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全知道
31416500000020

第20章 人生必知的世界历史知识(19)

里昂是法国丝织业的中心,在工厂主和包买商的残酷剥削下,纺织工人生活极为困苦。他们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但收入只够买一磅面包,那些年幼的童工处境更为悲惨;工人曾多次要求增加工资,都被工厂主拒绝。1831年11月21日,忍无可忍的丝织工人离开作坊,走上街头,为提高工资举行示威游行,他们的旗帜上写着:“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因受到武装镇压,游行转变为起义。11月23日,起义工人完全占领了里昂市;12月初,政府从外地调来大批军队镇压,起义被镇压下去。1834年4月,里昂工人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为反对政府禁止结社的法令和营救罢工领袖再次起义。这一次他们不仅提出增加工资,而且明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要求,他们在一面战旗上写着“不共和,毋宁死”的口号。在里昂城内,起义工人同军队激战4天,最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里昂工人1831年发动的起义被恩格斯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工人起义”。这两次起义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条件是什么?

1831年,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皇家海军考察船的环球考察。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对其进化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随船到了南美洲,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1836年10月回到英国时,此时他头脑中已经充满了进化的思想。1837年,他在伦敦整理采集到的标本的同时,进一步为进化论寻找更有利的佐证。终于归纳出自然界选择原理,提出生物个体是与自然界环境、不同生物以及种内其他个体的斗争中求生存的。1838年,达尔文开始起草《物种起源》,经过20多年的研究,终于在1859年11月出版这部巨著。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到19世纪70年代,达尔文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英国“宪章运动”是怎样得名的?

英国是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三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1836年,木匠洛维特领导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组织工人开展各种运动。1837年,他们提出了致国会的请愿书,并在1838年以《人民宪章》的名义公布。宪章共6条,中心内容是要求实行普选制等,其实质就是要人人平等,废除有钱人的特权。《人民宪章》虽然得到了工人的热烈支持,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是不会同意工人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于是工人们就举行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实现《人民宪章》的内容。历史上将这场为实现宪章内容所作的斗争称为“宪章运动”。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起义为何发生?

1844年6月4日,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不堪忍受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以要求增加工资工厂主拒绝并开除工人代表为由,掀起自发斗争。当工人们高唱控诉资本家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歌曲《血腥的屠杀》,经过一家厂主的门前时,有一名工人遭到毒打和拘留。这一暴行激起工人们的愤怒,3000多名纺织工举行了起义。他们捣毁了厂主的住宅、厂房和机器,焚毁票据、账册。起义最后遭到政府军的镇压而失败。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精神鼓舞了广大工人群众。西里西亚纺织工起义同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及宪章运动一样,是国际工人阶级最早的独立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1848年德国革命是怎么回事?

1845~1846年的农业歉收和1847年的经济危机,使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处境严重恶化。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1848年3月初,德国巴伐利亚首先爆发革命并取得初步胜利。3月13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人民推翻了梅特涅政府,3月18日普鲁士首都柏林人民举行示威,很快发展成起义。由此同时,全德各地爆发了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马克思、恩格斯4月初回国参加了这次斗争,并发表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由于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害怕无产阶级起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到1848年底,革命失败。奥地利恢复了君主专制,普鲁士成立了地主官僚政府,其他各邦反动统治也相继恢复。革命虽然失败,但为德国统一创造了条件,并打击了封建势力。

法国“二月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法国“七月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在法国的发展使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阶级更加贫困,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危机的加深,对反动政府的不满,使得全国上下反对七月王朝的斗争更加激烈,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实行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饥民暴动,各城市工人也纷纷罢工,举行示威游行,并同军警发生冲突。革命形势在形成。资产阶级反对派以“宴会”形式举办的政治性集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基佐政府两次禁止预定于1848年1月和2月举行的“宴会”,引起群众不满。1848年2月22日,巴黎市民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并同军警发生了冲突。次日,示威演变成武装起义,法国“二月革命”终于爆发。起义群众同政府军进行激战,工人也举行了自发的总罢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军队发生了动摇。国王路易·菲利浦被迫罢免基佐,先后任命莫雷和梯也尔组阁,但愤怒的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建立共和国。2月24日,起义群众几乎控制了巴黎,并开始向杜伊勒里宫进攻,国王逃奔英国。资产阶级共和派成立临时政府,25日宣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七月王朝灭亡,“二月革命”胜利了。

捷克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捷克王国长期处于奥地利帝国的奴役之下,实际上是奥地利帝国的一个行省。奥地利在捷克推行德意志化政策,规定德语为捷克的国语,日耳曼人控制了捷克的大工商业,民族资本受到压迫和排斥。随着捷克民族工业的发展,捷克人民日益觉醒,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1848年6月2日,捷克资产阶级自由派在布拉格召开奥地利境内斯拉夫人的代表大会。会上,自由派主张投靠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保存奥地利的统治;而民主派则坚持革命的立场,主张实现捷克民族独立。6月10日,大学生要求奥地利撤走军队,但遭到拒绝:6月12日,布拉格举行约有2500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奥军开枪镇压。布拉格人民在捷克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领导下举行了武装起义,经过5天的激烈战斗,起义在6月17日被镇压,以失败告终,捷克民族解放运动逐渐走向低潮。自由派公开叛变,转而支持哈布斯堡王朝,镇压匈牙利革命。

法兰西第二帝国是谁建立的?

