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的强弱,师资力量强弱是培训机构实力的一个重要条件。首先是老师的数量和老师的专业化程度、专职老师的比例。一般来说需要指导老师具备三年及以上相关经验,而专职老师比兼职老师责任感强,并能更大程度地为学员提供服务和咨询。
一般来说,培训机构在进行招生时都会提供一次免费的公开课讲座,以通过公开课让学员了解机构的授课模式。这也是学员了解和衡量培训机构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听课时,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讲师进行了解:
能否准时上课。一个好的指导教师会早些到,对上课用的设备进行检查。
备课是否充分。观察指导教师对讲义的依赖性便可以看出其敬业程度。
组织课堂内容是否井然有序。
是否继续深造。现在的知识更新很快,讲师应不断充电学习,尽力使自己站在培训和证书考试的前沿。
他们能否提供业内最新信息。一个好的指导教师应广泛涉猎业内最新动向,并及时与课堂理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权衡一下服务的承诺,培训机构的一些承诺,如保证毕业后在外企就业、出国深造等等,往往是最让人拿不准的。事实上,培训方的承诺能否兑现,是可以事先窥探端倪的。首先,可以充分考虑其合作方的背景。
有一些国际着名公司或名牌大学做依托,至少让人放心一大半。其次,培训的执行方,也就是国内主办方的实力也是承诺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
充分了解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系统,备考方案设计不合理、或者针对性不强,最终会造成学员在学习后效果不佳,有时甚至会出现初始价值被转移的问题。所以,课程设置及班级人数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课程设置要齐全,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入学水平学员安排不同的课程。
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办学历史较长的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在社会上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所以能长期存在和发展,能够保证学习质量。其次就是能否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短期培训学习的不仅是理论,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因此是否提供实践环境也是选择培训机构的标准之一。再者,要看师资力量是否强大,技能培训必须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讲师,必须有厂商认可的老师。有些机构没有厂商认可的老师,只好从社会上请讲师,讲课质量可想而知。最后,确保培训教材的正规性。一些培训机构使用的培训教材竟然没有出版社,也没有定价,书中印刷错误很多,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选择明确的培训方向,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如今,许许多多的职场中人为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使自己获得进一步提升的资本,积极参加培训。但其中很多人对于该学什么并没有方向,更有人辛苦地学了好一段时间,却发现没学到点子上。
以下就是其中的几种类型:
类型一:享受公费培训型
杨先生毕业于北京某知名的大学,凭着优秀的能力进入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上班。在公司的薪资构成中,杨先生每年有几千元的培训经费。本来,这也算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如何处理这笔钱呢?杨先生真是左右为难了。要说多也不多,要说少也不少,只是这笔固定的投资,你不能拿去花在别的上面,只能用在培训上,真是不尴不尬的。对他来说,这还成个难题了。
像杨先生这种人,虽然享受公费培训补贴,但对公费培训资金如何调配却没有方向。他们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去把握、如何控制的问题。不花是浪费,可要是如果培训费用超支了那自己贴钱又觉得吃亏,这样,可就让人伤脑筋了。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为这样的事情而烦恼,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能给你这样一笔培训费用,说明公司把你当成了培养对象,这是对你的重视,你也就应该感到荣幸,所以一定要重视它。当你拿到培训资金时,你可以去选择一些品牌知名度较高、和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的长期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这笔钱用得刚刚好。建议自己提前付一下费用,然后可以把多出来的放到下一年度报销,不要害怕自己会“亏”,公司既然能给你培训费,证明很重视你,这才是最珍贵的。
类型二:盲目参加培训型
林小姐在一家做图书出版的文化公司上班,本专业是编辑出版,应该是做文字的。可是因为公司规模比较小,人手少,缺美编,公司先安排她做平面设计。林小姐虽然是学编辑的,但对设计很不在行。可是公司的事情不能推脱,自己又好强,就答应下来了。为了做好设计工作,林小姐在外面报了个学习班,专门学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可是现在,公司规模扩大了,有发展了,公司招了一个专门做平面设计的高手,这样,林小姐就被调回文字加工部了。这时她有点后悔了,因为,自己的文字水平并没有继续提高到一定的层次,而设计又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而当初自己业余去学的那些软件既花了钱还搭上了时间,自己以后估计也不会再做设计了,想想真是不划算。
这种类型一般出现在那些初入职场、上进好学的人身上,他们盲目参加培训,耗时费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明确规划。
其实,在选择培训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充电的方向必须与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契合,因为充电的最终目的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对于职场中人来说,最需要明确的是参加的培训对未来发展的帮助程度有多少。因此,参加培训必须有一个大的前提,即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这个规划的可实施性究竟有多少。只有这个前提确定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培训。
类型三:通过培训转行型
刘小姐原来学的专业是外贸,毕业后在外贸公司做文员。工作后,她发现当年的专业是父母定的,自己并不喜欢,她希望能做自己喜欢的设计工作,但因为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她觉得必须参加培训,希望学成后,能够找到一份设计方面的工作。但是,刘小姐打听下来发现,原来设计方面分美术、动画、平面等多个专业,具体哪个专业的前景好,她心里也没谱。
