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民间故事集
31101400000001

第1章 神话故事(1)

伏羲的传说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传说中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亦称人皇。相传伏羲本姓风,他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写法,除“伏羲”之外,还有“伏戏”“伏牺”“包牺”“宓犠”“庖牺”“虑羲”等,也尊称他为牺皇、皇羲、太昊和东方木德之帝等。

相传伏羲的母亲是华胥,生活在“华胥氏”之国。有一天,华胥来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玩耍’偶然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就踩到这个脚印上,结果竟像有了什么感应,便这样怀孕了。怀胎十二年后,华胥便生下了人首蛇身儿子伏羲。因他“孕十二岁而生”,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所以把他的出生地叫成纪,就在今甘肃省秦安县北、静宁县南一带。

伏羲长大后,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有着非凡的智慧,并且有圣德,因此人们便推举他继承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成为部落的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的道理,创制了八卦,以八卦符号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教民畜牧并烹饪熟食;还创造了书契和嫁娶之制,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传说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伏羲和女娲结为夫妻,生了四个儿子。伏羲教他们用八卦参化万物的法则,于是他们开辟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高山丘壑错落有致,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当时还没有太阳和月亮,时令不明,于是伏羲就让他的四个儿子轮流当值,以明时令。这四个儿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和经营天地的大神。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然,老四叫墨干。许多年以后,伏羲和女娲生出日月,并且制定了日月的运转规则。从此天下太平,山陵安靖。四神还造了天盖,使它旋转,并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后来共工氏制定了十干、闰月和更为准确的历法,将一昼夜分为霄、朝、昼、夕。

相传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伏羲被人们推举为王后,带领部族辛勤劳作’捕鱼打猎,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伏羲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在闲暇之余,他经常盘腿而坐仰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察鸟兽皮毛的纹采和大地上各类植物生息荣枯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冥思苦想。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好多年过去了。也许是他的执着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妙的景象:一声炸响之后,只见眼前的河水中有一匹龙马负图振翼飞出,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卦爻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芒四射。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地的玄机。他依照龙马图画出了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八卦图。以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兑代表泽。伏羲教人民用这几种符号反映万事万物变化的性质,归纳万象万物的形状,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从此,人类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后来,伏羲率民向东南迁移,建都陈国(今河南淮阳),在位一百五十余年,为中华文明的开创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华夏人文初祖。

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女蜗是创造人类的伟大母亲,是传说时代最伟大的女神之一。相传她神通广大,一天能有七十种变化,驾乘着应龙拉的雷车,骖青虬,前白螭,后奔蛇,逍遥浮游于天地之间。女娲与伏羲、神农并列为三皇,古籍称她为“女希”“阴帝”。传说在伏羲之世,她辅佐伏羲治理天下。伏羲之后,群臣推举她即位,号为娲皇,建都于中皇之册,开始统治天下。今天水市秦安县西北的陇城乡,传说就是女蜗的诞生地,谓“蜗皇故里”。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关于女娲的传说丰富多彩,如说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抟黄土以造人类,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杀黑龙以济冀州,还创立嫁娶制度,发明古老的乐器笙簧等等’而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兄妹成婚、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

传说女娲生于古成纪的风沟,长于风台,姓风,人首蛇身,是伏羲的妹妹。那时候,伏羲始画八卦,结网罟,造甲历,教民渔猎畜牧,女娲辅佐伏羲治理天下,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康。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雷公发怒了,发洪水淹没了人类,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坐在葫芦里得以逃生。为了延续人类的血脉,他们兄妹二人便结为夫妻,繁衍后代,使人类重新繁衍滋生在大地上。

还有一种传说,宇宙初开的时候,天地之间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他们想结为夫妻,繁衍后代,又觉得羞耻,于是他们登上昆仑山,指着苍天祷告说:“苍天如果同意我兄妹二人结为夫妻,请您将天上的云彩都聚合起来;如果不同意,就把云彩散开吧。”说完,天上的云彩立即聚合在一起。于是,他们就结成了夫妻,繁衍人类。

传说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但还没有人类。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荒凉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走啊走,走得有些累了,就在一个旺盛的泉边蹲下来。澄澈的泉水映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人到世间呢?

