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31884100000018

第18章 心理防御机制与警察身心保健(17665)(2)

4.2.冲突与挫折

既然心理防御机制是适应冲突和挫折的心理反应,那么怎样理解冲突与挫折呢?

4.2.1 冲突

心理学对于冲突的研究,主要是指动机冲突。动机冲突(motive coflict)又称为心理冲突(mental conflict),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同时并存,但不可能同时满足导致动机产生的需要,尤其是这些动机在性质上是互相排斥的时,个体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这样,其它动机就得不到满足,于是动机发生斗争、冲突。

根据张春兴先生的研究,冲突有4种意义:(1)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对立或互不相容的动机、欲望或目标时,个体无法使之同时获得满足,但又不愿意将其中部分放弃的心理失衡现象;(2)因动机或欲望不能并存,个体不能得到满足时,所形成的左右为难或进退维谷的心理困境;(3)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不协调的现象;(4)人与人之间意见不和甚至动武打斗,也称为冲突。

依据Lewin和Hovland的见解,心理学上一般把动机冲突分为四种类型:

双趋冲突

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个体对两个目标都产生需要,这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或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目标,心理上便产生冲突。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就属于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产生威胁的事件发生,迫于环境,个体必须接受其中之一,才能避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例如,甲乙之间发生经济纠纷,经司法调解甲必须偿付给乙一笔钱或者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乙,这两件事都是令甲感到痛苦的事,但他必须选择其中之一。

趋避冲突

趋避冲突又称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对同一个目标同时趋近与躲避的两种动机,一方面希望接近目标,满足某种需要,另一方面又可能厌恶这个目标,怕对自己构成威胁。例如,有的人为了表现自己既非常想主动要求一项艰巨地任务,又对自身水平能力缺乏信心,害怕完不成任务,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趋避式冲突使人犹豫不决、进退维谷。

双重趋避式冲突

双重趋避式冲突又称双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同时具有吸引与排斥的两种力量。例如,有个别国家工作人员对于下海经商和继续担任公职感到了同样的诱惑,下海经商有可能会大幅度增加收入,但面临着生活中的动荡和许多未知因素的存在;继续担任公职又感到生活过于平淡、缺乏色彩,与高收入的人比感到心理上不平衡。

4.2.2 挫折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许多次挫折体验。心理学把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叫做挫折。挫折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需求无法满足所造成的需求挫折;行动受阻的行动挫折;目标无法实现的目标挫折;失去某种事物的损失挫折等等。

主体内外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导致主体挫折体验的具体原因。如,自我期望值过高导致目标无法实现;多种动机之间的冲突;过分自卑、自恋等人格因素,以及性别、年龄、身体状况、身高、胖瘦、文化知识、能力水平、情感特征、心理素质等等各种主体内因素的影响。还有各种外界环境的变化刺激,如社会客观条件与人主观需要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变化和矛盾;各种日常生活纠纷的发生;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变化;机遇的错失,以及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都可以构成导致挫折的主体外因素。

由此看来,任何因素都可以导致主体挫折感的产生,这样人岂不是太脆弱了吗?其实不然。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决定了人从出生起,就必须不断地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地提高对各种事物刺激的承受力和挫折容忍力。面对挫折,能够战胜它,这表明你进一步走向成熟。即便你付出了代价,也不过是成长中的代价,事后将会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自信心的增强。被挫折击垮,失去了自我,这是弱者的表现。无论你有多高的地位、多渊博的知识、多富有的财产、多健康的身体,在生活中每个人几乎都毫无例外地面临一些特有的挫折因素。人在过度保护的环境中生活,没有挫折体验这绝对不是什么值得羡慕的好事。因为,在一生中永远不经受挫折和失意的人是没有的。面对挫折的不同反应,体现出每个人社会化程度、生活经历、知识结构与价值评判标准、道德修养、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个体差异。

4.2.3 挫折与攻击反应

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某种不良刺激的影响,感受到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心理不平衡时,就是主体挫折感的体现。面对挫折,有人通过攻击行为来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

“道拉德·米勒及其他研究者假定:挫折必定继之以攻击;之所以产生攻击,必定先有挫折”。这个假说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可以使我们预测到挫折的存在。相反,挫折的存在,必定会引起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那么,能否理解有挫折就必定会有攻击行为呢?显然,若把两者等同起来,结论似乎过于简单化,对人行为的描述也向原始的方向倒退。人的攻击行为不是对挫折的必然反映,而是多种反应形式之一。由于社会的和个人的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人遭受挫折后并未产生攻击心理,也没有做出攻击行为。但是挫折是导致形成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挫折增加了人采取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这种估计在理论和实践中是能够被证实的。

由于挫折,造成心理压力,并引发攻击和破坏性行为。这种对人、对物的攻击行为,被称为攻击反应。

攻击是针对导致挫折的人或事物而发生的行为,因此,这种机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反应。警察在工作中面对不法之徒对公民、对社会、对执法者的侵害行为所采取的强力制止措施,是一种维护社会利益和法律尊严的正义行为,也是一种攻击反应。但是,一般说来,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不加约束的攻击行为显然不属于健康的适应行为。遇事反应强烈、对他人和社会经常做出攻击反应的人,必将成为社会谴责和排斥的对象。而且这种做法不但没能从根本上减轻主体心理上的压力,反而会进一步引发许多麻烦,增加其心理压力。

当妨碍实现自己需要、导致挫折的因素是人时,尤其是职权、地位等方面比自己强的人时,主体感到直接的攻击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攻击的目标就会转移、泛化。可以转移到比较容易攻击的人身上,如自己的下级、家属、孩子等。还可以泛化到多种事物、物品上,直到自己的怒气平息为止。

例如,一位老先生与老伴吵架,明显是他不对,因此,他受到了子女的批评。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家人四处寻找,他却住进了宾馆,直到身上的钱花光了才自己回家。这位老人的做法,实际上是挫折之后的攻击表现。他以出走的方式让家人着急、让家庭的生活陷入不正常,以此来宣泄心中的愤懑,并通过家人的着急和对自己的关注来消除自己的失落感。这种攻击反应的实际客观效果是不好的。

当人感受到挫折后,除了个别人采取攻击反应之外,更多的人在有效地调整自己、积极适应之外,还都具有从逆境中使自己得到保护的企图。这样的适应方法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