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31959100000068

第68章 物流运输管理基础(1)

(第一节)物流运输概述

一、运输的定义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物流学界对物流研究对象的主体的认识,不包括人流,所以,这里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即对物进行空间位移。运输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

二、运输的基本功能

1.运输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

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从人类开始有了物的交换行为开始,运输这一活动就诞生了。马克思将运输称之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是将运输看成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个继续虽然以生产过程为前提,但如果没有这个继续,生产过程则不能最后完成,生产出来的产品将不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跨越。所以,虽然运输的这种生产活动和一般生产活动不同,它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数量,不赋产品以新的使用价值,而只变动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但这一变动则使生产能继续下去,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所以将其看成一种物质生产部门。

运输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表现在:

⑴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没有运输,生产内部的各环节就无法联接。

⑵在社会上,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一活动联结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环节,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联结着城乡,联结着不同国家和地区。

2.运输是物流系统的构成基础

物流系统是由一个网络构成,由物流节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者车站码头等)与运输线路构成。物品在空间上发生位移称之为线路活动;其他物流活动在节点上完成的,称之为节点活动。无论是何种物流网络,缺少了线路活动,网络节点将成为孤立的点,网络也将不存在,最终用户的需求将得不到满足。因此,运输在物流网络中的构成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3.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组成部分

物流系统具有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的三大功能。时间效用主要通过仓储来实现,形质效用通过流通加工来得以实现,空间效用则是通过运输来得以实现的。运输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再配以装卸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4.运输的合理化决定物流的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是指在各物流子系统合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最优物流系统总体功能,即系统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创造更多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或者从物流承担的主体来说,以最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物流服务。运输是各功能的基础与核心,直接影响着各物流子系统,只有运输的合理化,才能使物流结构更加合理,总体功能更优。因此运输的合理化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关键。

5.运输的场所效用

场所效用的含义是: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由于改变场所而发挥最大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了投入产出比,这就称之为“场所效用”。通过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的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来讲,也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的使用价值。

6.运输是一个主要的利润来源

⑴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它和静止的保管不同,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这一活动,而运输又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的任务,所以活动的时间长、距离长、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⑵从运费来看,运输费用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的比例最高,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用在其中约占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甚至高于产品的生产费,因此节约的潜力是巨大的。

⑶由于运输总里程大,运输总量巨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二、运输方式的分类

1. 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不同划分

⑴公路运输。它主要是指使用汽车,也使用其他车辆(如人力、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的一种方式。公路运输的优势领域是中短距离、相对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的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由于公路运输有很大的灵活性,以及两个端点劳动消耗较少的优势,近年来,在有铁路、水运的地区,较长途的大批量运输也开始应用公路运输。

⑵铁路运输。这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运输的。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

⑶水运。这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运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

⑷航空运输。这是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⑸管道运输。这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其运输方式是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循序移动实现的。和其他运输方式的重要区别在于,作为运输工具的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

2. 按运输的作用划分

⑴集货运输。这是将分散的货物汇集集中的运输形式,一般是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把分散的货物集中起来。货物集中后才能利用干线运输形式进行远距离及大批量运输,因此,集货运输是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形式。

⑵配送运输。这是将据点中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分送各个用户的运输。一般是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从运输的角度讲也是对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3. 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划分

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类,可分为一般运输与联合运输两类。孤立地采用不同运输工具或同类运输工具而没有形成有机协作关系的为一般运输。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使用同一运送凭证,由不同运输方式或不同运输企业进行有机衔接来接运货物,利用每种运输手段的优势以充分发挥不同运输工具效率的一种运输形式。

采用联合运输,对用户来讲,可以简化托运手续,方便用户,同时可以加快运输速度,也有利于节省运费。

4. 按运输的范畴划分

⑴干线运输。这是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以及大型船舶的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数量的运输,是进行远距离空间位置转移货物的重要运输形式。干线运输的速度一般较同种工具的其他运输方式要快,载运量也大,成本也较低。干线运输是远程物流运输的主体。

⑵支线运输。这是与干线相接的分支线路上的运输。支线运输是干线运输与收、发货地点之间的补充性运输形式,路程较短,运输量相对较小,支线的建设水平往往低于干线,运输工具水平也往往低于干线,因而速度较慢。

⑶二次运输。这是在干线、支线运输之后再发生的运输,是一种补充性的运输形式,路程较短。干线、支线运输到站后,站与用户仓库或指定接货地点之间的运输,由于是单个单位的需要,所以运量也较小。

⑷厂内运输。这是在工业企业范围内,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运输。一般在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仓库之间进行。

四、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原则

⑴准确原则:就是在运输过程中,能够防止各种差错事故发生,准确无误地将物品送交指定收货人。

⑵经济原则:就是通过合理的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有效地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和设备,运用规模经济原理实施配货方案,节约人力和运力,提高运输经济效益,合理地降低运输费用。

⑶及时原则:就是按照供运销等实际需要,能够及时将物品送达指定地点,尽量缩短物品在途时间。

⑷安全原则:就是在运输过程中,能够防止霉烂、残损及危险事故的发生,保证物品的完整无损。

(第二节)物流运输的基本方式

一、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特点

⑴公路运输一般是指汽车运输,它不仅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方式,而且是铁路、车站、港口以及航空港转运、接取、送达货物的重要方式。公路运输是最为普及的一种运输方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充分自由性,不受线路和停车站的约束,只要没有特别的障碍,汽车都可以到达。汽车的门到门方式运输由于减少了转运环节,可以简化货物包装,减少装卸和搬运次数,降低了货物损伤,降低了成本。