女娲想着,就顺手在池塘边挖起一团黄土,和着泉水,在手里揉呀捏呀,揉捏成一个泥娃娃,把他放在地上。说也怪,这个泥娃娃一到地上,马上就活起来了。女蜗看他又跳又喊,活泼极了,便给她心爱的泥娃娃起了个名字,叫“人”。女娲对人特别满意,于是她又动手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泥人。她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想着从此就不再感到寂寞了。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女娲创造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料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进而大打出手,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共工羞怒之下,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一下子崩裂了,天跟着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波浪滔天,大地顿时成了海洋。山林间猛兽也出来吞食人类。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的遭遇痛心极了,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石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向四处漫开的洪流。?经过一番辛劳整治,天总算补上了,地也填平了,水止住了,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上安乐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些痕迹。天从此有些向西北倾斜,太阳、月亮和众星辰也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由于女娲造人、补天等伟大功绩,很久以来,人们便为她立祠建庙,供奉她,祭奠她。

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人文初祖,是我国三皇五帝时代的五帝之首,姓公孙(一说姓姬),名轩辕,也号轩辕氏、有熊氏。

黄帝的父亲是有熊国君少典;母亲是有娇氏之女,名附宝。相传有一天,附宝在野外看见巨大的闪电围绕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照亮了郊野,她竟感而有孕。怀胎二十四个月后生下黄帝。今天水市清水县东南70里关山林海深处的山门镇白河村,有一轩辕谷,又名“三皇谷”,俗称“三皇沟”,传说就是黄帝诞生的地方。清水县永靖镇李崖村还有一处轩辕窑遗址,相传是黄帝和其母亲的栖居之所。

传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37岁时,他就被臣民推举为王。当时炎帝神农氏部落开始衰微,而且炎帝大行无道’诸侯也互相侵伐’战乱不已,生灵涂炭。黄帝修德振兵,统率十万神兵、十万人众、十万鬼卒,以翱翔天穹的鹰、雕、鹫、鹞等凶禽作旗帜,以驰骋原野的虎、豹、熊、黒等猛兽作前驱,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经三次战役而得胜。从此,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人民融合在一起,繁衍生息,成为华夏族的祖先。华夏族也以黄帝和炎帝的称号作为名称,华夏族后人都以炎黄子孙自称。

黄帝战胜炎帝后,诸侯纷纷归附,只有蚩尤仍与黄帝作对。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十分暴烈。传说他有81个兄弟,全是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他们还制造刀戟弓弩各种各样的兵器,常常侵掠别的部落。黄帝决定挥师征讨,以安天下。

黄帝在涿鹿跟蚩尤一决胜负。在此之前,传说他们已经大战了七十一场,却依旧难分胜负。黄帝把蚩尤围在涿鹿之山上,围了三年也没有攻下来。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这一天,他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西王母交给他一部兵书,并向他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

黄帝醒后,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天一在前,太一在后。”黄帝顿然领悟,于是按照西王母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后,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为了鼓舞士气,黄帝还令人将东海流波山上的怪兽“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又派人将森林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一敲这面鼓,方圆500里都听得到。响亮的鼓声,不但可以鼓舞士气,还能联络远处的士兵,传递战争消息。

经过一番血战,黄帝终于在涿鹿大败蚩尤。蚩尤想逃走,黄帝就用鼓声震得他不能动弹,将他擒杀于中冀,并把身体和头颅分埋到两个地方,以防他再起而作乱。

从此,黄帝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定。黄帝立为天子19年后,天下安定。他听说广成子有道,住在崆峒山,就特地去拜访求教。

黄帝在向广成子叙述自己的企望和抱负时道:“我听说先生明达大道,故愿请问道的精粹。我想取得天地之精华,以佐助五谷的生长,而养育人民。我又想获得掌管阴阳的本领,以便利群生。怎样才能达到我的愿望呢?”

