学院或中央戏剧学院的门口,几千名学生追逐那几张少得可怜的“艺考入场券”,我都能体会到在孩子的背后,家长那有时候并不十分理智的期望。

很多时候,这些来参加艺考的孩子都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归,因为这条路上实在太拥挤了,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够闯得过去。

可看到他们失望的背影,我常常在想,他们当中许多人可能从幼儿园时代就已经开始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了,各种才艺的学习挤掉了他们玩耍的时间,占用了他们的睡眠时间,让他们的童年失去了快乐的记忆,只剩下了奔波,这对孩子来说有多么的不公平啊。

家长的功利心态毁掉了孩子们对艺术的美好感觉,那些美妙的音乐,那些五彩缤纷的颜色,那些让身体舒展的动作和优雅的姿态,很多时候在孩子看来都成了惩罚他们的手段。因为他们并不喜欢,父母却坚持要他们去接受这些东西。我认为艺术本身是美好的,可家长的这种填鸭式的做法却让孩子失去了所有的兴趣。

曾经有一位妈妈跟我投诉她的孩子,那个只有6岁的小男孩儿,用美工刀把培训班里的琴凳划得千疮百孔,只因为他不愿意坐在上面弹钢琴。

还有一位学芭蕾的5岁女孩儿,每次上完芭蕾课她的舞鞋都会找不到了,妈妈在为她买了几双舞鞋后才发现,因为不喜欢上芭蕾课,小女孩儿每次上完课就把舞鞋偷偷扔到了垃圾桶里。

孩子们用这种方式在同父母抗争着,他们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想要玩耍的时间,他们想要在星期天的早晨多赖一会儿床,他们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

如今的中国人人都忙,这是因为这个国家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运转中,可忙得连孩子都失去了自己可支配的空间和时间,忙得连还没走进小学校门的孩子也嚷着累的时候,这种“忙”正常吗?

我的那位美籍华人朋友,本来想带着两个女儿回国定居一段时间,让孩子学习中文,可后来看到中国孩子的情况,她知难而退了。她说,“没想到中国的孩子这么累,这么辛苦,中国的家长们要求这么高,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我希望她们快乐、自由并获得足够的尊重,这样她们才会更加聪明。”

我见过她的两个混血女儿,她们美丽又可爱,性格开朗。6岁的姐姐喜欢绘画儿和做手工,5岁的妹妹喜欢打扮自己和用手机拍照,她们的妈妈给了她们充分自由选择的机会,两个小女孩儿像两只活泼的小鸟,走到哪儿就把快乐带到哪儿。

我对朋友如此随意的抚养方式感到担忧,我问她:“不让孩子多学点儿东西,你不担心孩子的未来吗?”

朋友一笑:“为什么需要担心?你给了她们良好的品格教育,让她们有教养而懂礼貌,懂得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有一颗好奇的心和喜欢学习未知事物的热情,剩下的时间就是她们自己的了。她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或好或坏,全在她们自己。她们不必成为任何一种父母所期望的人,她们懂得做自己就好了。”

也许是中外文化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母亲,朋友的认知与中国的父母大相径庭。

中国的父母常常是希望孩子做自己期望中的那个人,并且为了这个期望无视孩子的自由和梦想。每一位父母都几乎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所以,中国的孩子常常缺乏个性,而有个性的孩子通常会被归类为不听话的孩子,成为父母和老师眼里的“病”。

在跟国外的父母们谈孩子的时候,他们谈得最多的常常是“快乐”这两个字。他们在说孩子的快乐,在说他们为人父母的快乐,为把快乐带给孩子而感到欣慰。

而跟中国的父母谈孩子的时候,他们谈得最多的两个字常常是“竞争”。每一位父母都在忧虑孩子将来面临的竞争,每一位父母都为了让孩子赢在未来的竞争中而焦虑。

常常是孩子还在妈妈腹中,他们就开始行动了。为了把孩子送进重点校,不惜代价折腾学区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刚刚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得每天去上昂贵的早教课。为了让孩子赢过每一个人,刚会说话,孩子的周末常常就是在各种技艺培训班里度过;成为小学生,孩子不仅要应付学校里写不完的作业,还要与各种辅导班做亲密接触。

竞争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中国的孩子真的只能被这两个字绑架,失去所有的自由与空间吗?

是不是中国父母自身的认知问题才导致中国的孩子陷入这样一种困境?是不是正是父母所产生的所谓技能恐慌,才让这样一种焦虑弥漫在许多家庭中,让孩子也陷入了焦虑与恐慌之中。

家长在这种恐慌中驱赶着孩子去做他们也许并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在这种恐慌中渐渐地失去了所有的梦想,渐渐地变得像父母一样功利和实际。

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力量,它会毁掉人们许多美好的情感,也严重影响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我所接待的许多亲子关系的求助中,由于父母总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一味地按父母自己的设想去安排孩子的生活产生的严重的亲子矛盾的家庭占大多数。

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陷入这样的困境:父母认为我这样做,这样要求你是为了你好,而孩子却并不领父母的情。他们大多数认为父母并不真正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愿意去选择什么,父母只想把一切都安排好,而孩子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去服从,对这种教育模式孩子们深恶痛绝。

常常还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对父母的依赖和自身的弱小,他不足以与父母对抗,但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到孩子的青春期还没有改善,通常这会成为孩子反抗父母,彰显自己的个性,争取自己的权利与自由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许多孩子小的时候乖巧听话,长大了以后却突然变得让父母无法接受的缘故。

很多父母都会在诉说中把孩子的变化归为突然的、意外的,但是,我却常常对他们说,孩子的变化绝非偶然,很多问题是在他小的时候就已经产生,只是因为表现不够明显而被父母所忽视。孩子在青春期对父母的反抗,实际上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模式累积的结果,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父母们的技能恐慌给他们带来过于强调技能学习的重要性而过于热衷于带着孩子进行各种技能的培训的结果,也给中国的孩子带来特别不好的个性,那就是缺少梦想,过于实际。

现在你跟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聊天,问他将来他会做什么?他都会告诉你:“我长大了要考好的大学,当高级白领,挣高薪。”

朋友的女儿只有6岁,有一天我跟她聊天,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很认真地告诉我:“我妈妈说,让我好好上表演班,将来我要当明星或者主持人,每天穿漂亮的衣服,还能嫁个有钱人。”

当我问她:“妈妈说得对吗?”小女孩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

实际上,孩子们真的并不特别懂大人的话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的世界里贫富贵贱也并不特别的清晰。正是他们的父母,给了他们这样的认知,并且,把这个当作了孩子的人生目标。一个本来可能有各种机会,会产生各种奇迹的生命就这样被格式化了,梦想在此时成了奢侈品,失去了梦想也自然就丧失了创造力。

于是,中国的孩子常常会以令人惊讶的高分考入像哈佛、剑桥这样的世界名校,却普遍被他们的教授们诟病,“是最会考试的学生,却缺乏创造力。”而创造力则是人的最宝贵的一种品质。

想想看,他们的创造力是在什么时候失去的?是在那千篇一律、模式化的早教课堂上,还是在各种实用技能的培训班里,抑或是在父母把孩子自己的想法随意否定了的那个早晨。孩子的创造力就丧失在父母以爱的名义为孩子所安排的一切中,就失去在父母缺少倾听,而孩子却必须服从的那些日夜里。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失去了快乐,还失去了追求的勇气。

他们在父母的技能恐慌中长大,内心除了焦虑便是浮躁,他们把竞争当成了唯一的生存方式,在竞争中得到也在竞争中失去。常常是在经历了一串的磕磕绊绊以后,才豁然明白,有时候,人为了能够生存得更好,合作比竞争更重要,而且,通常是先有好的合作,才有有价值的竞争。

可以说这些道理并不是父母告诉他们的,这是他们在生活的血泪中得出的真谛,而他们是谁?当然是我们的80后、90后这一代孩子。

他们还会延续父母的老路吗?对自己的孩子,这事儿还真说不好。据我的观察,有一半以上的可能,这一代年轻父母仍处在他们父母的那种教育认知中,侧重于对孩子进行技能教育的开发中,而且,他们通常比他们的父母更舍得在孩子身上投入,也更有条件把钱花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上。

我特别赞成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但是,这其中也应该有一个度的把握。前不久,媒体报道上海市有一百万家庭没有子女,这其中大多是不打算要孩子的丁克家庭。

现在谈起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几乎没有人不咋舌,各种高昂的支出让许多高收入家庭都大呼“养不起孩子”。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的另一种恐慌。

三、攀比恐慌

中国的父母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生孩子的时候喜欢比较别人家的孩子生在什么样标准的医院里,咱们的孩子也不能差了。

孩子生下来就开始比吃的、穿的、用的,人家的孩子吃的都是进口奶粉,咱们也得吃进口的,中国的食品不安全,人家的孩子吃的都是进口食品,那进口的再贵,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国产的。

孩子开始学东西了,你报早教班,我也不能落后了。据我了解,80%以上的新手父母并不真正懂得早教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但因为别的宝宝都已经开始上早教课了,所以,再贵也得给宝宝花这个钱。攀比恐慌在从众心理极其突出的中国父母身上尤其明显。

