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人类文化世界中的形象,是一个特殊而又复杂的形象。在《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便是一头牛精。这牛王魔,牛首人身,力大无穷,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难以将他制伏、擒住。后来佛祖差来峨眉山、须弥山、五台山、昆仑山的诸位金刚大神布下天罗地网,又有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巨灵神将等相助,才使这牛精交出能扑灭火焰山之火的芭蕉扇,使它皈依佛祖。牛精在凡界,成为魔;皈依佛祖后。大约该成为神了吧?
可是阴曹地府的牛头属于鬼。牛头,为古代传说中阎罗王部下的两名鬼卒之一。据说“牛头”名叫阿傍,牛头人手,双脚为牛蹄。这“牛头”携同“马面”(马面人身),专门替阎罗王拘拿死者灵魂。不知人们为什么将温良、厚道的牛,安排到这子虚乌有的冥冥世界为鬼卒。
不过民间还有美丽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原是两颗星星的名字,遥挂天边。这一“郎”、一“女”,引动了人的想象,诗人便将两颗星宿拟人化,使其成为有情的一男一女。传说中,天河之东有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每天纺织不停。她纺织的不是布,而是天上的云朵。天帝见她十分辛苦,又十分孤单,便将她嫁给了天河之西的牛郎。织女成婚以后,便不再纺织,天上的云朵越来越少。为此,天帝非常恼火,就命令织女回到天河东岸,只让他们夫妻俩每年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的原型故事有了,人们并不满足。因为这故事还缺少生活气息。于是,一个情节较为复杂的故事产生了:
这牛郎,只是凡界的一个贫苦孤儿,以放牛为生,谁也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只管他叫牛郎。有一天,他在湖边上看见了好几个美丽非凡的女子;其中一个最年轻最美丽的走在最后边,名叫织女。这些女子是到湖边来洗浴的。这时候,与牛郎相依为命的老黄牛突然说起人话来。它告诉牛郎,这些前来洗浴的女子都是天界的仙女,他只要拿到她们的衣服,她们便不能飞上天了。牛郎按照老牛的吩咐,藏起了最美丽的织女的衣服,织女便留在人间,成为牛郎的妻子。两个人在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一个人放牛,一个人织布;后来,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天帝得知织女私自下凡的事情以后,勃然大怒,便派遣天上的神将将织女捉回天庭。再说帮助牛郎娶织女为妻的老牛,见牛郎与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很是高兴。可是有一天,牛郎发现老牛在悄悄落泪。在牛郎的追问之下,老牛才说了实话。原来,它是天上的大力神,因触犯天规而受罚到凡界为牛。它说出了织女的秘密,使牛郎得以娶织女为妻。便会罪上加罪。死倒不要紧,但它不愿这对美满夫妻被拆散。老牛还告诉牛郎,它死了以后,一定要把它的肉挂在树上喂喜鹊;同时,将它的皮剥下来,做一双靴子,穿上这双靴子,就能腾云驾雾。说完,老牛叹了一口气,便死去了。牛郎和织女悲痛不止,然后牛郎按照老牛的吩咐,将牛肉喂了喜鹊,用牛皮做了靴子。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天帝派遣的神将终于来了。风云突起,天雷轰鸣,不容分说,神将扯住织女就走。牛郎见了,慌忙穿起靴子,将一儿一女装进筐中,用扁担挑起来,追上天空。将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来了,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在织女和牛郎之间一划,一条大河便将牛郎拦住。这河,便是“银河”。从此以后,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不得团聚。不过。他们毕竟是有了儿女的,大概天帝因此开了恩,所以,每年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得以在喜鹊搭的“鹊桥”上相会。
如今,“鹊桥”成了帮助男、女相识联姻媒介的代名词;牛郎、织女成了夫妇两人天各一方的形象语言。但是为牛郎、织女牵线的老牛,却被人们遗忘了,这大概也体现了“老黄牛精神”吧。老黄牛任劳任怨,不求名、不争利,人们实在是不应把它忘记。
