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前,中华民族就流传有“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向往。
2007年11月7日,完全由中国人独立研制和发射的“嫦娥1号”月球观测卫星经过326小时的飞行和380万km的跋涉,顺利进入距月面200km的环月圆轨道。中华民族世代不忘的奔月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人类已经发射了数十艘探月飞船与卫星,美国航天员曾数次登上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标本,但世界各国科学家对探测月球仍热情不减。这首先是因为月球在科学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探索月球可以更加丰富人们对于天文和宇宙的了解,促进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宇航技术、遥感技术等发展;同时月球还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微重力和无磁场的真空环境,适宜开展各种新型材料或生物药品的实验和生产。月球上存在100多种矿物资源,其中很多是地球稀有矿物。此外,月球还可作为人类进一步探测其他行星的理想基地和“跳板”。
正由于此,中国科学家在1994年首次提出探月构想。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在首次公布的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中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中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国家航天局制定了探月20年规划,包括“绕、落、回”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年1月正式开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1号”搭乘“长征3号”甲火箭在巨大轰鸣中顺利发射升空,首先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6小时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星箭分离后进行了3次加速,将飞行速度提高到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10.58km/s,按预定的时间和位置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向着月球飞去。
由于控制精准,在奔向月球的飞行过程中,科学家取消了两次中途轨道修正。11月5日,卫星接近月球,进入月球捕获轨道,先后进行了3次近月制动,降低飞行速度,将轨道调整为周期127分钟,高度为200km的绕月轨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在轨测试,卫星上的遥感仪器相继打开。“嫦娥1号”伴随着北宋词人苏轼名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咏唱,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状态。
“嫦娥1号”的设计工作时间为1年,期间将在世界上首次用立体相机获取覆盖月球全球的三维地形地貌照片,首次对月球表面14种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元素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首次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月壤厚度及其分布。很快,中国科学家还将实施“嫦娥”二期工程,发射机器人到月球表面实地探测。今后,中国人还将派自己的航天员登陆月球,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和月球基地,以及开展对火星、小行星与彗星的飞船探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