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孩子好习惯
31300100000006

第6章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孩子在遇到重大麻烦甚至危险的时候,能否如实告知父母或教师,是父母或教师称职与否的底线标准。

一切科学的研究都是对关系的研究。关系是各种认知活动的关键。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不可能不对亲子关系进行研究,因为这是家庭教育中最本质的关系,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大家如果回首童年或许会感慨地发现,那些让您刻骨铭心受益终身的教育,大都是您最喜欢最爱戴的人给予的,而这些美好的记忆与您所厌恶的人可能毫不相关。父母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孩子对于父母或其他人的关系也基本上如此。

大家面对现实也许会感到,当您与孩子的关系发生了问题时,您的教育也会随之陷入困境。

所以,如果有人请我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我会说: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家庭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人会强调学习,有人会强调品德,这些都各有道理,但我认为家庭教育实质上是人格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回首自己的经历,我们都会有一个共识,你与谁的感情深厚,谁就可能对你的影响巨大。平时,一个你敬重的人表扬或批评你,你会非常在意;而一个你不敬重的人说的话,在你心中的分量就会比较轻。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

在家庭中,情感质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亲子关系的好坏可能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诚如绘画大师毕加索所说:“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全部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好的关系。

什么是好呢?按照《辞海》的解释,“好”字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美的,善的,完成的,容易的,应允的,可以的,其次是喜爱的。

什么是好的关系以及怎么建立好的关系呢?《心理学大辞典》在“关系家庭疗法”词条中解释道:“关系伦理是一种基本的动力,通过信赖和信任可保持家庭和社会关系。其中公平感的动态平衡是最深远、最广泛的关系现象的集合。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有其传统的行为模式,每个家庭成员都用它来衡量自己与其他成员所履行义务的程度。当不公平发生时,紧接着就应有补偿。关系中的问题往往是公平的补偿来得太迟或量太少,使关系中之一方感到不满足而造成。症状的发展可能代表了不公平感的积累。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在家庭关系中建立或重建可信赖感,并着力于改造在家庭里传递多代的、非建设性的关系模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443页)

上面的论述是准确的,但太理论化了一些。若说的简单明了一点就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父母与孩子之间好的代际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种真善美的关系,是让人发自内心喜爱的关系,是促使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因此,好的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

坦率地说,我之所以坚信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首先不是因为有什么深奥的理论依据,而是出自个人深切的生活体验。回想20多年的家庭教育,我有一个重要发现,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好,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糟糕,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失败。众所周知,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亲子关系的好坏和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功或失败。

对于女儿的教育,我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女儿取得的成绩,而是我们与女儿有着良好的关系――亲切的、诚挚的、轻松的、民主的。

还记得2001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她的研究报告,我们全家出动,一起去采访北京日本人学校的教师。日本教师惊讶地说:“上高三的孩子,还能与你们亲密合作行动,这在日本很少见到!”

其实,平时在家里我们更亲切。女儿学习累了,会躺在我们身边聊天,甚至会坐在我的怀里,与我讨论问题。有时,女儿还会大声地自言自语:“老爸老妈,我爱你们!”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情感的发展规律是互动的。我们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五条件地爱着孩子,她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况且,世上哪有铁石心肠的孩子?

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会顽强地表现叛逆性,我们的女儿自然不会例外。碰到那种情况,我会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譬如,某一天,上高一的女儿穿校服去上学,放学却穿着肥肥大大的背带裤回来。妻子一见,皱起眉头,叫道:

“啊呀,真难看!从哪弄来的?”

女儿倚在门口,挑衅地看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一场争论即将爆发。

我笑了笑,说:

“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只是肥了一点,改改就行了。”

女儿的火气消了一些,过来与我们吃晚饭了,一会儿又说又笑。饭后,我与妻散步时,她生气地质问我为何不坚持原则。我说:

“一个16岁的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一件衣服,难道不比缠着父母给她买好吗?两代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你怎么证明你对她不对?谁都有个提高的过程嘛,何必互相苛求和指责呢?”

