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31771700000023

第23章 爱情迷宫

——这世上最具有魔力的,便是爱情了,所以她也容易最让人盲目。

经典实验: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爱情就像干柴烈火,它会变得愈演愈烈。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吗?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这段激烈、永恒的经典爱情,是在两个有宿怨的名门贵族的家庭之间发生的。这对恋人的爱情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但这也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炽烈。

从爱情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当出现阻碍双方爱情发展的外力时,恋爱双方会变得越发相爱,彼此之间在对方心里的位置更重要。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由于罗密欧与朱丽叶双方家族的世仇,双方家长极力反对他们的爱情。然而,他们并没有因家庭的打压而放弃彼此,最终,这对情人双双殉情而亡。似乎我们在不同的爱情故事中都可以找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缩影。因此有人说,爱情就像是干柴,一旦被点燃,爱情之火将会越烧越旺。弗洛伊德也有类似的观点:“对提高****而言,障碍是必要的。”

1972年,91对已婚夫妇和49对相恋时间达到8个月以上的恋人成为心理学家德里斯科尔的重点研究对象。这些夫妇、恋人的彼此相爱程度及受父母干扰程度的影响是这项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结果表明,父母越是出面干涉他们的爱情,他们之间的情谊就变得越深。后续的6至10个月期间,德里斯科尔对这些人又做了追踪调查,看看父母的干涉是否影响到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结果再一次证明,父母的干涉反而让恋人的感情加深。

当人们受到外力干扰自己和恋人的感情时,人们反而越发坚定了和恋人在一起的信念,并大大提高了对恋人的喜欢程度。但这种情况仅只适用于约会期在18个月以内的新情侣。在现实生活中,强大的外在压力常常使得爱情的火焰难以继续燃烧。很让人意外的是,不顾父母强烈反对而结婚的情侣,都在不长时间内结束了婚姻关系。这显示出他们对抗障碍的本身已自我目的化了。

相关实验

A.“爱情毒药”

实验原理:爱情有时是蜜糖,有时却是毒药。

实验主持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学者阿拉戈纳。

实验对象:田鼠。

实验过程及结果:

田鼠是动物界中终身一夫一妻制的动物,换而言之就是它们不会半路“离婚”。对此,加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田鼠的这种行为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它们形成这种行为的原因,结果发现,当雄性田鼠和异性田鼠交配后,雄性田鼠的大脑中就会大量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这是一种能对人产生好印象的化学物质。研究带人员以“爱情毒药”来命名这种物质。

实验联想:

田鼠大脑某一区域上的“沟渠”会因长时间分泌这种多巴胺的物质而发生改变,人类大脑中也有这一区域。通过后续研究发现,当已经有“爱人”的雄性田鼠遇到新的异性时,雄性田鼠大脑中分泌出的“毒药”会被已经改变的“沟渠”导向另一个神经元,最后导致雄性田鼠无法对新的异性产生出爱慕之情。阿拉戈纳认为,田鼠实验引发的这一效应同样也会在人类中出现。换而言之,人总是对旧情难以割舍,归根到底是多巴胺的功劳。

B.危桥上的约会

实验原理:当暴雨淋到爱情之火上,雨水往往会变成油。

实验主持人:心理学家达顿和阿伦。

实验对象:古今中外人间爱情。

实验过程及结果:

心理学家达顿和阿伦让一位女性做主试,两次测试的地点一个在一座高230英尺的吊桥上,另一个则是在高10英尺的石桥上。受试者均为男性。两次实验程序一样:受试者接过女主试递来的题目,受试者按照题目完成后,女主试对他说:“如果你想知道做这次测试究竟是为了什么,你可以给我打电话。”女主试随即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结果表明,相较于石桥上的男子而言,吊桥上的男子主动和女主试联系的比例更高。这个实验同时也证明了一点,促使青年投入恋爱的因素之一就包括对生理唤醒状态的认知评价。

实验联想:

经历风雨的恋人对彼此的感情更深,关键所在是:恶劣的自然条件促使生理状态变化,而恋人们会认为引起爱情的正是这种生理状态变化。

测测你自己:假如你化身为彩蝶

如果你是一只彩蝶,面对那姹紫嫣红,你愿栖息在哪种颜色的花上?

