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需做的事情很多的话,就要分个轻重缓急,而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做事情应该抓大放小,就是说从事物的根本上人手,而不要在细枝末节上较劲,做重要且正确的事情,不为小事、不值得的事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
精力有限,不能随意挥霍,而是要把它用在正确的地方。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一只老鼠向狮子挑战,要同他决一雌雄,遭到狮子的断然拒绝。
“怎么,”老鼠说,“你害怕吗?”
“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竞和老鼠打架。”
这只狮子无疑是明智的,因为它非常清楚,与老鼠比赛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不过战胜了一只“老鼠”。一般情况下,对于低层次的交往和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顾的,因为这样做不但浪费精力,而且也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无法同时做好数件同等重要、难度都很大的事情,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琐事会跑出来占据你大脑的空间,消磨你的棱角。
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不仅会浪费自己的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还会在无意中提升对方的层面。
在现实生活中,成功者大都深知“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并很清楚“抓住大事,小事自会处理好”的道理。一流的人物大都具备无视“小”(人物、是非)的能力。换句话说,障碍大都是相对的,除了必须搬掉的障碍之外,大多数障碍都可以忽略,如果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也做不成。事实上,绝大多数所谓的障碍,在你超越那个阶段之后,也就不称其为障碍了。
同样,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问题,人们就越关心琐事。这就如同下棋一样,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会很轻松,你也很容易获胜,但永远长不了棋艺,而且这样的棋下多了,棋艺会越来越差。所以好棋手宁可少下棋,也尽量不与不如自己的人较量。
这也应了美国哲学家詹姆斯的话:“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是抓住最主要的目标不放。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做事情一定要抓重点,而不拘小节,该抓的抓,该放的放,掌握了这条人生考场上的金科玉律,做起事也就会更加圆满如意了。
多做事,少抱怨
“烦死了,烦死了!”一大早就听佳玉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皱皱眉头,不高兴地嘀咕着:“本来心情好好的,被你一吵也烦了。”
佳玉现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务繁杂,是有些烦,可谁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无巨细,不找她找谁?
其实,佳玉性格开朗,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虽说牢骚满腹,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曾怠慢。设备维护、办公用品购买、交通讯费、买机票、订客房……佳玉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长出8只手来。再加上对人热情,中午懒得下楼吃饭的人还请她帮忙叫外卖。
刚交完电话费,财务部的小李来领胶水,佳玉不高兴地说:“昨天不是刚来过吗?怎么就你事情多,今儿这个、明儿那个的?”抽屉开得噼里啪啦,她翻出一个胶棒,往桌子上一扔,“以后东西一起领!”小李有些尴尬,又不好说什么,只好赔笑脸:“你看你,每次你找人家报销都叫亲爱的,这么点事求你,脸马上就长了。”
大家正笑着呢,销售部的王娜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原来复印机卡纸了。佳玉脸上立刻晴转多云,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烦死了!和你说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单。”单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佳玉边往外走边嘟囔:“综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对桌的小张气坏了:“这叫什么话啊?我招你惹你了?”
态度虽然不好,可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还真离不开佳玉。虽然有时候被她抢白得下不来台,但没有人说什么。怎么说呢?应该做的她都尽心尽力做好了。可是,那些“讨厌”,“烦死了”,“不是说过了吗”,等等,实在是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同办公室的人,佳玉一叫,他们头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么叫情绪污染吗?”这是大家的一致反应。
年末的时候公司民主选举先进工作者,大家虽然都觉得这种活动老套可笑,暗地里却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奖金倒是小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领导们认为先进非佳玉莫属,可一看投票结果,50多份选票,佳玉只得12张。
有人私下说:“佳玉是不错,就是嘴巴太厉害了。”
佳玉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却没有人体谅……”
什么叫费力不讨好?像佳玉这样,工作都替别人做到家了,嘴上为逞一时之快,抱怨上几句,结果前功尽弃。冷语伤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既然做了,就心甘情愿些吧,抱怨是无济于事的,相反还会使你的功劳被埋没。
少发牢骚,多做实事吧,这样才最有益你的成长进步:
1.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
分内的事情你可以逃过不做么?既然不管心情如何,工作迟早还是要做,那何苦叫别人心存芥蒂呢?你太不聪明了。有发牢骚的工夫,还不如动动脑筋想想办法: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所面对的可恶现实与我所预期的愉快工作有多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如愿以偿?
