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全知道
31416500000073

第73章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件(40)

年轻人治好了苏丹的病,苏丹非常高兴,他对年轻人说:“为了表示我对你的感谢,你需要什么,尽管说吧!”年轻人说:“陛下,能够为您治病,是我的荣幸!您龙体安康,是国家之幸,万民之幸!我无有所求,如果陛下能允许我阅读王室图书馆的图书,我就心满意足了!”苏丹哈哈一笑,当即答应了他的要求。年轻人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仅用两年时间,便读完了王室图书馆的几万册图书,此后,他的医术更高明了。

这位青年就是阿拉伯历史上与亚里斯多德齐名,被誉为科学家的“领导长老”、“医中之王”的阿维森纳。

阿维森纳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伊斯兰教重实践、讲效率的精神,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从小聪明好学,10岁时就能够把《古兰经》从头背到尾,15岁时已成为全城最博学的人之一,16岁时,就在城内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成为开业最年轻的医生。由于医术高明,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诊所生意十分红火。他广泛搜集民间秘方、验方,很快成为布哈拉最著名的医生之一。

阿维森纳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年轻时,因治好了苏丹的病被任命了官职,但由于不善于官场应酬奉迎,经常受到同行的忌恨和权贵们的排挤、打击甚至迫害,到处漂泊流浪。1011年,他来到黑海边一个叫戈尔丹的城市,在这里他治好了一个特殊的病人。

一天,他正在诊所看病,一位年轻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只见他神情萎靡,面容憔悴,称自己已病入膏肓。阿维森纳仔细检查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查不出他得的什么病。阿维森纳再问病人,病人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第二天再来。

晚上,阿维森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那青年的病。想着想着,心中有了主意。

第二天,阿维森纳请来一位熟悉该城情况的长者。长者到来之后,阿维森纳便给那青年人按脉,同时让长者说出该城各街区的名字,当说到其中一个街区的名字时,阿维森纳发现这年轻人的脉搏突然加快了。于是他又要求长者说出该街区每个姑娘的名字,当长者说出一个叫左拜德的姑娘的名字时,年轻人的脉搏显得极度混乱,脸上也出现了羞涩红润的神情。阿维森纳断定,这位年轻人得的是相思病。于是他让年轻人的父母赶快为儿子向左拜德求亲。

不久,年轻人神采飞扬地带着礼物来感谢阿维森纳。阿维森纳独创性的精神疗法治好了年轻人的相思病,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医学之路。

阿维森纳博学多才,著作等身。他一生撰写了99部科学著作,传世的大部头著作就有21部。他的学术成就包含哲学、医学、几何学、天文学、语言学和艺术。他使阿拉伯科学登峰造极,以至成为阿拉伯科学的化身。

他的许多名著,不仅是当时时代的杰作,一直到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他写的科学著作《治疗论》是一部哲学的百科全书。这部书集亚里斯多德哲学传统、新柏拉图派和伊斯兰教教义之大成,是部不朽的著作。他所写的文学作品《咏灵魂》至今为阿拉伯青年所喜爱。他因此被称为“亚里斯多德第二”、“科学的鼻祖”、“哲人之王”和“名诗人”等。

阿维森纳一生行医,济世救人。他的医学著作就有16种。其中《医典》是一部不朽的医学巨著。它总结了古希腊人和阿拉伯人的医学成果,还吸收了古中国和印度的医学成就,对各种疾病及治疗方法都有详尽论述。欧洲各国长期把《医典》奉为权威,12世纪时被译成拉丁语,成为欧洲各大学的医学教科书。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下的欧洲,文化科学处于愚昧落后的时期,到处都存在着庸医、巫师害人的情况,他以极大的努力、科学的态度和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出版这部高水平的医学著作,在当时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医中之王”阿维森纳以其卓越的科学成就同雨果、达·芬奇、果戈里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称他为“中世纪辉煌的阿拉伯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大师”。

民间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诞生

很久以前,相传古代东方有个岛国叫萨桑,国王山鲁亚尔发现王后在他离开后与宫仆吃喝玩乐嬉戏,怀疑王后对他不忠,挥剑砍下王后和奴仆们的头颅,投进他们以前玩乐的喷水池里。从此,山鲁亚尔对女人恨之入骨,他怀着复仇的心理做出一个骇人听闻的决定:每天娶一个美丽女子为妻,第二天早晨就杀死她。

老百姓们闻讯后都怕自己的女儿被国王选了去,或是带着女儿逃走,或是秘密把女儿送到偏远的地方隐藏起来。有一天,国王要求宰相再给他找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宰相跑遍了全城都没找到,他知道厄运将要降临了。

宰相的大女儿叫山鲁佐德,小女儿叫敦亚佐德。山鲁佐德知书达礼,读过好多书。她见父亲忧心忡忡,几番询问,宰相只好讲出原委。她想了想说:“父亲,把我嫁给国王吧,我要以我的牺牲去拯救成千上万无辜的姑娘。”

宰相惊讶道:“不行,我的孩子,你的生命比我的更珍贵,比什么都重要!”