A.白色B.黄色C.粉红色D.红色E.蓝色F.紫色G.黑色

测试结果:

A.胆小且脾气冲,顽强的你会掩饰内心的感情。

B.理性的你遇事喜欢思考,但暴躁是你性格中的唯一不足,因此你常常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表现得三心二意。

C.你是一个性格直爽、活泼、浪漫且朝气蓬勃型的人。

D.虽然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但你还是展现出了热情、豪爽的一面。

E.遇事会冷静处理,有想法,喜欢掩饰自己的感情。

F.爱憎分明,对艺术方面有独特理解和造诣。

G.过分悲观的典型。

小贴士: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种说法,它认为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了爱情。情绪上的着迷代表了激情,而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则包括了个人外表和内在魅力。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统称为亲密;两个人口头或内心的预期约定我们称之为承诺,爱情里最理性的成分就是承诺了。

斯坦伯格是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他根据上述的三种要素将爱情划分成了七种不同的类型:

1.喜欢式爱情:这种爱情没有激情和承诺,只有亲密,就像友谊一样。

显然,喜欢并不能和爱画等号,而友谊更加不是爱情。但有些爱情是通过友情发展过来的。

2.迷恋式爱情:这种爱情就像初恋一样单纯,没有激情和承诺。初恋的感觉总是让人刻骨铭心,但初恋的人们却少了几分稳重和成熟,初恋是一种本能导向牵引出的情感。

3.空洞式爱情:这样的爱情缺少了激情和亲密,唯一有的只是承诺,典型的为了结婚的爱情。外表看上去这类“爱情”显得比较丰满,但内在缺少了实质性的内容。

4.浪漫式爱情:这种爱情没有承诺,只有激情和亲密,坠入这种“爱河”里的恋人更加注重过程,他们对结果满不在乎。

5.伴侣式爱情:这样的爱情中缺乏激情,有的只是亲密和承诺。这样的爱情简直就是空洞式“爱情”的翻版,缺少激情那还能称之为爱情吗?

6.愚蠢式爱情:这样的爱情里只有激情和承诺,缺乏亲密感。没有亲密的爱情最多只能算得上是生理冲动的结果,缺少了亲密的承诺就像是一张永远兑现不了的空头支票一样。

7.完美式爱情:这种爱情是最完美的爱情,构成爱情的三大要素无一例外的全部包含在内。到达了这种境界,我们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聪明的斯坦伯格懂得在这些爱情前面都加了一个“式”字,他认为,前六种所列举的只能称得上是类似于爱情的感情,但其本质上还和爱情有很大的差距,只有第七种才是真正的爱情,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像前六种那样的“假爱情”,以至于忽略了真正的爱情。

然而,并不是将三要素凑齐就能构成真正的爱情,这三者的关系在长时间调节与磨合的作用下才能产生爱情。爱很简单,爱也很难,不管怎样,我们依然会在爱情的道路上风雨兼程。

小结

男人结婚时的心理是:她值得我爱;女人结婚时的心理是:他真的爱我。

在伊甸园的故事中,当亚当和夏娃第一次相遇时,不禁惊呼:“哇!我们原来并不是一样的!”

爱情都是从产生差异的吸引开始。生命中奇妙而美好的事就是被那些和我们不尽相同的人吸引,我们都希望那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更加完善。

但是,一旦两人踏入婚姻殿堂后,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其中一方产生改造对方为自己理想化的状态。产生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按照常理,和一个与自己想法相同的人生活,无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然而,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的,对方并不会被你改造。

我们必须学会发现对方的特点,进而去习惯和喜欢这种特点,让彼此的差异都得到欣赏和拥抱,婚姻是相互的,只有充满了两个人影子的世界才是幸福的。

夫妻之间的差异能够发挥其真正美好效果的第一步就是先要会做你配偶的学生。也就是说,要懂得谦让,站在他的位置上去替他想想。理解是第一位的,试问一下自己,你知道爱人的喜好吗?他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他有怎样的生活习惯,自己和他的处事方式有何不同,不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