妻想想我的话有些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渐渐地,我们家中养成了平等协商或者叫“谈判”的风气,凡事坐下来平心静气沟通一下,一般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训也是有的。虽说爱子心切,可女儿也有钻牛角尖的时候,双方难免声高,冲突升级。但是,事过之后彼此却都后悔,慢慢也就吸取教训,各自学会了克制,都异常珍惜家庭中的和睦气氛。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的教育建议是:

父母不要和孩子一争到底。有的父母往往不能容忍孩子当面顶撞,和孩子吵起来的时候,孩子声高我比你声还要高。理智的做法是学会和孩子平静地讨论问题,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去思考,不要把任何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只要是心中有数,就不必惊慌失措。

和孩子说话不要从问学习开始。我们经常发现,有些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说得最多的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话:“作业做完了吗?”“考试考了多少分?”对话从学习开始,这一起点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何谈更深入地交流呢?

小心说的每一句话。有些父母经常在冲动的时候会对孩子说出一些重话,但往往没有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很可能你无心说的一句话就会使孩子产生反感,甚至伤害孩子,这必然会不同程度地破坏亲子的关系。

有信任才有教育。

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建立起信任,是一个人能不能愉快地生活,能不能获得幸福的重要基础。记得有一个游戏叫背摔,是一个培养人相互信任的训练项目。在游戏中,每个人站在一米六的高台上,把你的手捆住,人要向后仰,直挺挺地倒下去,下面有人排着队伸手把你接住。这是一个很安全的项目,但最使一个人感到害怕的动作就是身子往后仰,如果想让人接住的话,就必须以一种完全信任的心态来做。偶尔有的人没有被接住,摔到地上了,最大的原因就是不信任别人,一害怕,身子就会不自觉地扭曲、僵硬,姿势不对,所以就失败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信任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父母充分相信孩子,孩子才会相信父母,真正相互平等有效地沟通才会开始,真正的教育才会开始。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不信任,会直接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也就加剧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不理解。不论什么原因,如果对孩子不能怀有信任的态度,如果没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教育不仅不会有正效应,反而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反抗心理,最终使家庭教育一败涂地。

有的父母常常跟我抱怨说,当孩子受到委屈,或者受到伤害,他跟别人说都不会跟我们说。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了,如果你是他信任的人,他才会在受到委屈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跟你说,如果孩子不信任你,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了?孩子们最初的纯真都消失了吗?我们做父母的有责任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常常这样训斥孩子:“你要能学习好,太阳就从西边升起来了。”“你这样的孩子,将来就是进监狱的料!”这些尖刻的话语,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来说,无异于尖刀。这样的话语伤害直接透露出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很可能让孩子一辈子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有时感慨,人世间一大悲剧就是父母与孩子不知心,明明是最亲的,却不是最近的,作为父母会感到伤心,其实孩子心里也不好受。

父母觉得与孩子很难沟通,甚至根本就无法沟通,事实上这也许并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最初的心扉是向父母敞开的,可是父母的抱怨、责骂、不理解却成了紧闭那扇门的动力。如果父母终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那所有的“语重心长”终究都是一种无奈的说教。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从信任中产生的动力。有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考试考了59分不敢回家,去找老师,可班主任在开会,他于是就在那儿等着。等老师开完会后,他就黏上老师。老师很奇怪:“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他说:“我不敢回家,今天回家我就死定了。”老师问:“怎么啦?”孩子答道:“爸爸说了我要是考试不及格,他会打断我的腿,你看我考了59分回家不是死定了吗?”老师皱起眉头说:“那可怎么办呢?”这个孩子突然说道:“老师!您能不能借我几分呢?”老师一听十分惊讶,心想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还从来没有同学跟我借分。幸运的是这位老师很有智慧,他马上就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个机会,便对孩子说:“你借了分能还我吗?”没想到孩子说:“我保证一定还您!”老师看着这个孩子的表情,觉得他非常诚恳,于是便说道:“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孩子,好吧!老师今天多借给你几分,借你六分。”老师大笔一挥成了65分,这孩子轻松愉快地回家了,避免了一场暴打。第二天这个孩子来上学见了老师就像见了铁哥们一样,觉得老师跟他特别亲,学习就特别努力,不会就问,作业好好写。你说一个小学生要是这么学习成绩能不好吗?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当然如果是赶上中考高考,那分是不能借的,借了就不公平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考试都那么地重要,平时的测验的重要性更在于能否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给孩子以信任作为力量,恐怕要比评判分数重要得多。

所以我常常告诉父母们,要特别记住这一点:永远相信你的孩子,因为有了信任就有了最好的教育。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不是一句空话,这也是我对女儿教育的成功经验。

女儿在放弃了进重点中学的机会,选择了以学习日语为特色的学校后,并非意味着从此就会一帆风顺。她曾经写道:

我听别人讲:学英文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学日文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意思是学英文是越学越容易,学日文则越学越难,这句话可真是说到我们这些学日语的人的心坎里去了。

的确如此,女儿在学了几年日语之后,也时常流露出畏难情绪。这时,我没有给她忙何训斥,而全都是鼓励。

“孙冉,你的日语发音真好听!”

