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斯
你愿意做个成功但忧愁的人,还是快乐的败将?我宁可是后者。因为快乐无价,而且失败后仍有机会东山再起。能推动许多人不断前进,却无法推动自己情绪的成功者,实在不值得羡慕。
我年轻时曾当过推销员。公司教给我的推销术可算是天衣无缝,似乎每个人听到我三寸不烂之舌说出的话,都会乖乖掏腰包。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竟然一再受挫,对我打呵欠、向我喊穷的大有人在,我真是沮丧极了。慢慢地,我明白了问题的所在——我该学的不是如何推动他人,而是如何不让他人影响我。
有时我沮丧得想找老板痛哭一场,结果发现老板比我还沮丧。周遭所有的事与人,都令我情绪低落,工作、老板、朋友、妻子无一例外,因为所有的人与事,都让我想到我的挫败。但是这些刺激无疑都是正面的,你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解决问题,困境便化为乌有了。
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只要你能勇往直前。我深信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能刺激你走向目标。有人问我如何寻找正面的刺激,我从来不去找,是它们找上我的。在我当推销员的日子里,我不断从工作中学到教训,也不断把心得推销出去,不管产品销售成绩如何,我日日丰收。
我在那些日子里学会了投入和合作。有些人能投入工作,却不懂合作之妙,有些人正好相反。我的经验是,两者合一,其利断金。
我的动力来自亲身体验。我那六岁大的儿子有一天从院子走进家门,一路大声喊妈妈,我的工作因而大受干扰。过了半天,我妻子出来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没事,我只想知道你在哪里。”当时我心里已不止一次想到,我恨不能快快成功,好拥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不必受家人的干扰。然而我又想到,正因为我愿意在家办公,省下租办公室的钱,所以妻子不必外出工作,可以专心在家带孩子,孩子才能随时看到妈妈。这么一想,孩子的干扰便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了。
家是生命的延伸,而不是一个企业或帝国。有人说:“我的事业是第一位的。”有人说:“我把宗教放在第一位。”对我来说,事业、家庭与信仰互为因果,没有轻重之分。
我儿子六岁时,我问他将来要做什么,他没有回答。我六岁时却充满了雄心壮志,时而要当飞行员,时而要当外交官,拳击手和警察的工作也让人向往,但是我的儿子什么都不想当。
为了引发他的兴趣,我带他加入一家儿童俱乐部,他的第一项活动是推销贺年卡。从未工作过的他简直不知所措,我只得一步步协助他拟好推销稿,做几次模拟练习,最后把跃跃欲试的他送出门。
我知道他有闭门羹可吃了,所以跟他做了个约定,被拒绝10次得1分,卖掉2张卡片也得1分——我知道成功的杀伤力不下于失败,少年得志的人往往无以为继,原因就在这里。
结果我的儿子拿了19个拒绝。他沮丧地跑回家,不肯再试。我建议他把妹妹带去,结果两个人都败得很惨。我从当中得到一个教训:沮丧时,别向别人诉苦,别人只能给你同情,而你给自己的同情已经够多了,无需再向外求,只有继续苦干才是治本之道。
我不得不拿出最后的法宝——亲自出马。我和朋友串通好,先让我儿子碰两个钉子,等到敲他家的门时,请他务必慷慨解囊。
于是我们出发了。第一家居然点头,第二家也是,我儿子简直乐坏了。他勇气大增,再也不需要我撑腰了。去年他利用暑假赚钱,被拒绝了30多次,始终没有退缩。现在他知道,只要坚持到底,再多的拒绝也无法打倒他。
我听过另一个故事。有个足球队员非常懒惰。他喜欢穿漂亮的球衣,喜欢出风头,喜欢听欢呼声,但始终不爱练球,不爱锻炼体力,比赛时也不肯全力以赴。
一天,教练拿着一封电报来找这个球员,是他母亲发来的。“念给我听吧。”他说,他甚至懒得自己看。教练念了:“你父亲病故,速回。”这个球员呆住了当夜他便离队回家。
不久之后,他归队了,这时球队正忙着参加一项重要的比赛,冠军决战日那天队上伤兵累累,教练正苦于无法调度,这位球员竟一反常态,不断争取上场的机会。教练对他并没有信心,但碍于情势,只好勉为其难地让他上场。
不料这位球员上场后,竟然犹如神助,连连得分,为队上赢得了胜利。赛后教练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表现?他说:“我父亲是个盲人,生前他看不到我的球赛,现在他可以看到了。”
人生若能像球赛,两旁有人欢呼加油,我们一定会更加振奋。有时我们饱受折磨,只想停下来大呼:“我不干了。”如果此时有人给我们打气(不管他在哪里),该有多好。
然而,人生毕竟不是球赛,反倒像是个战场,你没有观众和啦啦队,有的只是敌人和同志。我们都在生命中奋斗,知道如何行动的人不需要啦啦队,他的心里自有鼓励的声音。让你自己的心鞭策你向前进,这才是最可靠的。
在人生旅途中,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惟有不断鞭策自己,才能步上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