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动植物奇闻之谜
31836200000004

第4章 一 动物的怪异行为之谜

动物篇

动物“气功师”

在非洲的赞比亚,有一种会“硬气功”的老鼠,当地的土著居民管它叫拱桥鼠。这种鼠大的有500多克重,如果有人用脚踩它,它就用锁骨抵在地上,拱起脊背,全身“运气”,施展出它奇特的“硬气功”。一个60公斤重的人踩在它身上,等于是它体重的100多倍,但拱桥鼠却一声不吭,像没事儿一样。就是使劲儿用脚踩它,它也绝不叫唤一声。等到人把脚抬起来,压力消除的时候,拱桥鼠立刻就会溜之夭夭了。

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地区,更是“藏龙卧虎”。这里生活着一种绿色的“气功蛇”,它的“气功功夫”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种蛇类“气功大师”艺高蛇胆大,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喜欢从草丛里爬到光滑的马路上,大模大样地乘凉。当载重汽车开过来的时候,它虽然预先感觉到地在颤动,但它绝不会爬走逃命,而是鼓起肚子里的贮气囊,并且快速把气体输送到全身,等汽车轮子从它身上轧过去之后,这位“气功大师”才得意洋洋地爬走。

除了陆地上的动物以外,有些海洋动物也是了不起的“气功大师”。在浩瀚的大西洋里,有一种叫海刺猬的海洋动物。它浑身长满了长刺,平时这些针刺都顺贴在身上,可一旦遇到危急情况,它全身的刺就会根根倒竖,特别锋利。另外,在当地海域还生活着一种斜齿鲨,十分凶猛,常常把海刺猬当作美食吞下去,有时候能一次吞下10只海刺猬。但灾难也跟着来临,海刺猬被吞进鲨鱼肚子以后,就会运“气”发“功”,把身上的长刺倒竖起来,就像一根根锋利的钢针,在鲨鱼胃里猛攻猛刺,直到把鲨鱼的肚子刺破。死去的斜齿鲨,反倒成了海刺猬的美味佳肴了。

看起来,气功并不是我们人类的专利,在动物世界里也有不少天生的“气功大师”呢。它们的奥秘在哪里至今仍然是谜。但生物学家们正在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知道答案。

禁圈之谜

凡是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都知道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禁圈”的故事:妖魔鬼怪无法进入圈里,唐僧等坐在圈里安然无恙。也许这个故事的灵感很可能是源于貂熊的“禁圈”。

在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的林海深处,生活着一种既像紫貂、又似黑熊的动物,这就是貂熊。它有一个异乎寻常的本领,每当饥饿时,它会用自己的尿在地上撒一个大圈,凡是被圈入圈中的小动物如中魔法,竟不敢越出圈外,只能呆在圈内一动不动,乖乖地等待貂熊来捕食。更为奇怪的是,圈外的豺狼虎豹等野兽,也不敢撞入圈内。因此这个“禁圈”具有了捕食与自卫的双重职能。

然而,貂熊的尿液中究竟含有什么成分?为何具有如此的魔力?至今还是个谜。

科学家们发现,从脊椎动物的鱼、鸟到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画圈本领。

雄性棘鱼平时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棘鱼繁殖时期,它们的性格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一条雄棘鱼会撵走附近的其他雄棘鱼,把周围场所圈占,成为“圈主”,并在其中筑巢。若其他雄棘鱼游近时,对圈占界线监视甚严的“圈主”便立刻竖起背脊上的棘,迎上去决斗,以捍卫自己的“领土”。格斗是在圈占的边界附近进行,“圈主”很少游过边界进行追击,不过并不是所有棘鱼都不能进入圈内,画圈的雄棘鱼只攻击外来的雄鱼,而对外来的雌性棘鱼却格外欢迎,它们能友好相处,从不攻击,真是典型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有人曾目击一条1米多长的麻蛇顺葡萄藤滑行而下,这时一只黄鼠狼突然窜出,绕蛇一圈,然后退去,蛇立即停止滑行,只能呆在原地吐舌头。几分钟后,5只黄鼠狼相继窜来,各叼一段蛇肉扬长而去。

田螺也有这种“特异功能”,曾有人报道,水田中一只田螺绕螃蟹画了一圈,这只螃蟹便呆着不动了。几天后螃蟹腐烂,终于成了田螺的美食。

动物的“怪圈”生动有趣,其间奥秘令人不解。不过从大量的事实可以看出,画圈并不是动物对空间本身的欲望,而是根据生活需要产生的一种本能。它们或是像貂熊一样,通过画圈以取得食物,并保证摄食的安定性;或是像雄棘鱼一样,通过圈占以招保异性,进而生儿育女,繁殖后代。