很多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已经是各种才艺培训班里的老常客,就是因为父母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听说这个小朋友报了什么班儿,那个小朋友报了什么班儿,有的父母也想让孩子多一些玩耍和休息的时间,可是,大家都在报班儿培养孩子,我们怎么能不报。于是,各种机构的培训班赚得盆满钵满,眉开眼笑,苦的是孩子,小小年纪就跟上了发条似的,每天连轴转。

等孩子上了学,各种辅导班的火爆背后,也是父母的攀比恐慌在作怪,每一位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你报周末班,我就报一对一的,你报单科的,我就报全科的,所有的父母在孩子的补习班问题上都不含糊,有的一掷千金,有的出手大方,为的是谁也不输给谁。

实际上真的有那么多才艺必须要学吗?真的有那么多课一定要补吗?答案是“不一定”。但是,所有的父母都这么做,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而我们不这么做能行吗?这是许多父母在我问这个问题时的回答。

正是这种总是把人家的孩子当作自己选择的标准的习惯,操纵了许多父母的行为。人家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必须学;人家的孩子读什么样的学校,我的孩子也必须去读;人家的孩子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我的孩子也必须考进去。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一生下来就会觉得累?我想一定是和中国父母的这种攀比恐慌有关。

在这种攀比恐慌中,中国父母的选择大多数属于非理性的,很多时候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去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就是,人家的孩子也是这样,所以,你也必须这样去做。

生下来就被剥夺了自由和梦想的权利,这是许多中国孩子的悲哀,而模糊的个性和思想是他们长大了以后留给人们的感觉,把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了像人家的孩子一样的过程,我不认为有什么乐趣,有什么成就感。尽管可能你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代价,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成功的父母。把一个也许是肩负着未知的使命而来,有着无限可能的人生际遇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乏善可陈的人家的孩子,你不觉得是为人父母的一种罪过吗?

更何况把一个有个性、有梦想、有追求的孩子生生抹去棱角,变成某种模式化教育的产物,这其中孩子有多痛苦,父母就会有多痛苦,因为你们在彼此折磨,彼此较量,也许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平庸会为你们相互折磨的人生埋单,但是,那些本该属于你们的快乐与幸福却早已消耗殆尽。

所以,在中国家庭里,我总是遇到不快乐的父母,遇到不开心的孩子,遇到太多的各种各样的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矛盾冲突。我相信主要原因在父母,因为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想让孩子按他们的想法去选择人生,总拧巴着的孩子能开心吗?

家长们的攀比恐慌还体现在一种相互的炫耀心理上。你的孩子是钢琴几级,我的孩子会几样乐器;你的孩子都学了哪些才艺,我的孩子掌握了什么本领。中国的父母在热衷于比房子、车子、票子后,最热衷的就是“比孩子”了。

许多父母的攀比恐慌就来自于这样一种非理性的炫耀比较,在这其中拥有各种才艺又加上学习好的孩子备受追捧,不仅是自己父母骄傲的所在,更是所有父母艳羡目光的所在。攀比的结果常常就是骄傲的父母更加骄傲了,觉得自己很幸运,上帝给了他们一个天才的孩子。而沮丧的父母更加沮丧,觉得自己输掉了一切,恼怒之余遭殃的是孩子,一顿抱怨、指责是少不了的,接下来可能就是变本加厉地加码儿,孩子从此更加失去了自由与时间。为了父母的面子,他们必须去完成那些也许离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很远的“功课”。

也有的父母在攀比之中败下阵来,居然会对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比起前一种,这是一种更为可怕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超级不公平,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攀比是一种极不成熟的心态,反映了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功利情绪,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它会促使父母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只重视眼前利益,不放眼长远发展;只看到表面现象,不注重内在品质;只强调结果,不重视过程。父母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也变成只注重结果,不懂得体验过程的功利一代。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觉得活着很累,就是因为他们忽视成长过程中所有的美好体验,顾不得去看看一路的如画风景,只顾着低头赶路往山顶攀登。因为父母告诉他,只有爬到山顶成为第一名,你才有幸福可言,你才是成功的,才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应该说父母的这种只问结果,不谈过程的教育方式,已经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压力。

现在很多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频发,与父母无法和谐相处,弃学厌学,实际上正是父母的这种功利教育心态的后果。父母正在亲手毁掉他们的孩子,这绝非是危言耸听。

攀比恐慌是一种不良的心态,它已经在不断地毁掉孩子的生活,它反映了现在父母的一种不成熟。实际上攀比是一种完全的不必要,而恐慌更是父母的一种对不确定的未来的难以驾驭的感觉。

这种心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孩子的长大成人是一种自然过程,任何人为的操纵与干预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有时候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一个过程。

四、莫名恐慌

有一次在亲子关系学习课堂上,跟一些父母谈起为什么他们跟孩子的关系总处理不好。

有不少家长就一直在抱怨是身边这个压力巨大的社会让他们心生焦虑,也有的家长认为是自己境遇不佳,缺少好的机遇或者在社会上遭受不如意时就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当孩子的表现不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的,他们的心中就只剩下了失望和焦虑,种种情绪汇集到一起便形成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一种说不明白的对孩子的担心和着急。

在这种情绪中,如果遇上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或者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家长们就会火儿从天降,在瞬间失去理智,为此打骂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

曾经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儿哭着对我说,她要去找她的亲生妈妈,因为现在这个妈妈不是她的亲妈妈。我了解了一番才知道,妈妈当然是小女孩儿的亲生母亲,因为妈妈对女儿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她每次都考第一,每当小女孩儿发挥不佳,没有考好的时候,妈妈便会把她的屁股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因此,小女孩儿与妈妈一直矛盾特别深,以至于她怀疑这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我问过不少父母他们在焦虑什么?很多父母告诉我,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将来孩子的生存,怕孩子学习不行,拿不到过硬的文凭,找不到出路,为此,他们不得不逼迫自己的孩子放下一切,好好学习。

说实在的,我也是孩子的妈妈,我特别理解父母们的心情。可是,我发现他们已经在这莫名的恐慌中走得越来越远,完全忘记了方向与目标。

我常常想问这些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来了?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在迎接这个小生命时都会对他充满了祝福,我们希望他快乐,希望他健康,希望他成就自己的人生,我们甚至发誓要给孩子自己没有得到过的幸福与快乐。

可当孩子慢慢长大,好像没有多少父母能够坚守自己的誓言,我们开始让他学这学那,恨不能让他在一夜间掌握所有的本领。我们开始限制他玩耍的时间,天不亮就要把他从温暖的被窝儿里揪出来,哪怕是周末也不可以在床上多待一会儿。我们让他在车上吃他的早餐,为的是能够早日培养他成才。

来的时候一个那样纯净、圣洁的生命,被父母赋予了太多的各种期望,你要成名成家,出人头地,成龙成凤,最好再拥有花不完的金钱,为了实现这种期望,父母把孩子彻底“绑架”,而这一切都有一层温柔的面纱掩盖,父母告诉孩子这叫做“爱”。

可这真叫做爱吗?我看不尽然。也许连父母们自己都搞不明白,他们爱的是孩子还是他们自己。

在我看来,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把自由还给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沿着自己的个性规律长大,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有勇气做自己,能够坚持做自己。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请给孩子松绑,让他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跟他分享奇妙的梦想,跟他讨论如何才能实现他的梦想。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请不要再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更精彩,只要你给他足够的信任和激励。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请摆脱那些焦虑和恐慌,那是非常不成熟的表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与其担心孩子未来的生存,不如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多倾听你的孩子,尊重他的每一个想法,不管他们是否现实,有时候孩子的未来就在这些看上去似乎不现实的想法中闪光。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请停止那些世俗的攀比,把你认为好的品质传承给你的孩子就可以了,至于别人怎么看没那么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珍贵之处,他们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可比性,如果想要比的话,那就比一下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哪一位父母做得更好。

父母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千万不要再勉强他去做那些他并不真心喜欢的事情。坐下来耐心地与孩子聊聊天儿,平日的生活里细心地多观察孩子,及时发现他的灵感火花。父母是孩子灵感火花的收集者,只有在这其中你才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天赋所在,为他开启一扇更让他神往的大门。

早在18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里,就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真理:“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其自然,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教育不应以成人的意志为中心,而应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绝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自由,顺应其天性,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

纵观中国父母目前在孩子教育上的焦虑与恐慌,完全是一种因为扭曲了孩子的天性而欲速则不达的过程。

卢梭在《爱弥儿》里一再强调,儿童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与玩物。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把儿童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让教育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应和儿童的意愿。

对比卢梭的理论你就会发现,现在我们有多少父母会尊重孩子的天性?有多少父母会认为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又有多少父母在教育上遵从了孩子的意愿?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主要为多动症、网络成瘾等等。

而大学生中16%~25.4%有焦虑、不安、恐慌、神经衰弱、抑郁、强迫等症状,心理精神障碍已经成了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焦虑症、抑郁症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近5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19.57%之间,专家估计,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接近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

由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比较难以发现和诊断,国际上估计大概只有20%的儿童青少年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在我国由于心理疾病常识的缺乏,大部分家庭在孩子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时候,选择了消极面对,甚至不管不问,这导致了不少孩子在出现极端行为问题的时候,才会引起父母的重视。

而在孩子的极端行为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自杀,重度的抑郁障碍常常会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

