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系列的故事里,常见的结构是设置两个爷爷,使之形成对比。一个忠厚善良,一个贪婪丑陋,围绕着金钱的主题,两种形象的爷爷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善良的爷爷最终获得了财富,贪婪的爷爷则受到惩罚。这是民间故事中常见的对比设置,关敬吾称之为“二元对立构成”。在“爷爷”故事的系列里,也有同一个家庭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对比,不同家庭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对比。人物略有变化,但对立结构不变,双方仍然是对立的道德判断的代言人。
桃太郎系列的故事可以给予儿童开朗性格与阳刚精神的熏陶,“爷爷”系列的故事则在充满戏剧性的对比中显示对正直人格的赞许,并由此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过,这种故事仍然不乏趣味性。
一种叫“天福地福”的故事讲到,两个老爷爷是邻居,一个为人忠厚,一个生性贪婪。两人约定新年里做了好梦就告诉对方。忠厚的老爷爷梦见老天爷赐福给他,贪婪的老爷爷梦见土地神赐福给他。忠厚的老爷爷耕田时挖到了一个装满金币的坛子,以为这就是邻家老爷爷梦到的“地福”,就去转告他:他的“地福”已经出来了。邻家老爷爷欣喜若狂地跑到田里,打开坛子一看,里面却是滑溜溜的蛇。火冒三丈的他决定教训教训邻居,他爬上邻居的屋顶,看到邻居正在炉边烤火,就打开坛盖把东西往里面倒。奇怪的是,很多的金币落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的身边,他们很高兴地说:“邻居家得到了‘地福’,我们也得到‘天福’”。
民间经常将生子、财富、健康、幸福等美好愿望诉诸于神明,希望以此得到神明的庇佑和帮助。虽然这只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安慰,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民间故事中对此进行演绎。财富的获得必定要遵循两大原则——勤劳与诚信,这是一种包含着朴素的道德判断的人生观。财富的出现借助的是幻想的形式,“天福”和“地福”的想象贴切而富有趣味。
想象的趣味性也生动地表现在一则具有代表性的“让鲜花盛开的爷爷”的故事中。
一对老爷爷老奶奶,老奶奶捡到河里漂来的桃子,结果桃子变成一条可爱的狗。狗长大以后,有一天突然开口说话,让老爷爷给它备了马鞍、驮上草袋,放上撅头,然后让老爷爷跟着它进山。狗把老爷爷带到一个地方,挖出了很多的金币。邻家的老太婆来借火,正巧碰到老爷爷在数金币,问明了来由,于是就向他们借用狗。贪心的老头儿和老太婆很粗暴地对待狗,结果老头儿挖到的是蛇、蜈蚣、蛤蟆等令人厌恶的东西。老头儿气得打死了狗,就地埋了,并在上面插上了一根柳条。老爷爷知道后,来到插柳条的地方一看,柳条变成了一棵大柳树。老爷爷把树当成小狗的纪念物,砍下柳树做了一个磨臼。当老爷爷老奶奶磨磨臼时,他们的面前又出现了一大堆金币。邻家的老太婆又借走磨臼,但磨出的是牛粪,就气急败坏地把磨臼砸得粉碎,扔到炕炉里烧了。老爷爷从邻居家的炕炉里拿了些灰回家。他爬到树上,口中念叨着:“我是日本最好的撒灰爷爷。”这时正好一个武士经过,问道:“您是谁?”“我是日本最好的撒灰爷爷。”“那撒一个让我看看。”老爷爷一撒,灰一下子变成了美丽的樱花。武士很是赞赏,就留下了很多金子。邻居家也如法炮制,结果撒出去的灰却飞进了武士的眼中,惹得武士大发雷霆。
这个故事里的一波三折也是民间故事中常见的结构模式,主人公经历三种危险或者三种考验,三兄弟或三姐妹对一件事情的三种不同处理过程等等。而在本故事中,柳条变成大柳树,磨臼里磨出金币,撒灰撒出美丽的樱花,既有美丽的想象,又带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场景是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但细节却来自想象,一波三折使故事更为曲折。尽管故事里也有不登大雅之堂的牛粪出场,但这并不损伤故事的情趣。撒灰撒出满天樱花是这个故事的亮点,它使人们将这个故事牢牢地锁定在日本民间文化的情境中。这种俗世中的美好,伴随着道德的判断,留存在儿童的记忆中。
不过,也有一种叫“摘了瘤子的爷爷”的故事,几乎不带善恶的道德判断色彩,而只是以有趣取胜。两个同样长着拳头大小的瘤子的爷爷,到深山的神社拜神许愿,深夜碰到天狗们奏神乐玩,(参看本书的“天狗”)一个老爷爷能合着天狗们的曲调又唱又跳,高兴的天狗们就帮他取下了脑门上的瘤子。另一个老爷爷过于害怕,声音颤抖,牙齿打颤,调子低沉,惹得天狗们很不高兴,就把刚才的瘤子扔到了他的鼻子上,结果这个老爷爷在原来的瘤子下面又多长出了一个瘤子,越发地难看了——这是一种对勇气的考验,但离奇和好笑更突出。
四、没有手的姑娘
