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文韬武略(孙子兵法今用)
31492600000023

第23章 在对方成功一半时击倒他(1)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军争篇)

本章讲述《孙子兵法》“未济之道”。“未济之道”就是让对方放马过来,利用对方半渡未渡、最不在状态时击倒他。

23在对方成功一半时击倒他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军争篇)

本章讲述《孙子兵法》“未济之道”。“未济之道”就是让对方放马过来,利用对方半渡未渡、最不在状态时击倒他。

“绝水”就是越水,“半济”指半渡。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对方过河过到一半时我方发动攻击,就可以利用故方不在状态时击倒它。在淝水之战中,谢安指挥9万东晋军队就是通过这种办法打败了前秦90万大军,取得了比三国时的赤壁之战更辉煌的胜利。

【案例】

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前秦苻坚在统一北方后,意欲乘其累胜之成一举灭掉东晋,而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于东晋太元8年(公元383年)向东晋宣战,从而演绎出一场千古著名的战争。

这年七月,苻坚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颁布诏令,命百姓每十人出一人充兵,各州郡公私马匹全部征充军用。共集戎卒60余万,骑兵27万,号称百万大军,南下伐晋。八月,苻坚部署诸军,分道南进,苻融督率大将张蚝、梁成等步骑25万为前锋,直趋寿阳(今安徽寿县);龙骧将军姚苌督率溧、益二州军队,沿江而下;北方幽、冀之兵自彭城南下。苻坚自己亲率主力随苻融之后继进。苻坚的战略设想是以东、西、中三路进攻而以江淮方面的中路为主攻方面,三路夹击,会攻东晋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面对前秦的汹汹来势,东晋在名相谢安的领导下,积极部署防御。当年九月,朝廷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桓伊等北府兵8万进赴淮南,沿淮水一线抵御秦军;又遣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5000人自洛口(今安徽寿县东北)沿淮河西进,增援寿阳。淮南是建康门户,只有保住准南,东晋方能依托长江天险抵御强大的敌人。谢玄所统8万精兵是东晋的主力。此外,东晋荆州刺史桓冲早在前秦大举进攻之前,就采取“全重江南,轻戍江北”的防御方针,将州治从江北的江陵(今属湖北)迁往江南的上明(今湖北松滋西)。其战略方针是扼守长江南岸,阻止前秦军顺流而下,而在江北牵制前秦军。前秦大举进攻时,桓冲有水陆军10万,防御荆州一线,保证京师建康上游的安全。

十一月,谢玄依计命北府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000人出击。刘牢之挥军西进,率参军刘袭、诸葛求等强渡洛涧,奋勇冲杀,阵斩梁成。随后,刘牢之分兵战据要津渡口,断敌归路,前秦军步骑溃乱,争赴淮水,被斩俘者1.5万人,军械辎重尽被晋军缴获。

洛涧之战是淝水之战的序战,此役晋军以5000人大败10倍于己的敌人,并缴获大量军械辎重,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坚定了谢石等统帅的破敌信心,为后来的淝水决战创造了对己有利的条件。而前秦一方,由于此役的失败,丧失了沿淮水对东晋军实行封锁的有利局面,对后来的决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之后,东晋军逼近淝水,前秦军于对岸列阵,两军夹淝水对峙。由于前秦军沿淝水列守,东晋军无法渡河,而双方力量的众寡悬殊,又不允许东晋一方与对手过久相持。谢玄决定行诱兵之计,利用自己一方士气高涨,部伍严整的优势突然袭击,一举击溃前秦军。于是谢玄遣使向苻坚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着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面对谢玄的激将诱敌之计,前秦军将领都认为“敌众我寡,不如遏之,使不得让,可以万全”。但苻坚及苻融都不愿使自己居于“不欲速战”的地位,苻坚甚至想将计就计,说“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无)不胜矣。”随即命令前秦军先半过河试探进攻,然后稍向后退。

