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柳下惠看见糖水,说可以用来滋补身体,而盗拓见了,却道能用来粘门闩。他俩是兄弟,所见的又是同一种东西,想到的用法却这么天差地远。“可见,对同一件事物,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这种“糖水功用有别”的观点,对发明创造有什么启示呢?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对现有事物另眼相看,有意去发掘或拓展它的功用,或许是一种创新良法。
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说:“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因为我们观看事物时,只习惯于回忆前人对它的想法。须知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星半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发明创造中的功能发掘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对世界上原有的事物进行重新审视、分析和处理,大胆延伸前人或他人的思维轨迹。以充分发掘每一事物的潜力或潜在价值。形象地说,这好比掘井,别人虽然曾经挖掘过,但由于碰上了石头而转向别处,或掘得不深而得水不多,当你继续对这口井挖掘时,只要搬掉石头或再往深处多挖几下,或许能得到涌泉如注。
进行发明创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基于这一目的最简捷不过的一种办法,就是对世界上原有的事物挖潜,即最大限度地挖掘原有事物的潜力,如用途、功效、价值等。
拓展产品的新用途,首先得对产品的性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当然,这需要知识的支持。比如在分析小苏打的基本性能时,你得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不管它作为除臭剂还是清洗剂,也不管它具有何种商品形象,小苏打总是碳酸氢盐(NaHCO3)这种化学物质。
发掘现有产品的新性能离不开观察与实验。许多事物的非常规性用途,可以通过观察去了解。比如人们发现用酒可以灭菌消毒,治疗风湿病痛,从而知道了酒的非饮用性能,某种偶然机会,也可使人们对某种产品另有认识。有人偶然将洗衣粉溶液滴洒在花卉上,发现花卉从此不怕蚜虫危害。略加思考,便会想到洗衣粉的杀灭虫害性能。对于复杂的性能,或许通过实验或试验才能真正了解。比如小苏打的药用功能,不经过大量的理化分析和临床试验,是万万不可轻率地将它当做药品开发的。
运用功用发掘法,从思维角度看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不要认为世界上的红砖只能当作建材。尽管这种一物可以多用的道理人人皆知,但要灵活运用这一道理获得创意就不是人人能为的事了。
比如,家中的调温式电熨斗,除了用来熨烫衣服外,还能作什么用?这里面有没有新产品开发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