在北京的各大高校每年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的这段时期,都是老师们最为紧张的日子,因为这是学生们情绪最不稳定,心理问题高发的敏感期。

从小就在父母的教育焦虑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不会输在考场上,却输在生活的大课堂上。在高校里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选择退学或者休学。每年都会产生因为各种问题而选择自杀的极端个案。

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失去一个孩子就等于失去了全部,可我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如此脆弱?这是否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也许我们教会了他如何掌握知识,却没有告诉他知识有什么用;也许我们让他学会了许多才艺,却忘了告诉他,他应该从才艺中得到什么;也许我们指导他赢得每一次考试,却从来没有与他分享生活中除了考试还有什么。

很多孩子在家长的逼迫下成了彻底的学习机器,他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考试,一次接着一次的没完没了的补课,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乐趣可谈?难怪他们到了大学校园里会失望了,几乎用所有的青春年少换来的大学入场券也不过如此。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一下子涣散下来,无心学习,热衷于逃课打游戏,就是因为父母的一切为高考而学的功利教育心态所导致的。

这使不少大学生在走出校园时,脑子空空,双手空空,走向社会一切得从零开始,因为身无所长而备受挫折,而这样的苦果实际上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来承担。

凡事都需要溯本求源,我特别希望为人父母者在你的孩子诞生之初,就应该对他的成长有一个谨慎的规划。你可以对他有无限的期望,而你的行为需要理性和科学的引导,不能在人云亦云,一切从众中进行。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生长的特点,挖掘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的天性,应该是教育成功的首要保障。

也有许多父母一谈孩子的教育就抱怨如今的应试教育体制,认为都是应试教育才让他们无法更自由地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承认应试教育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在有诸多并不特别利于孩子自然成长的问题,但是,我想与国家体制相抗衡是并不明智的选择。因为个人永远是渺小的,然而,在这种教育体制没有变革之前,我们是不是只能听之任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体制呢?

我想孩子的成长是无法等待的,不管你做什么样的选择,我们的孩子都要长大,都要成人,我宁愿你是一个学会自己变革的父母,在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孩子的自我成长之间找到一条适合你的孩子成长的小路。

实际上在我看来,只要父母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具备相当的定力和一切只为孩子的成长着想的非功利的心态,你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最近,在一次亲子课堂上,我被十几位妈妈团团围住,听完我的课大家都有些紧张,纷纷地问我:“于老师,你看我是不是得了‘教育焦虑症’啊?”

为了妈妈们回去便于自测,我列举了教育焦虑症的几种突出表现:

1.每到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陪在孩子身边,盯着孩子完成作业。

2.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最关心的就是孩子考了多少分,为此一遍一遍地问孩子。

3.如果孩子考得不好,会忍不住发火,然后,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马上给孩子报更多的辅导班。

4.平常与孩子聊天,孩子谈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就愿意听,孩子说的事儿与学习无关,马上失去耐心与兴趣。

5.每天吃过晚饭,马上催孩子进屋学习,并不断地进孩子房间观察,看孩子是不是在学习。

6.心疼孩子,怕孩子太累,可又担心孩子的学习,想起孩子特别矛盾纠结。

7.孩子一要考试,就会表现得坐立不安,工作也干不好,觉得压力比孩子还大,可当着孩子面儿却装得特别平静。

8.偶尔带孩子出去玩一次,回来就有罪恶感,觉得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了。

9.情绪不稳定,跟孩子说话有时很偏激,孩子考得特别好的时候也会很温柔,很多时候心情由孩子的考试结果定夺。

10.莫名地就会忧郁、压抑、悲伤、难过,谁也不想见,什么事也干不下去。

11.和孩子的关系很紧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快乐,自己也没有体验到做父母的快乐。

12.经常为了孩子的学习跟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可事后又后悔,跟孩子道歉,可到时又控制不住自己,这样的循环经常发生。

在我看来出现5条以上的“Yes”,就说明父母已经出现焦虑,而9条以上,则说明情况比较严重,父母应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善自己的行为,而如果你的答案是全选,我建议你马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你的行为已经很糟糕了,再这样下去不给予干预的话,我不知道你会把孩子带向何处。

对于已经出现教育焦虑倾向的父母,我有这样几条建议:

1.给自己松绑,也给孩子松绑,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它还是一个人格的塑造、品质的养成、习惯的引导的过程,只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习上,会失去很多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2.想知道你是不是成功的父母,很简单,每天问一下你的孩子,不管他是1岁还是11岁,他是否快乐?是否感到自由?是否体验到被爱而不是被要求?如果他的回答是“Yes”,那毫无疑问,你是天下最成功的父母,如果他们的回答是“No”,我认为你可能已经过于失职了。

3.培养孩子没有捷径,请耐心等待他的每一天成长,父母的任务就是陪着孩子玩耍,学习要在快乐中进行才有效果。强扭的瓜不甜,强把孩子摁在课堂上,他能学进多少去?这是个问号。

所以,你会发现那个从来不补课的孩子越来越不需要补课,而那个从一开始就需要补课的孩子,永远在补课。

4.有的父母说,孩子的假期不报班儿学点儿东西,时间都浪费了。我告诉你一个不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又会学到东西的方法,那就是尽量找机会在假期里带孩子出去旅游。

无论去哪儿,城市、乡村、国内、国外,孩子在旅行中学到的知识会比在课堂上要多、要生动,从而更能影响他的一生。与其让孩子在课堂上学到千篇一律、模式化的东西,不如让孩子在玩耍中发挥自己的天性,寻找最自然的才华。

我已经不只一次听到艺考的老师们抱怨,现在要挑一棵未经雕琢的、具备天然的才华的艺术苗子特别难,那些在才艺培训班里长大的孩子,站到考场上的时候,大多已被精雕细琢过,因此,他们的表现模式化,想象力贫乏,缺少艺术的灵气,偏重于模仿别人,却找不到他们自己的个性,这也是大多数孩子艺考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我以为生活是高明的老师,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真正为孩子着想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拥有飞翔的翅膀。

让他多领略四季的美丽,多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多接触人世百态,多走出自己的小家庭,融入到外面的世界这个大家庭,跟不同的人打打交道,这样得到的东西常常是丰富而感性的,它会增长孩子的心智,启发孩子的思考力,而学会思考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最最重要的品质。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出去旅行得花多少钱啊?让我不明白的是,父母们给孩子报各种班儿从不手软,从不心疼银子,怎么出去旅行就认为是一种负担?

关键是大多数父母把报班儿看成了是为孩子的学习投资,因而,从不犹豫,而至于旅行,那不就是玩儿吗?除了花钱还耽误时间,当然能不去就不去了。

我知道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但这是一个多大的误区,他们并不知道,所以,如果你是一位聪明的父母,就请带上你的孩子出发吧。这一路上你们不仅会有很多收获,还会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你会发现旅行回来以后,你的孩子突然长大了,懂得心疼父母了,懂得独立了。

经常出门旅行的孩子,健康、大气、开朗、健谈,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学习未知事物。而经常全家一起出行的家庭则和谐、融洽,拥有不错的亲子关系。

我曾经给许多矛盾重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的家庭开出这样一张处方,那就是建议父母带孩子出门一趟,走得越远越好。常常是这样一次旅行回来,你会看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转变,父母变得更有耐心了,更加懂得倾听孩子;孩子变得独立了,学会了尊重父母,并且主动寻求与父母的沟通。

这是因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家人的力量与彼此的依恋显得更为重要。大家要相互支持、相互支撑才能完成旅程,所以,疏远的心在这时会靠近,平时大家忽略的那些品质会在此时闪光,让彼此都对对方有了新的了解。

所以,出门旅行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最好方法之一。

5.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来自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和并不特别实际的心理预期。

我特别想提醒中国父母的是,要看到孩子的差异性,即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长处短处,有强项有弱点。

不承认、不面对孩子天然的差异性是目前中国家庭教育中最致命的问题。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那一个,所有的父母都不服气,凭什么你的孩子就比我的孩子强,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教育较劲儿,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各类提高学习成绩的培训机构都在大发横财,掏干了父母的腰包,而有多少孩子从中受益没人知道。

所以,父母的智慧不在于给孩子花多少钱去教育,而在于了解自己的孩子,认识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规划适合他的教育方案。

很多时候父母不理解,为什么我花了这么大气力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越来越差?

我常常提醒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应该调整自己的预期?是不是应该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看看哪是孩子的短板,哪是孩子的长板?