2.发牢骚的人没人缘
没有人喜欢和一个絮絮叨叨、满腹牢骚的人在一起相处。再说,太多的牢骚只能证明你缺乏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才会把一切不顺利归咎于种种客观因素。若是你的上司见你整日哼哼唧唧,他恐怕会认为你做事太被动,不足以托付重任。
3.冷语伤人
同事只是你的工作伙伴,而不是你的兄弟姐妹,就算你句句有理,谁愿意洗耳恭听你的指责?每个人都有貌似坚强实则脆弱的自尊心,凭什么对你的冷言冷语一再宽容?很多人会介意你的态度:“你以为你是谁?”何况很多人不会把你的优点放在心上,一件事造成的摩擦就可能使你一无是处。
4.重要的是行动
把所有不满意的事情罗列一下,看看是制度不够完善,还是管理存在漏洞?公司在运转过程中,不可能100%地没有问题,但总出问题也是不正常的。怎么会有那么多叫你心烦的事?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快找出来,解决它;如果是职权范围之外的,最好与其他部门协调,或是上报公司领导。请相信,只要你有诚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然,如果你尽力了,该做的都做到了,但还是无法力挽狂澜,那么不要指天骂地,恨命运残酷。不妨跳个槽,也许在一个新天地中你会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
欲速则不达
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心态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们都太急于求名,急于求利,急于求成。殊不知任何事情都是有它发展的规律,欲速则不达的。
何谓急功近利?急切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根本道理,谓之急功近利。
你如果急功近利,那说明你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境况,盲从世俗,胸无大志,心胸狭窄,认为吃穿好玩乐好便是好。而为了吃穿好玩乐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成天绞尽脑汁、投机取巧,什么人格、尊严、德行、操守通通抛到九霄云外。你整天大汗淋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可最后什么也没捞到。
最浪费时间的一件事就是过早放弃,人们经常在做了90%的工作后,放弃了最后可以让他们成功的10%。这不但输掉了开始的投资,更丧失了经由最后的努力而发现宝藏的喜悦。很多时候,人们会开始一项新工作,学习新的技艺,但却在成果出现之前失望地放弃了。其实,任何新工作开始时都会有很多困难。刚开始时,每项工作都要付出艰辛,都要挣扎,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最初有压力的工作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力诫急于求成就要抱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能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
既能举重若轻,又能举轻若重,才可以避免过分自信或自暴自弃。
作家因为功利而写不出好作品,艺术家因为功利而忽视了艺术和功底,运动员因为功利而会有违规行为。因为急功近利,多少人过早地戴上近视眼镜,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可以以长远的痛苦作为代价。难道我们都是功利的近视眼,难道我们的瞳孔里只有名和利?你也许一时得利,可是你付出的太多,得到的终归少得可怜。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过度失望,又会让你觉得活着真累,毫无幸福可言。
力诫急于求成,要求我们学会等待,知道如何等待的人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宽广的胸怀。行事绝不要过分仓促,也不要受情绪左右。能制己者方能制人。在到达机会的中心地带之前,不妨先在时光的太空中漫游一番。明智的踌躇不定可使成功更牢靠,使机密之事能最后开花结果。时光的拐杖比大力士赫克利斯的铁棒还要管用。上帝惩罚人不是用钢铁般的手,而是用拖拖拉拉的腿(意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命运对有耐心等待的人给予双倍的奖赏。
获取难得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它们不屑一顾。世间之物,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尘世万物是天国的影子,你追赶它们,它们就逃走;你逃离它们,它们却追随你而来。
给人台阶下
中学物理老师杨老师中午放学,路过学校后操场时,发现前两天帮助搬运实验器材的那几位同学正拿着一枚实验室特有的凸透镜在阳光下做“聚焦”实验。杨老师想:他们哪来的凸透镜?难道是在搬迁时趁人不备拿了一枚?实验室正丢了一枚。是上去问个究竟还是视而不见的绕道而去?为难之时,同学们发觉了他,从他们慌忙的神情中杨老师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当时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也不容拖延。
杨老师快速地构思一番后,笑着彳兑“哟,这凸透镜找到了!谢谢你们!昨天我到实验室准备实验,发现少了一枚,我想大概是搬迁过程中丢失了,我沿途找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这枚凸透镜。这样吧,你们继续实验,下午还给我也不迟。”同学们轻松地点了点头,空气依旧是那么温暖,那么清新。
这位老师采用了故意曲解的方法,装作不懂学生的真实意图,故意以为他们帮助自己找到了凸透镜,将责怪化为感激,故意给对方找一个善意的行为动机,给对方铺一个台阶下,自然令学生在摆脱尴尬的同时又羞愧不已。
