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7~1453年,英法为争夺大陆领地和富庶的弗兰德尔,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百年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337~1360年):英军在1346年的克勒西会战和1356年的普瓦提埃战役中,重创法国军队,俘虏了法王约翰和大批法国骑士,取得战争初期的胜利。法国社会动荡不安,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赎金的征收,导致巴黎市民和北部农民起义。1360年,英法两国缔结《布勒丁尼和约》,战争暂告结束,但法国失去大片领土。第二阶段(1369~1453年):1364年约翰之子查理即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军事上建立雇佣常备兵,增加炮兵,并成立了一支新海军。1369年,他再次挑起与英国的战争,利用防御战和游击战术,一度转败为胜,挫败英军,收复了大部分失地。但不久法国封建主内讧又起,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英军在部分法国贵族支持下乘机进攻。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大败法军,占领法国北部全境,包括巴黎,并南下围攻奥尔良。英国军队的入侵激起法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出于爱国热情,人民自动组织起来反抗侵略。爱国女青年贞德率军击退围困奥尔良的英军,保卫南方国土,并收复北方许多城市。贞德牺牲后,法国人民继续抗击英军,终于取得最后胜利。1453年,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英法百年战争结束。此后,英法签订和约,英国除保留加来港以外,全面退出法国。战争结束后法国工农业逐渐复兴,王权得到加强,于15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
圣女贞德是怎么牺牲的?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占领了法国北部全境,法国国王被迫退保南部。1428年,英军大举进攻南方重镇奥尔良城,此城如果失守,法国有全部沦陷的危险。法王查理在法国南部的小朝廷面对英国的侵犯一筹莫展。这时,年仅17岁的爱国女青年贞德挺身而出,请求国王给她一支骑兵队,去解救奥尔良城。国王查理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同意她率军前往奥尔良,并赐她军旗、战马和佩剑。两军交战时,贞德一马当先,架云梯登城,但不幸被敌箭射中肩部,跌落下来,法国王家军官见英军抵抗顽强,便想撤走,在这关键时刻,贞德忍着伤痛,冲向堡垒,在她的影响和激励下,士兵们终于拿下屠棱要塞。随后,被围209天的奥尔良城解围了,从此,贞德被人们誉为“奥尔良姑娘”。奥尔良解围后,贞德继续挥师北上,连续收复了许多北方城市。1429年7月,贞德亲自护卫国王查理来到兰斯大教堂,举行加冕典礼。查理即位后,赐予贞德贵族称号和大量币帛,但她拒绝接受,并请国王立即进军巴黎。贞德的声誉日益增高,法国贵族和大臣既害怕又妒忌,便蓄意谋害贞德,在康边战斗中,守城指挥官故意把她关在城外,贞德不幸被俘,并被卖给英军。查理坐视不救,贞德被宗教法庭诬为女巫判处火刑。1431年5月,贞德被烧死在卢昂,临刑前她奋力高呼“你们一定会受到惩罚的”、“法兰西万岁”。
在贞德爱国精神的鼓舞下,法国人民终于取得百年战争的最后胜利。
路易九世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腓力二世的孙子路易九世在统治期间(1226~1270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司法方面:重大案件须送交国王法庭审理,设立巡回检察官,监督地方官吏;严禁领主私斗。这些措施提高了国王的威信。在经济方面:改进了主管国家财政的审计院,任命熟悉财务的专职人员负责工作,最后的预、决算和重大财务则由国王亲自掌握裁决。在币制改革方面:路易九世下令在王室领地内只准使用国王所铸造的货币,由于许多领地已为王室所兼并,所以国王的钱币得以通行全国,这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在军事方面:开始招募雇佣兵,军队有比较正规的组织和训练,其战斗力要超过封建骑士。国王的军事力量扩大了,这也有利于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
黑死病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黑死病是流行性淋巴腺鼠疫,它主要通过老鼠和跳蚤来传播。在中世纪肮脏龌龊的环境中,它的传染性极强,曾在14世纪中叶横扫欧洲,造成了大量人群的死亡。
此病于1347年经地中海各港口由亚洲传到西西里岛,1348年传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格兰,1349年传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意志以及低地国家,1350年传到波罗的海地区和北欧。此后多次复发,整个14世纪,在欧洲到处泛滥。欧洲的主要城市,每一次瘟疫流行,都会使基地拥挤不堪。1348年瘟疫流行时,伦敦市的一处墓地就埋葬了5万具尸体,一些地方甚至活着的人来不及埋葬死人。1349年巴黎死亡了5万人,约占城市人口总数的一半,维也纳死亡了4万人。当时的城市人口很少有超过10万的,这样高的死亡数目令人惊悸。在农村,死亡率也高达50%左右,许多村落由于死亡者太多或害怕被传染而空无一人。人们估计,黑死病大约使1000个村庄沦为废墟。在欧洲遭受瘟疫时期,8000万人口中有2500万左右丧生,这造成了劳动力的极度缺乏,使生产力大幅度倒退。这场大灾难使欧洲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浩劫,将欧洲积累数世纪的财力、人力扫荡殆尽。在当地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下,人们面对这样一场灾难束手无策。
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德意志王国为何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凡尔登缔结和约三分帝国后,莱茵河以东地区划归日耳曼人路易,称东法兰克王国。领土包括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土瓦本和图林根5个公国。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的政权,开始了萨克森王朝在德意志的统治。几代国王,历经征战,先后占领了西法兰克王国的洛林王国和易北河以东的勃兰登堡等地区。951年,鄂图一世又出兵侵占了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和布尔戈尼,961年帮助教皇约翰十二镇压了反抗教皇的运动。为了报答他的帮助,教皇于962年加冕鄂图一世为皇帝,并宣布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到12世纪时,又加上“德意志民族”的字样。从此以后,德意志王国便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你知道腓特烈一世几次入侵意大利吗?
