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在社会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奋斗目标的前提。随着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日见其深,“同事”一词的作用和内涵也远远超出了前些年的范畴。那些善于处理同事关系、巧妙赢得同事支持的人总能使“芝麻开门”的咒语处处灵验,而那些自命清高、不屑或者根本不会与同事“周旋”、来往的人,则免不了时时被动“挨打”,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人长久地深陷于同事圈,早已习惯成自然的人们突然顿悟:若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不得不深谙同事间相处的学问。
小李是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平时工作很努力,和上司的关系不错。上级通知,将在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者中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出来。小李满以为自己会当选,甚至做好了请客的准备。谁知,任命书一下来,小李便泄了气,怎么会是比自己差得多的小张?经过多方打听,小李才明白真相,领导来调查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位同事为小李说好话。
作为办公室白领,除了提高自身修养以外,还要具备一些防止自己的果实掉到他人菜园子里的“防偷”技巧,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闪亮登场,重视你的第一印象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者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这也被称为首因效应。
我们每认识一个新朋友,都离不开第一次交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与办公室的同事搞好关系,初次交往一定要留给人一个好印象!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十张小女孩的照片给受试者看,其中容貌漂亮、又穿着讲究的有八名,另外两名不仅容貌略逊色些,衣着也不够入时,甚至有点寒酸。
心理学家告诉受试者,这十个人中,有一个是小偷,请他们判断,谁最有可能是少年犯。有趣的是有80%的受试者在长相差、衣服破烂的两个少女的相片中画了“√”。
先不管他们的判断是否正确,这个实验证实了人的偏见是相当强烈的,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心理定式”。这种定式效应,告诫人们要注意接触的最初几分钟,因为这几分钟所产生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并且会一直影响到以后双方的交往过程。即使后来的印象与第一印象之间不甚吻合,我们仍然习惯于服从最初的印象。所以,当我们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刻起,就要学会给自己的同事留下一个好印象,为自己的职场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给自己一个美丽光环
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比如某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觉得他一切都是好的,某人做了一件坏事,就觉得他一切都不好。这是由“光环效应”造成的。
所谓“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某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这种被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以一当十,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清醒认知。正如俗话所说的“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了“光环效应”的存在。心理学家让人看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人的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让人看后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人们普遍把这个人想象成一个友善的好人。然后,心理学家把卡片上的“热情”一词换成“冷酷”,顺序变成“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这时再让大家想象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人们普遍推翻了原来的结论,认为这是个可怕的坏人。这说明,“热情”和“冷酷”这两个品质产生了掩盖其他品质的光环效应。
一位演讲者在一所大学两个班级分别作了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一个班的学生与演讲者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同一人的结果何以相异悬殊?原来,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做的一个心理实验。演讲前凯利对一个班的学生说,演讲者是如何热情亲切、平易近人;而对另一个班则说,演讲者是如何冷峻严肃不易接近。结果,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演讲者,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学生们看到的都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
“光环效应”是一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做法,其实质是以偏概全,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以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认知替代全部的印象。这种认知偏差,往往是在掌握认知对象信息较少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
“光环效应”的根源,在于绝对化看人的方法,把人的某一突出部分不适当地延伸并掩盖其他部分。以这种态度和方法看人,把本来复杂、丰富的人群简单分为两大类:完人和一无是处的人。实际上事物应该是一分为二的。林肯说:“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而且人的缺点通常和他的优点有关,一个人的缺点仿佛是他的优点的继续,譬如,粗鲁与直率往往并存,胆小与谨慎往往同在。
“光环效应”一般产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或者伴随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之间。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往往是根据已有的了解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我们常从对方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其实要真正认识一个人,仅仅靠自己是不行的,单单靠几个朋友的介绍也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广开信息渠道,从“内围”到“外围”,从正面评价到反面意见,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然后从事认真分析的“精加工”,这样判断才能比较准确。比如,不妨听听他(她)的朋友们的评价,也不妨听听他(她)的反对者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人的“光环效应”心理来为自己服务: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总是有限的,人们只能用点滴的了解来全面地概括你,因此当我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要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工作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以免贬损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另一方面,要敢于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制造光环效应,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掌握技巧,与同事轻松相处
办公室中的职场关系对我们每一天的影响都很大。与工作伙伴积极互动,你工作起来会觉得比较容易,而且也有意思。与办公室同事相处得体的人更富有生产力,更积极,更有团队精神。所以,与办公室的同事相处,掌握一些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1.积极主动,融入你的办公室
当你的办公室确定某种工作目标并且全力以赴的时候,即使你不赞同或者不喜欢,也要做好分内工作,这样才能融入团队。没有人喜欢在一个团队里有人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团队的努力目标一旦确立,就要努力工作,如有可能就多做一些,还要做得比预想的好。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热情有余行动不多。如此行为只能让你永远游离在这个团队之外,你也就永远也不会有团体归属感。
2.敞开心扉,走近你的同事
敞开大门,既有敞开办公室大门的意思,也有敞开心门的含义。要让自己办公室的门开着,这样别人就容易接近你。开着门,就说明你希望团队里的成员进来跟你说话。敞开办公室大门不过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向同事们敞开心扉,让人觉得你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愿意跟别人讨论他们的想法。要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要学会提问题。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固执己见。
3.认真工作,丢掉你的怨言
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一个人喜欢跟整天发牢骚、抱怨个没完没了的人在一起工作。要记住,你的同事是你的工作伙伴,不是牢骚收集站。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工作,不要四处传播,让人家感觉很痛苦。自己痛苦的同时,让周围的同事跟着倒霉,那是不道德的。要振作起精神来,寻找一种摆脱困扰的方法。你要记住,在办公室里,抱怨和发牢骚都是不受欢迎的。
4.积极反馈,学会欣赏你的同事
当一个同事工作出色的时候,要让人家知道他干得不错,这是对他的支持。不论你是不是他的上司,都不要摆谱,甚至对他的优异表现视而不见。如果没有更多的时间给对方鼓励,仅仅说上一句“嗨,你干得真棒”也是不错的。你对人家表示祝贺,人家会很高兴。这种相互鼓励会使工作环境更适宜高效率工作。还有,别人帮助了你,使你的工作轻松完成之后,要跟人家的上级汇报一下,这样大家都能分享相互帮助带来的成果。这样做不需要什么正式场合,有时候点个头就行。让帮你的人及其上级分享你的表扬,你的办公室由此也会充满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