“孙冉,我听你和妈妈用日语对话,真是一种享受!”

“孙冉,这么复杂的日语,你都能流利地说出来,真了不起呀!”

“孙冉,你能帮我给日本朋友打个电话吗?你一定行!”

我发现一个规律,大人越夸孩子好,孩子的状态越好。女儿不但很少畏难了,并且渐渐成为学校里的日语尖子。

2000年4月,北京月坛中学与日本LABO国际交流中心在北京举行纪念大会时,月坛中学唯一一个发言的学生代表,就是我的女儿。

对于女儿来说,这是真正的挑战。试想,面对上千名中日师生及父母,要用日语讲叙自己的民宿经历,还要用日语回答大家的提问,同龄人中有几人敢于承担?

女儿真不简单!她经过精心准备和艰苦练习,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她的发言还让一些日本教师掉了眼泪。

我应邀赴日本采访民宿时,需要一个翻译。组织者问我找什么人当翻译,我说我的女儿就是最佳人选。第一,女儿日语水平高,又熟悉我的情况;第二,女儿当翻译,生活上比较方便。

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女儿时,女儿吓了一跳,说:

“当翻译?我能行吗?”

“你行!好好干,完成任务有奖励!”

果然,在日本的半个月,女儿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使我写出了仟年警世钟》和《日本人怎样办夏令营》等长篇文章,并引起强烈反响。

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信任和欣赏孩子是最成功的教育方式之一,更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而这一教育原则与方式,适合于每一个人。

怎样使信任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作用,成为亲子关系良好的润滑剂?我的教育建议是:

要欣赏而不要挑剔孩子。为什么有的学历高的父母教的孩子成了问题孩子,而近乎文盲的父母却能教出好孩子?一般来说,这是父母是否挑剔孩子、是否指责孩子的差异。没有高学历的父母往往看到孩子学习就表现出高兴,而不会去挑剔,这样会给予孩子一种被欣赏的美好感觉,这样的感觉能激发孩子更加努力。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少一些挑剔,而多一些欣赏。

给孩子准备一份“表现进步记录表”。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父母应该坚信孩子肯定能改正错误、取得进步。可以把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记录下来,以给孩子一些提醒,同时也能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增强自信,最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

信任不是放任。对孩子给予信任并不是五条件的,特别是涉及孩子的安全问题,父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的想法,让孩子明白你的感受。譬如孩子年龄小而坚持要单独外出,父母不要训斥,也不要多说,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担心,不能放任孩子。

宽容高于惩罚。

有位母亲跟我说:“今天孩子的作业又做得一塌糊涂,我实在没有办法,一冲动把她的作业给撕了!现在我也后悔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母亲的做法可能与这位母亲的做法是类似的,孩子的作业没做好,把孩子的作业撕了,目的是想提醒孩子下一次要做好,但事与愿违,孩子下一次的表现可能会更糟,而且孩子对做作业会紧张。我想,撕孩子作业就等于撕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孩子不喜欢父母发火,而更喜欢父母多露出笑容,多一点宽容。

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力量。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们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

孩子涉世未深,难免会犯错,有时孩子犯错并非是有意的。儿童期是犯错误最多的时候,与成年人的犯错不同,孩子们大多不会明知故犯。也许,孩子出于好奇或无知,也许,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父母需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

孩子在看待问题上,常常容易夸大自己的问题,以为自己犯了错,父母就再也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这时父母再不能给孩子宽容,他可能会感到绝望。另外,如果因为一些无意的过错训斥、处罚孩子,不利于感化和教育孩子,成年人也会因此失去孩子们的信任。

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

女儿上初三时的一个星期六,提出要去庆贺同学的生日,并在人家那里吃晚饭。说心里话,我不愿意女儿晚上出去,可又体谅她对友情的珍惜,并且答应了人家,一旦爽约是挺难为情的。所以,我装作平静的样子同意了。我问女儿几点回家,她答应晚上8点之前。当时,我家刚迁入新址,我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夜归,与她约定晚上8点在地铁车站等他。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我准时赶到地铁车站,等候女儿归来。不料,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她的身影。我又担心又气愤: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今后再也不能信她了!我伸长了脖子,冻僵了身子,心里却火烧火燎。她如果出现,依我之烈性,有可能一脚将其踹出去几丈远。

