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的资本
31834900000179

第179章 在突破中超越

每个人都不应该在现实面前固步自封,而应该不断地突破自己,突破和超越的对象包括他人既定的模式和那个沉迷在一时荣耀中不思进取的心灵。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照着自己的样子用土造了一个男人,名叫亚当,看着他寂寞,又使用他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本来他们没有羞耻之感,没有智慧之脑,整天在园里游玩,无忧无虑,但是在蛇的引诱之下,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于是便知道了羞耻,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

这便是所谓的“原罪”。但是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这原罪,人类才知道了羞耻,拥有了意识,从而超越了浑浑噩噩的原始状态。

意识缔造了人类,向上的意念缔造了杰出人士。而这一论断的前提便是:他们从不沉湎于既定的认知当中。

数千年来,人类便一直认为4分钟跑完1英里(约1609米)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在1954年,罗杰·班纳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在此之前,他曾在脑海里多次模拟4分钟跑完1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完成这项使命。他果然做到了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谁也未想到,在班纳斯特打破纪录后的两年里,竟然有近400人进榜。

心理学家是这样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的:人作为社会的个体,都会有一种超越的意识,超越自己的对手,在竞争中取胜,是一种内心的意识,是对于自己不如别人的恐惧心理。同时,此种心理作用下的人,千方百计地想要使自己高出别人一筹,此时超越也是一种结果,是经过努力之后确实超过了他人。因此,从此种意义上来说,超越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超越心理往往是无意识的,在有意无意中超越力量和冲动会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但超越的行动及过程却是有意识的,并且要将动机转化为各种具体的行动。

从这几个层次中,我们不难看出,超越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隐到显,从内到外,从弱到强,从虚到实的过程。

西方的哲学家就这一问题,总结杰出人士能够博大而又处于巅峰的原因,创作了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流传于世——据说,这个故事曾启迪众多优秀的人们击败固步自封,不断超越自我。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10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10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你们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位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相聚。”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完善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更高层次的自己覆盖现今的自己。

而这,正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