人人都有下不来台的时候,学会给人台阶下,既可以缓解紧张难堪的气氛,使事情得以正常进行,又能够帮助尴尬者挽回面子,增进彼此的关系。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给人台阶下也要讲究技巧。除上面我们提到的找一个善意的行为动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外,还有一种方式也能顺利地给人台阶下。这种方式为“顺势而下”,即你据当时的势态,对对方的尴尬之举加以巧妙解释,使原本只有消极意味的事件转而具有积极的含义。
全校语文老师都来听高老师讲课,想不到校长也光临“指导”,这下可使小高犯难了。他既怕课讲得不好,又担心有的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有失面子。
课上,他重点讲解了词的感情色彩问题。在提问了两位同学取得良好效果后,接着提问校长“公子”:“请你说出一个形容×××的美丽的词或句子。”
或许是课堂气氛紧张,或许是严父在场,也可能兼而有之,这位公子一时为难,只是站着。
空气凝固,高老师和校长都现出了尴尬的脸色。瞬间,这位老师便恢复正常,随机应变地讲道:“好,请你坐下,同学们,这位同学的答案是最完美的,他的意思是说这个人的美丽是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形容的。”
听课者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高老师的这一妙解为校长公子尴尬的“呆立”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使他顺利地下了台阶,也使高老师和校长摆脱了难堪的局面。
会干更会说
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这天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语。
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道:“花时间挺长的。”徒弟无言。
师傅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道:“动作挺利索,20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不知所措,沉默不语。
师傅笑着回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晚上打烊,徒弟怯怯地问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我没一次做对过。”
师傅宽厚地笑道:“不错,每一件事都包含着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言;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不仅技艺日益精湛,而且逐渐学会怎样应酬各类客人。
有句话说:“会说话,当钱花”,还有一句叫“会干的不如会说的”,都是强调会说话的重要性。
不仅要会干,也要会说,哪怕是一件极普通的日常小事,由于说话水平不同,所获得的效果和回报也会大不相同。
一招鲜吃遍天
《庄子》一书中,有两个技艺超群的人。一个是厨房伙计,一个是匠人,厨房伙计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国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不一定就是石匠)。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技艺超群,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先看庖丁,他为梁惠王宰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几下,一个庞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时,手触、肩依、脚踏、进刀,就像是和着音乐的节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经几千头,而那刀仍像刚在磨石上磨过一样锋利。
再看匠石,他的技艺也十分了得。郢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让匠石削掉。那白灰薄如蝉翼,匠石挥斧生风,削灰而不伤郢人的鼻子。
古人讲,凡是掌握了一门技艺,无论是做什么的,都可以成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自立。过去老人总对年轻人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这是最平凡最实在的生存真理。
一个人的一生往往因一事而成功。发明家因一项发明而成名,科学家因一项科研成果而誉满全球,艺术家因一件艺术品而流芳百世,运动员因打破一项世界纪录而享誉世界,电影明星常常以一部影片走红,武林高手常常以一剑封喉……
譬如,一个作家往往以一部作品成名:一传世,代表作往往也是成名作,而代表作往往只有一部甚至一篇。如曹雪芹以一部《红楼梦》传世,罗贯中以一部《三国演义》传世,施耐庵以一部《水浒传》传世,吴承恩以一部《西游记》传世,司汤达以一部《红与黑》传世,哈代以一部《德伯家的苔丝》传世,徐迟甚至以一篇《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传世。他们当然不是只做了这一件事,他们都做了很多事,也写了不止一部作品,但是,最能体现他们价值的就是这一件事、这一部作品。很多作家成名之后就很难写出超过其成名作的作品来了。但这一部作品足以使他为世人记住,成为文化名流。
