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与口才知识全集
31247100000002

第2章 领导与领导魅力——成大事者多是说话高手(1)

我们不得不承认:魅力远胜于权力。优秀的领导才能,特别是个人的魅力和影响力,比他的职位高低和提供优越的薪资、福利来要重要许多。魅力才是真正促使他们发挥最大潜力,实现计划和目标的魔杖。

好口才与领导的内在素质

好口才是一个领导智慧的反映,是影响领导事业成功、人际和睦、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永不过时的基本能力。在事业上,领导依靠口才行使领导职能及相应的政务活动。

领导是众人之首,不管是哪个行业或哪个层级的领导,都指挥和代表着一个群体或团体。因此好口才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领导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口才的力量是无穷的,身为一名领导,想要练就出色的口才首先就必须具备同样优秀的内在素质。总的来说领导的内在素质包括领导的道德、知识、个性和成熟程度。

一个领导的道德、知识、心理、成熟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口才的高低、风格,甚至是社会价值。

真正优秀的领导的内在本性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

首先,他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做人必须要既有原则又有灵活性,有才无德不会得人心,也不会成大器。

其次,要有渊博的知识。只有具有雄厚的知识作基础,一个人才会具有自己的看法、见解,才不会被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所迷惑,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做出科学的决策。在现代知识经济大潮中,一位优秀的领导不仅仅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广博的知识结构。

第三,领导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他们能在巨大的压力下正常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忍耐力。

第四,领导应当是完全成熟的人,情感热烈而稳定,待人接物合乎本性而又合乎情理,近于古语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

1.良好的品德

领导道德品质和语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位领导说话的美丑优劣,与其道德品质是分不开的。因为一个人的语言会表现出他的想法和性格,当然也可以表现出他的道德水平。人们在评论一个人的文章时常说“文如其人”。其实一位领导在社会交往中的说话,更如其人。因此,领导说话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的道德水准。

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政治生涯开始时便追随圣雄甘地,支持甘地所领导的运动。甘地本人对他十分欣赏,寄予厚望。甘地经常和尼赫鲁在各种问题上交换意见,主动提拔他担任领导职务,由于甘地的作用,尼赫鲁在国大党的地位迅速提高。尼赫鲁虽然九次被捕入狱,但是他从未放弃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更加可贵的是,尼赫鲁并不盲目地追随甘地,他不怕困难,对欧洲进行了考察,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早已超过甘地。他始终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前列,提出了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广泛拥护。

他所具有的良好品格如对革命的坚定信仰和目光的远大深受印度人民的崇敬和信赖。政治家需要良好的品格,因为他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同样领导者也需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因此领导者同样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

华盛顿是以其完美的道德品格赢得了新生美国的信任,当上了第一任总统,新美国的第一任领导者。

当时代表中有许多人选举华盛顿将军担任总统,而且根据他们对华盛顿道德品格的看法而决定他们应当给予总统多大的权力。可见良好的道德品格是造就优秀领导者的基础,而不好的道德品格往往成为领导者成功的羁绊。

在现代企业中,领导良好的道德品格有助于有效管理的实现,它可以加强企业的整体性,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休戚与共、荣辱相依,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试想一个道德品格低劣却又大权在握的领导者如何能实施有效的领导?

有些政治家对道德品格却不屑一顾,如有的领导者对道德表示轻视。他们说:“美德不是伟人领袖高于其他人的因素。”这种认识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它将权力等同于权术。权术往往是不择手段的,在不够民主和透明的权力机制下,它有可能发挥作用,但是在民主化和透明度很高的机制下它往往会让领导者寸步难行。因此只有道德被认可,才能实现有效的领导。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因此,身为一名领导者要时刻谨记“在人之上要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己为人”。这句话,诚恳待人,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使得下属信服,获得下属的支持和爱戴。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够使下属发自内心地拥护你,而不是表面上的恭维奉承。

领导者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品质来吸引员工。员工往往对领导者的能力表示钦佩,进而服从,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为领导者的道德品质所感动,进而产生无条件的服从和信赖。因此领导者要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虽然不能做一个伟大的人,但是一定能做一个崇高的人。

2.渊博的知识

美国演讲学家戴尔·卡耐基说:“我们天天都由我们所讲的话所制定。我们所说的字句表示出我们的修养程度。他使有鉴别力的听众晓得我们与何种人为伍,它是我们教育文化程度的标尺。”

