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全知道
31416500000053

第53章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件(20)

通天塔最初是什么人建造的?是在什么年代建造的?今天已经无法考察了。人们只知道,这种多层的台阶式的方形大塔早在苏美尔城邦时期就出现了。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前的古巴比伦王朝时期,就曾经有好几位君王整修过这座雄伟的神塔。在公元前700年前后,亚述王率兵攻陷巴比伦城的时候,这座通天塔被捣毁了,直到新巴比伦王朝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才又重新把它修建起来。

尼布甲尼撒二世没有像埃及的法老胡夫那样“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而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他只是重修了马尔杜亥神庙。但是他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提出了“加高庙塔,与天齐肩”的修塔宗旨,并且亲自参与重修了这座大塔。

新的巴比伦通天塔动工后,动用了全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匠们从黎巴嫩运来巨大的雪桦作为建筑材料,并且以鎏金装饰塔顶神庙,使这座马尔杜亥神庙的庙堂高耸入云,灿烂辉煌。据说,建造这项巨大的工程,仅用砖就将近6000万块。

令人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公元前539年,波斯人攻陷了巴比伦城,通天塔被废弃。到了公元前331年,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攻入巴比伦时,通天塔早已坍塌成一片废墟了。

通天塔是谁的杰作?

人们只知道,尼布甲尼撒二世是通天塔的重建者,却不知道通天塔最初的修建者是什么人。人们也只知道,尼布甲尼撒二世重建通天塔的目的是为了借马尔杜亥神庙的形象显示他本人的威严和荣耀,却不知道最早的修建者的目的是什么。

在古巴比伦流传着这样一种神话:古人想在巴比伦造一座登天塔,当时人们说着同一种语言,大家齐心协力,工程进展迅速。眼看大塔要落成了,神想阻拦,便施展法力使人们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了。大塔终于没有达到登天的高度。对于这个古老传说,人们一直认为当时建塔时,巴比伦的居民种族众多,是由于语言不通造成的,其实在这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刻的秘密: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们认为,巴比伦的通天塔不仅是一座马尔杜亥神庙,而且是一座天文观测台。古巴比伦人的天文学十分发达,而高入云端的通天塔对于观察天象十分有利。古巴比伦人能准确地预报日食和月食。尼布甲尼撒二世修塔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加强他的独裁统治,然而通天塔的最早设计者、修建者的目的也许真的是为了天文观测。

巴比伦通天塔的最重要的建筑特色还不在于它非常适用于天文测量。它的建造特色是:塔分为多级,并且把神庙放在高高的塔顶处,这同古代美洲玛雅文化中的金字塔建筑十分一致。有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也有人认为巴比伦人可能到达过美洲,向美洲的土著居民传授过金字塔的建筑技术。

从美洲金字塔的建筑特点来看,东西方之间确有着很深刻的渊源关系。最起码东西方之间对建筑艺术的感受和创造力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

后世的学者和专家们对通天塔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作了种种猜测:

有人认为,它同埃及大金字塔一样,是我们迄今为止毫无所知的外星球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那纵贯巴比伦城通往通天塔的平坦宽阔的大道正是外星宇航员着陆的航道,那雄伟、壮观、高耸入云的通天塔则是外星人用于宇宙飞行的指挥中心。

有人认为,在那古老的传说中真的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也许通天塔早期的建筑技术由于外星人返回家园而终于失传了,所以才有了由于言语不通而无法继续建塔的说法。……

巴比伦城衰败了,大通天塔坍塌了,但是大通天塔确实代表着两河流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两河流域的科学知识、天文知识被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而把大通天塔建造的谜团留给后人去探索。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一谈起巴比伦的文明,自然会想到“空中花园”,它不仅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且空中花园联系着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演绎着一幅幅历史的画面。

公元前7世纪后半期,亚述帝国由于内乱外患,迅速走向衰落。居住在巴比伦地区南部的迦勒底人,在首领那波帕拉沙尔的领导下,联合北方米堤亚王国,一起发兵攻打当时称霸西亚和东北非的军事强国亚述。他们攻陷了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并且将这座文化悠久的古城付之一炬。为了巩固友好同盟,两国决定永结百年之好,采取联姻方式加强这种联盟,当场决定巴比伦王子与米堤亚公主订婚。

巴比伦王子就是尼布甲尼撒。他少年英俊,勇敢机敏,身先士卒,深得将士们的拥护,随着老国王的年老体衰,许多重要的战役都由尼布甲尼撒指挥。

公元前604年,巴比伦老国王去世,新国王尼布甲尼撒即位后迎娶了米堤亚公主。

米堤亚公主赛米拉斯美丽柔弱,从小住在满目葱绿,鸟语花香的山国,从未出过远门。公主来到巴比伦后,只见这里是一马平川,连一个小小的土丘都找不到,更不要说湖光山色了。花容月貌的王后思念故土的山山水水,变得愁眉苦脸还不时伤心地望着远方独自落泪,渐渐地,公主茶饭不思,骨瘦如柴了。