⑵但是,公路运输的成本相对偏高,不适宜进行大批量远距离的货物运输,同时公路运输的安全性较差。

2.公路运输车辆的类型

进行货物运输的汽车包括载货汽车和载重汽车,从车头形式看,有平头式和长头式两种;就车厢结构而言,有厢式、平板式;就整体结构而言,有单车(整体式)、拖挂车之分。

3.汽车运输方式

⑴长距离干线运输

长距离干线运输是使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汽车运输形式。以往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将汽车运行的经济里程限定在200公里范围,主要是地区和城市内部运输。汽车大型化以后,装载吨位几倍提高,司乘人数却未增加,单位运量的汽车自重相对降低,固而汽车运行的经济里程大大扩展。此外,汽车的“门到门”性质,可省去转运换载的时间及成本,从而汽车的干线运输不仅在水、铁运无法覆盖的地区不能不用,而且,即使在水、铁运条件具备的地区也有相当强的竞争能力。在我国铁路运力十分紧张的地区,对汽运分流的形式还给予政策上的鼓励。

长距离干线的方式往往需要以首末的集配运输配合,汽车的长距离干线的运输受用户需求量的制约,不是很普遍,和集配运输结合才算完成完整的物流。

⑵近中距离运输

汽车的近、中距离运输,较多采用“门到门”的形式,车辆大小可在较大范围选择,因而批量的制约不大,使用的局限性便很小。

⑶集配运输

集配运输是与干线运输衔接的短程运输形式,尤其是铁、水、空干线运输,用汽车进行集配衔接是必然的,可以说是干线运输的必要补充和辅助形式,集配运输主要以“门到站”、“站到门”的形式实现。

⑷联运

汽车运输是联运的一个环节。参加联运的汽车运输形式主要是集装箱车、半挂车等。

二、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以机车或者动力牵引车辆为主要动力,借助于通信和信号的联系,沿着铺有轨道的线路运行,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实现人与货物的位移。铁路是一种适合担负远距离、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的特点

⑴铁路运输的优点:

运输批量大,中长距离运费低廉。

安全性好。

污染性较低。

可以高速运输。

占用土地少。

很少受天气影响。

⑵铁路运输的缺点:

资本密集,固定投资大。

营运弹性小。

货车途中作业时间长。

车站固定,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

短距离运输成本高。

不适宜紧急运输等。

2.铁路货运的种类

⑴零担运输

一批货物的重量、体积、形状或性质均不需单独使用一辆货车装运的,则可以按照零担方式办理运输。

铁路部门规定,按零担办理运输的货物,一件体积不得小于0.02立方米(一件重量10千克以上的除外)。一张运单托运的货物不得超过300件。为了保证货物拼装后的安全,便于装卸作业和仓储保管,还规定了一些货物一般不得按零担办理,如危险品、需冷藏品、污秽品等等。

⑵集装箱运输

适合以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可以按照集装箱运输方式办理。运输货物的种类很多,但并不是所有货物都适合于集装箱运输的,有些货物虽然从技术角度看可以采用集装箱运输,但是从经济角度并不一定适合。

⑶整车运输

这是一种以整车皮装运同种货物的运输方式,整车运输可发挥整装整卸的优势,可充分使用一辆车的运力,因而整车成本较低。

3.铁路货运业务流程

铁路货运作业的主要流程包括:货物发运→货物运输→货物到达三个环节。

⑴货物发运

货物发运业务在发站进行,包括托运人向作为承运人的发站申报运输要求,提交货物运单、进货、交费,办理托运手续;发站受理托运要求,审查货物运单,验收货物及运输包装、收费,办理承运手续。整车运输是先装车后承运,零担和集装箱运输是先承运后装车。

⑵货物运输

途中作业是指在途经车站进行的作业,包括整车途中编组、零担货物在中转站的换乘专装、整车分卸货物的卸车作业,冷藏车的加冰作业,托运人或收货人提出的货物运输变更的办理等。

⑶货物到达

到达作业在货物到达站进行,包括收货人向作为承运人的到站查询、缴费、领货、接受货物运单,到站作为承运人向收货人发出货物领取通知,接受到货查询、收费、交货、交单,办理交货手续等。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既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又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在出现铁路以前,水路运输同其他陆路运输方式相比,无论是运输能力还是运输成本,都处于优越的地位,几乎无法被其他运输方式所取代。从水路运输方式看,水路运输可以分为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类。在海洋运输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

1.水路运输基本特点

⑴运量大。内河船舶的吨位可达数千吨,由驳船组成的船队的运量超过万吨。

⑵占地少。水路运输利用海洋和天然河流,不占用或很少占有耕地。

⑶基建投资少。疏竣内河航道和建设港口的费用约为同等运输能力的铁路建设费用的1/7。

⑷耗能少,成本低。水运单位耗能只为铁路运输的59.6%。运输业中,能耗成本要占运输成本的40%左右,由此比较可知,水运成本为铁路运输成本的71.4%。

⑸效率高。我国内河航运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0.6万吨公里,是铁路的112%;美国内河航运中的劳动生产率为382万吨公里,是铁路的155%。

2.水运货船类型

在水运领域的主要货船类型有:

⑴集装箱船。集装箱船是专用于装载集装箱或混装集装箱的高速货船。

⑵载驳船。载驳船有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小驳船驶近载驳船后,用大船上起重机将小驳船连船带货吊起放于舱内或舱面;另一种类型是小驳船从大船尾部浮进,再由起重平台托起置于舱内或甲板上。这类船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不需大量投资建设码头,在无码头地区也可以装卸驳船。同时将载驳船的干线运输和驳船的小量装运合二为一,可与深入到内河航道的支线运输有机结合起来,使海运、近海运及内河运输的联运得以实现。在港区条件较差,大船无法靠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载驳船进行港口驳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