总之,动物具有这种深刻生态学价值的本能,是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的。

动物杀婴原因之谜

近几十年来,从科学家野外工作所取得的资料表明,野生动物中杀婴现象十分普遍。从灵长类、食肉类、啮齿类,一直到鸟类、鱼类都有发生。动物杀婴的死亡率竟然远高于人类中的谋杀甚至加上战争造成的死亡率。因此,当近几年来有关杀婴的报告开始频繁地出现时,许多科学家都感到困惑,环绕杀婴的原因,动物学家、人类学家、社会生物学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以美国伯克利大学的人类学家多希诺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杀婴是由环境拥挤造成的一种压迫效应。证据是在种群密度很高的猴子中确有杀婴现象,实验室空间狭窄的鼠笼里饲养的小鼠也常咬死刚生下的幼鼠。野外条件下,一些较高等的社群动物如猩猩、狒狒和猴子中,当发生种内冲突时,幼体常遭杀戮。当种群密度升高,食物显得不足时,淘汰幼体是为了减少对食物的竞争,如黑猩猩会咬死并吃掉非亲生的幼体;姬鼠会咬死企图吃奶的病弱幼体;黑鹰会啄死第二只孵出的雏鸟。有些学者将这种杀婴比作一种残忍而不经济的节育措施,因为在动物社会内,还不可能有完善而有效的避孕方法,就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杀婴也是比流产安全的一种措施,而且选择性的杀婴还有优生意义。多希诺还指出,动物在受到惊扰威胁或嗅到特殊气味时,也会发生杀婴现象,如母兔在刚产下幼兔时,如受到外界惊扰就会吃掉幼兔。但纽约动物学会的汤姆·斯特鲁萨克等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们曾在乌干达的基倍勒森林中亲眼观察到三种猴子在种群未受惊扰并且并不拥挤的情况下发生杀婴。

跟拥挤压迫效应不同的观点认为,杀婴是一种结偶生殖的需要。持这种观点的有日本京都大学的动物学家杉山,美国生物人类学家联合会的一些科学家,卡里索克研究中心的迪安·福西等,他们提出了一种生殖优性假说。杉山曾长期研究灰长尾叶猴的野外生活。长尾叶猴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温和的社群动物,种内成员会很好地集群合作,很少发生争斗。杉山发现,在这类猴群中一般由1~3只成年雄猴为头领,带领25~30只个体。年轻雄猴在登上首领宝座,接管一个种群时会杀死几乎所有未断奶的幼猴。

用拥挤效应显然无法解释这种杀婴,因为整个猴群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食物,外界环境也未对它们构成威胁。他们认为,接管种群的新雄体杀死未断奶的幼猴,是为了更快地得到自己的子代。因为一般哺乳动物在授乳期不发情,杀死幼猴可促使母猴早发情,从而早生育新头领的子代。因此,这种表面看来有害的破坏行为,除了使新头领得到利益外,对整个种群可能仍是一种生殖上的进步。就是被杀婴的母兽也往往能从自己子代的死亡中受益,当被屠杀幼仔的场面惊扰后不久,通常它就与杀婴凶手结偶。这些在老的社群中地位较低的雌体,会通过与新头领结偶而获得较高的地位,得到较好的食物和较多的保护。它以后生下的幼猴是新头领的后代,会受到保护而不致被杀。通常这类杀婴仅在短时间内进行,如杀婴雄鼠在交配后大约15天即停止暴行,据估计这是为了防止误伤自己的子代。一旦自己的幼鼠出世后,雄鼠一反前时的残暴,对幼鼠爱护备至。

但持不同观点的学者指出,生殖优性假说也证据不足。因为有些动物如兔、绒鼠、袋鼠、黄鹿等产后即会发情;而上述基倍勒森林的三种猴子在新头领接管种群后杀婴也仍不停止;对于雌体杀婴以及鸟类、鱼类中的杀婴,生殖优性原则更无法解释。因此生殖优性假说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动物杀婴的原因究竟何在,还是个待揭之谜。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