这种类型一般出现在那些不喜欢目前工作的人身上,他们希望通过培训改变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却没有明确目标,对具体培训内容犹豫不决。
其实,很多职业发展不顺心的人都想过换个工作,但他们有的对向往的行业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凭感觉认为像是自己很感兴趣的工作。其实转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很多工作虽然表面光鲜,真正深入进去才会发现并非如此。打算通过培训改变职业轨迹必定需要时间,并且会付出更多的艰辛。对于这样的转行培训,关键是要先明确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在这方面发展。一个比较中庸的意见是,可以先参加业余班的学习,把兴趣慢慢转变为业余爱好,然后再听听行业内专业人士或职业生涯规划师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认为你具有这方面职业潜力,说不定,通过比较,你会发现,原来真正适合的还是手边的这份工作呢。
要学会等待
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不断成熟、在等待中丰富自己的经验、在等待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只要我们能够忍受等待的痛苦,并且在等待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就一定会等到“一鸣惊人”的一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人比较高调,对自己比较有自信,但这些人有一个通病: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
不管是个人的飞黄腾达,还是一个企业的如日中天,都源于这些平凡的人的不断地积累。公司真正需要的不光是那些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的人,还需要那些能够与公司一起成长的人,需要那些能够在平凡中不断成长的人。
那些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得很好的人,才可以真正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实力。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就能够以一颗心平常心去对待其他的任何事情。也只有在我们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才可能发现人生之路越来越广,成功的机遇也会接踵而来。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注定是平凡的,这就需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我们面对的每一天、每一件事。
但是往往有些人对这些小事情不屑一顾。而实际上,小事情也往往蕴涵着巨大的机会,小企业也可以赚大钱;从小的方面着手,也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由于他自己不断的努力,重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对每一件小事都赋予百分百的工作激情,他才由一个清洁工成长为国务卿。他当初进公司的时候,只有一件事情他可以做——做清洁。就是这样一份不被大家所看重的工作,他却做得有板有眼,而且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他发现有一种拖地板的姿势,可以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而且工作起来还不是很累。鲍威尔的表现被细心的老板看到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老板断定他是一个人才,于是破例提升了他。
很多年后,当鲍威尔写自己的回忆录的时候,他还记得自己所积累的第一个人生经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积累和成功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我们常说自己缺少机遇,但是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什么是有准备,不是你站在那个地方准备抓住机遇,而是你努力地为机遇的到来创造条件。就好像你把机遇当作自己生命里的一个里程碑,你为了到达那个目标就必须一步步地走过去,任何的投机取巧都是不可取的。正如孙悟空虽然经常去西天,但他还是不能带着唐僧一个跟斗就翻到西天去,很多事情,只有亲力亲为,亲手去做了,才会有成果。任何的等待我们都要相信是会有结果的。不要瞧不起手边的事,正是这些平凡日子的积累才给了老鹰搏击长空的能力,如果不肯飞上身旁的矮墙,总把目光盯在高高的半空中,老鹰也是无法上天的。等待和积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涓涓细流,一条条地汇集起来形成了浩瀚的海洋;片片树木,一棵棵地生长起来变成森林。如果我们只是在一个平坦的大道上不停地奔跑,而忘记了随手摘取那些我们应该为了以后的路所需要的东西,那么等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前行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缺少了很多的元素。
另一种“眼高手低”,如果你去问今天的学生(从专科生直至博士):工作好不好找,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说不好找;如果你去问今天的企业经理们,人才是不是很易得,同样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说找个合适的人才并不易。其中的原因,绝不是用“信息不对称”所能解释的。
我们以前过于强调干一行爱一行,强调奉献,像一颗螺丝钉拧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结果这样压抑了不少人个性、才能的发挥和人生价值与权利的实现。也许是压抑得太久,反弹得太厉害,如今的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自身的价值,过分索取,却忽视了责任和义务。一些大学生初出茅庐,实际经验和业绩没多少,要价却很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虽然这方面的例子不具有太大的普遍性,但“眼高手低”却是很多毕业生的共同现状。毕竟是第一次走上社会,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以为自己本领在手,天下尽在掌握中。不过真正做起事来,若是心浮气躁的人,就难免不知轻重深浅,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如果谦虚好学,过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也就好了,但很多人往往就是眼界太高,拿不起又放不下,最后悬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