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①,破②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释
①上:上策。②破:击破。
译文
孙武说:战争的指导原则是,使敌人全国投降是上策,打败敌国就差些;叫敌方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军就差些;使敌方全旅投降是上策,打败敌旅就差些;降服敌人全卒是上策,打败敌卒就差些;使敌方全伍投降是上策,打败敌方的伍就差些。因此,百战百胜还称不上高明中的高明;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中的高明。
原文
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
①谋:谋略。
译文
指导战争的上策是用计谋战胜敌人;其次是以外交的方式使敌人投降;再次是用强大的兵力使敌人屈从,最下策就是进攻敌人的城池。攻城是确在没办法的事,制造攻城的盾和车及各种器械,需要几个月才可以完成,构筑攻城的土丘又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将帅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如同蚂蚁一般去爬梯攻城,最终三分之一的士兵阵亡,而城池依旧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最惨烈的灾祸。因此善于用兵的统帅,不经战斗即能屈服敌人;不经攻坚即能取得敌人的城堡;不须长久时间即能摧毁敌国。一定要用全胜的计谋争胜于天下。因此战力不受伤害,战果却能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①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故之坚②,大敌之擒也。
注释
①敌:匹敌、相当、相等。②坚:竖固,引申为硬拼。
译文
与敌相等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假如比敌人兵力少,则应坚守。假如自己实力不如敌人,则设法逃避不与之正面接战。因此,弱小的军队,如不自量力的硬碰,就一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①,辅隙则国必弱②。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司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司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注释
①强:强盛。②弱:衰弱。
译文
将领是国家的支柱,将领才德周备,国势一定强;假如将帅才德不周,国家一定衰弱。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应进攻时却下令进军,不应彻退时却下令退兵,这就叫束缚军队。不懂军政而妄行处理军政,使将士迷惑,不知如何;不懂军事上的权谋变化,而负起将帅一样的职责,会使将士疑虑。军队如发生迷惑、疑虑,诸侯列国趁机进犯的灾难也一定到来了。这就是所谓扰乱自己的军旅,导致敌人的胜利。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寡众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①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②者胜。此五者,知③胜之道④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⑤;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虞:料想,这里引申为准备。②御:驾御,引申为牵制、掣肘。③知:这里指预测、预知。④道:道路、方法。⑤殆:危险、失败。
译文
因此取得胜利的条件有五点:清楚什么情况能够作战或不可作战的能获胜;清楚这场战役应配置多少兵力的,可以获胜;全军上下意愿相同的,能够胜利;自己准备充足以对敌人准备不足的,可以获胜;将帅有才能,而君主不加牵制的,可以获胜。这五项,是预知胜利的方法。因此说,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能够经历百战而不致出现危险;不了解敌人,但充分了解自己的,战负的机会各半;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的实力,每次出战一定会有危险。
导读故事
一、公元765年,唐代宗下诏命郭子仪率兵往泾阳驻扎。当时,郭子仪仅有一万军队。而仆固怀恩已联络土蕃、回纥、党项、羌等西北方部族的军队围困了泾阳。郭子仪部将分据一方,自己率领两千武装骑兵往来策应。回纥人感到奇怪,就问:"这个人是谁?"回答说:"是令公郭子仪。"回纥人吃了一惊,说:"郭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不是说唐朝皇帝已经去世,郭令公也死了吗?"回答说:"唐天子十分健康。"回纥人说:"假如现在郭令公真的还活着,我们能够见一见吗?"郭子仪就要去见回纥人,旁边的官员们劝阻。郭子仪说:"敌人的士兵是我们的几十倍,如今力量悬殊,我将向他们表达我的真心诚意。"当郭子仪到时,回纥剑拔驽张严阵以待。郭子仪仅带了几十个骑兵出来了,摘下了头盔,会见回纥将领,说:"我和列位同甘共苦好长时间了,为何突然忘却深情厚意到如此地步啊?"回纥将领和部将们丢掉武器,下马拜迎说:"确实是我们所尊敬的令公。"郭子仪马上请大家来一同饮酒,双方誓言要像过去一样和睦相处。这就是郭子仪以大义屈人之兵。