在民间故事中,一方面,钱是道德的一种分野,贫穷的人往往善良,而有钱人往往是恶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状和社会关系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人又往往因为善良而获得财富,这之中寄托了民间社会对善良品格的伸张;而恶者最终往往受到严厉的惩罚,或者失去财富,或者甚至变成动物。后一种惩罚是很有意思的,直接将作恶者驱逐出人的行列。因此有一种看法认为,这表达了人们对现实中的作恶行为的愤怒,而且现实中越是对此无能为力,在故事中对恶者的惩罚则越是苛刻与残酷。
继母形象在民间故事中多数表现为恶者,这是一种具世界性的负面形象。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日本的“白鸟姐姐”,中国的“疤妹和靓妹”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故事在众多国度的存在,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在宗法制的封建家庭里,血缘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主宰,继母与原先家庭中的孩子的矛盾纠葛也必然存在。不过,也并非所有的继母都是面目可憎的作恶者,现实中也必定有仁慈善良的继母。这里想以日本民间故事“没有手的姑娘”为例,来考察这类继母故事对于儿童的意义与可能存在的影响。
“没有手的姑娘”讲的是一个可爱的姑娘,四岁时失去了母亲。继母处心积虑想驱赶她,终于在姑娘十五岁那年,继母让姑娘的父亲撵走她。父亲把姑娘带到荒郊野外,用斧头砍下了她的左右手,扔下她扬长而去。姑娘用溪水洗了伤口,靠野果充饥。一个年轻人救了她,带她回家,年轻人的母亲心地很善良,为她梳洗打扮,将她当亲生女儿看待。没有手的姑娘和年轻人结了婚。就在年轻人出远门时,女子生下了一个孩子,托人给孩子的父亲捎信,信使在中途借宿的人家恰好是姑娘的继母,所以信被暗中做了手脚,将“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孩”换成“生了一个比鬼蛇还难看的孩子”。年轻人收到信后,虽然觉得意外,但还是回复道“是鬼也罢,是蛇也罢,我回去之前,请您爱惜、抚养”。继母又改动了回信的内容,让年轻人的母亲赶走姑娘和孩子,否则年轻人将永远不回家。年轻人的母亲在万般无奈和不解中,让姑娘和孩子离开了家。姑娘离家后,口渴时来到河边喝水,她刚一弯腰,背上的孩子就滑落了下来。她一边高喊:“快来人哪!”一边不自觉地要用手去接孩子,就在这时,她的胳膊上竟然长出了一双手来,把孩子牢牢地抱住了。年轻人回家后,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回了正在神社里的妻子和孩子。三人痛哭不已,泪珠掉落的地方马上长出了美丽的鲜花,他们回家的路上,也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姑娘的继母和父亲最终受到了地方官吏的惩罚。
继母与年轻人的母亲,珍爱妻儿的年轻人与姑娘的父亲,两种对比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家庭,但故事的核心精神应是爱,亲子之爱,家庭的和睦之爱。姑娘的断手重新长出,就是爱的最高证明与最好的礼物。
父亲砍断亲生女儿的双手,是一种残忍的血腥行为,其意愿尽管来自继母,但父亲毕竟是操刀手。河合隼雄由此解释道,砍断双手是断绝缘份的象征,并且当男性完全屈服于女性时,就会变得异常残忍。[18](第206页)如果在普遍意义上去看待“男性的残忍取决于女性”,是有失偏颇的。但就这一故事而言,河合隼雄的解释具一定的合理性。
这种血腥行为对儿童心理的刺激无疑将是强烈的,这可能加剧儿童对被妖魔化的继母形象的恐惧,这种恐惧驱使他更紧地去拥抱母亲,渴望加倍的来自母亲的爱。在内外角色分明的日本社会中,对父亲的敬畏情感也许在上述故事中也得到了一丝的透露。所以故事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断手的重新长出,这也是对母爱的最高赞美。故事里盛开的鲜花所要完成的使命是:以一种美好的场景去衬托圆满的结局。盛开的鲜花可以起到消解血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听故事的儿童宛若经历了一次爱的历险,接受了一次温情与爱的洗礼,从而深深明白——人生的第一种爱来自亲情之爱。
五、自然与生命的幻想
人类在孩童时期,对世界充满了种种离奇的想象,以为猫、狗、小鸟、鸡、鸭等动物都象人一样,会说话、也能和人交流,这样的世界充满着美妙与温馨。在乡间,人们每每能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蹲在地上,和蚂蚁们、鸡们、鸭们津津有味地说着话。此时,好奇主导着他们的兴趣,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动物总能最先引起他们的关注。因此,以故事的形式解说动物的来源或习性,成了儿童们认识自然的途径之一。