是不是受这牛郎、织女故事的影响呢?后来,“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为小农经济下田园之乐的典型描绘。
据说,每年七月初七,人间就很难看见喜鹊,因为它们赶赴银河,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这不,人们连喜鹊都没忘记;每到喜庆的日子,特别是男女新婚之时,许多人都要将喜鹊的剪纸贴在窗上。其实,牛郎织女情爱事,最应该纪念的是老黄牛……“牛郎织女”的故事及“二亩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确是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图景;它反映了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小康人家”的向往;它也表明了牛与农家的密切关系。神话、传说,同样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的期望和幻想。
不过牛的确有温顺的一面,也有凶猛的一面。也许是基于此吧,道家的师祖老子(太上老君)便以青牛为骑。历史上,人们也以牛为战。
战国时代,燕国进攻齐国,占领了许多城池,包围了即墨(今山东平度)。坚守即墨的齐国将领为田单。危急之中,田单派人向燕军假投降,从而麻痹了燕军。然后,田单派人收集了一千多头牛。他们在牛头上缚捆了尖刀,牛尾上绑上涂了油脂的苇叶。夜间,田单令人点燃牛尾部的苇叶,驱牛直冲燕军大营。在冲阵牛群的后边,紧跟着五千名齐国兵将。牛因身后起火,惊慌暴怒,一直向前冲去。结果燕军营垒大乱,五千齐兵趁机冲杀,大败燕军,不仅解除了即墨之围,而且乘势收复了许多失地。这就是有名的“火牛阵”。
牛,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对人类的军事、政治、文化发生影响。在我国如此,在外国也是如此。
在印度,牛被称为“神牛”(我国也有“神牛”、“金牛”
之称)。屠宰牛,被印度教所禁止。据说在印度,到处可见悠悠行止的牛。在大城市中,闹市街头,牛在人群中穿行,司空见惯,为独特的印度风情之一。
世上还有一种“牛皮书”。它是爱尔兰文学中现存的最古老的手稿,因其原稿写在牛皮上而得名。据说,当年克朗麦克诺伊斯隐修道院的修士们从古老的手稿和口头传说中收集了一千一百余则故事,并利用源于8世纪和9世纪的真实资料和传说,编成这本“牛皮书”。书中穿插着宗教文章,并包括有史诗意味的《夺牛长征记》。但我想欧洲的“夺牛”,大概与我国的“逐鹿”有些类似。
当代人风行的衣服中,有一种被叫做“牛仔服”、“牛仔裤”。牛仔,为美国西部牧牛骑手,为民间传说中的传奇式人物。1820年前后,美国的西迁移民在得克萨斯西班牙裔的牧童那里,学会了骑牧技艺。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北方城市中的牛肉市场日见兴旺,得克萨斯的牧牛业开始得到迅猛发展。在十年中,牧场从得克萨斯平原扩展到加拿大,并向西扩展到落基山山麓。牧场的牛群以每群2500头左右为最佳,由8至12名牛仔放牧。牛在秋冬之际圈养,春季里,牧主将其中肥壮的赶到靠近铁路的市镇上去销售。到1890年前,因农业的发展,大片牧区被改为农场;牧牛业渐渐被固定为在铁路附近围栏豢养的方式,使富有传奇色彩的牛仔时代结束。但是,沉默寡言、自强不息和技艺超群的西部牛仔形象,却因小说、电影、电视的媒介而被人们所欣赏、传诵;昔日牛仔所穿的服装样式,也由此风行于世。
当然,更为引人注目的还属西班牙的斗牛和斗牛士。
斗牛场是露天的圆形建筑。前层较低,后层逐渐加高。在第一排观众前,有高栏挡住。高栏前后若干距离,还有一道木墙。牛追来时,人可以躲在木墙之后。
斗牛士的衣服,绣花描金(为紧身衣、裤);斗牛士头戴三角帽,足登便靴。
斗牛被放出来以后,先由几位手执红披风、身着古装衣服的人来逗它。这些人中,有一个是斗牛士,其余为他的助手。
助手引逗,斗牛士来观察牛的冲劲和特点,然后由两名手执长枪的骑士出场。骑士的双腿包裹着皮、布防护,马的股部也有防护,而马的双目是被蒙住的。骑士要对准冲撞而来的牛的肩头刺二次,再由手执短剑的“执剑人”登场。执剑人一身古装,双手持剑。剑上扎着红绿纸条,剑头带钩;剑刺入牛体后,便可钩住。执剑人向牛迎去,把三批短剑(共六把)插在牛背上,之后斗牛士的助手们再次登场,又以红披风逗牛。最后伴随着号角声,斗牛士才正式出场。斗牛士不用披风,而是在剑上覆着一条红巾。他并着双足,扭动腰肢,并挥动红巾。
