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31217600000009

第9章 诗文书藏(3)

渠仁甫的“业余爱好”是钻研中医,常与地方名医切磋医道,并阅读、批注了大量古籍医书,如《本草纲目》、《千斤翼方》、《医宗金鉴》、《伤寒论》、《傅主青女科》等等,常为家人、亲友看病。他开的药方字体流畅、整齐、清晰,堪称一幅幅上好的书法作品。

从其书法作品中,既可看出其文人特色及文化底蕴,也可看出其做人、做事的精谨、细微和一丝不苟,这也是祁县渠氏在众多晋商之中坚持到最后的原因之一。

当今研究傅山书法的权威学者、《傅山书法艺术研究》的作者、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书画研究室主任谢启源先生对渠仁甫的书法作品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一一作了点评,并撰写了《渠仁甫先生书法论略》一文,现录于下:

渠仁甫先生书法,笔者所见不多,但观后令人肃然起敬。现仅所见者,不揣简陋,稍加论略。

(一)《亡妻刘氏行述》

此作寓悲恸于素笺,寄哀思于笔端,一丝不苟,笔笔送到,真情挚意,森然横入。清雅刚毅,字如其人。正中含奇,奇不失正。先生深悟奇正之变,遵法而不囿于法,故其书作,法度森严而法意交融。用笔沉着劲健,结体端严挺拔。真力弥满,字字秀朗,通篇章法气象高旷。胎息于大令《十三行》,源渊有自,挥运裕如,极具浩范。即入盛唐楷家之林,亦无逊色。书文均臻高境,是其代表力作。

(二)《四不若斋吟草》

此作笔法流畅遒逸,起笔藏露交错,转折方圆互济,笔锋多取侧势,笔姿英锐,潇洒利落。字体秀丽,笔画精到,信手拈来,饶有意味。综观通篇,诗书合璧,浓郁之书卷气,扑人眉宇。既得《兰亭》之韵度,复带董、赵之婀娜,真乃书家之字、才人之诗也。有性灵,有学养,有才情。境界高远,颇为难得。

(三)《欧阳永叔秋声赋》、《枚叔七发》、《苏子瞻前赤壁赋》、《左太冲蜀都赋》等册页

此等作品章法布局匀整恢弘,疏朗雄俊,结体端凝庄严,风骨铮铮,气象岩岩。动静交映,意态清刚雅正,风采爽爽,遒逸典丽,一派丰肌健骨。正锋回腕,顿挫提按,顾盼生姿,气脉贯通,用笔方圆兼备,笔法灵动多变,自然流畅,极为率意。颜筋柳骨,植于笔底;又深得《崔敬邕》、《元怀》、《刁遵》等元魏北朝墓志神髓。将晋唐楷法熔为一炉,而别开一新境界。令人观之,心胸豁然,直可与铁山、子襄比肩矣。

(四)《药方》及《川祜如见》、《季韶仁兄》等信札

此牍之类行草相间,苍秀俊爽,风神洒落。翘首举尾,直刺邪掣;点驻折拔,随意所适。煞锋翻毫,提按使转,锋出八面,下笔明快利落。或正或奇,或疏或密,随势变化,一任自然。尤其《药方》二札,锋芒逼利,猛历骏快,运笔振迅。左右揖让,倜傥权奇,戈戟犀利,进退自如,最为得意。纵逸舒放,风摇气挺,更有飞燕相逐之趣。清新活脱处,敢与南宫刷字抗手。

(五)《八十自悼》魏楷册页

此作真力弥劲,无一懈笔,老笔丰蕴,天然颓放。将钟太傅《宣示》、《贺捷》,王右军《乐毅》、《黄庭》融会贯通,袭古弥新,自成家法。魏晋风骨,旷朗无尘。披卷徐而视之,文墨交辉,灿然在目。晚岁目疾作此,真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六)《庄子逍遥游》小楷扇面

此作元气浑然,一以贯之。用笔沉稳遒劲,结体工整精丽。气象雅宜闲静,韵度古穆,风神高逸。笔笔经意,字字呼应,行行贯气,脱弃凡近,无尘俗习。论其功性,秉承钟太傅《三表》遗绪,格调远不在董、赵之下,北魏名碑,有唐诸贤,历代法帖,靡不淹贯,陶冶熔铸,笔下时见端倪。古质今妍,小楷精能至此,难矣!

