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报考哪所大学
小杰上大学时,父亲曾请教过全国某著名大学的一位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
这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小杰的父亲: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偏远地区有一个女孩子,学习特别好,人称‘三脑袋’,物理、数学、化学都能考满分。高考时,父母让她考我所在的这所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可父母逼她报考,说是让她为祖宗增光;老师也劝她报考,说是为学校增光。她违心地上了我们学校,情绪一直不稳定,妈妈在校园里陪了她很久。妈妈回去后,学校进行了三次考试,她的成绩都名列中下。过去,她一直是当地的‘状元’,这样的结果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入学仅三个月,她便跳楼自杀了。
“她的母亲到学校来‘接’她,欲哭无泪,一声接一声地喊:‘是我害了我的女儿!是我害了我的孩子!我当初为什么要逼她?!’”
教授讲这番话时,情绪很激动:“为了进军清华、北大……牺牲了多少孩子!”
不成为小提琴家,也能享受小提琴带来的快乐
十九个世纪初,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但又怕讲出真话会伤害少年的自尊心。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支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不忍卒听。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
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老琴师又问道:“你快乐吗?”
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
老琴师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
少年听了琴师的话,深受触动,他终于明白过来,快乐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也最低的成功,却能给人真实的受用,倘若舍此别求,就很可能会陷入失望、怅惘和郁闷的沼泽。
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的梦想。
这位少年是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一生仍然喜欢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脚,却能自得其乐。
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但过分的关爱会让孩子背负不起。
现在的独生子女承载了太多的希望,两家人、三代人的希望几乎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孩子从刚刚懂事起,就丧失了自由,时间全部被学钢琴、学舞蹈、学奥数、学口才等活动占有。父母总想孩子长大后成个什么家、星的,根本不去考虑孩子是不是有这些方面的悟性,更别提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了。与孩子年龄不相符的重负过早地压在孩子身上,本该充满笑声的童年因此变得暗淡,有些孩子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更不要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而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或者有没有天赋。太高的,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和对不起父母的罪恶感。
家长在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水平,如果期望值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不但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与学习负担,让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厌倦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剥夺孩子本应有的生活乐趣,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生活状态,影响其身心发育,损害健康。
只要父母放下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目标”,不再追求“虚荣”和盲目“攀比”,你的孩子肯定会快乐起来。
建议一:对孩子不能没有要求。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要求,或者有过要求但没有坚持,或者曾经有过不恰当要求转而变为不再要求;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没有期待或者有不良期待,那么孩子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课内课外的精力就不会都花在学习上,并且会逐渐沾染各种不良习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接着孩子便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进而变得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甚至害怕学习,逃避学习。于是,孩子的学习生活便会出现若干恶性循环圈。父母对孩子没有要求或要求不当,没有期望或不良期望,是导致孩子低成就动机、低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
建议二: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
如果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不切实际,同样会适得其反。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管束甚严,期望太高,远远超过了孩子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的限度。处于这种要求下的孩子,往往百般努力,精疲力竭,还是容易失败。由于父母高期望值的要求和自己的失败,孩子就会产生紧张、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的心理障碍,最后失去学习信心与兴趣。家长这时如果不及时调整要求,而是继续逼,就可能把孩子逼上绝路;如果恨铁不成钢而放弃要求,孩子就步入前面所讲的恶性循环圈了。
建议三:把目标定的稍低一些,那样,孩子反而会给你们更大的惊喜!
我们给孩子定位时,要考虑孩子个性的差异,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考虑孩子的适应能力,考虑得越是全面,孩子适应得越是快。合理给孩子定位,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反之,孩子因为害怕自己达不到家长老师的要求,心里产生恐惧感,学习也就越来越费力。允许孩子犯点小错,允许孩子有失落低谷,允许孩子有偶尔的失误。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就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建议四:给孩子树立目标应该“跳一跳,够得到”。
李超现就读于某重点高中高二年级,在旁人眼中,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李超的父母双双下岗,争强好胜的父母总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虽然李超的成绩一直不突出,但他们尽力满足孩子在学习上的需求。
中考那年,李超只过了普高线,父母不顾亲友的反对,把房子卖了,拿出4万块钱把孩子送进了一所重点高中借读。由于底子不好,李超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心中深感自卑。特别是每次家长会后,母亲都会当着他的面痛哭,这让李超深深自责,压力也越来越大。高一一次大考后,李超私自外出了一天,之后,每次考试结束,李超总会离家出走,时间也从原来的一天,延长到两三天,回到家的时候也不愿多说话。
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比较普遍,父母们这样做无疑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是,一旦这种期望让孩子觉得可望而不可及时,孩子就不会回应这份爱,甚至宁可不要这份令他们痛苦的爱。作为父母,给孩子提要求是必要的,因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差,需要有人帮他树立目标并促其前进,但是,这种要求和期望应该现实一些,一般而言,给孩子树立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目标是最合适的。
建议五:不要把孩子逼进死胡同。
现在,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成为许多家长督促孩子读书的指导思想。在某些父母看来,孩子只有考进重点中学,才有希望进入名牌大学。而只有考进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才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反之,就没出息,没前途。所以孩子能否考进重点中学,就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
于是,在孩子进入小学时就出现这样一种反常现象:父母宁可舍近求远,每天接送孩子,也要想办法拉关系、走后门进所谓的重点小学。在平时,父母还有意无意以“用功学习,考上重点中学”、“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就没工作”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这些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方法,使孩子从小就挤入这样一条狭窄的艰难之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建议六:尽量不要把孩子和别人比。这样会培养孩子的竞争心理,有碍于孩子以后步入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
妈妈刚开完家长会,见了小霞就有点来气地说:“你们班小梅今天又受到老师表扬了,看看你,怎么不学着点人家!”
令小霞烦恼的是,平时邻居、亲戚家的孩子都是父母拿来作对比的“榜样”,自己在父母眼里简直一无是处!
小霞父母的用心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如果过分相互对比,刺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陷入自卑的深渊。
无论是重点学校的重点班,还是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都有成绩突出的优等生和成绩平平的所谓的差等生。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成绩差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既包括智力方面的差异,也包括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差异。好比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一样,其到达同一终点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有些人文科成绩好,有些人理科成绩好,而有些人则有艺术或体育特长。父母应该意识到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能只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定孩子的唯一标准。
很多孩子都反映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父母拿自己和其他同学比了。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爱说这样的话:“看看人家×××是怎么学的,考得这么好,再看看你”“看看×××的孩子多让父母省心,你怎么就不学学呢”!父母的用意固然是好的,但殊不知这种话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
现在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的孩子拿你和其他父母比,说“看看×××的父亲是总经理,你才挣多少钱”“××的父亲已经成局长了,你怎么还没提升呢”等类似的话时,你会怎么想?如果父母都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体会一下孩子的感受,就能理解孩子的苦衷了。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上进心,让孩子自主学习别人的长处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