在山鲁佐德的极力坚持下,宰相只好忍痛将女儿送进王宫。国王被山鲁佐德的美丽所征服,大喜过望。山鲁佐德要求国王把她妹妹也接进王宫,国王爽快地答应下来。敦亚佐德要求姐姐给她讲故事,山鲁亚尔也非常爱听故事,三人一拍即合。

晚上,山鲁佐德给国王讲了“渔夫与魔鬼”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老渔夫成年累月地打鱼,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天只打四网,不管得鱼多少,都要收网回家。

一天早晨,他迎着阳光撒下第一网,却网着一条死驴;第二网下去,打上来的却是个大坛子;第三网捞上来许多大石头。

他小心翼翼地撒下第四网,过了好长时间,当他屏住呼吸收网时,只见网内有一个不大的黄铜瓶,瓶口盖着一个大印。他摇了摇,沉甸甸的,里面好像装满了东西。他用小刀揭去铅封,拔去盖子,想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突然,一股青烟从瓶中冒出,升腾到空中。不久,四散的黑烟聚在了一起变成一个魔鬼,它的眼睛像两只大灯笼,嘴巴大得像个山洞,披头散发,顶天立地。

魔鬼狞笑着问渔夫:“喂,是你把我放出来的?”

渔夫哆嗦地问:“你……你是谁?”

“你别管,只说你想怎么死吧!”

“是我把你放出来的,可你为什么要杀我?”

“好吧,我让你死个明白。”魔鬼说,“我是萨赫尔天神。1800年前,法力无边的所罗门把我囚禁在这只瓶子里,封上口,盖上印,扔进海底。我时刻盼着有人能救我,那样我一定让他终生享受荣华富贵。可是300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人救我。我又发誓,谁要救我出去,我让他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又是300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人救我。我又发誓,让救我的人成为世上权力最大的君王。300年又过去了,我愤怒了,发誓要将救我的人送进地狱。现在,你选择死法吧。”

生死关头,渔夫急中生智,他说:“魔鬼,在我临死的时候,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得如实告诉我。”

“好吧,我不会骗一个无力抗拒我的人。”

“你说你当初被所罗门关进这只瓶子里,但我不信,你是如此高大,可这只瓶子连你的一只手都装不下,更何况你的整个身体呢?”

“我就让你死个明白。”魔鬼化作一股浓烟钻进瓶里。

渔夫眼疾手快,拾起带有铜封和大印的盖子将瓶口塞住,然后大声说:“你这忘恩负义的魔鬼,我要把你扔回大海,让你永远关在这只瓶子里。”

魔鬼苦苦哀求道:“好心的渔夫,放我出去吧,我向你发誓,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

善良的渔夫在魔鬼的哀求下放出了魔鬼。

魔鬼果然信守诺言,让渔夫骑在自己的肩膀上,飞过广漠的荒地,来到一座高山上。山间有个水池,清澈见底,里面游荡着白色、黄色、蓝色和红色的鱼。魔鬼让他撒网打了四条不同颜色的鱼,并对渔夫说:“你把这4条鱼献给国王,肯定会得到重赏的。”说完,他一跺脚,地面裂开一条缝,魔鬼消失在地里。

山鲁亚尔听得如醉如痴,可是故事讲到最精彩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为了听完整的故事,推迟了杀死她的时间。

于是第二夜,第三夜,……山鲁佐德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化了山鲁亚尔,使他放弃了一天杀死一个女子的残酷做法,并与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这篇故事取自《一千零一夜》。这是中世纪阿拉伯地区的一部民间故事集,是阿拉伯世界一幅瑰丽多姿的历史画卷。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当时人还是千百年以后的人,大家都为它动人的情节所吸引。它被高尔基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

《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主要来源于三部分:一是来源于古波斯文《一千个故事》;二是来源于伊拉克的故事;三是来源于古埃及的故事。故事内容广泛,涉及的人物应有尽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内容健康向上,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神灯记》、《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渔翁的故事》等生动地体现了广大人民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理发匠和他五个兄弟的故事》则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和愚昧。这正是《一千零一夜》这颗民间文学中的璀璨明珠经久不衰、永放异彩的真正原因。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

平安时代(9—12世纪)是日本贵族文学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日本杰出的女作家紫式部。她是一个中等贵族的女儿,她的曾祖父、祖父都以雅善和歌知名于世,她的父亲尤其擅长汉诗文。

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她聪颖过人,过目不忘。她的哥哥跟随父亲学习汉文。有一次,哥哥背诵不出《汉书》的章节,在旁的紫式部却能背诵如流。这使她的父亲大为惊奇,并发出深深地感慨:“可惜你不是男儿!”