(七)《松柏乱岩》四条屏、《凡人·千古》砖雕屏

此作锋藏毫敛而内蕴深,含筋包骨而气势畅达。结字清劲而静穆冲和,不拘形貌,不露圭角,不激不励,不恣不肆,亦行亦楷,均不乏高致雅趣。支离率意处,简淡高洁,敛才就范,更有化境。中锋内敛,包裹锋棱,绝去姿媚,独标风骨。

渠仁甫先生以一代富商、一方名流而为世人瞩目,又集教育家、藏书家、诗人、学者于一身。他人品高、学养深,为人仁慈宽厚,为时所敬重,以利济之心为怀,扶扬文教,兴学育人,其功大焉。先生本不以书法自炫沽名,而其书法,尤其是楷书有如此高的成就,是晋人的光荣,更是晋商的光荣。他本应在山西书法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而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一直不能得以彰显,不能不说是山西书法史上的缺憾。

由于渠仁甫喜读书,善书法,加之家境富裕,所以收藏古籍善本和书画作品就成为其必然的嗜好,这种收藏到“七七事变”前达到了顶峰,成为山西和国内著名的藏书家。当年藏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百衲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皇清经解》、《五礼通考》等古籍善本两千余部,共六七万册。他收藏的名人书法及历代著名碑帖特别丰富,除少数是继承祖传之藏品外,大多是清末民初从众多山西书画收藏家(祁县戴廷栻、太谷孙阜昌、代县冯志沂、平定李谷人、高平张承纶、祁县渠爵庵、太谷曹铁轩等等)家中收购的。他开办的书业诚古籍书画店,主要业务是收购古籍书画。凡书店收到书画珍品和古籍善本、珍本时,首先要让东家看,凡是他喜爱的就留下。在他所收藏的书画作品中,以书法作品居多,书法作品中又以行、楷书居多。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杨仁恺所著《中国书画》中所提到的,从清初到清末的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他多数均有收藏。他尤喜傅山的人品与学问,仅傅山的书法作品和碑帖就有十件之多。

渠仁甫一生以结交文人雅士为乐。凡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书法家,有机会他都要向他们请教索书。他与山西著名书法家赵铁山、常赞春、常旭春来往频繁,经常聚会。仅赵铁山写的书法作品和墓志铭等就收藏有十余件,其中不少是赵铁山专为渠仁甫所作,现在看来它们均是赵铁山的代表作。

第一件,金文中堂。是临《师寰铭》,绢本,长132公分,宽82公分,共119个字,下配有释文。笔势圆润,行款整齐,是极少见的具有强烈金石味的中堂。

第二件,隶书七言联。内容为“诗书于我为麹蘖,嗜好与俗殊酸碱”。纸本,长132公分,宽31.5公分,是仿清代山西著名金石家杨笃(秋湄)的汉分笔意,俏拔秀丽。此联的内容和书法,渠仁甫特别喜爱,复制成木刻对联,挂于室中。现挂在祁县“乔家大院”。

第三件,隶书四言联。内容为“君子无逸,吉人寡辞”。绢本,长161公分,宽40公分。此联的特点是赵铁山把汉《石门颂》刻石和《惠安西表》刻石的笔意糅在一起,又加入自己的艺术功底,形成了他在隶书中极为罕见的精品。

第四件,篆书十四言联。内容为“明理自平居,莫到有事时存两端念;置身须得地,当为古来第一等人”。纸本,长132公分,宽31.5公分,是丙辰年(1916),渠仁甫请赵铁山所作。赵铁山时年40岁。

常旭春是榆次“常家大院”的第十四世传人,字晓楼,也字孝麓,号卖炭翁,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其兄常赞春同榜中举人,曾任山西保晋矿务公司经理。其行书由魏碑入手,后专李北海,笔势凌厉而宛转自如。渠、常两家还有姻缘关系,渠仁甫和常旭春二人为姻亲。1928年其子渠川祜结婚时,特邀常旭春书对联一副。此对联长139.7公分,宽30.4公分。上联为“一身而兼父师母”,下联为“两小定多福寿男”。上款写“任甫姻兄于其哲嗣吉席撰此联以自慰,兼致颂祷。戊辰秋,并门小聚嘱书之,作纪念焉”。落款为“孝麓常旭春书并识”。上联是说渠仁甫早年丧妻,他一手把儿子抚养成人,他既作父亲,又当母亲,而且从小教其念书,又是老师。下联是祝福小两口婚后多福、多寿、多子。这两句对联,既把渠仁甫父子两人的特定关系描绘得很清楚,针对性很强,又把祝福与希望表达出来。写得既风趣雅致,又吉庆祥和。