又如,一名歌手往往以一首歌出名。如香港歌手张明敏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以一首《我的中国心》一炮打响,此后尽管他再未露面,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二十多年,但是2005年他在美国再次登台,唱的仍是那首《我的中国心》,依然受到中国歌迷狂热般的欢迎。费翔也是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一炮打响的。换句话说,张明敏和费翔只需要做一件事——在那个年代的春节晚会上唱好一首歌,而且只需唱一遍,这一辈子就成功了。所以,他们的一生实际上只需要在这个点上努力就够了,其他方面就不用去尝试了。
任何事情和行业都有自己的绝招,我们只需要比别人做得快一点、多一点、好一点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不要去做各方面面面俱到的努力,你要寻找自己最容易成功的突破口,在这个突破口上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掌握变数
这个世界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身处变化之中就要学会掌握变数。
当年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兴致勃勃地准备在伦敦举办一场演奏会。
他十分期待这场盛大的伦敦公演,夜以继日地苦练,想要在这场演奏会之中有最出色的表现。不论是宣传、造势,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随着演出日期接近,克莱斯勒气定神闲地做着最后的演练。
没有想到就在演出的当天早上,克莱斯勒竟然看到伦敦一家大报报道:
“如果读者准备去欣赏克莱斯勒的表演,那么各位欣赏到的不会是一个名音乐家的表演,而只是听听有名的盖里留斯小提琴的音响罢了。”
这个尖酸刻薄的评论可让克莱斯勒气炸了,就像是突然遭到一个敌人扔掷过来的手榴弹袭击,一切都给炸得支离破碎。
演出当天,当克莱斯勒的第一个节目表演完毕时,观众席上响起的如雷掌声久久不息。
只见这位小提琴家突然拿起琴弓,放在膝盖上用力一折,一代名琴的琴弓竟然被折成了两截,全场观众哗然。
只见克莱斯勒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对着麦克风说:“这把断了琴弓的琴是我今天早上在一家百货公司,用4英镑6便士买的,接下来,我要用自己的小提琴演出。”
这场演奏会非常的成功,但是如果克莱斯勒无法掌控突然发生的变数,那么演奏会之后即使有许多好评,可能也会被刻薄的评论家归之于那把名琴吧!
各种突发性状况,或是一种不确定因素,或是某一个转折点,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变数。
我们必须设法掌控变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的每一种变化,都会牵动整个情势的走向,关系到成败。有很多的变数都是因人而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所以人才是最不易掌控的变数。
变数的多寡,影响到风险的高低。变数愈多风险愈高,成功的几率就会下降。聪明人都懂得掌握变数之道。在制造新的变数之前,很多人都会丢出试风球先行试探,借以了解别人有何反应,然后再从这些反应当中探虚实,从而对症下药地部署自己的计划。
最后再想办法制造新的变数,让变数一直牵引着对方,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走去。
遇变则变。采取打蛇随棍的方法,刚柔并济,随着变数的产生,再增添新变数将主导权取回。
这是一种遇强则强,进可攻退可守的应变之道。可以随着局势的变化,来影响整个局势的发展,并让自己随时取得有利的地位。
最笨的方法最有效
常言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同样的道理,最笨的做法通常也最有效。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手下的郭德成就是用一种最笨的做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当时的郭德成任骁骑指挥,一天,他应召到宫中,临出来时,明太祖拿出两锭黄金塞到他的袖中,并对他说:“回去以后不要告诉别人。”面对皇上的恩宠,郭德成恭敬地连连谢恩,并将黄金装在靴筒里。
但是,当郭德成走到宫门时,却又是另一副神态,只见他东倒西歪,俨然是一副醉态,快出门时,他又一屁股坐在门槛上,脱下了靴子——靴子里的黄金自然也就露了出来。
守门人一见郭德成的靴子里藏有黄金,立即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见守门人如此大惊小怪,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那是我赏赐给他的。”
有人因此责备郭德成道:“皇上对你偏爱,赏你黄金,并让你不要跟别人讲,可你倒好,反而故意露出来闹得满城风雨。”对此,郭德成自有高见:“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们想想,宫廷之内如此严密,藏着金子出去,岂有别人不知之理?别人既知岂不说是我从宫中偷的?到那时,我怕浑身长满了嘴也说不清了。再说我妹妹在宫中服侍皇上,怎么知道皇上是否以此来试探我呢?”
现在看来,郭德成临出宫门时故意露出黄金,确实是聪明之举。恰如郭德成所言,到时的确有口难辩,而且从朱元璋的为人看,这类试探的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郭德成的这种做法,与一般意义上的大智若愚又有所不同,他不只是装傻,而是预料到可能出现的麻烦,防患于未然。
郭德成猜不透朱元璋的真实意图,该怎么办呢?很简单,把黄金露出来,一切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方法很简单,简单得有些笨,但非常有效。所以,当我们为一个难题百思而不解的时候不妨试试笨方法,也许难题会顺利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