二、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个诸侯国争霸中原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之初,楚国的实力强于晋国,而且楚国有许多盟国,声势浩大。城濮之战以楚国出兵攻宋,宋成公派人来晋求救为引子展开。但宋国并不靠近晋国,远道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形势于晋不利。可是,晋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运用谋略争取了齐、秦两个大国的援助,取得了"伐交"、"伐谋"方面的优势,最终击败了楚军,争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城濮之战中晋军的胜利,是《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战胜策"的印证,晋军的取胜,不胜在实力,而胜在谋略。春秋时期,地处江汉之间的楚国日益强盛,它控制了西南和东面的许多小国和部落。在楚文王时期,楚国开始北上向黄河流域发展,攻占了申(今河南南阳北)、息(今河南息县西南)、邓(今河南漯河市东南)等地,并使蔡国屈服。楚成王时期,齐国崛起,齐桓公称霸中原,楚国难以再向北扩张。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业衰落,这时楚国乘势向黄河流域扩张,控制了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小国。公元前638年,楚军在泓水之战中打败了宋襄公,开始向中原发展,期望成就霸业。正当楚国图谋中原称霸之时,在今天山西西南的晋国也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称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实施一些改革措施和外交活动,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主地位的强大实力。早在晋文公即位的那年,周襄王遭到他兄弟叔带勾结狄人的攻击,王位被夺,文公及时抓住了这个尊王的好机会,平定了周室的内乱,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邑。襄王以文公勤王有功,便赐以阳樊、温(今河南温县西)、原(今河南济源西北)等地。晋文公遂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经营这一对争霸中原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由于晋文公抓住了"尊王"这块招牌,在诸侯中的地位大为提高。晋国势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楚国的不安。楚国急于想阻止晋国的进一步向南发展,而晋国要想夺取中原霸权,就非同楚国较量不可。因此,晋、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莒、卫两国结盟,几次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宋国因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击败,襄公受伤而死,不甘心对楚国屈服,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而投靠晋国。楚国为了保持其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借以制止晋国的向南发展。晋国也正好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这样,晋楚两国的军事交锋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等多国军队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到晋国告急求援。于是文公和群臣商量是否出兵及如何救宋。大夫先轸力劝晋文公出兵救宋,他认为,救宋既能够"取威定霸",又报答了以前晋文公流亡到宋国时,宋君赠送车马的恩惠。但是宋国不靠近晋国,劳师远征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而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也恐怕难以取胜。晋国的狐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晋文公先攻曹、卫两国,那时楚国必定移兵相救,那样宋之围便可解除。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尽管如此,晋国感到真正的敌人是楚,要对付如此强大的敌人,必须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晋国按照大国的标准,扩充了军队,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军队的将领。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晋文公于公元前632年一月,将军队集中到晋国和卫国的边境上,借口当年曹共公侮辱过他,要求假道卫国进攻曹国,遭到卫国拒绝。晋文公迅速把军队调回,绕道从现河南汲县南黄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都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地。晋军接着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三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用全力围攻宋都商丘,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救。晋文公开始感到左右为难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国国力不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出兵吧,自己兵力单薄,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直接与楚发生冲突,会背忘恩负义之名。(文公当初流亡路过楚国时,楚成王招待他非常周到,不仅留他住了几个月,最后还派人护送他到秦国。)这时,先轸分析了楚与秦、齐两国的矛盾,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国撤兵,晋国则把曹共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土地赠送给宋国一部分。