虾为什么是弯的?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而尾巴又是短的?章鱼的身子为什么软绵绵的?河豚的身上为什么长着刺?……诸多的“为什么”往往勾勒出一个五彩斑斓的想象世界,这也是儿童探知世界的开始。
“猴蟹之战”是日本童话故事的名篇。一种故事说道,一只猴子和一只螃蟹到田里捡了很多稻穗,拿回家后做成了年糕,猴子把年糕都偷走了,爬到柿树上只顾自己吃。螃蟹于是劝猴子,把装年糕的竹笸箩挂到柿子树的尖上,那样年糕吃起来会特别香。猴子听信了螃蟹的话,结果年糕都掉到地上。螃蟹赶紧把年糕夹到洞里去,猴子气坏了,来到洞口说:“你不还我年糕,我就往里面拉屎。”说着就撅起了屁股,螃蟹眼疾手快,用夹子狠狠地夹了一下猴子的屁股。猴子吓坏了,赶紧逃到深山里。所以猴子的屁股是红的。
另一种故事说道,猴子捡到一粒柿种,螃蟹捡到一个饭团,猴子建议两人互换东西,猴子吃了饭团,而螃蟹则把柿种种到旱田里。柿子结果后,螃蟹求猴子帮忙,猴子捡熟的自己吃了,青的才扔给螃蟹。螃蟹气得大骂猴子,猴子也生了气,一直把螃蟹追到洞里去,还想往里面拉屎。结果猴子的屁股被螃蟹夹住了,猴子疼得直求饶:“螃蟹,螃蟹,放了我吧,我把屁股上的三根毛给你。”从此,螃蟹的夹子上就长出了毛。
为什么争斗会发生在螃蟹和猴子之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螃蟹生活于河海,而猴子生活于山间,两者本来毫无瓜葛,但在故事中却因粮食而争战。所以有一种看法认为,猴子和螃蟹的对立反映了山里文化(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矛盾,弱小的螃蟹战胜猴子,象征着强大的大陆文化涌入日本。[19](第153页)如果从深层的文化象征而言,这样的解释确实有其合理性。这种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冲突,不止一次地体现在日本民间故事中,本书第七节“海的时间与空间”里所谈到的“海幸与山幸”,就鲜明地反映了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不过对于创造这一故事的庶民来说,对冲突的反映也许只存在于无意识中。故事的趣味点在于以有趣的想象来解释猴子、螃蟹的某一身体特征,其间蕴涵了民间的智慧。尽管故事以拟人手法描述了动物间的争战,但日常的劳动生活却是故事共同的背景。年糕和饭团为日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两种食物,上文桃太郎的故事中就曾谈到糯米丸子的话题。猴子和螃蟹的矛盾都起源于食物,猴子屁股被夹红,实际上也是对它不爱劳动、但却坐享其成和自私自利两种坏品格的惩罚。所以,故事兼具解释和教育两种功能。首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儿童记住动物的某种身体特征;其次,也潜在地进行着劳动的启蒙与道德品格的评判。
因为故事诞生于庶民阶层,所以也带着浓厚的庶民生活气息。除了劳动背景外,两种故事还同时提到了猴子的“不雅”行为——要往螃蟹的洞里拉屎。这也是日本民间故事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优美与鄙俗共存。前者表现为“撒灰撒出满天樱花”、“眼泪落地,鲜花遍地”;后者表现为“猴子欲拉屎报复螃蟹”,本书后文将谈到以放屁为主要情节的故事。(参看第四章“笑话人物谱”)其实,优美与鄙俗共存,也是日本庶民生活的一种写照。唯其如此,民间生活才真实、生动而富有勃勃生机。
儿童认识自然、体味世间种种物种的生命脉动,当然不是只借助动物故事。植物、自然景观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和儿童产生交流,并由此进入儿童的视野与心灵,既有益地触动着儿童的想象世界,又增添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兴趣。正如儿童问题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儿童的想象如果被压迫,他将成为一个乏味枯燥的人;而如果他们的想象被过度放纵,他们又将成为脱离实际的梦想家。[20]以上的各种故事并非完全为日本独有,在世界各国也许都能找到类似的异文。它们还可能并非日本国内土生土长的故事,但经过各种途径飘洋过海来到日本,落地生根后,就产生了与日本文化的融合,从而成为日本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日本儿童的童话,也是日本全体国民的童话。
岛津久基曾写道,民间故事是一国国民的童话与梦想,梦在幻想中自在地飞翔着。它们是文学的、神秘的、诙谐的、幽默的、朴实的。它们既是现实生活的延续,也是有着丰富知识的宝藏。它们将锻造一国国民无邪活泼的性格,并给予这个国度的国民以一颗具有纯净之美的“日本之心”。[21](第1—5页)但愿这一切不仅是梦想,而且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