人们知道,每年总有上千头鲸鱼拥上沙滩集体“自杀”的事件。例如,1946年10月10日,835头虎鲸凶猛地冲上了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城海滨浴场,结果全部死亡,尸体几乎满布了整个浴场。又如,1979年7月16日,在加拿大欧斯峡海湾的沙滩上,躺着100多头鲸的尸体。那天,当这批前来“自杀”的鲸突然从海中冲向沙滩时,渔民们驾着渔船,开起水龙头,想阻挡它们冲上沙滩;他们还用绳索,把一些已经冲上沙滩的鲸拖回海里。可是,毫无用处!再如,1980年6月30日上午,有58头巨鲸,游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海岸西尔·罗克斯附近的特雷切里海滩死亡。

除鲸以外,还发现过乌贼“自杀”事件。1976年10月,在美国的科得角湾沿岸的辽阔的海滩上,突然涌来成千上万的乌贼,它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登上海岸集体“自杀”,尸体布满了沙滩,目睹者惊恐万分,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无能为力。可是,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11月,乌贼集体“自杀”事件,沿着大西洋沿岸往北蔓延。有时一天竟达十万只之多!这场巨祸一直延续了两个多月,直到12月中旬才戛然而止。

1905年的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印度贾廷加村失踪了一头水牛,醒来的村民们点着火把四处寻找。突然间,他们的周围落下了成群的鸟来,有的还直往火把上扑。饥饿的村民们被这突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他们纷纷对天祈祷:“是神送来了这些鸟,帮助我们解除饥饿。”从那以后,每逢刮风下雨的晚上,村民们就举着点燃的用长长的竹竿做的火把,等待着那些扑火的鸟群的来临。说来也怪,每当这种时候,总有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儿,对着火把猛扑过来。许多当即死亡,有的幸存者也不再飞走,静静地让人们捕捉宰杀。

鸟类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多年来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近年来,印度动物研究所和阿拉姆邦林业局,为了揭开鸟类自杀之谜,在贾廷加村附近设立了一个鸟类观察中心,修建了一座高高的观察塔。他们收集到飞到这个村庄寻死的鸟共有18种,有牛背鹭、王鸠属、绿鸠属、啄木鸟和4种翠鸟等。

观察中心还在这里修建了鸟类图书馆和饲养场,他们把捕捉的活鸟弄来饲养。奇怪的是,来寻死的鸟拒绝进食,在两三天内均死亡。

目前,对鸟群自杀的原因众说纷云。一种倾向性的意见认为:发生这种现象可能与贾廷加村的地理位置有关。实验表明:黑暗、浓云密雾、降雨和强烈的定向风,是这些鸟类诱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倾向性的意见是否正确,还有待于科学工作者去进一步的探索和证实。

与海洋动物——鲸冲上海滩相反,陆上动物——旅鼠奔入大海“集体自杀”,也是人们极感兴趣的一个谜!

1868年的一天,一艘轮船在挪威以北的大西洋海面上突然搁浅了。船上的人们惊奇地呼喊询问,不知所措。船长登上船桥——天啊,这哪里是搁浅啊?海面上黑压压的一片竟是蠕动着的老鼠!它们跑到大海里来干什么呢?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鼠类简直铺盖了海面,层层叠叠,连这硕大的轮船都无法前进了。它们不顾没顶之灾,争先恐后,前赴后继,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为何呢?

原来,这些鼠类是生活在挪威、瑞典等国家的一种旅鼠。平时,它们生息在深山里,吃食草木,逢饥荒时,数以万计的旅鼠,四面八方、漫山遍野而来,方圆几百里都成了它们的天下。它们爬山涉水,逃荒他乡。旅鼠过处,数万亩的植物、谷禾被洗劫一空。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曾发生过13次规模宏大的旅鼠向死亡的大海进军。挪威的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旅鼠每隔三四年便向海洋进军一次,直至全部葬身海底方告结束。

旅鼠为什么要定期地导演这场投海悲剧呢?它们又为何没有灭绝呢?有些生态科学家认为,旅鼠的生殖能力很强,鼠仔42天即可成熟,又可马上生殖大批的鼠仔,母鼠每年产仔七八次。经过四五年的繁衍,旅鼠家族便又繁盛起来,又开始了向海洋的大进军。然而,另有一些地理学家说,古时波罗的海与北海都比现在窄,旅鼠便泅水过海寻觅食物。考古学家发现,远古时候,挪威旅鼠曾经在不列颠海岸以南出现。它们在远征大西洋的时候,又老在一定的海面上绕圈转游,仿佛在寻找它们世代居住的故乡。为此,有人提出这样的猜想:挪威旅鼠千里迢迢寻找的正是已经沉没的古大陆——大西洲。

总之,旅鼠为什么定期导演投海悲剧,目前还没有个完满的答案。一些动物的集体自杀之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