楚国同曹、卫本是结盟的,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这样楚国就将触怒齐、秦,他们就会站在晋国一边,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十分赞赏,且马上施行。楚国果然上当中计,拒绝了秦、齐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听劝解,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的加盟,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楚成王看到齐、秦与晋联合,形势不利,就令楚军从前线撤退到楚地申,以防秦军出武关袭击它的后方。同时命令戍守谷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命令尹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子玉对楚成王回避晋军很不满意,他对成王说:"你过去对晋侯那么好,他明明知道曹、卫是楚的盟国,与楚的关系密切,而故意去攻打它,这是看不起你。"楚成王说:"晋侯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遇到很多困难,而最后终于能够回国取得君位,他尝尽艰难,充分了解民情,这是上帝给他的机会,我们是打不赢他的。"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要求楚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并请求增加兵力。楚成王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不肯给他多增加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去增援他。于是,子玉以元帅身份向陈、蔡、许、郑四路诸侯发出命令,相约共同起兵。他的儿子也带了六百家兵相随。子玉自率中军,以陈、蔡二路兵将为右军,许、郑二路兵将为左军,风驰电掣,直向晋军扑去。子玉逼近晋军后,为了寻求决战的借口,派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必须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从宋国撤军。中军元帅先轸提出一个将计就计的对策,以曹、卫与楚国绝交为前提,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同时,扣押楚国的使者,以激怒子玉来战。晋文公采纳了他的计策。子玉得知曹、卫叛己,使者又被扣,便恼羞成怒,倚仗着楚国的优势兵力,贸然带兵扑向晋军,以求决战。晋文公见楚军来势凶猛,就命令晋军后撤,以避开它的锋芒。有些将领不理解文公的意图,问文公:"没有交手,为什么就后退呢?"文公说:"我以前在楚的时候曾对楚王说过,如果晋楚万一发生了战争,我一定退避三舍。我是遵守诺言的。"实际上,晋军的"避退三舍",是晋文公图谋战胜楚军的重要方略。晋军"避退三舍"(九十里)后,退到了卫国的城濮,这里距离晋国比较近,后勤补给、供应方便,又便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在客观上,"避退三舍"也能起到麻痹楚军、争取舆论同情、诱敌深入、激发晋军士气等多重作用,将晋军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晋军退到城濮停了下来。这时,齐、秦、宋各国的军队也陆续到达城濮和晋军会师。晋文公检阅了军队,认为可以与楚军决战。这时,楚军追了九十里也到达城濮,选择了有利的地形扎下营,随后就派使者向晋文公挑战。晋文公很有礼貌地派了晋使回复子玉说:"晋侯只因不敢忘记楚王的恩惠,所以退避到这里。既然这样仍得不到大夫(指子玉)的谅解,那也只好决战一场了。"于是双方约定了开战的时间。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晋楚两军决战开始。晋军针对楚军中军强大,左右翼军薄弱的部署特点,和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发起了有针对性的攻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中战斗力最差的右军——陈、蔡军进攻,陈、蔡军遭到这一突然而奇异的进攻,惊慌失措,弃阵逃跑,楚右翼就这样迅速崩溃了。
晋军同时也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楚左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在指挥车上故意竖起两面镶有彩带的大旗,非常醒目,远远就可望见。狐毛和许、郑联军一接触,就故意败下阵来。在逃跑时,在车的后面拖了很多树枝,树枝刮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给在高处观阵的子玉造成了错觉,以为晋军溃不成军了,于是急令左翼部队奋勇追杀。晋中军元帅先轸等见楚军已被诱至,便指挥中军横击楚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回军夹击楚左军。楚左军退路被切断,陷入重围,基本被歼。子玉见左右两翼军都已失败,急忙下令收兵,才保住中军,退出战场。城濮之战最终以晋胜楚败而告终。晋在城濮之战的胜利,首先在于晋国君、臣能够准确分析交战之初的客观形势及利弊,制定出了先胜弱敌、避免过早与楚正面交锋、争取齐、秦二国支持的谋略。随后,在决战之时,晋军敢于先退一步,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此外,晋军"知己知彼",能根据敌人的作战部署,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敌人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因而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纵观城濮之战的整个过程,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克敌制胜的上策在于以谋略战胜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