他还请清末六位著名文人、书法家,为其专作统一格式的中楷六条屏,每人各写一条,内容均为《资治通鉴》中的一个小典故。他们分别是同治十三年的状元、清代馆阁体书法的典型代表陆润庠;光绪二十九年状元、民国山东大学校长王彭寿;光绪十八年状元、晚清临桂派重要词人刘福姚;光绪十八年榜眼、著名收藏鉴赏家吴士鉴;光绪三十年状元刘春霖;光绪二十年探花、民国总统府秘书郑沅。

为了对渠仁甫文人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再介绍几件有价值、有来历的藏品——傅山先生的三件书法作品。一是《太原三先生传》手卷,二是《丹枫阁记》册页,三是《临宋黄庭坚诗》立轴。这三件藏品均是从傅山好友、著名文人、收藏家、祁县人戴廷栻后人手中收购的。《太原三先生传》手卷是已知的、傅山在狱中所作的、难得的作品之一。《丹枫阁记》册页第一部分是傅山抄写戴廷栻的文章,以颜体笔意的行书写得认真仔细。紧接着傅山写跋,随想随写,越写情绪越激动,越写越流畅,越写越好,因此是傅山先生难得的佳作,许多著名书法家均认为此作是王羲之《兰亭序》后,中国行草书的最佳范本。《傅山临宋黄庭坚诗》立轴。傅山临颜真卿、王羲之的作品易见,而临黄庭坚的很少。这幅作品既表现了黄庭坚书法的特点,又有傅山先生浑厚、端严、朴拙的风格,是黄体、傅体书法的完美结合,实系难得。

另外,有价值的还有《吴伟业信札》册页(共两册)、明拓《郁冈斋帖》和乾隆御制《三希堂法帖》。《吴伟业信札》是研究吴伟业生平和思想的珍贵史料,同时也可欣赏到吴伟业秀丽的书法。该册页系渠仁甫从太谷富商、大书法家、大收藏家孙阜昌后人手中购得。此二册《吴梅村信札》上有孙阜昌的收藏印章,更增加了此册页的珍贵性。《郁冈斋帖》的珍贵之处有三:一是明代精刻之帖,且为初拓本,至今由花梨木盒装放,十卷完整无缺;二是曾为名人翁方纲收藏,并有多处记载和题跋;三是每卷分别有八位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观赏后的题跋和印鉴,计有张照、姜宸英、王原祁、朱彝尊、伊秉绶、瑛宝、刘墉、姚鼐、姚元之等,既可看到他们对此帖的评价和对书法的论点,更能欣赏到众多名人的书法艺术。渠仁甫收藏的这部乾隆御制《三希堂法帖》的珍贵之处有五:一是由乾隆时最好的摹、刻、拓名手制作,勒刻、拓制、装裱极其精良,显得气度恢宏,呈现皇家风范。与历代诸帖相比,确系最佳;二是帖面乌黑发亮,为初拓浓墨本,亦称“乌金本”;三是该帖制成后,仅拓裱赐予朝中大臣,流传极少;四是为著名学者、大收藏家张承纶收藏,其三方印章极其精致,且对考证其人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五是至今已二百五十年,保存完整,品相极佳。

上述之书画藏品是日寇洗劫后所剩,日寇掠走的更为珍贵。据渠仁甫子渠川祜当年回忆,“民国初年,父亲非常难得用50两银子买到一幅傅山的精品佛像中堂,遗憾的是已严重破损,他专门派人到北京荣宝斋,请高手师傅重新揭裱完好,装在精致的红木盒中,单揭裱修补费又花了50两银子”。1937年日寇占据渠家大院后,凡带盒子的字画均被抢劫一空,这件珍品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