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修炼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丹经之王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集外丹与内丹修炼之大成,从东汉至宋代的漫长岁月里,一直影响着众多修炼的人士,而张伯端的《悟真篇》是继《参同契》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丹经著作,二者同为丹经之祖。
《悟真篇》一书以诗、词、曲等体裁阐述内丹理论,认为修炼金丹是修仙的唯一途径,书中有“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等语。作者在《序》中将道教方术分为两类,称行气、导引、辟谷等为“易遇而难成”,认为“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狂”,“休妻谩遣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草木金银皆滓质,云霞日月属朦胧,更饶吐纳并存思,总与金丹事不同”。唯有炼金丹,是难遇而易成,即难于炼成,而一旦炼成即可成仙。
《悟真篇》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其对道教丹道修炼理论的发展和创造。《悟真篇》将《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大道生成论,发展表述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由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修炼模型,特别注重真铅(即先天真一之气)。这一理论鲜明的表现了丹家注重纯阳生生之道的旨趣。同时,采取真铅药物,修成金丹的理论,又是对《黄帝阴符经》“观时盗机”思想的具体应用,而五行颠倒,三五与一的修炼理论,则直承《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不仅是道教内丹丹法的主要经典,而且对中国传统的气功学也影响深远。中国的传统气功学多来自道教内丹学,以吐故纳新、除欲净虑为要旨。张伯端认为“草木金石为渣质”,还说“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途枉自抛”。认为修炼内丹是成仙的唯一途径,因为人人自身本有长生药,用不着向外去寻求“众草”。主张按照万物化生的法则,反其道而修炼自己的“内三宝”精、气、神。精是指人身水液中的精华;气是指人身中虽不可见而具有推动运转之能的生命能量;神是指精神或心理功能。
内丹名家陆西星在《心印妙经注》中说:“灵明知觉之谓神,充周运动之谓气,滋液润泽之谓精。以其分量而言,则神主宰制,气主作用,精主化生,各专其能。”《悟真篇》则从传统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观出发,以人身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循行一定的经络,经过一定的步骤,提倡修炼自己的精、气、神,使之在体内凝聚不散,结成金丹,从而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
小知识
张伯端
张伯端生于公元983年,卒于公元1082年,北宋时天台人,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间封“大慈园通禅仙紫阳真人”。被道教奉为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悟真篇》有:“仆幼亲善道,涉躐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曾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附录道家养生经典诗词
1.孙思邈的《养生铭》
——孙思邈当年隐居过的五台山药王庙前的石碑上所刻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妖气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若能尊此理,平地可朝真。
2.孙思邈的《孙真人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裘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与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其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信何能保此身?
心若大费费则竭,形若大劳劳则怯;神若大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日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教酸。
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无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凉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君子之人守斋戒,心旺肾衰宜切记;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并伤气;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脝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生不成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大饮过多防有病;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肾家;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饮卧风中,风寒着体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疾病侵。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须少避。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饮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焚香频忏悔。
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孙思邈的卫生歌,在中国养生史上极为有名。作者运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养生原则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全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讲述了养生目的、养生之道及养德的有关内容,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养生作品。
3.孙思邈的《保生铭》
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
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
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漩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
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幂幂。
日月固当忌,水火仍畏避。
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
思虑最伤神,喜怒伤气息。
毋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
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避恶。
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
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
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累。
神气自然存,学道须始终。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
4.冷谦在《修龄要旨》中的养生诀,被后世医家、养生家广为收录、推崇。
诀曰:
水潮除后患,起火得长安。
梦失封金匮,形衰守玉关。
鼓呵消积聚,兜礼治伤寒。
叩齿牙无疾,升观鬓不斑。
运睛除眼翳,掩耳去头旋。
托踏应轻骨,搓涂自美颜。
闭摩通滞气,凝抱固丹田。
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
5.张三丰《蛰龙吟》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
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
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
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
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
人言我是蒙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
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
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
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
图南一脉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
6.张三丰《打坐歌》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秘秘绵绵调呼吸,一吸一呵鼎内煎。
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
闭目观心守本命,清静无为是根源。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
黄婆其间为媒娉,婴儿姹女两团圆。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炁冲天。
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
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
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
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
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
龙又啸,虎撒欢,仙药齐鸣非等闲。
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泉似蜜甜。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
三教原本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
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
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玄机妙,非等闲,妄泄天机罪如山。
是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
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
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丹。
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
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
7.司马承祯《坐忘歌》
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少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
不求无谄无骄,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
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整神游,想则梦索尸僵。
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归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方得魂强。
转物唯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
造化难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寝,是谓真人坐忘。
8.《十寿歌》
一要寿,横逆之来欢喜受。
二要寿,灵台密闭无情窦。
三要寿,艳午娇歌屏左右。
四要寿,俭以保贫常守旧。
五要寿,远离恩爱如仇寇。
六要寿,平生莫遣双眉皱。
七要寿,浮名不与人争斗。
八要寿,待客忘费娱清昼。
九要寿,谨防坐卧风穿牖。
十要寿,断酒莫教滋味厚。
9.《健身三字经》
心胸宽,人快活;心胸窄,忧愁多。
人世间,有不平;纵七情,能致病。
不悲观,不消沉;心开朗,精神振。
乐陶陶,精神好;烦躁躁,要病倒。
脾气怒,催人老;善制怒,变年少。
闲生非,闷生病;自找病,自受痛。
心绪好,大有益;生闷气,气成疾。
笑开口,春常在;笑一笑,十年少。
笑笑笑,通七窍;情绪高,体格好。
10.《三叟长寿歌》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
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11.道家四季养生粥疗歌
山芋去皮切成块,添米加水制咸粥。可防便秘和痔疮,利尿降压抗纹皱。
大米放入核桃仁,加水适量煮成粥。健脑补肾治失眠,化痰定喘睡通宿。
玉米面粥要常有,翁妪冬食合胃口。适应心梗冠心病,降压降脂且益寿。
栗子大米煮成粥,适宜腰痛等症候。还治肾亏小便频,健脾养胃乐悠悠。
黑色芝麻需炒熟,混入大米煮成粥。总食养血补肝胃,又润五脏人俊秀。
枸杞红枣和大米,一同加水煮成粥。健脾益气抗衰老,滋补肝胃明双眸。
山药去皮先蒸熟,入锅同米煮成粥。益脾补肺止咳喘,固肾益精也能够。
萝卜大米煮成粥,消食化痰止咳嗽。适应老年慢支病,更益糖尿病朋友。
欲治失眠小米粥,养心安神胜药酒。健脾胃来补虚损,除热解毒止吐呕。
菠菜大米煮成粥,止渴润肠便畅流。常吃促进血循环,抑制中风寿长久。
芹菜连根带嫩叶,切碎同米煮成粥。利水消肿又凉血,防治痛风效果优。
莲子大米制成粥,养心补肾非忽悠。止泻健脾增记忆,失眠首选利咽喉。
燕麦牛奶合成粥,想要安康速结友。“三高”病人多亲近,滑肠通便利老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