《源氏物语》是一部描写贵族生活的长篇小说。它以男主人公——大贵族源氏一生的浮沉、荣华为主线,穿插了源氏一生中所结识的众多贵族妇女的命运。从多方面涉及到宫廷的大中小贵族的生活情态。大贵族热衷于权势,沉湎于声色之中,中小贵族或奔走权门或趋于实利的千姿百态跃然纸上。它还多角度地反映了整个贵族的生活习俗,是一部贵族生活的百科全书。

主人公源氏相貌堂堂,衣冠楚楚,长得容光照人,被人称为“光源氏”。他多才多艺,妙解音律,擅长和歌,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他雍容华贵,多愁善感,文雅风流,赢得无数女子的青睐,甚至谁能看上他一眼,都要为他的神采感动得流下泪水。

从一开始,主人公源氏就被赋予了极高贵的血统,一切对源氏的赞美,都是这一血统观念的直接体现。他是天皇最宠爱的皇子,只是由于他的亡母并非出身于朝廷当政的世家望族,缺少强大的政治后援,被天皇忍痛贬为臣籍,赐姓源氏。

作者在《须磨》一章中对源氏被贬作了详细的刻画。当源氏公子终于怀着离愁,乘上行舟,踏上须磨地方的时候,看到此地异常荒凉,“古殿的遗址上只剩几棵松树,近处只有海的波浪,远处云雾弥漫,群山隐约难辨”,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意识到自己确实被逐出了京城。作者受家庭的影响,酷爱中国文学,尤其喜欢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在《源氏物语》中,女作家常常把白居易的诗歌楔入她所叙述的故事中。她特别善于利用白居易创造的诗的意象,充实与丰富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绘。女作家对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和荒漠凄凉的景象描写,就是通过采用白居易的诗句“十一月中长夜至,三千里外远行人。苦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的意象,让读者去体味源氏公子被放逐的内心苦楚。

源氏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经历了青年时期的拈花惹草,尽情纵欲享乐;中年政治上的争权夺势,扶摇直上,终于登上“准太上皇”的宝座;而到了晚年,家庭巨大的风暴,使源氏在享尽了贵族的荣华富贵之后,怀着内心巨大的伤痛,在意志消沉中寂寞地死去。

源氏一生放情纵欲,追逐女色,《源氏物语》中浓墨重彩地叙述了大量源氏结识的妇女,作者以非凡的才笔,典型刻画了不同处境的女性所遭受的种种摧残和不幸。

作者一生坎坷,出生后不久,就失去了母亲,在父亲的养育下长大。她22岁时嫁了一个比她大20多岁的中等贵族,这个男人妻妾成群,而她只是一个小妾。更不幸的是,结婚短短2年,丈夫就去世了。她与丈夫之间遗有一女,以后一直守寡。作者这种不幸的生活体验,自然使她对贵族妇女的命运产生冷静而深刻的反省,所以她在《源氏物语》里所塑造的众多妇女形象,都是饱受这种婚姻制度损害与煎熬的人物。

一位年长的地方长官的年轻后妻——空蝉,在源氏的苦苦追逐下一度投入源氏的怀抱。但富有理智的空蝉深感后悔,以后严加防范,拒绝源氏的追求,这反而更增加了源氏的狂热心理。空蝉进退两难,能得到源氏这样高贵公子的执着追求,任何人都无法拒绝。但理智告诉她,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内心非常痛苦,整天生活在煎熬之中。

另一个遭受悲惨命运的妇女,名叫夕颜,她本是源氏妻兄“头中将”钟爱过的女子,“头中将”的正妻身份高贵,为了躲避正妻的迫害,被迫藏匿于陋巷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源氏结识了这个女子,柔弱动人的夕颜,引起源氏的喜爱,两人各自隐瞒着自己的身份,过着一种隐秘的生活。一个深秋的夜晚,夕颜受惊吓而死。

源氏结识的另一个妇女叫六条妃子,她是已故太子的妃子,她把自己火热般的感情全部倾注到源氏身上,她要求源氏也全身心地爱她,结果反而招来源氏对她的疏远。她越是嫉妒,越是失去源氏的欢心。她伤心到极点,于是同女儿一起逃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过着隐居的生活。

藤壶妃子是源氏父亲的一个年轻妃子,在源氏的追求下,她与源氏关系暧昧,并生下一子。这件事使藤壶妃子内心产生巨大痛苦。她与源氏所生之子,被立为太子后,她唯恐这种秘密败露,影响她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因此经常处在懊恼、悔恨与忧惧之中,最后落发为尼。

三公主是源氏哥哥朱雀帝的幼女,朱雀帝退位后,继而出家。朱雀帝看重源氏的权势,竟不顾皇族血亲关系将自己只有十四五岁的女儿嫁给了年已40的源氏。身份高贵的三公主使源氏在原有正妻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正妻。原配正妻表面泰然处之,内心却万分痛苦。三公主年轻貌美,却举止轻浮,与人私通,并生下一子。这一秘密被源氏偶然发现,三公主落发为尼。

通过以上几个妇女与源氏结合的细节,不难看出这些妇女在一夫多妻制下所遭受的苦难。他们虽然处在深闺之中,过着奢靡的生活,但她们不过是男性贵族的玩偶和性的奴隶,其中有些沦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源氏物语》不仅全面反映了贵族生活,更重要的在于它以浓重的抒情笔致和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刻画了贵族阶级的本质,揭示了封建贵族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