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做人没压力
31953300000025

第25章 做人要低调(3)

其实不管闪烁其词也好,答非所问或打岔串音也好,其目的都一样,就是避重就轻。但这几种方法的共性就一个,那就是假装糊涂。因为只有假装糊涂才能闪烁其词,只有假装糊涂才能所答非所问,同样也只有假装糊涂用心计才能打岔,才能圆满地回答问题,圆通地处理事情,从而显现出你的处世能力。

不要自作聪明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讽喻那些整人整不到,反而贴了老本的人。

周瑜是庐江舒城人,与孙权的哥哥孙策同年,交情甚密,结为昆仲。周瑜人生得靓,资质风流,仪容秀丽,才学也无人可比。在曹操屯兵百万虎视长江沿岸的形势下,东吴议降者甚众,军心涣散,如非周公瑾在人前背后支持,东吴早归属曹操了。

当周瑜知道刘备没了甘夫人之后,便心生一计,要孙权的妹妹嫁与刘备,让刘备来入赘,然后把刘备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讨得荆州,再对付刘备。遂派吕范为媒人,往荆州说合。不想诸葛亮听到此消息,猜定是周瑜的计谋,遂让刘备应允,并让赵子龙保护刘备,临行前授与三个锦囊,内藏三条妙计。东吴那边,孙权之母听得消息,见了刘备一表人才,即真心实意地要把女儿许配与他。周瑜和孙权不想此事弄假成真,又不敢公开囚禁和杀害刘备。刘备劝说娘子去荆州,娘子应允,于是二人商定借口去江边祭祖,乘机逃离东吴。周瑜派兵追赶,却被娘子挡了回去。正当周瑜准备孤注一掷时,却见诸葛亮早在岸边等候,刘备等已登了船,往荆州而去。岸上乱箭射来,却是去的远了。刘备的兵望着急急追来的吴兵,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自恃胜券在握,不想遇到了诸葛亮,“赔了夫人又折兵”实际上正是周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俗语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也正是说明耍小聪明不但得不到最终结果,还要做赔本生意,落人耻笑。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算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凤姐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多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的局面。然而她的努力与鞠躬尽瘁,却换来贾府上下的不满,最终还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应了书中对她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使人毁掉。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那主要是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耍小聪明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耍小聪明。

好算计人的小人,无不以为自己聪明、妙算,但因为用心险恶,都维持不了长久。既要整人,又不便明言,这就注定了败局。奸计不得人心,天人共愤,自己虽精心谋划,却未免心虚。有一丝透露,就心惊肉跳。再秘密的事,也还有透风的墙,人家一旦知道了,也就“夫人”赔了“兵”也折了。一个时时、处处、事事显露精明的人,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同情、爱护和栽培,因此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

显露才华一定要适时、适当

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当。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慧者的所作所为。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可能自认为才分很高,切记要含而不露,该装傻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彻底,有了这把保护伞,何愁事业不成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我知,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使得人家知道你是个不平凡的人。使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那么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那么使一地方人都知道,仍是不可能;那么至少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要使人知道,当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从言语行动方面用力,于是言语锋芒、行动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是你细细看看你的同事,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却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圭角,言语如此,行动亦然,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材,谁知他们的材,颇有出于你上者;好像他们都是讷言,谁知他们颇有善辩者;好像都是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不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什么道理?因为有所顾忌。言语锋芒有时会得罪旁人,得罪旁人,旁人便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行动锋芒有时会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他们也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假如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你的破坏者,在这种形势之下,你的立足点都被推翻了,哪里还会实现你的求知傲人的目的!青年人往往多树敌,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就是因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的缘故。言语所以锋芒,行动所以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所以“以腼合欢”,是受过这种教训的缘故。

你也许说,如此办法,不是永无人知吗?笔者以为只要有表现你本领的机会,你把握住这个机会,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会知道。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患没有,只患把握不牢,只患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你已有真实的本领,便应该留意表现的机会;如果你没有真实的本领,快快从事预备。《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不自己把角磨平,别人必将用力折你的角,角被折断,其伤必多。锋芒就是额上的角,既伤人,也伤己!

据《史记》中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礼。老子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

老子还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此外,据《庄子》的记载,当杨子去请教老子时,老子也谆谆告诫他不要太盛气凌人,而是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无论是谦虚还是谨慎,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地,老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杨修是曹营的主簿,他在《三国》一书中,是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四十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惇也很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出兵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邕是曹操的好友,盛孚才名,但因哭董卓之尸被王允下狱缢死。蔡琰字文姬,原是卫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传入中原。曹操深怜之,派人去赎蔡琰。匈奴王惧曹操势力,送蔡琰还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董祀为妻。曹操当日去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字。曹操问众谋士谁能解此八字,众人都不能答,只杨修说已解其意。曹操叫杨修先莫说破,让他再思解。告辞后,曹操上马行三里,方才省悟。原来此含隐语“绝妙好辞”四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三里才思考出来,可见机智捷才远不及杨修。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字。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取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你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曹操怕人暗杀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说,他好做杀人的梦,凡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跃起来拔剑杀了近侍,然后又上床睡觉。不久他起来后,假装问谁人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命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语道破天机。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犯着了曹操,杨修之死,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