可遗憾的是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少了,太多的父母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失望沮丧,太多的父母因为过度地要求孩子而遭到孩子的抵触,甚至是反抗。

从理想角度来说,我也愿意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是天才的理论,但那只是一种理论,落实到实践上,我们还是应该看到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孩子,孩子的成长受遗传基因、环境、养育方式乃至社会因素的影响,他始终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标准,所以,他注定不会拥有完美的成长,过高的心理预期会导致父母的心态失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屡屡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和谐。

正视孩子成长中的差异,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标准评价孩子,给孩子公平合理的预期,我想是每一位父母摆脱教育焦虑的重要方法。

橘子树注定只能结出橘子,你给它剪枝施肥,日夜照料,倾尽了心血,指望它能结出香蕉来,因为你认为香蕉更好,我想错的不是它而是你。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多的父母不具备理性的心智。前几年,学计算机好找工作,于是,孩子一窝蜂地去学计算机。这几年,金融上赚钱,孩子又蜂拥向金融专业。当明星越来越受重视还名利双收,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要去上表演班。现在各种选秀歌手大行其道,学音乐又成了孩子们必须的选择。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你会看到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过于缺少理性与科学的规划,什么热门学什么,什么有“钱”途学什么,可是,父母的选择是否适合每一个孩子?那些在父母的支配下做了如此选择的孩子是否都喜欢与热爱他的职业,擅长他的所学?这不难从孩子们的怨言和很难满意的人生中找到答案。

所以,请尊重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解除教育焦虑应该首先从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入手。

6.很多陷入教育焦虑症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的学习是天大的事儿,是家庭的唯一。为此,他们牺牲了休闲娱乐的时间,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一直围绕孩子的学习转,这也是很多父母在孩子考得不理想的时候颇感委屈的原因。

我想对这样的父母说,孩子的学习一定只是你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成绩主宰了所有人的心情,这显然是一种非常不聪明的选择。

正是因为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才导致孩子把学习看成是为父母而学,而不是为他自己学的。因为是为他人而学,孩子就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每天被父母催促着学习,时间一长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被动学习。

在我的了解中,中国大多数孩子都处于这种被动学习的氛围中,应付作业、应付考试、应付学校、应付辅导班,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一脸疲惫,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学习状态里。

这种状况显然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学习缺乏动力,孩子的记忆力自然就差,加上学校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习当然就成了一种苦差事。许多父母在学习上对孩子特别严苛,在生活上却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在家里天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根本就没有一点儿能吃苦的意识。于是讨厌学习,抵触学习的孩子大有人在。

所以,与孩子的学习成绩相比,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格,良好、独立的生活习惯,真的要比他能考多少分重要多了。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很多品质的养成一定是在他人生最初的几年里,孩子越小,品格塑造就越容易进行。

很多家长就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认为教孩子认字、数数儿比品格培养更重要,事实已经证明这完全是错误的。

没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孩子再聪明,掌握再多知识也成不了事儿。因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和努力,任何成功的背后都充满了苦难与磨砺。

当你的孩子厌学到连小学阶段都坚持不下来的时候,你还指望他成就什么吗?

所以,把自由还给孩子,把乐趣还给孩子,也把轻松还给你自己,只要孩子有一颗爱学习的心和能吃苦的品格,你还担心什么?

知识的高峰就在那儿不会跑掉。作为父母,你只要给孩子养成不怕攀登,勇于征服的习惯,给他塑造坚强的意志,什么时候登上顶峰是他的事儿,你真的不需要焦虑,因为你已经尽到责任了。

7.请不要总以分数的优劣来评价孩子,这对孩子是一种极为的不公平。

最近,一位妈妈在心理咨询室跟我哭诉,说孩子成绩不好,考得很差,让她压力很大。她说因为孩子的分数,她在办公室里根本就抬不起头来,一屋子妈妈谈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而她一听到大家谈这个不是借口离开,就是低头不语,装作没听见,从来不敢参与妈妈们的聊天。

为此,她总怨自己命不好,没摊上个聪明的孩子,对孩子也没少发火,也花了不少钱给孩子补课,可孩子学不进去她也没办法。

无独有偶,碰上一位父亲跟这位妈妈有一样的烦恼,他说由于儿子的成绩一般,考重点中学也没什么希望,他一直觉得挺没面子的,为此,连同学聚会都很少参加了。因为现在的同学聚到一起比完了车子、房子,就开始比孩子,那些孩子考得不错的同学往往表现得得意洋洋的,可是孩子学习一直不太好的他只有垂头丧气的份儿,时间一长,他再也不愿意参加这种聚会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想再去丢人现眼了。

饭桌上他也很不喜欢别人聊孩子学习的话题,为此,他减少了应酬,酒局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儿子的分数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为此,他经常打骂孩子,嫌孩子给他丢人。可是,一番折腾下来,儿子的学习仍处于下游,失望之余他也开始对孩子有些放弃。

这两位家长跟我遇上的很多爸爸妈妈一样,对孩子的评价采取单一的标准,那就是分数,因为分数不够好,两个孩子成为父母嘴边难以启齿的“痛”。

我没有见过这两个孩子,但我丝毫不相信这位妈妈和这位爸爸对两个孩子一无是处的评价,我相信两个孩子除了在学习上有欠缺以外,一定还会有很多优点,譬如,他很活泼,很开朗;譬如他很善良,很爱帮助别人;再譬如他也许有别的特长,别的爱好,只是他的父母没有注意到。

从事家庭教育十几年,我见多了在家长眼里全是缺点的孩子,实际上非常善良与可爱,究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两个字:“分数”。

在大多数父母眼里,“分数”是一个硬指标,考得好的孩子,分数高的孩子,一律都是好孩子,常常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挂在嘴边上,走到哪儿,无论什么场合都要拿出来炫耀一番。

而考得不好的孩子,分数不那么理想的孩子,则是父母的禁区。一方面很不喜欢跟人提起,一方面即使别人提起来也赶忙用别的话题搪塞过去,这样的孩子通常在家里不怎么受待见,分数不好成了父母剥夺他的权利与自由的最好借口。

假期里孩子想出去玩会儿,父母说了,你考成那样还想出去玩儿?在家里看会儿电视,父母说了,你分数那么差,还看电视?要是想上网玩游戏,父母便会开骂,你才考多少分啊,还玩游戏?

成绩差、分数少,这个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不管他才几岁,也不管他才读几年级,父母看他们的眼神常常是绝望的,好像这孩子分数不行,从此就没救了一样。

一般来说,父母绝望的情绪会感染孩子,中小学里那些自暴自弃,基本放弃了学习的孩子,大多数有这样的经历。

一开始是偶尔考得不好,但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善待他们,在一番警告与苦口婆心以后,孩子的生活也许只剩下了学习这一件事。

再次考试失利,缺乏耐心的家长开始绝望,成绩差的标签贴在了孩子身上,在这其中老师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在北京某中学采访的时候就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也偏爱那些成绩好的孩子,连他们的家长也特受重视,每次开家长会见了面都很客气,特别受尊重。

而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仅本人不受老师待见,连他们的父母也受老师的“歧视”,见了面通常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那孩子怎么办,你们还管不管啊?”

据我了解,很多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在老师面前都战战兢兢,生怕老师在家长会上点自己的名儿,数落自己,好像孩子分数差,自己也成了劣等家长。

有的家长为了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好点儿,有点儿耐心,只得送卡送礼,尤其是重点学校,这样的现象更加突出。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风气,教书育人本来就是老师的职责,凭什么把孩子分出个三六九等,另眼相待?这对大多数孩子来讲是不公平的。

所以也难怪孩子考得不好,家长要焦虑。当评判孩子的优劣只剩下“分数”这一个标准时,自然公平与公正就无从谈起。

我一直非常反对父母用分数来界定孩子的好与坏,这是一种非常主观而又低级的看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丰富的过程,学习只是他生命的一个部分,在他的身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品质可以让他很优秀,很美好。

譬如让他可以很善良,很慷慨,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吃苦耐劳,正直、优雅等等,这些都是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保障。

他可能从来没有考过高分,但他热爱学习,并且一直在努力。他可能并不擅长考试,但成绩一般的他也许博闻多识,爱好广泛,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他的优秀之处,而发现这些,全在父母的眼睛。

所以,我们不是缺少好孩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当父母的眼睛都盯在成绩单上的时候,当父母的神经都在为孩子的分数紧绷的时候,的确,你会觉得好孩子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你是一位仅仅以分数的优劣来评价孩子的父母,你就会和那么多的好孩子擦肩而过,而且,你常常很难拥有一个让你满意的好孩子。

2011年,一则“深圳公务员殴打年迈父母,虐待家人”的社会报道曾经轰动一时。

据记者调查,这位深圳市财政局的廖姓公务员是湖南郴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后考入深圳财政局,是一位公认的名校才子。

可就是这位一路成绩优异,名校读下来的国家公务员却经常对从老家赶来深圳帮他带孩子、料理家务的父母施暴,经常打得父母亲鼻青脸肿,并且,对常年打工供他读书的姐姐,也不时地虐待、殴打。

这件事一经报道以后,舆论哗然,它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讨论,“孩子究竟怎样培养才算是成功的?”

记者在采访廖某的父母时,老两口一直在说:“这孩子学习好,从小到大都很用功,一直考得很好,北大那么难考,他都考取了,公务员竞争那么激烈,他都考上了,他的成绩一直很好。”

我相信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说的是实情,要不是优异的成绩,廖某不会从一个农村的孩子成为国家公务员,可是这又如何呢?一路名校读下来,一路高分拿下来,竟连孝敬父母这中国人最最本能的事情都做不到,他的成功有意义吗?连自己的父母至亲都会去伤害,他良知的底线又在哪里?

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连最起码的良知与道德都没有,即便他很成功,他又如何得到社会的接纳与认同呢?

