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31216300000007

第7章 明朝能臣张四维(4)

世事阴晴不可寻,等闲圆缺成古今。

但愿年年三五夜,扁舟新酿对知音。

咏月中桂

月桂何方种,清宵云外妍。

灵根朔后出,芳树望时全。

影静偏宜夜,花开不计年。

中秋对月

皎皎中秋月,三年此地看。

兔毫应可数,桂影倍生寒。

中秋无月志感

空堂对烛听寒雨,往事关心心独苦。

天上阴晴竟偶然,人间时节生今古。

这种描述赏月、观花、饮宴、游湖等生活场景的诗歌,表现出一派闲情逸致,是张四维文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对士大夫生活的描述。再如这篇《春日感怀》,充满了悲时伤逝的情调。

郊原春半柳垂丝,变后山城碧藓滋。

燕子不知当日主,桃花犹着旧年枝。

岭猿踯躅梁王苑,野草芊绵习氏池。

眼底韶华今古恨,东风翻肋雍门悲。

大好春光引发了作者的无限遐思,勾起了对往昔的留恋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抒发了对岁月逝去的无限感慨,诗中充满着惜春悲春的气氛,和宋词中的名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颇为相似,当然,对于这位“富贵诗人”来说,“小园香径独徘徊”也是他的生活常态。

当然,张四维的生活也并非一直这样闲适安逸,作为一名具有极高政治追求的朝廷重臣,国计民生、朝政翻覆等事务总会常常在困扰着他,如在《条麓堂集》卷一所收的《秋感》一诗,就流露出了这种情绪。

秋夜一何长,秋思一何苦。

思苦不欲眠,夜长不欲曙。

桐影暗窗月,蛩声集四宇。

对此凄清时,壮怀纷若缕。

悠悠撩我心,的的不堪数,

推枕起夷犹,披衣听晨鼓。

“悲秋”从宋玉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就成为文学作品中久远的主题,“秋夜一何长,秋思一何苦”,首句即奠定了全诗忧伤和悲苦的感情基调,漫长凄清的秋夜使诗人难以入眠,起床独自徘徊,梧桐的树影连窗口的月光也遮住了,四处弥散着秋虫的鸣叫,从中我们不难读到“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中夜徘徊的况味,往昔的雄心壮志也慢慢消磨殆尽。诗歌风格凄冷悲怆,将秋景与悲情交融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抑郁困顿、志不能伸的情绪。

不过,作为一个很有追求的政治家,张四维的诗歌也绝不仅仅只是表达了个人的一己私怀,他的诗歌中也有一些反映国计民情的篇章,可以被视为明朝中后期社会现实的真实表露,具有较高的价值,如反映农民稼穑艰辛的《悯农诗》(《条麓堂集》卷一):

北陆耀炎曦,南亩事耕耔。

荷笠锄午禾,锄湿汗成水。

金风肃霜节,田家初罢耒。

私逋偿舍翁,公租归官理。

日暮空柴庐,无能饱糠秕。

宸襟轸稼穑,豳风构崇址。

虞弦协遗歌,省助多方喜。

所希玉烛调,击壤咏千祀。

张四维青少年起就与杨博、高拱、王崇古等人交游,故对边塞生活亦不陌生,对边疆事务也常常有自己的见解,他在这些事务上坚持了自己的政见,为稳定边疆局势、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条麓堂集》卷三中收录有他的《塞上曲纪癸亥秋宣大事》:

狼烟一夜偏居庸,汉将全妆不战功。

应念君王勤北顾,捷书飞奏未央宫。

三秋亭堠向无烟,一夕鸡鸣血满川。

风雨凭陵胡骑远,居庸北望草连天。

老上凭秋西射雕,控弦百万过临洮。

左贤分取三千骑,十日燕山杀气高。

胡马秋肥塞草长,弯弧直拟犯渔阳。

归途却避亏闾水,知是嫖姚旧战场。

铁骑连营扼塞扉,五更刀斗静戎机。

蓦闻营外鸟啼月,共道单于夜遁归。

这首诗以汉事来代称当朝,描述了明朝的边塞军事生活,整首诗气势浑雄健劲,感情激越高昂,充满了慷慨豪迈的气象,巧妙地将边塞景物与军事题材融为一体,赞颂了将士们杀敌报国的战斗激情,完全可以被视为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上乘之作。