那么,曹操斩杨修对吗?不对,因为曹操挟怨杀人,是带着积怨公报私仇的。“门”内添“活”事件,曹操对杨修是“心甚忌之”;“一口酥”事件是“心恶之”;梦中杀人事件是“愈恶之”。一次比一次憎恨杨修,借着乱传军令,曹操名正言顺斩了宿怨之人。

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才不可露尽。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也算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些将帅帝王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有一些资料说,乾隆皇帝好卖弄才情,好写诗,写过数万首诗。他上朝时经常出些辞、联考问大臣。大臣们都很聪明,明明知道那是很浅的学问或狗屁不通的对联,也不说破,故意装作苦思冥想,并且求皇帝开恩“再思三日”。这意思无非是让乾隆自己说。果然喜孜孜地皇帝说了出来,于是大臣一片礼赞之声,把个皇帝老儿喜得不得了。杨修犯的正是这禁忌,你处处出尽风头,那魏王还能英明得了吗?这不是叫人赞扬你而冷落了主人么?这是他必死的原因之一。第二,事不要点破。譬如鸡肋,曹操正苦思于此,不知如何解脱,你捅破这层薄纸,就是羞辱了他。这是杨修死因之二。

以上两点,是杨修的死因,也是为人处世要吸取的教训。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免遇到以下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傻仔,而是都学精了。老话有一句叫:“枪打出头鸟”,这话你争着说,必定犯着时忌,或说中别人之痛处,这样你就该倒霉了。

杨修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他的死殊为可惜,可他的死确实使后人清醒。

识时务方可与时俱进

识时务,就是能够认清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能够跟着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时制宜,顺势而动。无论中外古今,只有识时务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俊杰。反之,如果不识时务,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和限制,逆势而行,盲目蛮干,其结果只能是以卵击石,被时代的车轮辗碎或甩在后头,最终一事无成。

人人心中都有一颗永远不落山的太阳。这颗太阳是温暖和活力。识时务的人能把生活落实到工作上,工作能带给他丰富的意义和喜悦。

一个识时务的人,总是会订下合理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并依靠它获得快乐与满足。所以,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必须有合理的人生目标,每一天都必须有合理的具体计划。一生的目标是做人的希望,它带给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因此,有了目标就有了积极振奋的心志,就有了处世的快乐。

处世总免不了有喜有悲,有顺有逆。我们应该相信,挫败与顺利的轮番出现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要想不让苦恼纷至沓来,就必须识时务。

使人没有成就、陷入平庸的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见识不够,不能与时俱进。

有句俗话说:“人穷怪屋基。”其意是讽刺有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一味归咎于客观原因的现象。自古以来,我国西南一农业大省因为地理方面的因素,使得经济不怎么发达,曾有某市委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这里的文化是一种封闭、保守、自足、落后的农耕文化,引来媒介对农耕文化的猛烈抨击和深刻反思。该地的省委书记有次在省扩大会议上对当地人安乐于桑田锦衣之小富、无所忧患、没有紧迫感、不思进取的心态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纯澈的光明面,只要不沉迷于个人的享乐之中,你很快就会变得开朗,情绪状况改善,快活自然流露出来。

要想培养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建议你按照以下几种方法去做:

1.遇到困难时,诚实检讨,寻求改进,不要推诿或找借口自我原谅。

2.身体状况会影响你安身立命的态度,更会影响生活情绪,所以你一定要有规律地作息,每天适当地运动,坚持下去。

3.从正面看问题。当你全盘了解事情真相之后,要以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并付诸实践。

4.阅读书籍,养成阅读名人传记的习惯。与时俱进是每一位成功者的特质,从传记中,你有机会与他们神交。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5.积极交友。与时俱进的思想,最容易从朋友那里获得,因此你要交几位品德好、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朋友。从那儿你不但可以得到友情,又可以得到美好的精神生活和处世智慧。

识时务,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幸福和快乐的必要条件。如果把这个理念导入安身立命的规则中,正如雷·克罗克所说:“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幸福,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遇到的种种难题负责任。”

“柔道”的处世方法

曾国藩说:“做人,必须刚柔互用。只柔不刚,人就容易萎靡;只刚不柔,人就容易失败。刚,不是残暴,不是严厉,而是自强;柔,不是软弱,不是无能,而是谦让。做人做事,需要自强;追求名利,需要谦让。”从这句话里,我们能读出曾国藩对老子的“柔弱思想”研究得很透彻。曾国藩为人处世推崇老子的观点,却从来不在众人面前谈论老子的思想。所以在清代官场各种人事的倾轧下,曾国藩虽身居高位,依然能全名而归,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人们在做事时,有用刚取胜的,也有用强取胜的;有用柔取胜的,也有用弱取胜的。但老子唯独提倡用柔弱的方法来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