1138年,霍亨斯陶芬王朝登上了德国历史舞台,德国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1152~1190年)达到极盛。腓特烈一世继位后,竭力恢复“沃尔姆斯协定”之前皇帝驾驭教皇的地位,以实现支配欧洲各国的野心。从1153年起,野心勃勃的腓特烈一世先后6次入侵意大利。1153年,腓特烈一世借罗马教皇向其乞兵平息罗马政变之机,以教皇为其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为条件出兵平乱。1155年6月18日,腓特烈一世到达罗马,教皇为其加冕。后因攻打诺曼底王国时得不到德国贵族的支持而被迫退出罗马,第一次远征告终。1158年为获取意大利北部富庶城市的经济利益,腓特烈一世第二次远征意大利。1159年,意大利各城市在教皇的支持下组成了反德的伦巴底城市同盟。1163年,腓特烈一世第三次远征意大利,由于受到意大利各城市反对力量的牵制,未能达到目的。1166年腓特烈一世因与教皇争夺权势发动第四次远征,围攻罗马,致使教皇逃走。不过腓特烈一世也遭到伦巴底城市居民的迎头痛击,后又因士兵染上疟疾,伤亡惨重。1174年,腓特烈一世第五次入侵意大利,进攻米兰,此时加入伦巴底同盟的城市已发展到22个。1176年,腓特烈一世第六次远征意大利,双方会战于米兰附近的林雅诺,腓特烈一世的军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腓特烈一世投降,归还了掠夺的所有土地。
汉萨同盟是何时建立的?
13世纪,德国的城市逐渐繁荣,但由于封建割据,以及诸侯和骑士们的抢劫勒索,严重地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为了维护共同利益,确保商业贸易的安全,从1367年开始,德国北部的诸多城市结成同盟,称为汉萨同盟。汉萨为德文“会所”或“公馆”之意。同盟拥有武装、舰队和金库,有权对外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1370年打败丹麦,并与之订立和约。同盟鼎盛时期垄断了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商业贸易。15世纪以后,各个城市的独特利益开始超过共同利益,加上英国、尼德兰(荷兰)等国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新航路的开辟,汉萨同盟进一步衰退。1669年汉萨同盟召开最后一次同盟会议,同盟解体。
欧洲基督教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分裂的?
基督教产生后不久。就逐渐分化成拉丁语地区的西派和希腊语地区的东派。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分歧和冲突由来已久。4世纪~5世纪间的尼西亚会议和查尔西顿会议,都曾阐明了罗马与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关系,即两大牧首区的牧首之权威和地位相同,但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名分上位于罗马牧首之后。而罗马教皇企图凌驾于所有其他教会及大教区特别是君士坦丁堡教会之上。罗马大主教也常常以“圣者”自居,抵制东方大皇帝和东方教会的政策。因此,东西方教会间常有冲突。这种矛盾在破坏圣像运动时期更加尖锐。11世纪初,罗马教皇又利用诺曼人占领南意大利的机会,把南意大利教区划归罗马管辖。于是,双方教会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1054年,两教会牧首互相把对方除籍,统一的欧洲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西方以罗马教会为核心。称加特力教会;东方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诩“正宗”,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在教义和宗教礼仪上,东西方教会也产生了分歧。
美第奇是如何专政的?
