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病求医小病求己
31728600000031

第31章 儿科常见病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便质稀、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病因主要有感染(包括肠道和肠道外感染)、消化功能紊乱及药物、体质等因素。

1.病症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可由数次到数十次,大便稀,或呈水样、蛋花汤样,可伴有呕吐、腹痛、发热、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引起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2.自我防护

(1)合理喂养:婴儿宜母乳喂养,哺乳定时定量,按时、按序添加辅食。

(2)注意饮食卫生,严防食人污染变质食品。

(3)泄泻患儿不必禁食,但饮食宜软,易消化,富含营养。

(4)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婴幼儿可局部用滑石粉,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臀红。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中医又称奶癣,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在湿疹中属于急性疾病。患有湿疹的婴儿,一般对某些物质的敏感性要比正常婴儿高,而且皮脂分泌旺盛。

产生婴儿湿疹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食物因素,如食入鱼、虾、肉类、蛋类等;吸入羊毛、灰尘、花粉等;微生物感染;生活环境,如阳光、炎热、干燥,接触各种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油漆、合成纤维等;唾液、奶类经常摩擦皮肤;过量喂养导致消化不良;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乳母接触致敏因素或使用某些食品后,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等,有些婴儿由于母体雌激素传给婴儿的过多,导致新生儿时期开始皮脂增多,产生脂溢性湿疹,还有些家庭成员有异位性皮炎、鱼鳞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婴儿也会出现湿疹表现。

1.病症表现

(1)婴儿湿疹大多发生于1-3个月的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皮疹,以头面部多见,如额部、双颊、头顶之后,逐渐蔓延至全身。发病初期,皮疹为小红疹或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皮疹逐渐增多,面积增大,多种形状,边界不清,皮疹对称分布,可见小水泡,由于皮疹剧烈搔痒,患儿不自主的搔抓,水泡破裂,渗出液流出,形成糜烂,干后结痂,有的还会继发感染。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样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的斑状皮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2)除了皮疹外,由于奇痒难忍,患儿还会出现烦躁不安、整日哭闹、睡眠不好、发热、口渴、食欲减退、乏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清长、舌质红、苔薄白或黄等症状。湿疹愈后不留瘢痕,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此外,当气候突变,伤风感冒,或注射预防针剂等时,病情常常可以加重。

(3)若湿疹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以转变成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手足等处,分布也多对称。皮损常呈局限性的皮肤增厚,呈苔藓样,有色素沉着,界限清晰。患儿常常剧痒难忍,遇热或夜间尤甚,长时间不能痊愈。在此期间,如局部治疗处理欠当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这时其临床表现如同急性湿疹。

2.自我防护

(1)婴儿皮肤直接接触的衣物一定要用棉制品,而且每次用过后要彻底清洗干净。

(2)婴儿身体不宜过热,少穿衣服。

(3)洗澡后,可在孩子的皮肤上涂些无味的润肤霜以免皮肤干燥。

(4)夜晚睡觉时最好给孩子戴上用棉料做的防搔抓手套,保持他的指甲短而清洁,这样就可避免孩子搔抓患区皮肤而继发感染。

(5)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过度洗擦,热水、肥皂水等烫洗。

小儿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外感疾病。临床以发热、怕冷、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为主要症状。此病冬春两季发病率尤高。一般该病症状较轻,预后也较好,而年幼体弱的患儿临床表现多较重,症情复杂。

1.病症表现

(1)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咽痛、怕冷、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

(2)可伴有扁桃体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合并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自我防护

(1)加强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清洁卫生,冬春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3)感冒患儿要多饮温开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4)饮食宜清淡,避免肥甘厚味。

(5)发热患儿要注意控制体温,避免体温突然上升引起惊厥。

发热

以体温异常升高为表现的临床常见的症状。小儿吃奶、哭闹、运动后的体温上升不属此范畴。临床依体温高低分为:低热<38℃,中热38-39℃,高热39-40℃,极热>41℃。依据发热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蛲虫等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如大量失血、脱水、内分泌异常、免疫反应、组织破坏、坏死组织吸收及散热功能障碍等皆可引起发热。

1.病症表现

体温高于37℃,同时伴见引起发热病因各异的相应症状。

2.自我防护

(1)发热时应多饮开水。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3)居室通风,温、湿度适宜,防止交叉感染。

(4)出现发热要积极查找原因。

肺炎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疾病。体质虚弱和营养不良小儿患本病后,病程较长,病情亦重;易合并心功能衰竭等症。小儿肺炎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霉菌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和堕积性肺炎等;按病变部位可分为大叶性(局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和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年长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而婴幼儿则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播散性肺炎),病毒感染者常为间质性肺炎,体弱及佝偻病患儿的肺炎一般为间质性肺炎,病程多迁延。