另外,张四维也有一些咏物小诗,或者抒发一时的情怀,或者表达个人的志向,也是理解这位古人的重要线索。如《咏路旁孤松》(《条麓堂集》卷三)中,诗人着意塑造了“路旁孤松”的独特意象,让人联想到汉魏诗人左思“郁郁涧底松”的孤傲不驯之气,整首诗借着古松逆境中的孤高桀骜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己卓尔不凡的理想和抱负。

羡尔亭亭偃盖姿,孤高宁是路旁枝。

不逢柏竹谁为伴,及遇风霜世自知。

樛干盘云龙卧处,乔柯挂月鹤归时。

徂徕未必能相胜,立马高吟有所思。

另外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诗作《耳聋自嘲口号》(《条麓堂集》卷三)组诗,从文意来看,是张四维在父亲去世之后,回乡丁忧守孝期间写下的,表达了自己年逾60之后逐渐耳聋的生活状态,虽为诗题为“自嘲口号”,看似很随意,但从中不难感受到其中情感真切,尤其是“安眠但觉扁舟稳,风浪掀天总不知”表达了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人生境界,意蕴极为深刻,不仅是诗人晚年思想境界的真实体现,也从一个层面给我们了解这位诗人提供了线索。

六十何缘耳便聋,应嫌声入与心通。

道人授我长生诀,却听原来第一功。

喧诨真非野性堪,仕途双耳饱曾谙。

从今不用临流洗,槔润萤辉任奢谈。

当年进履圯桥公,提耳传书戒用聪。

策蹇昨由桥上过,无端野老戏龙钟。

塞口辞纷老境宜,五湖深处学鸱夷。

安眠但觉扁舟稳,风浪掀天总不知。

雅郑无心别派流,潜神虚室是真修。

耳根清净浑如许,穴蚁由他书斗牛。

§§§第7节结语

张四维生而颖异,15岁举秀才,19岁中举,27岁进士及第,并以庶吉士出身被选入了翰林院,隆庆(1567—1572)初年,他成为皇帝的老师,充任经筵讲官。他仪表堂堂,风流倜傥,机智过人,不仅娴熟文辞,善于应对,还熟悉国家形势以及各方面的事务,在仕途上一直很顺利。他先是深得大学士高拱的器重,被越级提拔,后来张居正虽然把高拱赶下了台,但时隔不久,还是起用了很有才干的张四维。张居正去世后,张四维能够赢得万历皇帝的支持成为内阁首辅,也是他本身政治能力的一个明证。然而,作为政治家,张四维也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人物,《明史·张四维传》中对他评价道:

四维等当轴处中,颇滋物议。其时言路势张,恣为抨击。是非瞽乱,贤否混淆,群相敌仇,罔顾国是。诟谇日积,又乌足为定论乎。然谓光明磊落有大臣之节,则斯人亦不能无愧辞焉。

就张四维的为人及性格来看,他是一个善于隐忍和积极应对社会生活环境的人,在时机未成熟之前,隐忍不发;在时机到来之时,努力争取;在把握时机之后,极力施展。这是他基本的政治行为方式。在张四维的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看似自相矛盾之处,而他自己却将这些矛盾和谐地统一于一身,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政治家的多面人格。张四维的一生,除了依靠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之外,他一直在努力经营自己的仕途,凭借富有的家资,不断地结交朝中高官,从他与高拱、杨博、张居正、太后之父李伟、冯保等人的交往来看,他都在竭力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但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点也无可厚非,“仕无中人,不如归耕,自古然矣”。张四维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士子,作为一个大家族的长子,他承担着繁荣和振兴这个家庭的责任。至于在张居正死后发起的“倒张”运动,也是一种从政治角度出发的审时度势。不难看出,张四维是一个热衷于追求政治事业成功的人,为了实现这些不惜付出代价,这种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值得肯定的。

张四维不仅仅是一个天资聪颖的才子,同时也是一位具有相当思想深度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一生政绩良多,尤其是在对商人和商业的关注上,表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思想的进步意识。这一点,与当时明代乃至于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史相适应,也为中国商品经济在明代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支持和扶助。我们应当以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人物的行为,理解其所处的政治环境,赞赏他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为北疆形势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