这便是分数之“毒”带来的恶果。在一个只看分数不看其他的教育价值观里,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可以永远拿高分,却缺乏道德底线,可以一路成绩优异,却人格扭曲,心理不健康。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我们的身边已不少见。

曾经有负责任的老师告诉我,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孩子常常问题更多,而且,由于成绩好,家长大多疏于对他们的引导与管教,因此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或高分无德的孩子。

朋友的女儿16岁了,就读于某重点高中,学习非常好,经常考第一名,为此备受妈妈的宠爱。

可是16岁的她却从来不会收拾自己的房间,不会洗衣服,不会自己搭配衣服,甚至不会去超市买东西,因为这些事儿妈妈从来不让她做。

去年夏天她参加了一个英语夏令营,可待了两天就让妈妈接她回家,因为她不会叠被子,不会铺床,甚至不会自己洗袜子、内裤,屡屡被同学笑话,她感到很没面子,说什么也不往下学了。

回到家里妈妈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几个带皮的鸡蛋,问她是怎么一回事儿?女孩儿说,因为她从来没剥过鸡蛋皮,所以,不会剥皮,又不舍得扔掉就带回来了。当妈妈知道女儿因为不会剥鸡蛋皮而几天没有吃早饭时,心疼极了,可是,这又能怪谁呢?

在一切向分数看,一切围绕分数进行的教育中,培养出这样高分低能的孩子,我想是必然的吧。

与高分低能相比,那些高分无德的孩子就更可怕。我曾经在某重点中学采访过一个男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但是他谈恋爱、喝酒、抽烟、花钱,他告诉我,他一个月的零花钱在三千元左右,他的女朋友是他班里最漂亮的一个女孩儿,他说:“我看上的女孩儿一般都没跑儿。”我说:“你才是个高中生就谈恋爱,你父母不反对吗?”

他说:“我父母说了,只要不影响学习,只要我能考进北大、清华,我做什么他们都不干涉。”

我看他抽的是中华烟,我说:“这烟很贵啊。”他说:“我爸说了,只要我的成绩保持班级第一,中华烟他敞开供应,抽多少他买多少。”

面对这个才17岁的少年,我沉默无语了良久,跟老师交流,老师对这个孩子以及他的家长也只能是默默地苦笑。的确,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分数很高,进名牌大学问题不大,可是人生只是能考进一所名牌大学这么简单吗?

就他现在这些品质与不良习惯,我很难想象他会在未来的生活中变成什么样子?像这样的孩子如果缺乏了正确的引导与教育,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就分数而言,它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成绩考核,它本身并不具备一定的能量,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就是在一些父母的追捧下,分数成了超级主宰,开始左右孩子的命运。

本来都是纯真无瑕的孩子,偏偏要在分数下面排队,好的,坏的,优的,劣的,分好了孩子不算,还要把父母再排排队,让父母也体验一下个中滋味,这的确是一种非常不人道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风气,父母们都应该加以抵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太多孩子的成长告诉我们,孩子有孩子自己的尊严,家长们不能乱贴标签,伤害孩子,也伤害自己。

用分数评价孩子是一种极为简单粗暴的做法,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父母们可以跟分数差的孩子去交流一下,了解一下他们成绩一点一点差下来的原因背后,是不是父母一次又一次的“你考得很差,你才考几分啊?”“你怎么考得这么差?”的暗示。

如果父母用充满了正能量的做法来面对孩子的差成绩,告诉孩子:“你这次没考好,只要努力,下一次一定会很棒!”“你这次的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我觉得比原来进步了很多,这说明你努力了。”“成绩虽然差一点儿,但是,妈妈知道你努力了,加油!”

如果你懂得在孩子没考好的时候,用这样充满正向力量的话语来激励孩子,我想孩子的学习态度可能会更积极一些。

现代社会的功利和浮躁也带给很多父母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上,他们不追求孩子在掌握知识与技能上的全面成长,片面地只把孩子的考试分数挂在心上,而且,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学会等待,你要懂得给孩子一定的成长时间,足够的耐心和支持,而不是单纯地凭几次考试就给孩子下结论。

父母只看重分数的功利心态也对很多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学校,有些孩子只跟分数好的孩子一起玩儿,而分数不好的孩子常常因为被孤立而自暴自弃。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就是这样,她的儿子是一个初中生,每当假期孩子要带同学回家玩儿的时候,她就会问:“这孩子考得怎么样?是班里的第几名啊?”如果孩子说“他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同学”,妈妈会特高兴这位同学来家玩儿。如果孩子介绍说,“他学习一般,考得不怎么样”,这位妈妈会立即告诫儿子:“这种孩子少跟他来往,你要多跟学习好的同学交往。”

实际上这样的妈妈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有的妈妈的确是怕孩子交往习惯不好的同学学坏,但有的妈妈考虑的就是学习成绩。我觉得这样的妈妈实在有些过于功利,孩子与孩子之间本来是非常单纯的友谊,她们这个标准会让很多孩子受到伤害。

前不久,有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子,说她上小学的孩子的班级里老师让大家评选最受欢迎、最可爱的同学。让老师没想到的是,那些学习好的,才艺出众的孩子都没能当选,全班几十个孩子都把票投给了一个成绩一般,不怎么起眼的小女生。

孩子们在写为什么选这个小女生的理由时,大多都这样写道:“她很爱笑,对谁都很热情。”“她很爱帮助人,班里的活动都热心参加。”“她从来不发火,性格特别温柔。”“她很谦虚,很照顾别人。”

让老师和家长没想到的是,在孩子们所有的推荐理由中,没有一个孩子提到她的学习成绩,提到她的才艺。可见,在父母眼里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孩子们却并不看重。

这是来自大人和孩子两个世界的眼睛,在这里我宁愿更相信孩子一些,因为有时候孩子的眼睛因为没有被世俗的东西所蒙蔽,更清澈透亮一些。

把公平还给孩子吧,别再让孩子成长在不公正的评价中。分数很重要,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成绩很重要,但也绝非唯一的评判标准。

看看你的孩子,他是否懂事,知道在你累了的时候,为你泡上一杯茶,替你揉揉酸痛的肩膀。他是否勇敢,在遇上突发事件时,能够挺身而出保护你或他人。他是否勤奋,哪怕成绩再差也没有放弃。他是否努力,执著于他的梦想。他是否懂得爱,感恩与包容所有爱他及他爱的人……这样的孩子你如果因为他成绩不好而羞于在别人面前提起,我以为你是在暴殄天物,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希望你知足,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孩子了。相信我,我是真诚的。

8.孩子厌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放弃。孩子的厌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小就开始厌学了?这是目前很多父母都在纠结的问题。

我接待过最小的因为厌学而来做心理咨询的孩子只有8岁,是个男孩儿。

这个来自河南的男孩儿半年前得了一种怪病,在家里待着玩耍没事儿,一说要上学就会发高烧,而且昏睡。他的父母带他到儿童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检查出问题来。

无奈之下带他回了老家,可是他的病并没有好,一听说要送他去上学,或者来到学校的课堂上,他就会高烧不止,老师只能把他送回来。

后来,在一位医生的指点下,他的父母带他来到了心理咨询室,我跟孩子交流了几句,我就发现他的身体没问题,关键是他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他告诉我,他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上课,更不喜欢写作业。我问他喜欢什么?他说,他喜欢玩儿,喜欢玩具,喜欢待在家里。

跟他的父母交流我得知,这个男孩在7岁上学以前都待在农村老家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由于父母比较忙,很少回去看他,因此,他跟父母的感情有些疏离。

刚满7岁父母就把他接到了城里,送到了学校,在这之前由于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孩子也从来没受到过什么启蒙,而且农村生活比较散漫,到城里一下子紧张起来他非常不适应,总想再回老家跟爷爷奶奶在一起。

由于不喜欢学习,所以,他开始就成绩很差,作业也很少能完成,为此,父母经常打骂他,并认为他很笨,是个弱智孩子。

从二年级上半学期开始,孩子怪病发作,一到学校就发高烧,父母为他看病花了不少钱,耽误了不少时间,可就是查不明白到底是啥病?

当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我判断这孩子的毛病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应该是一种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导致的应激心理障碍造成的。

从孩子的心理来讲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环境的极度不适应,一个就是厌学情绪。由于他的父母没有在孩子转换生活环境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心理辅导,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环境不适应症。

孩子在身心不适应的情况下,一下子给放到学校的课堂上,原来无拘无束的日子一下子变得每天要早出晚归地上学,这让这个男孩儿更加的不适应。

尤其在他学习成绩差的情况下,父母没有给他一些耐心和时间,让他慢慢适应小学生活,而是,在不满意他的成绩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本来这孩子就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而跟父母的情感有距离,父母的行为更让他感到无法接受。

于是,强烈的身心不适应症,加上心理的应激障碍在孩子身上形成了一种破坏的能量,他开始一到学校就会发高烧,并且一听说要送他去上学,他就会昏睡不起,实际上他的这些症状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的会生病。

这个才8岁就厌学到如此地步的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对于孩子的厌学情绪,父母可能应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单纯地为孩子的厌学行为而抱怨。

现在走进中小学,每个班级里都会有那么几个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厌学的孩子。走进家庭里,几乎大多数父母都在对孩子学习上不积极主动,必须得催促着才能完成作业,而且,极其厌恶考试而感到头痛。

实际上,从生命的成长规律来看,求知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几乎每一位父母都经历过孩子求知欲旺盛,一天会问许多个为什么的过程。

为什么爱求知的孩子会厌恶学习?为什么孩子的好奇心会在上学以后慢慢消失?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宁愿到网上去寻找答案也不愿意自己思考?