又过了20分钟,女儿终于出现了。隔着好远,就可以听见她急促的喘息声。显然,她是跑着冲出地铁口的。

在那几秒之中,我猛然醒悟过来,使劲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平静地问:“回来了。”“对不起老爸,我回来晚了。”女儿一脸愧意,一边走一边解释。原来,那位同学家又远又不靠车站,而女儿去时迟了,人家又不让早走,加上归时又找不着车站,又等车又倒车,折腾下来就害苦了我这个老爸。

我宽容地笑了,说:“没关系,谁都可能碰上特殊情况,你回来就行了。”接着我又与女儿分析,同学过生日,选在中午比晚上好,否则让多少人着急呀?而且大黑夜里东奔西走,也不安全,岂不扫兴?女儿听了连连点头,还夸我很理解人。父女俩感情一下贴近了许多。

这件事给我一些启示。孩子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此时,如果以宽容之心与和颜悦色,同其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字字人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可能会因恐惧而撒谎、而抗拒、而出走等,从而使问题复杂化,甚至化为一场悲剧。

也许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亲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严父的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

当然,教育也需要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钙的教育。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艺术,事实上宽容就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惩罚”。

然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往往缺乏一种宽容的胸襟。孩子有了过错,要么责怪谩骂,要么讽刺、体罚,要么干脆撒手不管,这都是不能宽容孩子的表现,这样的教育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

其实,宽容的力量往往更强大,“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选择以宽容之心对待您的孩子吧!您将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比以往更夺目的光彩!

如何化惩罚为宽容,在孩子心中留下更有力的印象?我的教育建议是:

关注孩子做对的地方,而不是相反。父母可以尝试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如“做错了两道题,太可惜了。”如果变为“做对了98题,真不错啊。”可能效果就会不一样的。

与孩子一起评论是非曲直。如果确实是孩子的错误,应该帮助其认识错误,然后促其改正;如果不是,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

陪孩子一起进步。父母不要单纯从口头上要求孩子改正错误,而忽略了在行动上帮助孩子。如孩子的数学作业没做对,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和他一起做,然后慢慢地形成一种竞赛意识,仿佛你们在竞赛一样,这样他可能会有一种想超越你的想法。

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

2000年6月1日,我呼吁: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我虔诚地祈祷,20世纪最后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成为“家长制”时代的结束之日,成为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起点之日。这样,才能真正迎来新世纪的曙光。

“家长”的含义是什么?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样一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爱心无缘,与现代教育相悖,我们怎能容忍它泛滥于民主的生活?我们还要把它带入新的世纪吗?

当然,“家长”不完全等同于“家长制”,却是“家长制”的主体内容。请看《辞海》第1023页关于“家长制”的解释:

家长制 家长拥有统治权力的家庭制度。在家长制家庭里,家长握有经济大权,居于支配地位,掌握全家人的命运。旧中国的家长制,在宗法制度下,以封建的法律、礼教、习惯,束缚家庭成员,维护封建财政,巩固封建统治。新中国推翻了封建买办阶级的统治,废除了家长制。

众所周知,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是根深蒂固的。媒体频频报道的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摧残所致。前些年有青海小学生夏斐被母亲活活打死一案,仅仅因为考试成绩不是满分;近期又有北京小学生王闯被母亲打成重伤送医院抢救等等。实际上,“家长制”并不局限于父母所有,社会各界甚至一些教师也养成了恶劣的“家长作风”,如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某小学一位老师,因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不肯承认,怒令全班85名学生集体下跪;西安市长安县东大乡西大村小学一位老师,用很烫的火钳烫6岁女孩,就因为喊她没有马上答应。类似的暴力惨案举不胜举,精神伤害更是不计其数,可为何却屡禁不绝,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天下最爱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哪个父母不愿意孩子健康?哪个父母不渴望子女成才?问题是我们应当弄清楚,孩子怎样生活才会健康?孩子如何努力才能成才?