领导的学识越广,他的自身素质就越高,领导的口才和交际能力也就越有扎实可靠的根底。作为一名领导,要想拥有良好的口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

我们知道,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的人,一般都谈吐不凡。作为一名领导,所讲的话是否动听,能否打动人,关键在于他所掌握的知识。储备的知识越多,运用得越灵活,才能使谈话、表达更有成效,也更具有艺术性。领导口才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内容的储备,口才展示的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的场合、条件而变化,这就需要领导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

领导对于材料的占有,知识的积累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从语言适用的特定角度说,知识是思想、感情得以成功的土壤。知识是口才内容闪现光彩、产生魅力的基础。占有丰富的知识,不管你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随机应变、左右逢源,传递给听众的信息量就大,阐述的道理就越深刻,观点就会更加鲜明,这样才能更具有影响力。

那么积累知识、收集材料的方法有哪些呢?除了自己广学博览以外,还应细心观察,耳濡目染感受生活现象、社会现象,这些都应成为自己知识的来源。

曾连任英国首相的裴特,从小就酷爱演讲。他进行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广泛涉猎罗克的心理学,史密斯的财经学,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著名人物的历史传记。他的原则是:“凡可增进知识者,无不习之。”他在出任律师议员时,年仅23岁。裴特执政长达17年之久,他的演讲才能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历史上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和阅历打动人心、征服别人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南北朝的时候,北周人苏绰一次随同太祖及大臣前往昆明池捕鱼。行至城西汉代曾屯粮之地,太祖询问左右,有没有人知道史实。有人说苏绰通晓地理,太祖问苏绰,苏绰便详细说明。太祖十分高兴,接着向他问起大地造化以及历代兴亡之事。苏绰本有善辩之才,又博闻广识,因此应对如流。太祖听了更加高兴,到了昆明池他竟无心捕鱼,马上回返,将苏绰留在宫中彻夜长谈,询问治国之道。苏绰侃侃而谈,陈说古代帝王之道,兼述申墨子、韩非子的法家学说精要,太祖开始还在床上半卧而听,后来竟起身整衣正身而坐,而且不知不觉膝盖移动,到了苏绰的坐席之前,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尚不知困倦。早朝时,太祖对大臣说:“苏绰真是位奇士!我将重用他。”不久便封他为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从此,苏绰一天比一天位高权重起来。

假如苏绰只有一个卖弄油嘴滑舌的腹中空空之辈,他不会将太祖说得无心捕鱼、彻夜长谈,他的成功之道在于对于历代帝王兴替、法家精神的精到把握上,这是一种知识的厚积薄发。

楚汉相争之际,刘邦主力与项羽军对峙于荥阳一带,无暇东进,只能派辩士郦食其到齐王那里进行外交活动。郦食其到了齐王那里,对齐王说:“大王知道天下的归向吗?”齐王说:“不知道。”郦食其说:“大王如果知道天下的归向,则大王可以保而有王,但是如果不知道天下的归向,那么大王就未必能保得住了。”齐王问:“那么天下将归向何方呢?”郦食其回答:“归于汉。”齐王问:“先生凭什么敢于这么说?”郦食其便从刘邦先入关中,按当时各路起义军的约定应当立为王谈起,又谈及刘邦与项羽的为人高下,以及当时天下形势、人心背向,终于说服齐王田广归顺汉王刘邦。后世称此事说“郦食其下齐七十余城”。

郦食其敢于说刘邦会取得天下,也是建立在他熟悉历史、把握现实、目光敏锐的政治眼光之上,也是一种厚积薄发。

他们纵论古今,翻卷三寸之舌,靠的就是胸中翰墨。作为一名领导,要培养自己善于言谈和交际,首先是要敢于把肚子里的“货”倒出来给大家看,并且让大家认为“倒”的方式很艺术,使人感觉很舒服,那么,这样的领导就成功了一半。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领导者不仅要具备全新的知识,其知识结构也不同于传统的领导者,应该呈一个“厂”字结构,其中“一”代表领导者横向的可迁移性的知识,说明领导者知识的广博性;“丿”代表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纵向专业知识,说明领导者知识的深刻性。一个内行的领导者如果拥有了更为广泛的横向知识,那将是如虎添翼,其事业也将再上一层楼。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知识贫乏的领导者,往往鼠目寸光,胸襟狭隘,说话肤浅。相信一切有志的领导都会在“知识”这一立世之本上多下工夫,使口才之树根深叶茂。领导者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思考问题才能够不受学科知识的限制,浮想联翩。在谈话时也能很轻松地就做到旁征博引,分析和评价做到有理有据。这样的领导者说出的话就会带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令听者敬佩与折服。