广成子心中暗想:这真正是自找麻烦,万事万物都在自然而然地发展,治世牧民虽多有为之举,但其间又有许多自然无为的道理。便说你所要的是事物的本质,所追求的乃是事物的残渣!如此多欲,怎能与你交谈道的精义呢?”

黄帝听了甚为惊悚!退回之后,筑一间别室,静思斋戒3个月之后,再次登崆峒山求教。

这一天,广成子正在石室之中睡觉。黄帝到了石室之外,膝行而进,恭敬地说听说先生明达道的精华,请问怎样修身才能长生久视?”

广成子听黄帝如此提问,心中很高兴,便细致地为黄帝剖析那“至道”之理。黄帝听完,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再次叩头拜礼,继续请教天人合一的道理。广成子道好吧!来,我告诉你。道是没有穷尽的,但人们却误认为它有终结的时候;道没有法则衡量,但人们却以为它有极致可以探究。”这时广成子的眼中露出自豪的神情,接着说得到我所阐说的这个大道,在上可以为皇,而在下也可以为王;失去我所阐述的这个道,在上只能见到道所发出的光华,在下只能化为尘土了。当然,万物生于土而复归于土。”

黄帝回国后,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他在120岁时,命人取首山之铜,铸宝鼎于荆山之下。鼎成之日,正当设宴欢庆之际,忽见空中霞光万道,一条黄龙垂须髯而下,元妃见状大惊。黄帝对她说:“不必惊慌,这是天帝派来迎我的。”于是离席骑在龙背上,乘龙升天而去。今庆阳市正宁县城山河镇五顷原与二顷原结合的斜坡弯道的岘子处,有一东北指西南方向的高大古冢,传说是黄帝乘龙飞升后,群臣葬其衣冠的衣冠冢。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高60余米。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平方米?1800平方米。

黄帝在位时间很长,国势强盛,发明创造繁多。如播百谷草木、驯养畜禽、炼石为铜,造指南车、舟车,作宫室、瓦甑、旃冕等等;他的正妃嫘祖教民栽桑养蚕,抽丝制衣;臣大挠制定天干地支用来计算年月日,后人称之为“黄帝历”,俗称“黄历”;容成制作盖天(浑天仪,观察天象;史官仓额始制文字;伶伦作律;荣猿铸钟和五音。

黄帝有四妃十嫔,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生昌意和玄嚣。欠妃为方雷氏,名女节,生青阳。又次妃为彤鱼氏,生挥和夷鼓。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生苍林和禺阳。黄帝未让他的儿子继承帝位,而是让昌意的儿子高阳(颜顼)继承帝位。颛顼死后,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死后,其弟放勋立,是为帝壳。二十五个儿子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葳、任、苟、僖、姑、慑、衣。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故事源远流长,绵绵不绝。传说她在三皇五帝时代,是西方古国西王母国的首领3她居住在万物尽有的玉山(传说中的昆仑山,即今之祁连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一个人面兽身的怪物形象。她曾帮助黄帝讨平蚩尤,向舜帝献白玉璃。后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她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的形象也得以美化,变成了一个雍容华贵、能歌善舞的美妇。再到后来,她便成了神通广大、地位尊贵显赫的王母娘娘,与“东王公”分别是管理西半天和东半天的神灵。

在今泾川县城西一里,泾油两河交汇之处,有一座大山拔地而起,相传是西王母降生的地方。传说西王母姓杨名回,所以这座山也就叫做“回山”或“回中山”。

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初,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黄帝合并炎帝,战败蚩尤部落,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其活动地域大大扩展。他的势力东到大海,西至今平凉境内的崆峒山,南面一直到了长江沿岸。

传说黄帝当年率师征讨蚩尤,蚩尤施展法术,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黄帝心中非常焦虑。就在这时,西王母派遣使者,给黄帝送上一符。黄帝拿过来一看,见这道符宽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上面写着:“天一在前,太一在后,得之者胜。”等黄帝看罢,四王母的使者,一个人首鸟身妇人给黄帝又传授了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在西王母的帮助下,在涿鹿大败蚩尤,天下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