此时,身受枪刺和剑伤的斗牛已经暴怒,变得异常凶猛。见斗牛士挥动红巾,它会凶狠地冲撞过来,与之性命相拼。经过几冲几躲的回合以后,斗牛士将红巾褪去,亮出宝剑,然后瞄准牛头,将剑刺入牛后颈上的只有铜钱大小的一块没有头骨保护的部位。牛倒地以后,评判员依据斗牛士的动作姿态及刺牛的准确情况,判给斗牛士一只牛耳朵或两只牛耳朵。
斗牛,充满了惊险,也刺激观众的情绪。不过,它毕竟是很残酷。但它给西班牙的旅游业带来了巨额的收入。
斗牛是西班牙的特色。人们提到西班牙,便一定会想到斗牛和斗牛士。法国大作家梅里美的着名小说《卡尔曼》,便绘声绘色地描摹了斗牛士的风采。比才创作的《卡门》歌剧中的《斗牛士之歌》,为风靡世界的名曲之一。
中国人对牛持友好态度,这大概是全世界所有农耕民族的态度。
基于人们对牛的印象和理解,人们认为:属牛的人基本上属于内向型的人,外表朴素、整洁、倔强、寡言,内里聪明、灵巧、热情。属牛的人大多很讲信用,且比较天真,但他不善于理解他人的情感。大多数属牛的人做事稳重,有条理,靠得住;他们对待工作往往是很认真的,很少马虎和半途而废。属牛的人一般都有耐心,但一旦发起脾气,也很吓人。
据有关资料及学者研究表明,牛曾为人类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动物之一;但是人以牛为姓氏,却不是牛图腾的遗迹。
据说,西周的宋徵子之后曾任司寇的牛文,牛文之后以其名中的字“牛”为姓氏。牛姓的历史名人有宋代的抗金名将牛皋及明末李自成军中谋士牛金星。此外,明初着名画家王冕有号为“饭牛翁”。他小时曾为人牧牛,并于牧牛中写字、学画,后成通儒。据说王冕的《牧牛图》独具特色,极为令人喜欢。
这大概与他放过牛,深懂牛的习性、特点有关。爱牛、懂牛的人,才会画牛而传其神。
牛入画,令人悠然联想到田家乐,耳畔仿佛传来《小放牛》的曲调。这时候,心里便会异常平和、宁静。
王冕是以放牛郎而成为大画家的。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人物以“牛角书生”闻名。隋末唐初的李密,自小好读书。少年时,他骑牛外出,便将一卷《汉书》挂在牛角上,一手持鞭,一手翻阅书籍。当时的尚书令杨素见到此况,赞叹说:
“何处书生,这样好读书!”后来,“牛角书生”便用来比喻勤奋好学的少年。
在我国的布依、仡佬、土家、苗等民族中,有慰劳耕牛的传统节日,称为“献牛王”。贵州布依族献牛王的时间为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人们要让牛休息,并专门做黑米饭或糯米饭敬献“牛王”。仡佬族的“牛王节”则在农历十月一日,逢到此日,停止役使耕牛;人们以上好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这是让牛高兴,并称之为“替牛王祝寿”。
旧时,在汉族、满族、蒙古族中流行“鞭春牛”。鞭春牛也叫“鞭春”、“鞭牛”、“鞭土牛”,为立春前的祈农之俗。元、明、清三代,都是在立春的早晨举行“鞭春牛”活动。清代,在立春的前一天,顺天府的府尹便穿着朝服率领僚属们,在东直门迎春,将芒神、土牛放进彩棚中。立春这一天,大兴、宛平县的县令在皇宫的午门外正中设案,恭候皇帝、皇太后、皇后;然后,芒神、土牛配着春山缓缓由午门进入皇城,顺天府尹则环绕土牛而走,边走边鞭打土牛……此外,在国我北方地区,在春节期间还流行贴木版画——春牛图。春牛图,也称“春牛画”或“春贴子”,源于立春时的鞭春牛,系一种祈春活动的艺术表现。春牛图一般绘画一牛、二芒童。芒童头有双髻,短衣短裤,手执柳条为鞭,或立牛侧,或追牛后,也有骑在牛背上的。
献牛王、鞭春牛、春牛图,都与耕牛有关,都寄托着人们对牛的几分敬意,并祈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一个农业国里,以粮为本;而粮食的丰收,有牛的一份功劳、所以,对于祈农的“鞭春牛”活动,连封建帝王都不敢怠慢。对牛的恭敬,我国如此,外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农业国家和游牧民族。例如尼泊尔便有一个节日被称为“牛节”。这是尼泊尔印度教信徒为敬奉神牛(黄牛)而举行的民俗活动,其主要内容为“神牛”(由人扮演)游行。据印度教经典记载,牛的两角为两座圣山;印度教的三大神——湿婆、毗湿婆和大梵天,分别住在牛脸、牛颈和牛背上。又认为:牛的眼睛是日月神,牛奶是圣海,牛尿是圣河,牛屎是吉祥之物。
在当今的电子时代,“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已不是大多数人所渴求的理想生活。但是,人们依旧喜欢小桥流水、牛叫马欢、鸡鸣狗吠的田园景象。愿华夏子孙安居乐业,不“顶牛”,也不“吹牛”,像黄牛那样兢兢业业、携手并肩地去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