这些问题我想都可能是在孩子厌学行为的背后隐藏的原因。

我想这其中首先可能就是这样几个问题:

(1)学习习惯的培养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学习也不例外,而且,这种习惯的培养开始得越早越好。

但这绝不意味着孩子应该很早就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学的是生存的能力。譬如,自己穿衣吃饭、与人交往、获得关注等与他的生存有关的本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完全可以把一种学习的氛围带进自己的家庭。譬如在孩子不认识字的时候给他读书;譬如可以跟孩子一起编故事玩儿,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学会思考。

在家庭里,很多细节都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契机。譬如孩子在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可以让他自己先去想一下,听听他的想法再把答案告诉他。

可是我们现在的许多父母,总想在最快的时间里把答案告诉孩子,而且不接纳孩子的想象力,总想让孩子接受父母给的答案,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权利,还降低了他们的创造力,而一个不爱思考的孩子怎么会喜欢学习?

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在于父母的耐心与包容,你要允许你的孩子犯错误,接纳他的小失败,这样他才敢去探索,去体验未知的事物,而体验、探索所带来的成功,会让他更加有勇气去学习,也更加乐于学习。

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在于坚持。有的父母听说别人的孩子学习什么,回来马上让自己的孩子也学,可坚持不了一段时间,当初的热度一消退,学习的事儿就不了了之,这是特别不好的习惯,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让他感觉他什么事随兴致就可以了,而且,父母从未坚持把一件事做完整,孩子也会无法专心地坚持每一件事。

学习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没有一点儿坚持的精神和习惯的确很难善始善终。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孩子在小学都表现得不错,而一进入中学便会出现成绩滑坡,而孩子与孩子之间也会拉开很大的距离。

当然,这其中是否有坚持的习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父母不要小看孩子习惯的养成,这实际上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财富。

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在任何时日、任何地点、任何场合进行,只要你是一位用心的父母,善于启发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我认识的一位爸爸,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每到周末都会到野外去拍摄,从女儿两岁他就把孩子带在身边,等孩子5岁的时候,孩子已经采集了一大本的植物标本,为了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小女孩儿到处查字典,俨然成了一个小植物学家,这样的孩子你还担心她学习的主动性吗?

学习的习惯跟孩子的其他习惯一样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刻意强求,它是一种涓涓细流,融入孩子的生活中,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最好的陪伴。

(2)学习态度的养成

想让孩子从小就喜欢上学习,乐于自觉地学习,父母首先要特别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在孩子特别勉强的情况下,让孩子学习,更不要在不适合孩子学习的情况下,硬要孩子服从自己去学习。

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很重要,这关系到他一生对学习的认识,养成了积极的态度,孩子会喜欢学习,乐于学习,而养成了消极、抵触的态度,恐怕这一生孩子都会厌恶学习。

古代的伤仲永的传说便是这样一个故事。仲永本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普通5岁男孩儿,有一天他突然指物写诗,邻居们指什么他就写什么,而且写得相当有文采,一时被周围乡邻奉为神童。

而仲永的父亲发现此事有利可图,便经常带着仲永到那些达官贵人家让他现场做诗以此牟利,由于仲永每天忙于应接这些俗务,平时很少学习,也不喜欢学习,很快天资聪颖的他便才华耗尽,到了十几岁就变得再也写不出像样的诗来,几乎和一个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伤仲永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是天资禀赋出众的孩子,如果后天缺乏良好的引导,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长大了以后也同样只会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而像仲永父亲那样的父母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常常遇上这样的父母,孩子刚背了两首唐诗,便逢人就拉孩子过来表演;孩子认识了几个字,不管什么场合都要炫耀一番,孩子要是顺利地背出来还好,孩子要是突然忘了说不上来,父母便会恼羞成怒,不给孩子好脸色看,这些实际上都对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非常不利,家长的功利心态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认识,学习不是自己的事儿,学习是给别人看的,是给父母学的。

如果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的学习态度就会很被动。从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学习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无论到何时何地,都是自己坚持要学习,可以说也正是这种主动的学习态度成就了他们。

所以,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延伸,在孩子小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他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重要的是他是否喜欢学习,觉得学习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特别不赞成有些家长的做法,譬如去公园运动,经常看到一些家长一边带孩子玩儿,一边让孩子背英语单词,算加法减法,还有一些家长在陪孩子散步时也一刻不停地让孩子背唐诗,我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效果好不好,我只知道这样做让孩子很烦。

本来是开开心心地玩儿,可是家长非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动脑子,这常常让孩子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扎实,如果学不好挨了批评,还搞得心情很糟糕。

每当遇上这样带孩子玩儿的父母,我就有一种想要上去劝阻他们的冲动,我希望他们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陪着孩子投入地玩一次,至于学习有的是时间,干吗非要让孩子玩不像玩的,学不像学的呢?

有的家长会说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孩子,让他多学点儿东西,别浪费时间,可要知道,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就在这些过程中慢慢累积,如果他觉得很累就会由此而讨厌学习。

很多才上小学就在课堂上坐不住,把学习视为苦差事的孩子,问题就出在学习态度上,这里边不乏那些从小就背诗认字的孩子,家长让孩子掌握了有形的东西,却疏于对他们身上那种无形的气质的培养,其实跟有形的东西比起来,无形的气质更重要,因为有形的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学,而无形的气质的养成却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孩子小的时候能学多少东西真的不重要,但是好的学习态度却会让他受益终生,父母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开辟专门的学习时间,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孩子的学习内容,遵循孩子的成长特点,譬如2~3岁的孩子,他久坐的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所以,你要允许他在学习的过程中离开他的座位去玩一会儿,回来再接着学,你要是硬要他一坐就是十几分钟,他肯定会因为厌烦而讨厌学习,时间一长他就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惩罚。

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在19世纪就提出了面向儿童的“快乐教育法”。

他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如果处于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学习则不会有多大的成效。他常说,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没有孩子的笑声和学习的声音,这个家庭是没有希望的。

斯宾塞非常推崇用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方式来学习,会更加有成效,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常常有利于孩子学习态度的建立。因为思考与操作都需要孩子主动地去体验才能得到答案,这会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我们有很多父母在带孩子学习的时候不关心孩子的情绪,不管孩子是否开心,是否情绪松弛,就勉强他坐在那儿学习,其实这样做不但没有什么效果,还会大大挫伤孩子对学习的感觉,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很多父母只是很奇怪他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不愿意学习?为什么那么抵触学习?我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接触到大量的为孩子的学习不给力而前来咨询的父母,面对焦虑的他们,我常常让他们闭上眼睛,从孩子第一天接触学习的过程开始回忆,我让他们慢慢回想,那些过程是快乐的吗?主要是孩子在这其中快乐吗?这么漫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从学习中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常常地,在这个时候,这些父母没有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我相信学习给孩子带来的都是快乐,我的孩子并没有在学习中失去什么。”

更多的父母会用遗憾的表情来告诉我答案,有的父母会说:“我只想让孩子尽早地多学点儿东西,真没想到会影响到他对学习的态度。”

在孩子身上我相信有太多的父母存在“没想到”的问题。因此,孩子的学习是一件大事,关系到他的一生,父母要在掌握了一定的规则之后再开始为孩子的学习起航。

而且,在起航之初,你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让他喜欢上学习,爱上学习,让他感觉学习跟玩耍一样快乐,这是保障他未来能够坚持学习的最好的学习态度。

(3)学习应该有方法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方法,学习也不例外。因为方法不当而导致孩子厌学弃学的家庭越来越多,重要的是这些方法的实施者——孩子的父母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方法的负面作用。

大多数家长把孩子厌学的责任推给了孩子,认为是自己的孩子不好,缺少天赋或者不够聪明。教育学家斯宾塞在很久以前就说过:“许多被认为是没有天赋比其他孩子差的孩子,可能事实上并非如此,只是因为教育者的方法不得当。除了极少数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只有特点不同之分,而没有好与坏,高与低的差别。因此,一个家庭的教育方法决定着孩子的发展状态。”

所以,孩子的学习不好或者不喜欢学习的状态,我认为通常来自于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我在总结了许多厌学的孩子的情况后,发现有下列几种方式是无助于孩子的学习的。

①陪伴学习

现在有许多孩子从幼儿园时代起便养成了父母陪伴学习的习惯,陪孩子学习或完成作业成为很多妈妈必须承担的责任。

许多妈妈认为这样才是负责任的表现,也有一些妈妈觉得只有盯着孩子学习她才放心,为此有些妈妈牺牲了看电视的时间,有的妈妈虽然表面上在做自己的事儿,眼睛却留意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孩子小的时候,陪伴学习的妈妈还能给孩子辅导一下功课,可等孩子读了中学,妈妈常常也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候的陪伴学习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功能那就是监管。

②监管学习

在监管下学习的孩子通常会大一点儿,是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的孩子,为什么要监管孩子的学习呢?

