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金星离火星有多远
31931100000062

第62章 金原子的半径

设想你乘坐“时光机器”回到古代,当时的人们并不懂得多少科学道理。你该如何向他们解释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原子?

其实用不着你来解释,因为最早提出“原子”这一思想的正是古时的人们。事实上,许多近现代科学思想能在古人那里找到源头。因为古代人也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也在观察与思考,尽力将世间复杂的万事万物归纳整理为相对比较简单的成分和基本规律。这种求知与探索精神正是千百年来科学技术传承与发展的动力。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便推想,尽管世界万物在表面上有明显的差别,但它们可能都是由共同的基本元素,即水、土、空气和火组成的。公元前5世纪,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的学说,认为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是由同样的原子组成的,它们永恒存在,在无限的空间中向四处运动,互相冲击,同类的原子结合在一起组成元素,形成各种物质。由于“原子”在大小、形状、位置和运动方面不同而产生了物质不同的特性,例如在石头和铁中,原子只能颤动,而在空气或火中,它们就能在较大范围内跳动。

尽管“原子论”后来受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但其思想仍然被近代科学家所继承,如布鲁诺、伽桑狄、波义耳和牛顿等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借用过“原子论”的某些观点。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结合当时新的实验发现,并借鉴古希腊人在物质解析方面的某些观点,提出了全新的原子论,认为每种元素都拥有各自的原子,元素的性质是由它们的原子决定的,原子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它们的重量不同,它们的相对重量称为原子量。

新原子论还指出,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相结合,这导致了后来原子价(再后来称化合价)概念的提出,并使元素的原子量与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逐渐显露出来。1869年,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将原子价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族里,指出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和规律,对扩大原子论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原子是否真的存在仍充满疑问,因为这只是一种理论推测,没有人能看见它。直到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的散射实验,才首次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并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金原子的半径约为1.6×10-10m。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看不见原子了吧?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差不多1万个原子垒在一起才和一张普通纸的薄厚差不多,人们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