1.病症表现

(1)婴幼儿肺炎:一般为支气管肺炎。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体温30-39℃),咳嗽,气急,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有时可有呕吐、腹泻等。早期体征可不明显,婴幼儿可表现为拒奶、吐沫,而无咳嗽。

(2)年长儿肺炎:以大叶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为常见。

(3)大叶性肺炎:起病急,高热(体温39-40℃),寒战,烦躁,谵妄,早期气促,胸痛,咳嗽不多,3-4天后,出现咯铁锈色痰。

(4)支原体肺炎,起病急或缓,体温可高可低,咳嗽渐重,呈刺激性频咳,咯出黏痰,乏力,头痛或胸痛。

2.自我防护

(1)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感染、感冒、麻疹、百日咳、佝偻病等。患病后注意护理,防止并发症。

(2)给利于消化的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品。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当温度、湿度,保持环境清

洁卫生、清爽整洁。衣着要宽松,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4)家中如有呼吸感染病人,应注意避免与易感儿童接触,以免传染。

(5)如起病急或病情重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指患儿缺乏进食欲望。常见于急、慢性疾病。突然厌食常常是疾病的先驱症状,长期厌食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的症状。另外,遗传、体形、不良饮食习惯、环境、情绪变化等也可引起长期食欲不振。

1.病症表现

以厌恶进食为主要症状。可伴见恶心嗳气,被迫多食后脘腹作胀,甚至呕吐,大便不调,面色少华,形体偏瘦等。

2.自我防护

(1)调节饮食是预防小儿厌食的重要措施,应纠正小儿偏食、吃零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使生活规律化。

(2)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食欲不振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3)注意心理教育,避免惊吓和过度紧张,进餐时尽力保持小儿心情愉快。

遗尿症

遗尿症,俗称尿床,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仍不能控制自己排尿,尤其在夜间遗尿更甚,男孩多于女孩。小儿出生后,大脑、膀胱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在10-18个月,就可以训练自觉地排尿,一般先在白天,以后晚上睡眠时控制排尿。引起遗尿症的病因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出生以后从未能在入睡后控制排尿,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为先天,性器官缺陷,如小膀胱等或大脑神经功能失调;第二种是在出生后曾有过一段时间,一般在1年以上,能够在入睡后控制排尿,尔后出现遗尿,可能由于严重疾病后身体虚弱引起,也可由于环境更换如临睡前特别兴奋、情绪不愉快,还可由于蛲虫、劳累、睡前多饮等引起。遗尿大多见平时容易兴奋、胆小、过于敏感或睡眠过深的儿童。

1.病症表现

(1)遗尿症的小儿一般在入睡后2-3小时尿床,有时可1夜之中尿床数次,也可数天1次。

(2)患儿入睡后不容易叫醒,即使已经尿床,自己也不知道。

(3)由于经常尿床,再加上家长的谴责、打骂,患儿出现自卑心理,不合群,精神紧张,睡眠不好,影响活动、学习,食欲也减低,还会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经常怕冷等症状。

2.自我防护

(1)每日晚饭后要控制饮水量。

(2)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遗尿的原发病。

(3)耐心教育,鼓励患儿消除怕羞、紧张情绪,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4)临睡前提醒患儿起床排尿,睡后按时唤醒排尿1-2次,从而逐渐养成自行排尿的习惯。

(5)日间鼓励多饮水,减少排尿次数,增加膀胱容量。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而致骨骼改变的小儿常见病。临床以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及骨骼改变为特征。本病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

1.病症表现

(1)早期多汗,易激怒,夜惊,睡眠不安,枕秃,烦躁。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出牙晚,囟门迟闭,颅缝发软,方颅,枕骨有“乒乓球”感,胸部出现肋骨“串珠”,肋缘外翻,形成“郝氏沟”、“鸡胸”、“漏斗胸”及脊柱侧弯、龟背等。四肢出现“手镯”、“脚镯”样改变,“X”型腿、“O”型腿等。可伴有相应肌肉松弛、蛙腹,手足无力,坐、立、行走时后延等表现。严重可并发骨折、贫血等。

2.根据病情一般分为,轻度,方颅、轻度串珠、郝氏沟,O型腿两足并拢膝关节间距<3厘米;中度,颅骨软化、明显郝氏沟、串珠,O型腿两膝间距3-6厘米,X型腿两踝间距>3厘米;重度,鸡胸、龟背,明显手、脚镯,运动生理功能受限以及影响步态的O型腿和X型腿。

2.自我防护

(1)孕期妇女多接受日照,合理饮食,怀孕后期注意补充维生素D。

(2)新生儿、婴儿多到户外晒太阳,及时添加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