这可把尼布甲尼撒二世急坏了。他请来医生为王后治病,召来宫女为王后献歌跳舞,但都无济于事,王后的病情毫无起色。

“我多么希望巴比伦能像我的故乡伊朗高原那样,有起伏的山峦,有茂密的森林,有潺潺的泉水和芳香的花草,这样,我的病自然就会好起来。”王后看到尼布甲尼撒着急的样子,就说出了心里话。

尼布甲尼撒二世这才明白王后得了思乡病,为了治好王后的思乡病,尼布甲尼撒请来全国一流的建筑师,请他们设法在巴比伦城建造一个人工绿洲。

建筑师们经过反复设计,终于决定采用立体造园法,仿造当时宗教建筑中的大神坛,造一座假山似的花园。当他们把设计好的模型放在国王面前时,尼布甲尼撒兴奋得手舞足蹈,连连称妙。

这项巨大的工程开始动工了,成千上万的战俘和奴隶在皮鞭的驱使下,夜以继日,辛勤工作,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在平地上垒起了一座大山。

这座大假山呈正方形,每边长120米,高25米,是个四层的阳台式建筑。每一层阳台下面都有几根用石块砌成的大柱子支撑着。当然,这些石头是从几百公里以外运来的。这些柱子都很结实,是以支撑用石块砌成的平台以及浇在平台上的铅和泥土。平台上铸铅,是为了防止渗水。建筑师们再让人将肥沃的泥土铺在每层平台上,种上各种奇花异草。园中还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和潺潺流水。

据说,有了“空中花园”,王后从此兴高采烈,思乡病全好了。

那么,空中花园究竟在巴比伦的什么地方呢?根据考古发掘资料,认为它的位置就在南宫宛的东北隅。在那里发现了一个不平常的,半陷地下,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42×30米。这个半地下建筑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的平均面积仅2.2×3米,在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小屋可能就是原来的井房,井水可以通过水车提升到上面。因此,空中花园的遗址极可能就在这个地方。当年用土铺垫在这些小屋坚固的拱顶上面,层层加高栽种花木,至于园中的用水,则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水井源源供应的。而且在考古发掘中,也的确发现了这里曾经种植过大批花木的痕迹。

“空中花园”独具匠心,精巧华丽,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反映了古巴比伦人民非凡的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但也折射出统治者的靡烂、奢侈。随着公元前4世纪末,古巴比伦城由盛到衰,直至化为废墟,这一建筑也被摧毁,埋葬在岁月的风尘之下。直到20世纪初,人们在发掘古巴伦王宫遗址时,才发现了它的遗迹。

阿拉伯数字的发现

宗教是古代印度生活的核心,而有助于宗教的科学最先被统治阶级所重视和培植。古代印度的祭司们,出于宗教仪式的需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往往注意对天体的观察,这样天文学作为星象学的一支旁支发展了。为了观察星体,计算历法,印度人发展了数学。

20世纪初,从印度发现的摩亨佐·达罗的城市遗址来看,它是先设计,后建造的。在建造前,设计者们就作了极为细致的构想,每一处设计得十分合理,不容更改和增减。住宅排列得整齐有序。市区街道的四方网络令现代城市建造者惊叹不已,10米宽的街道南北东西垂直交叉,构成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建筑格局。全城布满的排水系统,有公共游泳池、带洗澡间的公寓等等。建造这么一座宏伟的城市,当然离不开数学知识。

印度由于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历史变迁很大。先是波斯大军的入侵,然后是亚历山大大帝率马其顿大军进入印度,接着匈奴人、阿拉伯人都来到这里。

随着商贸、战争、宗教的发生、传播和影响,古代印度吸收了巴比伦、中国等文化的影响,然后又将自己的文化输入到阿拉伯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我们得自东方数学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阿拉伯数字”与十进位法,这两项成就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阿拉伯数字”名不副实,阿育王的《岩石垂谕》(公元前256年),表明印度人使用这些数字比阿拉伯人要早1000年。

法国文化名人拉普拉斯曾经这样说道:“印度给予我们用10个符号表示一切数目的巧妙办法,每一数字都有先后次序的地位,也具有绝对的价值。这是一种深刻而重要的观念。它现在显得这样的简单以致于使我们忽略它的真正的优点。但就是它的单纯,以及它给予一切计算的巨大方便,使得我们的算术成为一切有用的发明中之最者。我们若能记住,古代两位伟人阿基米德与阿波罗纽斯大天才都不能够作此发现,则我们将更能够领略此一成就的伟大了。”