按说这正符合兵家之战略,深谙此术的苻坚可谓不愧为身经百战的将领也。但不幸的是前秦军半过河时马上就遭痛击,再一退,阵势大乱,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立即渡河向前秦军发动猛攻。朱序见前秦军阵势混乱,在阵后高声大喊呼:“秦兵败矣!”前秦军将士信以为真,四散奔逃,全线溃乱。苻融飞马掠阵,想阻止前秦军溃散,但坐骑跌倒,被东晋军杀死。于是前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而死者蔽野塞川,淝水为之不流。逃出战场的前秦军惊魂不定,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东晋军杀到,昼夜不敢歇息,一路风餐露宿,加以饥饿困冻,死者又十之七八。苻坚身中流矢,单骑逃回淮北。谢玄挥军乘胜追击,直至青冈(在今安徽寿县西北30里)。随后,东晋军收复寿阳,缴获苻坚所用云母车仪服、器械、军资、珍宝等多如山积,获牛、马、驴、骆驼等牲畜10万余头。历时4个月的淝水之战遂以东晋胜前秦败而告终。

【兵法】

当对方过河过一半的时候,我方利用流水进攻,就会让他有去无回。

【兵法应用】

谢安定力天下第一,所以能成天下第一之功。在淝水之战进行得如火如荼时,谢安正与朋友下围棋。他不上战场,他遥控战场。谢玄、谢石、朱序等人已按他的布署进攻,他已知结果。凡事按程序来,就不会走样。当淝水之战胜利消息传来,谢安只是轻描淡写地对朋友说:“小儿辈破贼矣!”

谢安指挥东晋军队赢得淝水之战,完全是运用了《孙子兵法》的智慧。《孙子兵法》告诉他,要把对方“半济而击之”,他就趁前秦大军过河过到一半时发起强势进攻,果然得手。

有时我们要“灵活运用”古人智慧,有时则不能“灵活运用”,因为有时一灵活就走样,所以要“照搬不误”,这样就不会走样。当然,前提是当前情况与书中所述情况基本吻合。

为什么在对方渡河渡到一半时就可以击倒他?而不是刚渡河时,或渡过河时?

这就是天道了。

天人合一不能胜天,但能胜人。天人合一当然也包括与地合一,说完整也就是“天地人合一”。天之道包括地之道。河水在地面运行,主要遵循地之道。地之道何谓哉?就是《老子》说的“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所谓“高下相倾,前后相随”就是水往低处走,后浪推前浪的意思。

天道流行,“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界都在流动、消逝。这就是天道、地道与水道。

淝水也像所有的河一样的,都在流动。

“半济而击之”的意思就是“流水制胜”。

从前有个年轻人,他想报杀父之仇,但硬拼没有希望,忽然有一天他想通了,决定让时间帮他报仇。敌人比他老,所以敌人比他死得快,敌人一死他的仇也就报了。这也是亲手报的仇,因为他运用了自己的年龄作武器,时间成全了他。

与这个“用时间报仇”的年轻人一样,谢安“用流水来制敌”,都体现了一种“借天道而制人道”的伟大智慧,比硬拼要高明万倍。

当前秦大军走到淝河的中间时,他们的心理状态随身边流水的影响已紧张、危恐到了极端,这时候他们是最脆弱的,别说东晋军队杀来,就是一条鱼跳起来也会把他们吓倒一大片。这并非夸张,淝水之战败后前秦的残兵败卒一路逃窜,听到风声鹤唳无不感到是东晋大军杀来了,这足以证明其恐惧感之强。

我们把感觉回放,前秦军在败后听到风声鹤唳都认为是东晋军追来,那么在河中间时他们的感觉也一定是鱼跃鸟飞都认为是东晋军杀来。因为人的感觉在不断变化中有个连惯性,比如如果你晚上做了恶梦,梦后仔细回想,白天也一定有个不大不小的恶梦般的感觉,前后相连。

人无法与天抗衡,前秦军南下侵略不得人心,作为北方兵的他们无法迅速适应水战,种种这些都表明前秦军违反天道,谢安故以天道克之。

为什么“半济而击之”容易胜,而不是“始济”或“已济”?理如上述,就是要诱敌深入,让他走到最危险的地方来好实施最有效、最彻底的打击。

如果是“始济”,那敌方还有退路。

如果是“已济”,那流水之力已失效。

所以要取中,在敌人“半济”时进攻。

《论语》上孔子说“中庸之德”,意思与此相通,都有做事要取中的意思。

“中”就是中心、核心、枢纽,掌握“中”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就是夹角,就是峡谷,“中”的空间最小,但受力最大,因此最容易实施打击。