14世纪,佛罗伦萨的政权掌握在富商、银行家和部分手工工场主手中,下层劳动群众过着悲惨的生活。1378年,以梳毛工为主的城市贫民发动起义,后因首领叛变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引起新兴资产阶级的恐惧,佛罗伦萨开始由共和制向僭主政治过渡。于是出现了15世纪大银行家美第奇的专政。1434年,科西莫·美第奇利用人民对阿尔毕齐经济政策的不满和对卢卡战争的失败,以人民利益的代表者自居,取代阿尔毕齐家族的统治,控制了佛罗伦萨政权。在1434~1464年的30年间,美第奇表面上不担任官职,实际上却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首领,长老会议经常在他的别墅里召开,只有他的拥护者才能担任各种官职。他还曾贷款给英王爱德华四世和教皇尼古拉五世,从而获得了教会财产的管理权。
西班牙是怎样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
13世纪下半期,比利牛斯半岛上出现了卡斯提、阿拉冈和葡萄牙(1095年葡萄牙是卡斯提的附庸,1143年独立后形成王国)三个基督教国家。卡斯提在诸王国中势力最强大,其国土约占半岛总面积的3/5,而且在反侵略斗争中起主要作用。阿拉冈次之,是半岛第二大国。它脱胎于西班牙马克,深受法兰克王国的影响。教俗领主均占有庞大封地,并享有豁免权。农民的胜利果实也被领主所窃夺,处境十分困苦。领主对农奴享有初夜权、财产继承权,甚至处死农奴权。1462年卡塔罗尼亚北部农民揭竿而起,围攻城市、堡垒和寺院,斗争持续10年之久。尖锐的阶级斗争和未完成的收复失地运动,要求卡提斯和阿拉冈联合起来,这种联合是通过王室联姻实现的。1469年,卡斯提王位的女继承人伊萨贝拉与阿拉冈王子斐迪南结婚,为两国合并奠定了基础。1474年伊萨贝拉继位为卡斯提女王,1479年,斐迪南也登上阿拉冈王位,两国正式合并,西班牙的统一宣告完成。
天主教会大分裂结束于何时?
1377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把罗马教廷从阿维农迁回罗马,次年格列高利十一世暴卒,枢机主教团选举意大利籍大主教巴托罗缪·普里格那诺为罗马教皇,称乌尔班六世。他非常排斥枢机主教团中较强的法国势力,这引起其中占多数的法籍枢机主教们的不满。于是他们再次把枢机主教团迁至阿维农,设立教廷并选举日内瓦出身的枢机主教罗伯特为阿维农教皇,称克力门七世。乌尔班六世得知此消息后,在罗马另设枢机主教团。天主教会遂出现两个教皇,分驻罗马和阿维农。1409年3月,两个枢机主教团为弥补教会的分裂,决定在意大利的比萨召开宗教会议,并选举亚历山大五世为新教皇。但在位的两个教皇都拒绝退位,从而形成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141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为了结束天主教会的分裂,迫使接任亚历山大五世的约翰二十三世教皇在康斯坦茨召开主教会议。会上废黜了约翰二十三世,批准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二世退位,否认阿维农教皇本笃十三世,选出新教皇马丁五世,教廷设在罗马,天主教大分裂至此结束。
罗马教皇何时正式批准耶稣会?
16世纪,由德国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蔓延到瑞士、英、法、荷兰等国。天主教会为了抵制新教,于1534年组织了耶稣会。西班牙贵族伊格那挺·德罗耀拉是耶稣会的创立者,他曾在萨拉曼加大学和巴黎大学研究了多年神学,他的《精神锻炼》一书阐述了耶稣会的组织纲领原则。耶稣会以总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咨议会,实际权力集中于总管罗耀拉手中。
1540年9月27日,耶稣会获罗马教皇正式批准。耶稣会教士四处传教,他们居世俗生活中心,按天主教会利益和耶稣会指令来影响社会生活。耶稣会始终与教庭密切联系,在天主教反对新教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耶稣会重视海外的传道活动,客观上为西方科技的传播作了一些有益的贡献。
查理五世为何颁布镇压尼德兰人民的“血腥诏令”?
16世纪中期,西欧的尼德兰处在西班牙王国的统治下,被西班牙国王称为“王冠上的珍珠”。当时反对天主教的新教正在兴起,新教的一个派别——加尔文教认为:财产私有,经商赢利,放债取息都是受命于上帝的神圣职责;反对封建领主对教会的控制,主张由资产阶级掌握教会实权。这种教义符合尼德兰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倡导和传播。西班牙国王则不能容忍尼德兰发生政治改革,因此维护天主教,把新教徒称为“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