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提高警察管理工作效能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以上调查资料反映的问题,这里仅涉及警察队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和需要注意的与激励机制、管理结构、管理思想、领导类型等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
13.6.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不是同志有了困难就关心一下,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即以个人的完善、发展为根本,以工作的实现为目标。管理工作中对人的严格要求、批评、处罚,不仅是为了组织有效地运转,而且考虑到个人事业的发展。警察组织任何工作目标的实现,靠的都是具体警察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组织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人的合理需要。
尊重下属和下属的意见
个别人在没有成为领导者之前,与同志关系密切,能够忍让宽容待人,而一旦拥有了权力则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度和做法,这是一个运用权术利用他人的人。权力可以使人变得严厉,但无法使人获得信任和支持。这样的领导不懂得以人为本的意义,会降低组织的运行效能。
任何工作,在做出决策之前同志们都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力。如果领导者认为自己的构想高人一等,就不会认真对待不同的意见。即使是为了体现民主程序,让大家提出建议也不过是虚晃一枪走过场。其实,在警察组织中好的工作方案就如同是企业的资产,领导者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而应该是最会吸纳合理建议、最善于做出决断的人。如果领导者工作简单粗暴,压制不同意见的正常表达,这是对同志的不尊重,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单干户”。
关心下属的身心健康
每年都有干部体检,这本身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是,如果对于体检发现了身心健康问题的人没有相应的政策,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那么体检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警察组织是刚性化管理的组织,是突出贡献与奉献的组织,任何人在这里探讨投入产出是否合适,斤斤计较都不会成为好的警察。警察的平均寿命低于市民平均寿命10岁,许多警察英年早逝,倒在了工作的岗位上。这是警察的工作特点使然。一个好的警察,就应该有奉献精神。
但是,领导者应该有身心健康意识。如果领导者对于自己的干部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对于自己的干部因为忙于工作连自己的家人重病都舍弃不顾这样的事情都视而不见,或者无视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同样不是以人为本。此外,称职的领导者懂得家庭的稳定与队伍的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
警察组织需要独立的个人负责精神,更需要协同作战的合作精神。以人为本从个人角度则体现为自行负责的工作态度。既清楚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和对组织负责之间形成了内在的统一。
以人为本在警察管理工作中不应该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具体的管理方法,体现的应该是一种管理的理念、价值观和警察组织的文化特征。
13.6.2.规范的管理和正规的训练
警察组织的工作任务是通过不同的警察个人来完成的,人力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不能靠简单的降低成本,加大使用力度来提高利用效率。而应该通过管理和训练,向素质要警力。
为了严格队伍管理,警察组织始终在加强“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是指在行动上、在具体操作上以达到“规范”为目的的行为。警察组织是纪律严明的组织,在工作和日常行为方面有许多严格的纪律规定,设置了许多不可逾越的“高压线”,甚至连着装、发型都有具体的规定。在工作的质与量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只要“规范化”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就有利于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就必须得到贯彻执行。向素质要警力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加大警察队伍的培训力度,晋职、晋级和各种竞争中的淘汰都应该经过培训和考核的过程。这种培训和考核应该紧贴工作实际,由应试教育向活动训练课程和素质教育方向过渡。
把规范化管理和教育训练视为形式而束之高阁,出于感情与顾虑的原因使之无法得到切实执行,或者由于时间的因素领导者失去了一视同仁、不拘一格、奖惩严明的豪气,都会削弱管理的效能。要想充分发挥规范化管理和教育培训所起到的积极心理效应,必须要树立规范化的意识、要有规范化的措施、领导首先要在规范化的约束之下开展工作。
规范化管理和教育培训的心理意义在于,严格的管理和正规的训练会使人产生一种压力,尽管有时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但如果能够一视同仁的话,理智会使每个人认识到这是组织建设所必需的,同时也会因此自律。另外,近乎苛刻的制度使人感到工作的价值和这个组织的希望,有助于人工作的正规化、职业化。经过服从、同化、内化和外化的社会化过程,当个人和集体感受到规范化带给个人和组织的好处时,就会将“不得不”的约束转化成“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的自我行动方式。这时的人是自觉的警察,组织将是成熟的、规范化的、有效的组织。
13.6.3.公平竞争与人员合理流动
规范化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了警察组织的发展建设中,竞争机制激励每个人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了警察组织的工作效能。在这种机制中,个别不思进取的人对整个警察组织而言失去的只是非常小的机会,对个人而言则会丧失百分之百的机会,最终只能被流动出去。对于组织来说则增加了生机和活力。
如果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使个别善于在人际关系方面做文章的人能够加官进爵,使那些只知道工作的人,或者为了工作付出了伤病和鲜血代价的人受得不公正的对待,这是不合理的,违背了科学管理的原则,同时也是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的。调查显示,广大民警对基层领导竞聘上岗还是持普遍欢迎态度的,见(表13—12)。而公平竞争、公开竞争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从制度上保证每个人都有学习、发展和参与竞争的机会,则体现了警察组织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支持人的文化特征。领导干部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为部下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提倡公平竞争、光明正大,而不是搞人身依附、平衡政策、声东击西、暗箱操作,这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突出表现。
一个高效能的组织,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是合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处于适合的岗位上。在警察组织中,人员的流动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但这种分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人员的安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不同岗位的调整同样面临着择优的竞争。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工作岗位对人的要求会出现变化,而且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在不断变化。当人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工作时,就要调出这个岗位。当更重要的一些岗位需要人员时,同样也需要竞争上岗。否则,一个明显无法适应工作要求的人占据了重要的岗位,就势必会增加与其他人的摩擦,影响组织的发展。这种竞争基础上的人员合理流动,促使人珍惜自己的岗位,发愤工作。
13.6.4 关心下属的合理需要
需要产生动机,帮助下属形成合理的动机,并满足这种需要,就会激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
工作的需要
经过组织的训练和教育,广大警察感受到警察工作的社会价值,产生了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产生了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人的行动积极性总是表现在追求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树立明确的目标对人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实行规范化管理,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这有助于人保持行为方向,消除不符合规范的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但这个目标应该是符合客观实际,具备科学性的。另外,在需要警察执行特殊任务的时候,应该考虑配备符合特殊需要的装备,采取相应的特殊措施,把警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始终放在重要的地位来考虑。
尊重的需要
警察的工作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了贡献和奉献的精神。人民群众的爱护,社会的肯定是他们坚持做好工作的重要动力。因此,应该大力宣传他们的工作成绩,使优秀者获得荣誉、立功受奖。当个别同志在工作中被群众误解,或受到诬告陷害时,既应该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又应该及时澄清问题,给他们以肯定、关心和保护。要做到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功利的需要
警察职业是个讲贡献、奉献的职业,但是并不否定人对功利的合理追求。公平竞争与人员合理流动作为一种推进组织发展的活化手段,激发的正是警察组织中对功利的合理追求。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发调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和要求。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应当正视,在许多情况下人的动力在于人的功利性。与贡献、奉献精神一样,人的健康积极的功利需求同样是警察组织发展的活化剂。
过去警察组织中更多地强调的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服从组织需要”、“做一颗螺丝钉”,如今竞争、竞聘给人更多的流动和发展的机会。不安心于一种工作,而去争取另一种工作,不再简单地是一种消极的行为。竞聘领导工作岗位、渴望立功受奖,这种功成名就符合组织目标和社会的利益,才能够实现,这是对人的功利性和工作成绩的共同肯定。
后勤保障的需要
在可能的范围内要考虑到警察工资、住房、子女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需要,要考虑到不断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保证他们的休息时间,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中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