应当说拉普拉斯的评价是十分准确的。

印度的10个数字最初用梵文的字头表示,后来逐渐演变,到公元8世纪,印度数学中的1、2、3就同现在通用的差不多了;而“7”这个数字,那时写作“6”,这时,印度数学中有了“0”这个符号。

8世纪时,印度数学传入中亚,经阿拉伯人的改造,到12世纪传入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种数字是从阿拉伯国家传来的,所以就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公正地说应当称“印度——阿拉伯数字”。

14世纪时,随着我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英国在1447年出版了欧洲第一批印刷书籍,其中的数字符号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到了1522年出版的一批书中,数字已完全和当今一样。从此数字的写法逐渐固定下来了。欧洲终于摆脱了其他记数法的折磨,开始享受这种简便有效的数字。

印度数字也曾经传入到中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位在司天监任职的天文学家奉命把印度的《九执历》译为汉文。其中就有“天竺”算字。“天竺”是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谓。当时的“0”,是用点来表示的。可惜当时没有把印度数字的写法刻印出来,以致印度的数字法在中国没有流传下来。

印度人不仅创造了数字符号,而且赋予数字符号数位的意义,并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他们的科学,给数学问题以一种优雅的气息。

以下有两例可以作为较简单的印度代数的例子:

一簇蜜蜂有1〖〗5停在一枝茉莉花上面,1〖〗3停在一枝玫瑰花上面,两个数目之差的3倍飞到一枝石榴花上,余下的一只蜂在空中盘旋飞舞。美好的夫人,试问蜜蜂有多少?

8块红玉,10块翡翠,100粒珍珠,这些都镶在你的耳环上,我的爱人,这些珠宝我为你购买时所出的价格相等,三种珠宝价格之总和为半百减三,告诉我每样的价格,——幸运的夫人。

印度人计算加法是从高位加起。因为他们可以在擦了再写的黑板上演算,要进位,很容易擦掉高位上原来的数字,再重写,就跟打算盘一样。他们的算术问题多用“试位法”解的。其中有一种美妙的方法叫“反演法”,就是倒过来推,像现在的逆推法。

公元6世纪,有一道逆推法的典型例题:

带着微笑眼睛的美丽少女,请你告诉我,按照你正确理解的反演法,什么数乘以3,加上这个乘积的3〖〗4,然后除以7,减去商的1〖〗3,自乘,减去52,取平方根,加上8,除以10,得2?

根据反演法,我们从2开始回推。于是,(2×10-8)2+52=196;196开平方得到14;14×3〖〗2×7×(4〖〗7)÷3=28,这就是答案了。

古代印度人还能计算极大的数目,知道如何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他们在几何学上的成就不及希腊人,但是在代数学的发展上却走在希腊人的前面。

古代印度的数学成就,尤其是他们发明的数字符号是在印度这片沃土上脱颖而出的数学奇葩,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古代希腊神话传说告诉我们: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天神宙斯主宰着天地万物,整个世界。为了表达对宙斯的宗教祈求,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伊利斯城举行盛大的祭祀,进献上整牛整羊作为祭品,载歌载舞,欢庆宴饮,同时还要进行短跑竞赛活动。

公元前776年,希腊各城邦在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伊利斯城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希腊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展的产物。公元前8世纪由于希腊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继形成许多小国寡民的奴隶制城邦,相互之间战乱不已。为了在战争中打败对方,都需要对自己的军队进行训练。打仗要死人,死人要进行葬祭竞技,这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宗教和神话的广泛流传,各地为祭祀众神分别举行祭礼竞技,以表达人们对和平的渴求,对丰收的庆贺,对幸福的追求等,这些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

每当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那个春天,三个“神的使者”从奥林匹亚城出发,分别赴希腊各地通知运动会开会的日期和注意事项。各邦接到通知后立即着手准备,希腊全境处在和平气氛之中。希腊各城邦之间如果发生了战争也要放下武器,去观看和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比如波斯王薛西斯统帅大军横扫希腊北部,来到德莫庇利隘口前,令他十分奇怪的是,把守关隘的只有几千名希腊士兵。后来,他才知道当时希腊正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是高于一切的大事,运动会期间是禁止打仗的,甚至在外敌入侵时也不受影响。

运动会前一周,各城邦都要派出使节和体育代表团参加大会,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伊利斯的奥林匹亚,于是克罗诺斯山麓下的阿尔菲斯山谷草原上便是一片欢腾,热闹非凡。参加过古代奥运会的人包括整个希腊民族,有克里特人、西西里人、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