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巧妙的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31345700000059

第59章 怒火烧伤的最终是自己——改变孩子爱发火暴躁的行为习惯

所谓暴躁是指由于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一再受阻,无法实现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异常反应。容易暴躁的人遇事好着急,不能自控,特别是那些性格外向,并且兼有神经质倾向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这种不良的情绪和个性品质。他们遇事经常沉不住气,容易激动,一触即发,稍不顺心或不满意便被激怒,立时火冒三丈,与周围的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或一两句不顺耳的话而唇枪舌剑,甚至拳脚相加,大打出手。

脾气暴躁的孩子较难控制和处理受挫的情绪,并且在遇到挫折或分歧时,无法找出合理的、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因此,受挫的情绪(由意见分歧、计划改变、情景转换所引起的)经常导致一种认识疲惫状态。这时,孩子既不知该如何保持冷静,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也无法保持头脑清醒,采取理智的行动。因而,只能以发脾气的方式表现出来。

下面是暴躁孩子的一些主要特征。

(1)极小的刺激便能引发挫折感

与同龄人相比,暴躁的孩子会因为一些极其琐碎、微不足道的事情,感到沮丧和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孩子眼里,这个世界上遍地充满了无法逾越的困难,他们对自己战胜困难毫无信心。

(2)挫折承受力极低

与同龄人相比,暴躁的孩子不仅更容易感到受挫,而且对与挫折感有关的其他情绪的反应也更为强烈,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承受困难的能力极为有限。当遇到挫折时,孩子会变得异常躁动不安,行为毫无条理,并常常伴有攻击性言语或行为。

(3)行为可能常常出人预料

暴躁的孩子原本看起来心平气和、心境不错,然而,突然冒出一个令人沮丧的情况,于是乎,立刻雷霆大发,无论这些事是多么的细小琐碎,微不足道。

(4)适应能力差

暴躁的孩子适应能力差,这常常也与其他一些精神障碍有联系,而且下面的这些反应又进一步刺激并加剧这些症状:情绪不稳、烦躁不安、过度活跃、感情用事、焦虑、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了解什么是暴躁、孩子暴躁的表现和特征、影响孩子暴躁的因素。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摆脱这种消极情绪的困扰呢?

(1)帮助孩子认识暴躁的危害

暴躁是孩子心理状态的表征,其反应越强烈,对孩子的危害越大。

①经常暴躁的孩子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已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孩子,在发怒时可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②暴躁还能使孩子的整体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出现意识范围狭窄,考虑问题偏激,主观色彩严重,判断力减弱,失去自制力和理智等状况。

③暴躁不利于交往,往往使人际关系恶化。

④暴躁会给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2)教导孩子把握情绪发展的方向

发脾气,是因为外界的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了过分强烈的兴奋点,从而造成了人的“意识狭窄”。如果这个兴奋点进一步扩展,人就会排斥正常的理智,开始大发雷霆。

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遇事善于自我克制,运用理智有意识地降低外界刺激在大脑中引起的兴奋程度,防止过分冲动的言行。

自制的办法有很多,可以用语言做自我暗示,默念:“息怒”、“不要发火”、“保持冷静和镇定”;也可以做一些动作。据说,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每逢想发怒时,就用舌头在嘴里转几圈,十分有效。

自制,是修养的标志,是驾驭自己情感的首要条件和必要前提。对此,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说过:“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可见,自制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3)用转移刺激法帮助孩子平息怒气

转移刺激法是一种积极的制怒方法,是人在发怒时,积极主动地接受另一种刺激以息怒的办法。

孩子在发怒时,大脑皮层中会有一个强烈的兴奋点,如不加以控制,它就会向外扩展,最终使孩子失去理智而发怒。这时,如果有意识地在大脑中建立另一个兴奋点,就会削弱和抵消发怒兴奋点,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反应的强度。比如,当孩子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时,越想越生气,这是因为那个让孩子生气的兴奋点是大脑中唯一的一个较强的兴奋点,孩子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这里了,当然会发怒。但如果让他突然注意到另外一件事,此时,引起他发怒的兴奋点就会受到抑制,怒气即使当时不是立即消除,起码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这就叫做转移刺激法。

转移可分为心理转移和情境转移两种。心理转移是把自己的感情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愤怒的情绪。比如在孩子发怒前,有意识地跟孩子一起唱唱歌,听听音乐,散散步,打打球或是欣赏一些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的名画、名作等。情境转移是指当自己感到要发怒又不易控制时,可以立即离开现场,回避让自己生气的人和事,摆脱即将发怒的心境,非“礼”而视,非“理”勿听,这时会有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感觉。前后两种不同的自我感觉会让心情迅速平静下来。须知,愤怒情绪产生的特点是“剧烈”、“短暂”,等剧烈而短暂的怒气过去之后,再回到原来的情境中时,大脑中理智思维的强度增加了,不愉快的外界刺激物引起的狭窄兴奋点减弱,孩子会变得清醒而理智许多。

(4)教孩子学会忍让,达观地对待不同意见

一个人发脾气常常是因为自己认为对方做错了事。但是众所周知,人非圣贤,谁能不犯错误,做错事呢?每个人的能力有强弱,水平有高低,方法也各异,这些都可能导致失误,并非一定是动机不良,故意使坏。况且,有时孩子自以为对方做错,不一定真的就是人家的错儿,很可能是孩子误解和委屈了别人,不问明真相,不分青红皂白就发火是不明智的,也是欠修养的表现。

其实,引起孩子愤怒的大都是一些非原则性的区区小事,因此,父母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以宽容的态度和豁达的心胸对待他人,因为人与人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发脾气,这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行为,自然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家长不妨教孩子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事情,豁达大度地宽容体谅他人,进而平心静气地解决问题。

此外,父母要尽量让孩子多读有关修养方面的书,尽量少与脾气暴躁的孩子在一起,以免受其感染。

(5)教孩子尊重别人的人格和自尊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形象被人注意并予以肯定,希望在取得成绩时受到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出现过失时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安慰。如果这些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不能实现,甚至受到歧视,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情绪就容易冲动。因此,父母应教导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人格和尊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说有损对方人格和尊严的话,不要做有损对方人格和尊严的事。只要尊重别人,别人也就必然会投桃报李,还以尊重,互相以礼相待,暴躁、怒气也就无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