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生活在草原上,捕杀羚羊等猎物,但狮子、老虎等也捕杀羚羊,在食物生存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当今企业面临的环境竞争更激烈、更加不确定。商业环境变化莫测、国际竞争加剧、产品周期缩短,真正有才能并且忠诚的员工很难找到,即便招聘到了,也很难留下来。
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下来并且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主管需要不断寻找那些更新的、效率更高的做生意的办法。而获得这种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是高效利用公司的人力资源——企业的雇员。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找提高员工创造力的办法。
但是,很多经理人很快发现,提高员工创造力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为了提高创造力,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创造力。员工创造力指的是员工个人或者团体提出的有关产品、服务、工作方法、流程程序方面新的或有用的见解。这种定义是结果而非过程导向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判断的是一个创意的创造性如何,而不是一个员工在思考一个主意时头脑的活跃程度怎样。此外,对于一个要被称为创造性的观点,需具备新颖性和有用性两个特征。
创造力可以被看作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个有着正常心智的人,都有某种创造能力。一定程度上,个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培训或者参加有创造性的活动获得提高。不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自己的创造能力。比如,某个人可能在广告或者艺术设计上有创造天分,而另一个人可能会对业务流程提出很多新颖有效的建议。
很多情况下,研究者发现高管认为员工的创造力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他们没有一套追踪记录那些不是研发人员创造力内容的体系,甚至对哪些员工在进行有益的创造创新,而哪些没有都茫然无知。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方面,企业和高管人员都明白员工创造力对于企业延续和成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和高管却无法辨别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能力表现如何。
如果创造力是经理人想要的,而且有助于企业的高效和竞争力,那么企业就有必要对此进行衡量和评估;对员工提出的创造性见解给予认同和嘉奖,也就是说,在绩效考核中重新评估创造力的表现。
大部分人都把“创造性思考”想像成电磁波的发现或青霉素疫苗的发现,或小说创作,或彩色电视机的发明。不错,这些都是创新的结果。但是,创新不是某些行业专有的,也不是超常智能的人才具备的。
什么叫创新?《伊索寓言》里的一个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形象的解释: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这个可怜人,这时请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您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
创新不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接着,我们来看看,怎样发展、加强创造性的思考。
培养创造性思考的关键是要相信能把事情做成。要有这种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脑运转,去寻求做这种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