法兰西第二帝国是由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建立的帝国,为了与拿破仑一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区别而得名,因他是拿破仑的侄子,所以自称拿破仑三世。1848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就职后任命代表君主主义势力的秩序党组阁。后来由于秩序党中拥护波旁王朝的正统派和拥护七月王朝的奥尔良派互相争权夺势,遭到人民反对,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利用这一形势于1851年12月发动政变。为了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的立法权,他于1852年1月颁布新宪法,总统任期由4年改为10年。1852年11月,元老院颁布法令建议恢复帝制,随即举行公民投票,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852年12月2日是拿破仑举行加冕礼48周年的纪念日,路易·波拿巴正式宣布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9世纪中叶,中东成为欧洲列强激烈争夺之地。俄国力图击败土耳其,控制黑海海峡,插足巴尔干半岛;英法两国也在寻找机会进一步向中东扩张;土耳其为保持它在中东众多的地位和影响,准备在英法两国的支持下同俄国对抗。1853年6月,俄国出兵占领土耳其的附属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10月,土耳其对俄宣战,战争爆发。11月,俄国海军在黑海南部全歼土耳其舰队,直逼君士坦丁堡。英法两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于1854年3月也对俄国宣战,撒丁王国为讨好拿破仑三世也加入英、法一方。同年9月,英、法、土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围攻俄国赛瓦斯托波尔要塞,俄军战败,因这次战役以克里米亚半岛为主战场,故名。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俄国被迫让出多瑙河三角洲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并不得在黑海保留舰队和设立兵工厂。这次战争动摇了沙俄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败与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世纪中叶,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加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实施改革,于1861年俄历2月19日颁布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1861年2月19日法令》。法令由17个文件组成,其主要内容为:农民有人身自由;农奴有权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时,应交付大量赎金才能得到一块份地。这次改革虽然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保留了浓厚的农奴制残余,但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到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你知道“铁血政策”的由来吗?

“铁血政策”是近代史上普鲁士宰相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的政策。1862年6月,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他竭力主张由普鲁士用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同年,他就任普鲁士宰相后在议会发表演说时又宣布:“德意志看得起普鲁士,不是因为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实力……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好几次了……当前各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和大多数人的决议……而是靠铁和血。”他不顾议会的反对强行扩大军队,并发动了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年的普法战争。“铁血政策”一词由此而来。后来成为战争政策的同义语。

普法战争最终给谁带来了实惠?

19世纪60年代后期,普法矛盾日趋激化。1870年7月19日,拿破仑三世以西班牙王位继承权问题为借口首先向普宣战,普法战争爆发。8月4日,普军越过边界进入阿尔萨斯。9月1日,普、法两军在色当会战;9月2日,法军溃败投降,从皇帝、元帅、将军到士兵10万多人全部被俘。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第三共和国,法国成立了资产阶级的“国防政府”。骄狂的拿破仑三世本想通过这次战争来缓和国内矛盾,没想到弄巧成拙,丢了自己的皇位。而普鲁士在此次战争中,不仅通过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迫使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而且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加冕典礼,就任德意志皇帝,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从而使德国完成了统一。

巴黎公社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拿破仑三世发动的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1871年3月18日凌晨巴黎工人起义,夺取了巴黎市政权;以梯也尔为首的反动卖国政府逃往凡尔赛。3月26日,巴黎劳动人民第一次行使自己的神圣权利,进行了巴黎公社委员会的选举,选举产生了一个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权。3月28日,巴黎人民隆重举行了巴黎公社成立大会,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广场上,欢呼这次革命的胜利。当宣告公社正式成立时,“公社万岁”的呼声响彻云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就这样诞生了。

18~19世纪俄国多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对自己有何好处?

彼得一世在位时,为了争夺俄国南方的出海口,长期同土耳其进行战争。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俄国夺得第聂伯河至布格河之间的土地、克里米亚的叶尼卡列和刻赤,势力扩张到黑海,打通了通向黑海的门户。在1806~1812年的战争中,俄、土双方最后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土耳其将比萨拉比亚割让给俄国;在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获胜,双方签订《亚得里亚堡条约》,俄国占领了多瑙河口和附近岛屿及高加索的大片土地,加强了其在巴尔干的势力,使土耳其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俄国;1877~1878年,俄、土再战,土耳其再次失败,被迫签订《圣·斯特法诺和约》,俄国占有了巴统等地并占领南比萨拉比亚。通过18~19世纪的俄、土战争,俄国攫取了大片土地,势力大大加强。

19世纪后期的“三国同盟”是怎样形成的?

普法战争后,德国为了保住在欧洲大陆取得的霸权地位,竭力拉拢俄国和奥匈帝国。19世纪70年代,德、俄关系恶化;俄国在争夺巴尔干的斗争中,与奥匈帝国矛盾尖锐。1879年10月,德、奥在维也纳秘密缔结了针对俄、法的同盟条约。不久,德国又利用法国吞并突尼斯事件,调唆意大利与法国发生冲突;意大利也为了对付英国和法国伸向地中海的势力,要求加入德奥同盟,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从此“三国同盟”正式形成,成为帝国主义战争的两大军事集团之一。条约规定:如意大利受到法、俄进攻,德、奥须以全部军队予以援助;如俄、奥发生战争,意大利将保持中立;如德国受到法国进攻,意大利则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三国同盟”的建立,是世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你了解“诺贝尔奖”的由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