3.优良的心理素质

鲁迅先生曾经分析认为,某些人“急不择言”的原因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虽无实体可触可摸,但却实实在在地决定着人的表达和反应。“心慌意乱,语无伦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鲁迅先生剖析的是深层次的原因,是平时积累的问题。但我们要看到,“急不择言”与心理素质、心理因素总是有关系的。情绪紧张,不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易受周围环境干扰,就很可能使本来准备好了的话发生障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被德军占领,荷兰流亡政府在伦敦设立总部。荷兰总理原来很少出国,几乎不会说英语。有次会见丘吉尔时,他刚刚看到丘吉尔就伸出手友好地说:“Good-bye”丘吉尔愣了一下,回答道:“先生,我真希望所有政治性会见都如此简短而且切中要害。”这里,表现了丘吉尔反应的迅速和善意的幽默,同时也看出了荷兰流亡政府总理的心情有一点紧张,他虽然“很少出国”,但毕竟出过国,虽然是“几乎不会说英语”,但毕竟懂一些客套语。再说作为欧洲的一个政府的总理不见得连何时该说“Good-bye”也不懂吧!闹出这个笑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见到丘吉尔这位大名鼎鼎的首相,心理有些紧张的缘故。

作为一名出色的领导,想要练就出色的口才,就不能害怕出丑,而要反思每次出丑的原因,慢慢地就会总结出一个道理,只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就要设法进入一个心理上的自由王国和无我的状态。

4.情感上的成熟

领导应当是完全成熟的人,情感热烈而稳定,待人接物合乎本性而又合乎情理,近于古语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因为只有情感上真正成熟的人,他在说话的时候才能够清楚地洞察他人心理,说出的话才能够打动人心,征服他人,充分展示自己的领导魅力。

多数管理学家都认为:领导们说话的能力受他们感情构造的影响。当领导们需要在时间紧迫情况下说出具有决定性话语的时候,或者当他们不轻松或失去信心的时候而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他们的情感因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典型的说法包括:“当身体或感情出现压力的时候,我的错误决定就来了”;“当我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时候,事情大多是搞错了”。

因此,处理好高级职责带来的感情压力是个重要问题,这不仅因为它可能削弱领导的决策能力,而且也是为他们的总体健康着想。有些因素在领导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因素包括他们的个性、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支持。这里,我们要集中探讨一下领导在面临难题时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恢复能力,也就是领导在说话时候的情感成熟程度。

智慧的言词最利于表现领导者的成熟和老练。领导者的成熟和老练不同于油滑,它是领导者沉着冷静、才思敏捷和富于经验的代名词。体现这种沉着冷静、才思敏捷和富于经验的最主要的形式便是富于智慧的言谈。有人在表达一种思想或揭露一场骗局时,言简意赅、语言犀利、切中要害,以至令对手语塞,甘拜下风;有人善于机敏巧妙地回答任何难题,既应对自如,又无懈可击,如此等等,均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他们的成熟和老练。

好口才与领导的人际关系技能

所谓管理,就是指挥、协调一些人来共同实现某一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的人际关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这里所强调的人际关系能力主要包括领导们的语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以及把员工们团结在一起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的围聚力。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震天下者必震之于声,导人心者必导之于言”。

1.震天下者必震之于声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戴尔·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所以,对于21世纪的现代领导者来说,拥有好的口才至关重要。

试想一下,你是否曾面对过如此尴尬的情境:

当面对着一群满怀期待的听众需要你讲几句简单的话时,你却张口结舌、磕磕绊绊、语无伦次;

当需要当众发表就职演说时,心脏骤然间怦怦乱跳、冷汗直冒、手脚发软、牙齿打颤,紧接着脑子一片空白,现场气氛尴尬到极点,到处弥漫着失望的气息;

当面临一场艰苦的谈判时,却总也找不到说服对方的突破点;

当需要你率领下属应对市场的严峻挑战时,却怎么也唤不起众人的力量;

当深陷于纷扰的关系时,却难以把握协调关系、赢得信任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