妈妈们的理由是,孩子大了,功课难了,孩子本来自控能力就差,再不看着点儿,难免会开小差儿,完不成作业,因此要看管得更严一些。

③打骂学习

尽管现在动辄打骂孩子的父母少了,但是,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经常责打孩子的父母还是大有人在。

有的是因为考得不好而打孩子,有的是因为孩子厌学而选择动手,被打骂的孩子通常都属于成绩不太理想,而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又不强的那种,而打骂的结果也常常是让孩子自暴自弃。

与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相比,还有一种冷暴力在一些家庭很普遍,那就是对孩子不理不睬,采取忽视的态度,尤其是在孩子考得不好的情况下,有些父母很克制,但却冷嘲热讽,什么“你考成这样,这辈子只能吃窝头了”,什么“傻子都比你强,我都替你臊得慌”……

父母这种伤人的话常常随口即出,很多孩子最终彻底放弃学习,有很大程度来自父母的极不理智的态度。

学习本来是一件让孩子成长,让孩子体验长大的幸福的事情,但是,在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中,孩子在这其中受到了严重伤害,他还怎么可能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

④催促学习

不少陷入教育焦虑症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习惯,每天回到家里见到了一天在学校里的孩子,很少问问孩子你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在学校里是否开心?是不是又认识了新朋友?

通常的节奏就是,匆匆忙忙做晚饭,紧紧张张让孩子吃晚饭,吃完晚饭孩子要收一下碗都不可以,赶紧催孩子回到自己房间写作业,如果孩子说作业在学校里完成了,那也得赶快回房间学习,看看书,不能浪费时间。

这种催促型的父母常常让孩子很无奈,一天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其实他们有许多话想要跟父母聊聊,他们有许多想法想要跟父母分享,可是父母通常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理由是别浪费时间,赶快学习。

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父母都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不愿意跟他们说话,跟他们的同学朋友却那么有的聊?

我告诉他们,孩子跟父母说话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这来自于父母对他的倾听和包容。一个从小就爱跟父母分享任何想法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一直保持倾听他的习惯,并且包容他,这种习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他一生都会保持愿意和父母说话的习惯。

我们的父母在孩子爱说的时候常常不爱听,不但缺少倾听的习惯,还欠缺包容的态度,孩子说的东西符合自己的想法就爱听,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听不进去,这常常会让孩子缺乏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时间久了,孩子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哪怕只是口头上的,孩子会气馁,他会寻找别的能接纳他的想法的倾听对象。

慢慢地,如果你从来不重视孩子跟你说话的过程,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与权利,他就会放弃与你沟通,选择什么也不跟你说。

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你们原来就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他会变得更沉默,这也就是很多父母感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跟他们没话说的缘故。

所以,对于总是催促孩子学习的父母来说,应该重视孩子与你相处的时间与空间,跟他多说说话,多了解一下他的想法,一定比催着他尽快趴到书桌前更有意义。

你的催促会让孩子很烦躁,为此他会情绪不好,而情绪不好,他的学习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时间长了,会影响他学习的积极性。

⑤强迫学习

我还遇上一些这样的父母,孩子厌学甚至经常逃学,他们不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留在学校里,强迫孩子学习。

我接待过这样一位父亲,他的儿子读初一时就已经开始厌学,经常逃学去网吧,他为了把儿子留在课堂上,让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有妈妈每天陪着孩子上学,为此,他特意买了一辆车,每天车接车送,不给孩子独自行动的机会。

我问他效果如何,他只有苦笑。我劝他先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再考虑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因为孩子的行为问题一定是情绪问题导致的。

孩子这么抗拒学校,抵触学习,一定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作为父亲,他应该坐下来好好跟儿子谈谈,了解一下他的孩子,而不是采取如此粗暴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

据我了解,那些小小年纪便厌学弃学的孩子中间,大多数有过被强迫学习的经历。学习本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每个人为了生存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为什么到了有些孩子那儿便成了压力山大的问题?

这其中我认为父母的责任是很大的,一方面是生活中对孩子的娇生惯养,不讲原则地溺爱,一方面又是在学习上对孩子不讲方式方法地要求。生活中被宠坏了的孩子常常因为忍受不了学习过程的辛劳而选择放弃,这也是为什么城市里厌学弃学的孩子比农村多的原因。

农村孩子弃学常常是因为经济原因,而只要有机会读书,大多数农村的孩子都会很勤奋努力。近几年,大学校园里农村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以至于有专家戏称,高考的路线图正在越来越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局势呈现。

我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任何愿望都替代不了孩子自己的选择,强迫孩子学习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要哪一天他想要学习了,永远都有机会。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大器晚成”吗?

⑥过度学习

说现在的孩子到底有多少属于过度学习我不清楚,可看看身边的孩子就知道了。

邻居的小宇上初二,明年中考,每天早晨6点起床,7点必须到学校,有早读课。晚上6点半到家门,吃完晚饭不到7点半就得开始写作业,这一写就是12点半,1点上床是早的。

周末两天全是补习班,晚上还有家教。我亲眼看到这个开朗、活泼的小男孩儿,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有些驼背,戴着将近500度的近视眼镜,每天头发乱糟糟,脸色苍白的老气横秋的少年,算来他才只有15岁,可你只会在他身上闻到一种人到暮年才有的气息。

跟小宇的妈妈聊天,我以为是因为马上要中考了,孩子的学习才安排得这么密集,可小宇的妈妈告诉我,像这样的生活,小宇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了。

我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甚至从来没有上过补课班,所以,我真的不能理解,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学习真的几乎成了一种灾难,它剥夺了孩子的睡眠时间,让孩子远离球场和公园。春天里你看不到孩子去踏青,秋天里你看不到孩子去扫落叶,这不接地气儿,从来不跟大自然有亲密接触的孩子,会有美丽丰富的人生吗?我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大多数孩子属于过度学习,学校过度地布置作业,家长过度地让孩子补课,没有人考虑孩子的健康,没有人想过孩子是否快乐,更没有人去想这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为升学做准备,为分数做准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期被高考消耗殆尽,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公平啊!

过度学习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我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说服家长们,把孩子们报的班儿撤掉一半儿,你的孩子也不会有问题,给孩子一点儿休息的时间,他会长得更结实,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有机会流露出他的潜质。

你别管别人的孩子怎么样,为你的孩子找一个更适合他健康成长的方法,想好了就去做,这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父母的选择。

以上几种是我发现的非常不利于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习的家长的教育方式。

其中陪伴学习与监管学习都会使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像有的孩子习惯了妈妈坐在他身边写作业,妈妈一不在的时候就无心写作业。有的孩子习惯了学习的时候,妈妈在旁边管着自己,因此,妈妈不在他就贪玩儿,妈妈一坐下来他就赶快写作业。这两种方式都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是极不可取的学习方式。

后面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有一些极端,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没有错,就是希望孩子把学习搞好,可我们常说好的事情要有好的方法去做才会产生好的结果。

家长的方法对不对,看一看结果就知道了。据我的调查,凡是有打骂学习、催促学习、强迫学习的家庭里,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都不理想,孩子厌学的情绪很高,逃学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学习这件事的确要顺其自然,强扭的瓜不甜,父母要耐心地去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多跟孩子的老师沟通,寻找孩子厌学情绪背后的原因。

同时也要允许孩子表达他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一些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盲目地采取“紧追盯人”的战术硬要孩子学习,这样常常是一个“双输”的结果。

一方面孩子勉强学习不会有好的效果,成绩不太会有起色,一方面父母会因为学习的问题屡屡与孩子发生冲突而导致亲子关系失和。父母和孩子都会在不和谐的家庭中受到伤害,有时候孩子受到的伤害会更大一些,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的发展,给他未来的成长造成困扰。

好的学习方法实际上就在父母与孩子的良好沟通中,如何学,怎么学效果更好?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孩子,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安排孩子的学习问题。

父母的责任就是给孩子足够的快乐,和谐的家庭气氛,科学的营养饮食,健康的生活起居习惯,学习的事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承担。

任何学习都需要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配合,只要孩子具备了这两种品质,我相信他的学习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家长们过多干预会降低孩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曾经采访过十几位高考状元的父母,问到他们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大多数父母都挺惭愧地说,由于工作忙,孩子又长年住校,在学习上真的从来没管过什么。我相信他们说的是真心话,排除这其中有些特别天才的孩子来说,我还是认为是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了这些孩子,使他们取得不错的成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那么多在学习上取得佳绩的孩子的成功,已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想要学习的孩子再苦再难他都会学下去,而不喜欢学习的孩子用美酒佳肴供着他也学不进去。因此,明白了这个道理,父母们应该把心态放平,对待孩子的学习客观一点儿,理性一点儿,重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培养。当孩子进了小学,坐在课堂上的时候,这些无形的东西就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爱学习,而你的孩子就学习困难?这一点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4)学习的环境很重要

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习到令人惊讶的地步,但有多少父母意识到孩子的学习环境正在日益恶化。

首先来说读书,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一个尊重读书,热衷于读书的国度是值得尊敬的,可是中国人的年阅读量是多少呢?大概是3.5本。

而以色列是多少呢?他们人均年读书量是63本。以色列人的精明与富裕是世界闻名的,这跟他们国家善于阅读有直接关系。因为有人说,书籍就是财富,爱读书的人肯定富有智慧和前瞻性。

可是对于中国的阅读者来说,他们的同伴真的是太少了。中国大多数父母不爱读书,中国大多数的孩子也不爱读书,那他们爱干什么呢?

