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智慧
31864900000015

第15章 万事以和为贵

第一节 和气是待人之道

人们要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混同尘世,不分亲疏、利害、贵贱,以开阔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对待一切人和物,以和为贵。如此,天下便可以大治。

原文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人类是感情动物,伤心时掉泪,高兴时大笑,生气时怒骂,这一切情绪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作息。但身为有理智的人类也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的态度也可分为几种,如暴躁、温和、粗鲁、彬彬有礼等。只要细想一番,大家都会喜欢有礼的人!就以职业方面来打个比方,如教师、服务性的工作等都需以礼貌和温和性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及顾客。要是教师性情暴躁,当学生提出疑点或疑问时,不耐烦,恐怕学生则必须吃闭门羹吧?这样的教师尽到了本身的职责吗?另一例子,如遇见了老是绷着脸的服务员,大家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和气这词汇,不是文人的专用,而是一门结合了许多方面的学问。这学问不是只靠一味地啃书本就会有张漂亮的成绩单,而是要靠自身的亲历实践。只要想有自我改变,有毅力,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必能成功达致目标。当你掌握了和气这门学问,就会发现从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愚笨,中了生气的计谋,迫使自己失去了理智。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禅师晚上在禅院散步时,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知道有人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不久,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后背跳进了院子。当他落地的时候才发现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惊慌失措。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穿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从此再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老禅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正因为他用平和的心对待徒弟越墙出去闲逛,才使得徒弟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和气就是意味着温和及和睦的态度。如果人人都能秉持着和气待人的方针,这世界必定变得更美妙。

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了,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即使刀子拔出来,伤口也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心灵上的伤口和身体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和气待人,以和为贵,否则会给别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伤疤,以至后悔终身。

身旁的一些小事,都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在一个十字路口旁一位开着全新白色本田商务车的青年男子从车窗里伸出头冲着其车前的一位三轮摩托车主大声吼道:“你少脑子啊?你少脑子啊?”

原来,那位直行的三轮车停在了右拐的道上,挡住了本田车向右行驶。

三轮摩托车主听到吼声后,回头看看,未说一句话,立即将三轮车开到一边,让出车道,本田车随即转弯急驰而去。

“少脑子”可谓是一句市骂,常常可以听到,大意是说人不懂规矩,不识时务,不会做事。可是,即便是三轮摩托车占据了车道,本田车驾驶员说话为什么就不能和气点呢?如果他带着宽容的心,和气一点向三轮车驾驶员说明其占道的话,不仅自己的心情会好一点,那位三轮车驾驶员也不会因挨骂而心情不好,路人对本田车驾驶员投去的目光恐怕也是赞许的。

和气是待人之道,有时候,一个温和的回答就能给你带来好运。

小张是一个学业有成的青年,自修了法语,希望能在外企工作。于是,他便写了几封求职信,可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仅有的一封回信不但拒绝了他,还说他的法语简直是狗屁不通。他肺都要气炸了,立即回了一封写满了谩骂的语言的信。正当他准备寄出时,转念一想,这又何必呢?既不会骂掉他几斤肉,又不会让自己占便宜。他便重写了一封,信上说自己的法语是自修的,也许不太通顺,并感谢对方的教诲,自己会继续努力的。出人意料的是对方居然又给他回信了,说会考虑他的工作,一周后他就接到了那个大企业的聘书。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和气地去对待别人,那么,我们的心情就会更快乐,人生也会更美好。

在生意场上,更要和气待人,因为和气方能生财。商人都知道以和颜悦色来笼络顾客,这样,顾客还能不把你那里当做消耗银子的一个好地方吗?

假如有两个商家卖同样的东西,一家拉长着脸,不给人好脸色,一家满脸和气,显然后者的生意做得好得多。这样看来,买一份货,外搭一份和气,要远比买一份货,还得搭一张长脸合算得多。可见,和气也是有含金量的,是有增值的,和气也是一种商品。

商人做生意,当然是以赚钱为赢。有一个老字号商店的老板,算是把这一课学透了。凡在他那里买东西的,无论年少年长,还是文弱强壮,他都对你一脸笑容,非常客气。有时碰到一两个年少无知的,冲撞了他,他也毫不介意,甚至还会夸奖两句那些冲撞他的人。

如果那人不知趣,听不出话音,旁边的伙计耐不住握紧老拳,想打一个出手。老板却目示不要动怒,送走即了之。如果伙计们咽不下这口气,露出些许言语,老板便会断喝制止。这使新来的伙计往往不明白,也总是不大痛快。当然,等到他们待久了,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待人接物和老板如出一辙。

一次,有个年轻人去买水果。“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10元吗?”他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很挑剔地说。

“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年轻人说:“一斤8元,卖不卖?”