在我们的多项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中,有不少的发现值得人们思考。譬如,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六种类型,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给予孩子一些自由的发展空间,时常与孩子讨论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不断肯定孩子的各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高,相应地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问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否定型教养方式则恰恰相反,父母经常批评和责打孩子,对孩子训斥多于鼓励。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一般都比较低。他们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甘居下游,不敢想不敢问更不敢干,对自己的前途常怀恐惧无望之心。

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孩子的优势往往超过父母,他们影响父母的能力越来越强。不管成年人接受与否,21世纪已经成为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明智的父母应当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能再故步自封地自恃“家长”的权威,不肯放下架子真诚地做好“父母”。

基于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基于大量悲剧的教训,我以一个父亲和儿童研究者的名义郑重呼吁:文明人士行动起来,为改变“家长制”时代而奋斗!

从历史变迁的意义上讲,“家长”二字犹如旧中国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可是,极具强烈讽刺意味的是,“家长”一词应用广泛,约定俗成。譬如,家长会、家长学校、评选优秀家长等等。就连神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中,也有“责令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等字样。不过,该法律提到“父母”概念共九处,八处用了“父母”,仅一处用了“家长”。细想一下,此处“家长”改为“父母”有何不妥呢?联合国于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儿童得到保护,不受基于儿童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或信仰而施加的一切形式的歧视或惩罚。”中国政府于1990年8月29日正式签署该公约,并经全国人大批准,于1992年4月1日正式对中国生效。既然“家长”一词含有对孩子不平等的成分,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应拒绝使用这一称谓。其实,将“家长会”改为“学生父母会”,将“家长学校”改为“父母学校”,将评选“优秀家长”改为“优秀父母”,在语言表达上更为准确、规范。据说,在英语里也没有“家长”一词,而只有“父母”。

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的实质是改变“家长制”观念,是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我的教育建议是:

时刻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总以为孩子生下来就得听你的,似乎总是要让孩子接受“没有我哪有你”的观点,因为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你为你自己犯下的错误找到不正确的解释,因此可能会把自己本可以美好的父母形象“扮演”成孩子眼中的“坏蛋”父母。

与时俱进,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要一碰到相同的问题就搬用过去父母对待你自己的方法,如“打是亲,骂是爱”,应该尽量使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要考虑孩子的具体特点,考虑信息时代的特点。“原始”的方法可能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是一种专制,会带来痛苦的伤害。

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有些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可能是由于不习惯,也可能是面子问题,哪怕自己真的错了,也会给自己找一些借口。久而久之,孩子从你身上学到的可能就是一出了错就找理由,“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也是这样一个结果。其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犯了错误就应该敢于说声“对不起”,这是负责任的表现。

不要让孩子畏惧父母。

时常听到一些父亲洋洋得意地说:“我的孩子怕我,只要我一瞪眼,他就吓得大气儿不敢喘。”也有些母亲帮着丈夫树立威严,吓唬孩子说:“看你爸爸回来怎么收拾你,你就等着吧!”这些做法的原因,也许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严父慈母”的传统观念,如宋代王应麟编的《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然而,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研究的经历,使我越来越怀疑“严父”的好处。小敏的不幸经历让我不能不拿起笔来一吐为快。

2005年3月10日《北京广播电视报》特别视点专栏,以《16岁女“老大”的荧屏忏悔》为题,详细介绍了小敏从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到害人者的过程。

小敏是个北京女孩。刚上初一时,她开始被班上的同学劫钱,而且是被一个女孩劫。当时的小敏花钱大手大脚,喜欢与人攀比,对朋友也挺大方,自然成为别人劫钱的目标。谁知,劫钱者胃口很大,几乎天天勒索,从5元、10元甚至到100元!

小敏害怕了,付不起了,编瞎话跟父母要钱不灵了,向同学借也借不到了。当一个凶恶女孩逼小敏交钱而不得时,便开始折磨侮辱小敏,如灌她喝水却不让她上厕所,逼她交男朋友,命令她抱着一块大石头,亲石头,对石头说100遍“我爱你”……

这种痛不欲生的日子,小敏忍受了一年之久。上初二时,她再也受不了了,便通过同学,找到了一个26岁的社会男青年为“靠山”。男青年马上来到学校,揍了那个凶恶女孩一顿,从此无人再敢欺负小敏。但是,小敏也迈出了危险的一步,不仅与那个男青年混在一起,而且在学校里变成了一个不可一世的小“魔王”。

从2002年年初开始,14岁的小敏踏上了犯罪之旅。她经常打车到校上课,到校后让小同学为她付车费。放学后,她让同学用自行车送她回家。她上学时背一个书包,手里还提一个包,到校后交给同学,同学们便往包里装上漫画书和零花钱,以此“孝敬她”。

从2002年9月起,小敏因为多次抢劫同学的手机,先后被警方抓获,并判过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本来,这是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法盲小敏却侥幸地认为,反正自己是未成年人,法律拿自己没辙。第三次走上法庭时,小敏见到同案,竟嚣张地说:“这回出的事是谁把咱们‘点’了?出去以后咱们俩先去找人把他给打了!”