我们应把任何一件事看作或者刚进行一半,或者已完成,这才是我们做事应有的洞察力与方法。事物在流动,当你认为某事刚发生时其实已经发生很久了。高明的狙击手射击时如果要打人的头,他就会往对方跑动的方向射偏半个头或一个头的位置,这样才能击中。刻舟求剑,记忆将会随流水冲走而不得。

谢安指挥晋军在前秦军队“始济”时就准备打击,以“半济”而待之,所以不等对方到位时就前去,刚好加上路上的时间赶上对方“半济”,进入最佳打击的位置。

凡事提前一步,这样就会加上赶路的时间恰到火候。等车时如果等车开到面前人与车门正对时过去就会碰壁,因为车在停的那一下还会往前溜,我们要想对准车门上车,就应该站在比车门略前的位置才不会让车门溜过去。

《易经》最后一卦是“未济”,意思是“没有完成”,表示这个世界还有缺陷,有待完成,这样才会找到感觉,做事才现实,才能在“半济”时取得成功。

《易经》第六十四卦《未济》上说:“未济,征凶。”

意思就是不要还没渡过河就去迎敌,那样极凶险、易败。如果号称“大秦天王”的苻坚能早点看到《易经》上的这句话,他就不会与谢安在淝水争天下了。

又比如花道,含苞欲放比盛开好。花一开就败,只有含苞欲放才是最高的花道。因为它又美,又长久,又包含未开、半开、全开三种境界。看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完全可以欣赏它全开的丰姿。

《孙子兵法》揭示的“兵道”与“花道”相同,那就是做事要以“未济”而击之,以“已胜”为未胜,让自己处于等待状态,而不是满足状态。月圆则亏,花开则败,不如欣赏月牙下含苞欲放的花朵。我们为人处事千万不可太盛,千万不可太满,千万不可太完美,要处于上升状态,不要处于全盛状态。

《孙子兵法》全书精华合于老子的“无为”思想,指出做事要从“没有”的地方取胜。

同时,《孙子兵法》全书精华合于《易经》的“未济”思想,指出做事不可做太满,要处于“未完成状态”,才能完成既定事业与应对突发事件。

孙子必胜道以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守”。善守者善攻,首先是做好了自己,然后才能成功。

孙子兵法原文

计篇

[原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

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生死,国家存亡,因而是不可不深入研究的。

[原文]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日天,三曰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日: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

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得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是指民众与国君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在战争中可与国君同生共死,而不怕危险。所谓天,是指昼夜、晴雨、冷热等气候季节的变化。所谓地,是指路程的远近,险要平坦、宽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治军严明的素质。所谓法,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管理制度和后勤军需管理制度。以上五个方面,将帅没有不知道的,只有深刻了解并掌握运用,才能打胜仗,否则就不能胜利。所以,要对敌我双方情况进行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有才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能够贯彻执行法令?哪一方军队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对以上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够预知谁胜谁负了。

[原文]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译文]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出兵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盲目出兵一定失败,我便离去。

[原文]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

采纳了有利的计策后,就需要造成一种有利的战争态势,以辅助作战的进行。所谓势,是凭借有利于己的条件,灵活应变,争取战场的主动权。

[原文]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文]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行为。所以,有能力进攻、防守,却有意伪装成不能进攻、防守;本来要打,却装成不要打;本来要在近处行动,却有意装成在远处行动;本来在远处行动,却装成在近处行动;对于贪利的敌人,就顺其贪,用小利引诱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防备它;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它;对于急躁易怒的敌人要挑逗激怒它;对轻视我方的敌人要设法使他更加骄傲;对于安逸的敌人要设法使它疲惫;对于内部团结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它。要在敌人没有准备时,突然发起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以上都是兵家运用诡道制胜的方法,只能因时因地,灵活运用,事先是无法传授的。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用兵打仗之前,庙算能胜过敌人,是因为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充分。打仗之前,庙算不能胜过敌人,是因为计算不周,胜利条件不足。计算周密,胜利的条件多,就能胜利。计算不周,胜利条件不足,就会失败。更何况那些战前不作计划,毫无取胜条件的呢!我们通过这些方面的观察和分析,谁胜谁负就显而易见了。

作战篇

[原文]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