老板还是微笑地说:“先生,我一斤卖你8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

“不会那么不好的,而且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要卖15元了。”老板依然微笑着。

不论客人的态度如何,老板依然面带微笑,而且笑得和开始一样亲切。

客人虽然嫌东嫌西,最后还是以一斤10元的价格买了。

等到那位客人走了,老板自言自语地说:“嫌货人才是买货人呀。”

如果你是一位“见火就着”的人,要想招揽更多的顾客,要想得到利润,不妨学一学上面例子中的老板,不在乎别人的批评,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千万不要因为不能承受便生气,这样不只是修养好不好的问题,也是对自己的商品是否有信心的表示。

和气待人,是一种境界。当我们和气宽容地对待所有人时,就可以和气宽容地对待整个世界,我们的身心也就愉悦了,心胸也就开阔了。

第二节 人贵有宽容才能和谐

宽容,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修养。宽容是指对不同观点和不同意见的自制和忍让,也是冲突双方的理解、沟通与合作。对于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每个人来说,具有宽容的境界本身就是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一种体现。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宽容本身具有和谐的品质,每一个人努力宽容的过程,就是在构建一种和谐。

宽容会使人生得到升华,在升华中找到平静,在平静中得到幸福。现代人在获得优厚生活条件时,更要学会宽容,不要因小事就去报复他人。如果所有人都宽容,不仅是自己一生的幸福,也是社会之福。

真正的宽容是以自己的自觉行为、人格魅力以及必要的理性说服相对过错的一方。当对方被你的努力感染之后,宽容才真正实现了。只有宽容了别人,你才能被别人宽容,才能得到别人对你的尊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和别人相处。你是否想在别人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呢?如果想,那么你首先就要做到宽容,做到和睦相处。

宽容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在这个人口越来越密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地球上,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甚至无意间冒犯伤害,这就需要宽容来调节和维系。波斯诗人萨廸说得好:“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容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真正的英勇果敢,绝不等于用拳头向别人发言。”

宽容是人的大度之美。它是高度的涵养、宽阔的胸襟、高远的志向、深睿的智慧、善良的本性的集中表现,更是具有“仁爱之心”的“真正的人”的特征。

战国时期,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立下大功,被赵王拜为上卿。大将廉颇因他年纪轻,资历浅,反而位居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服气,扬言见了面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说后就称病不出,避免与他发生冲突。外出遇上后也主动回避,他的门人为此感到耻辱。蔺相如对他的门人说:“我和廉颇将军一文一武,是国家重臣,如果我们闹矛盾,就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我这样做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廉颇听说后深感惭愧,就赤着上身,背负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从此二人和好,并结为刎颈之交,共为国家效力。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赵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这就是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自古以来,这个故事就被人们广为传颂。试想,如果蔺相如一怒之下,与廉颇力争到底,也只能反目成仇,且威胁到赵国的存亡,这就说明了宽容这种美德的重要性。

宽容,体现人的自身修养和素质。有知识、有素养的人能宽容,会宽容。他们遇事冷静,善于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因为,他们看事物,处理矛盾,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那些区区小事与他们心中的目标和理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培养高尚品格。

二战结束不久,在一次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了,丘吉尔先生,您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朗地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庆贺吗?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丘吉尔是那么从容,那么理智,他的话成功地表现了一种极宽容豁达的大政治家风范。

宽容是一种“宰相胸襟”,是一种大度。大将风度,是求“和”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算得上是比较宽容的人了。而他也正是靠这一点得到重臣相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的盛世与“贞观之治”。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徵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夺取储君之位后,不记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徵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对大臣们知人善任,还造就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一代卓越政治家。

细细想来,李世民若是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对别人过失耿耿于怀的人,也许就不会谅解魏徵,历史上也就不会出现“贞观之治”这个词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在相处中,如果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正的机会。能在谅解别人的同时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人或事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同样,自己的为人,自己所做的事也不可能完全符合个人意愿。因此,人与人之间相处必须要有宽容的心态,才能和谐,才能滋生出幸福、快乐的感觉。

元朝末年,朱元璋带着军队攻打集庆。集庆城攻破了,朱元璋接受了36000多个元兵向他投降。

不久,有人造谣说朱元璋要杀降兵,他们听说后,都很害怕。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立刻就在降兵里挑选了500个最强健的人,叫他们到自己的住处来当卫兵。当天夜里,朱元璋摘下头盔,脱下战袍,并且把旧卫兵撤去,很坦然地躺在床上一直睡到天明。从这件事后,这些人都很感激他,自此全心全意为他尽忠。

虽然人们都知道“以和为贵,以诚待人”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往往升到一定地位后,就把待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忘了。像朱元璋虽已高居上位,却还能以诚心对待下属,值得人们钦佩!值得我们学习!

宽容,是胸襟博大的智者为人处世的一种人生态度。懂得宽容,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反之,没有宽容的世界里,永远也不会有宁静和幸福。胸怀宽广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能陶冶情操,带给你心理的宁静和恬淡,不但可以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使之变得和谐,而且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

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大度美的人,当他接到族人来信要他帮忙与邻人争地筑墙后,就回信规劝道:“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家人和相争邻人听到劝说后,都各自退后三尺,不仅化解了邻里矛盾,而且留下了“三尺巷”的佳话。

人与人“贵和”。《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亲如兄弟或者说一个人的视野已达到(君子)境界时,什么人都可能成为兄弟(朋友)。

在《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就颇为详细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产生力量;和谐,及乎天、地、人,关乎你、我、他。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它能在人类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它能浇熄怒火,化解愁恨,它可以感化邪恶播散善良,它能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它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它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它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间,它可以让人间充满真情,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

对人,我们要学会大度,尤其对同事朋友,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用一颗平和的心来对待每一件事,以冷静的思想来处理事情的一点一滴。学会宽容,让世界因为有你的宽容而多一份和谐。以宽容的心对待别人,你才会拥有快乐、和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