可是,小敏却不知道,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屡教不改的,屡次重新犯罪的,同样要被判实刑。结果,2004年8月,小敏以抢劫罪等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并去北京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至此,她才后悔莫及。

当面对记者的时候,早已清醒过来的小敏说,我最后悔的是受到欺负时没有告诉父母,也没有报案。如果当初把自己的痛苦经历告诉父母亲,寻求他们的帮助,事情可能就会跟现在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问到小敏当时没有选择告诉父母的原因时,她回答说,怕挨父亲的打,因为她把父母辛辛苦苦挣的钱轻易给了别人,父母能不打她吗?父亲的打给小敏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她和许多犯罪的未成年人一样,选择了逃避父母,也逃避教师。这样做还有另一层原因,他们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无能。

经过痛苦反思的小敏还忠告同龄人:当遇到其他人侵犯你权利的时候,你一定要采取正当的方式去制止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父母和报案,不要与社会上那些不良青年交友!

读到这里,父母们和教师们有何感想呢?

在我看来,孩子在遇到重大麻烦甚至危险的时候,能否如实告知父母或教师,是父母或教师称职与否的底线标准。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父母与教师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指导者,也是力量最为强大的人。尽管由于群体社会化的趋向,孩子可能会非常看重同龄人的理解与帮助,而对父母与教师充满了怀疑与担心,但实际上最能保护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与教师。能否让孩子始终确信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自然,这主要不是用语言做到的,是用行动用事实让孩子坚信不疑。

人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群体性。任何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的和情感的支持系统。通俗一些说,每个孩子的身边,都需要一些可亲可敬的人,他们可以为孩子指点迷津,他们会与孩子同甘共苦。因此,孩子们会因他们的存在而心安情悦,也会因为时常望着他们友善的目光而不容忍自己做坏事。相反,一旦孩子失去了这个支持系统,就会像脱离轨道的星星,变成一颗去向不明的流星坠落。

由此看来,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中,应当用“敬爱”二字代替“畏惧”二字,因为“畏惧”二字虽有震慑之效,却更多的是孩子走向危险深渊的助滑剂。孩子越小,畏惧感伤害越大,危险程度越难以预料。可以说,“敬爱”二字与“畏惧”二字之别,就是向心力与离心力之别,就是幸福与痛苦之别,就是成功与失败之别。

要知道,让孩子单纯地怕你其实十分简单,而孩子怕你之后想再让他与你交心恐怕就非常难了。父母该怎么做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不可盲目追求权威。许多父母不断抱怨孩子不怕他们,所以才不听话。这样的认识其实存在一种误区,建立父母的权威性,并不是让孩子“怕”,而应该是一种信任,一种依靠,权威并不是家庭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关键的是应该在亲子间建立一种信任,父母信任孩子,孩子就会信任父母,才可能“听话”。

做孩子的朋友。父母不要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或口吻来教育孩子,如果以一种“师友”的关系和孩子打交道,你会发现孩子身上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当你改变了对孩子过高期望的心态,而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他交流时,你很快就会发现,原来孩子可以和你交谈的内容是很多的。

引导孩子说真话。父母如果不用打骂、斥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可避免孩子以谎话来应付成人,保护自己。事实上父母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否则当孩子学会说谎后,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即使孩子犯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父母就应肯定孩子的勇气和胆量,并引导他改正错误,不断地完善自己。

准备一本家庭大事记录本。在家庭中最好建立一种较宽松、缓和的氛围,体现出孩子在家中也是一个主人的地位,家里有什么事应该和孩子谈谈,而不能仅仅因为孩子小就剥夺了他在家中应有的权利。可以在家中准备一本家庭大事记录本,记录家庭中发生的较重要的事情,并随时能让孩子翻看。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念给他听,如果需要,可以记下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