我了解了一下,中国的父母业余时间通常是这样度过的,饭局、酒局、麻将局、牌局、桑拿局、打球儿、逛街、喝茶、上网、玩游戏、看电影、旅游……虽然足够丰富,但好像找不到阅读的影子。

也有的父母说经常会在网上阅读,但我观察了一下,几乎没有人在看正经读物,什么玄幻、穿越、悬疑、鬼故事,成了网上读物的主体。

我并不是说这些读物不好,而是我觉得这都属于消遣性读物,属于娱乐性质,跟打麻将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不喜欢阅读?是没有好书读吗?非也,是习惯,是心态使然。

在中国,学习一直是一件很功利的事情,古时候读书为了加官晋爵,现在读书则为了高薪高职,有几个人会为了提高自我的个人素质而选择读书?恐怕很少。

父母的选择常常影响孩子,所以,很多中国孩子的学习观就是为了考试,因为为了考试而学习,所以,有几个孩子真心喜欢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不爱学习所以想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就是一件比较纠结的事情,所以,中国的许多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存在学习困难的问题,一直很难解决,这跟中国父母的学习态度有直接关系,所以,父母在孩子不喜欢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只知道抱怨、指责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公平。

其次,父母想要孩子专注于学习,就得给孩子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

有一次,我在福建泉州讲课,课程一结束一群妈妈围了上来,向我投诉她们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成绩不好,以及不主动学习的各种问题,我问她们,每天孩子学习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很多妈妈理直气壮地说:“打麻将啊。”

听妈妈们这么说,我不由哑然失笑,我问她们,你们相信麻将桌旁会出来爱学习的孩子吗?

还有的父母虽然不搓麻将,但是,每天的肥皂剧、武侠剧是必看,网游是必玩儿,而且还常常玩儿到深夜,这样的家庭环境怎么可能让孩子安心学习,怎么可能培养出学习好的孩子。

有一对80后小夫妻找我来咨询,说他们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成天被老师叫家长,长年完不成作业,还总是在课堂上睡觉,成绩频频亮起红灯。

父母说不对啊,每天问他都说作业写完了,要不就说没作业,这孩子怎么可能不完成作业呢?

后来我了解到,这对80后小夫妻玩网游入了迷,每天晚上小两口一人一台电脑玩儿得如醉如痴,根本顾不上管孩子,孩子为了也能参与一下,就经常撒谎说作业写完了。

由于几乎每天都玩儿到深夜,孩子开始严重睡眠不足,白天在课堂上就经常睡觉,成了最让老师操心的孩子。

这对小夫妻之所以来咨询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还挺高,希望孩子学习好,将来有一定的出息,可没想到孩子才上一年级就出现了学习困难的问题,他们都有点儿无可奈何。

在我看来,这个孩子的问题完全在他的父母,正是因为他父母没有注意给他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所以,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养成好习惯。像这样的孩子我认为很危险,如果不及时尽早地纠正,他把这种习惯带到高年级就更难以挽回了。

所以,我经常建议父母们,在孩子出现成绩下滑,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问题时,一定不要盲目地去指责、抱怨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这有可能让事情更糟。

给孩子一些耐心,多跟孩子交流,听听孩子的想法,找找孩子学习上的问题,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对策,有时候有些问题可能就出在父母身上,而父母却并不知道。

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提升专注力,而专注力是学习出效果的最重要的保障。现在很多孩子一入学就让家长头痛的就是缺乏专注力,不能在某一件事情上专注用心,有的孩子甚至连一堂课都坐不下来,这当然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

想让孩子具备专注力,父母首先要做有专注力的人,做事情尽量专注,给孩子一个榜样。

我发现现在许多父母回家后是这种状态:看着电视剧,上着网,QQ上聊着天,手机上发着短信,有可能手里还干着家务。这种同时做着许多事情的状态已经开始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常态,可这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同时做着这么多的事儿,我不相信你可以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顾此失彼的现象总会发生,最重要的是这会影响你的孩子。

我曾经看到邻居家初中男生小宇写作业时的情景:听着英文摇滚歌曲,手机里QQ聊着天,吃着零食,看着电视。我问小宇妈妈,这样写作业可以吗?

小宇妈妈说:“没事儿,他习惯了。”

小宇妈妈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看着韩剧,一边在线跟十几个朋友聊天,一边网购,一边还可以煮饭的高手,因此,她的儿子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

可是,我真的很担心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我认为学习还是很需要专注力的,这样掌握的知识才会扎实、牢固,孩子才会用心地思考。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难道我要为孩子的学习放弃这么多吗?不能看电视,不能上网,不能娱乐……实际上,你完全误解了我的意思,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形式并不重要,重在氛围。

你完全可以看电视、上网、玩儿麻将,只是可能在时间与方式上都要与孩子的学习时间配合一下,在孩子专注学习的时候,尽量别让他受干扰。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父母的学习态度。我们常常发现学者的孩子成长起来通常还是学者,这是为什么?因为学者一般都是最具有钻研精神、具有终身学习习惯的人,因而,他的孩子会受父母的学习态度影响,比较专注于学习。

说简单点儿,这其中的规律就是,想要孩子爱学习,父母最好也一定是爱学习的人,至少有一些学习的习惯。

懂得学习的父母通常会非常在意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我认识的一位记者朋友,他家里的藏书就达一万多册,他的女儿才上高中就已经是一位在网上颇有口碑的网络小作家,在网上坚持写作,小姑娘在赢得了许多点击率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大学学费都已经赚了出来。

他们一家三口共同的爱好就是阅读,而对于女儿,父亲更是在婴儿时代就开始带着她一起阅读。爱读书让这个小女孩写作的潜能不断爆发出来,学习对她来说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我了解过许多学习不错,成绩优秀,不怎么需要父母操心的孩子,他们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特征就是父母也是有学习习惯的人,能够经常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

我出去讲课认识一位讲企业管理的培训师,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目前是一所名牌高校的研究所负责人。

我跟他谈起孩子的教育,他告诉我,他的两个妹妹也都是博士,一个学医学,一个学教育,而他的父母是东北农村的农民。

见我有些惊讶,他说:我父亲只读过高小,当过几天民办教师,后来回家种地。我的父母都文化不高,但他们特别喜欢学习。小时候家里很穷,有时候一日三餐都有问题,可是父亲还是买了一个半导体回来,为的是听广播,学知识。

我们家是村里唯一订了几份报纸的家庭,报纸一来村里的人都跑到我们家看报纸。我母亲认识的所有的字都是看报纸时我父亲教的。

父母对学习的看重给了我们兄妹三人很大的影响,让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学习的重要,从小就喜欢学习。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在学习的问题上催促过我们,我们几个孩子都坚持读到了博士,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兴趣。

现在我父亲都70多岁了,还让我给他买了电脑,接了宽带,每天和我妈上网学东西。我一回家就跟我讨论企业管理的问题,我发现他虽然住在山村里,头脑却一点儿也不闭塞、不落后。

我没有见过这位父亲,但我却由衷地敬佩这位老人家,身在穷乡僻壤的他把三个儿女都培养成了博士,靠的是最简单的教育,那就是“言传不如身教”。

这实际上就是学习的奥秘。在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的学习而焦虑、而犯愁的时候,我希望父母们都能够静下心来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你是否给了孩子一个适合学习的气氛?你是否相信孩子的学习态度跟你的习惯息息相关?

如果你能够仔细地考虑一下这样的问题,我想你就不会在孩子的学习出问题的时候,只单纯地指责、抱怨孩子。学习实际上是你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主动地去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并让孩子看得到你的勤奋和努力,我想比你每天都唠叨孩子的学习要有效多了。

我常说,想要让孩子有所改变,首先改变的一定是父母。我建议你可以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减少饭局、酒局,减少上网、看电视,减少逛街、喝茶的次数,把更多的时间节省下来去学点儿什么,不管学什么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就可以,哪怕是学烹饪都会让孩子在饭桌上有惊喜,让孩子体验学习带来的收获。

我相信你的孩子不会在你勤奋学习的时候无动于衷。你的行为会给孩子一种正能量的影响和触动,促使他重视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你完全可以试试看。

我的一位女朋友,本来已退休在家,去年她的女儿本科毕业考研,由于竞争很激烈,女儿没什么信心,复习起来也有些懈怠。女朋友没有去指责她的女儿,她选择了去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了公共营养师培训班。

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每天坐很远的公共汽车去上课,可她坚持了下来。后来,她真的拿到了公共营养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而她的女儿见妈妈头发都白了一半了还如此勤奋好学,对自己的懈怠也深感不安,没多久女儿就报了考研的封闭培训班,最后,女儿成功了,成为人民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

现在我的这位女朋友仍然在学习,她报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考试,每个周末要去上课,非常辛苦,可是,她很快乐。她说自己一直有机会学习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而她的女儿在妈妈的影响下,也准备继续深造读博士,这个家庭因为热爱学习而更和睦美满。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个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怀疑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呢?

所以,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学习感到焦虑与恐慌,请尽快行动起来,从给孩子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入手,从做一位爱学习的父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