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巧妙的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31345700000049

第49章 以善良和爱心沐浴孩子的心灵——坚决戒除孩子的野蛮行为

孩子一旦养成野蛮的习性,无异于为他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孩子野蛮心理的形成与父母的家教方式及家庭环境有直接关系。家长应培养孩子的善良同情之心,及早地克服他们的野蛮习性。

有些男孩子,行为上常有些野蛮表现,有一位朋友说,他的邻居家有个11岁的小男孩“野”得出奇,性情非常残忍,他会把一只青蛙扯着腿撕开,遇上猫狗,或用脚踢,或用石块砸,毫无怜悯之心。平时,毁坏公物,打架斗殴,因一点小事而拼命追打同学,欺负弱小,甚至于要给别人“放血”。他的父亲为此不知用拳头教训他多少次,却丝毫没有使他改变。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野蛮残忍的习性呢?

据心理学研究,孩子残暴的根源产生于童年时的成长环境。

在缺少爱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往往感情淡漠,性情粗暴。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持着所谓“棍棒出孝子”的观念,对孩子动不动就拳脚相加。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感情受到压抑,他们会把积压的情绪向其他方面发泄,往往也使用暴力。在幼年时,他们蹂躏鲜花,敲打小动物;大一些便毁坏公物,打架斗殴,欺负弱小。

有些孩子与继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爱,只懂得恨,在能够发泄的场合,稍不如意就伤害人。他们从折磨和戏弄小动物、欺凌弱小中得到乐趣,逐渐形成在恶作剧中寻求刺激的扭曲心理。

为避免孩子产生野蛮残忍心理,家长们在教育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给孩子以充足的爱

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体贴的感情,培养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

(2)教育孩子要善良

善良的人,处处受欢迎;不善良的孩子,在集体中是没有位置的。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使他们乐于帮助弱小。告诉他们不要怕吃亏,对别人要将心比心,与人为善,要谦让,要厚道。

(3)注意孩子感情的培养

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破坏行为,往往是残忍心理的开端。他们践踏玩具,折磨小动物,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但日久天长,就会感情失调,产生邪恶意念。另外,要防止孩子不满情绪的积累,如有不愉快,可以让他转移或发泄。不满情绪的积累,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破坏性。

(4)限制孩子玩不良游戏

游戏本身有益、害之分。有益的游戏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和积极感情的培养;而有害的游戏,如胡打乱闹,把完整的东西打烂等游戏,则有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应加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