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巧妙的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31345700000057

第57章 宽容不纵容,爱护不娇惯——纠正孩子任性妄为的不良习惯

湖南卫视《真情故事》栏目曾有这样一个令人深思与反省的镜头:

某中学的一位文质彬彬的男教师面对镜头,声泪俱下地叙说着他那12岁的女儿离家出走的经过,他希望能通过电视频道找到至今不知去向的女儿。他说:“不久前的一个周末的晚上,吃完晚饭后女儿提出要去邻居家串门,我说你得先把作业写好了再去。女儿很不乐意,我就多说了她两句。我说你都快升初中了,还这么贪玩儿。女儿根本听不进去,气冲冲地一甩门就出去了。当时我也很生气,觉得这孩子也太任性了,就没有马上追出去拉她回家。大约过了5分钟,我感觉到心里不踏实,就出去找她。可是,哪想到就这么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女儿就没有踪影了。我们找遍了整个城市,还向派出所报了案。差不多已经过了一个月了,女儿仍然杳无音信。我们也不知道这些日子她是怎么过来的,也不知道女儿现在是死是活。她走的时候身上1分钱也没有……”说到这里,这位中年汉子已经泣不成声了。

孩子任性不仅造成了父母的巨大痛苦与悔恨,而且也给自己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

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为过多的关爱,大多数孩子都非常任性。人们经常听见一些父母这样抱怨:“我家孩子只要有一点点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哭吵个没完,脾气比谁都大。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劝说都没有用。这样发展下去怎么了得?”

任性是孩子的一种不正常心态,许多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往往通过任性来要挟大人。孩子任性,的确是家长所面临的一道棘手的难题。

孩子为什么会任性呢?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孩子理性思维未健全,自控能力差

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兴奋功能强于抑制功能,兴奋后易扩散而不易产生抑制。因此,孩子自控能力差,易激动兴奋,一不如意,就发脾气,难以自制。如果孩子属于强而兴奋的神经系统型,这种表现就会更明显。有的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非常好玩的玩具给一些二三岁的孩子玩,当他玩得高兴时,成人突然把玩具夺去藏起来。这时,所有的孩子都不高兴,但是具体表现不同,有的不哭、不闹,但流露出祈求大人拿出玩具的神色;有的呜呜哭一会儿,便罢休;还有的孩子则长时间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非要大人拿出玩具不可。

实验之后,继续跟踪观察,发现这些孩子几年以后性格发展也不同,第一种显得听话、顺从、胆小、依赖性强;第二种性情不稳定;第三种则更加固执、任性、大胆、主动性强。

孩子的任性也可说是其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心理学家把二三岁、六七岁和十一二岁称为“关键期”、“危机期”,在这些时期,儿童心理结构发生突变,产生质的飞跃,自我意识发展很快,强烈要求“自己来”,常常表现出不听话、固执、违抗等行为。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便认为是任性。

(2)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家长的娇惯

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怕委屈了他,而且也能供得起,所以孩子要什么通常家长都能满足。即使要求不合理,家长在孩子哭闹、打滚犯赖之下也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他的要求。更有甚者,孩子为了得到某种想要的东西,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痛哭的把戏,许多年轻的家长唯恐被别人笑话,只得掏钱买下。几次三番,孩子便找到了规律,掌握了制服父母的秘密武器。这种武器非常有效,屡试均得手,孩子就养成了任性的习惯,使尽一切手段逼迫父母就范,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任性这种不良习惯呢?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诱导

正确诱导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用近来发生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追根溯源地讲述先进人物的成长过程,全面灌输,使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培育自强奋进的种子。

二是每当孩子犯拧时,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办法诱导,用谈心的办法真诚地表扬孩子平时的优点,转变孩子的情绪。不要乱给孩子下定论,认为孩子是不可救药的,天生就是一个拧种。只要诱导方法得当,完全可以改变孩子任性的毛病。

(2)因势利导与强化教育相结合

当孩子任性时或任性后,在说服教育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批评或惩罚是必要的。孩子的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控制自己的能力都比较弱,家长应当注重引导与惩罚结合的尺度,迫使孩子真正认识到任性是一种坏毛病和一种错误行为。此时,家长做到坚决不妥协,不能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样才能遏止孩子犯拧、任性的行为。

(3)严肃与活泼相结合

制止孩子任性是一项严肃的事情。孩子在父母或家长身边,既要让孩子在家庭的小空间里分清坚强与固执、谦让与软弱、勇敢与蛮干的界限;又要让孩子感到制止自己任性的教育通俗易懂,很快能接受。那么,家长要想法使孩子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要经常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在大氛围里让孩子自己领略成长的真谛。用活泼的办法,以孩子接受新知识为契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增加孩子对生活、对学习、对劳动的韧性。

(4)突出重点,对症下药

家长要针对孩子在哪些时候容易任性,哪些方面会任性,进行针对性的重点纠正。如有些孩子“说一不二”,想买什么家长就得买什么,不买就以满地打滚、不吃饭相要挟等等。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情况,不一次性地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故意留一些需求不让孩子满足,让孩子学会节制欲望,慢慢地扭转任性局面。

(5)掌握娇惯的度

如今,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在社会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保护关怀使孩子不断成长,但过分的娇惯也会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地成长。如孩子任性时,在必要的惩罚中,父亲打孩子一下,母亲不干,护着孩子;母亲打了一下孩子,父亲反过来又向着孩子一边。一来二往,不仅增加了孩子任性心理滋长,而且父母亲的行为在孩子眼中,乃至心中失去严肃权威性。这种方式无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改变孩子任性的毛病。

(6)掌握奖励的度

家长都期望孩子将来有出息,所以,在孩子上学期间采取一些奖励办法来刺激孩子学习。父母可以用奖励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一些孩子学习必备的用具和开发智力玩具的办法,激励孩子上进。既不大手大脚花钱,又做到了在增加孩子学习兴趣,满足孩子幼小心灵的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孩子任性的习惯,就必须要求家长在长期的教育中,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像种植一棵树一样,从小扭正树干,精心修理树枝,使他们将来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