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31963400000069

第69章 大学生,你有啥了不起?

教育部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这句话说的好。它不但为望子成龙的家长说了一句大实话,也为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们在就业问题上敲响了警钟。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读书万卷一跃龙门的传统观念。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们能发奋学习一举中第,将来有个好前程。农村人更是重视子女的学业,千辛万苦地供给子女读书也是志在夺魁,以此来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在古代,考生金榜题名后,就会有报子敲锣打鼓地来登门报喜,家人自然欢天喜地,还不忘记给报喜者给几个赏钱。就是在现在,也不亚于古时,有些地方现在还保留着类似的习俗,若谁家子女若考上了大学,就会大摆宴席招待亲朋邻里,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这种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影响着中国人,考取功名的风俗透着对文化和读书人的尊敬,是中国千百年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的表现。家长们平时对孩子耳提面命,读书就是荣耀,考大学更是荣耀,想要出人头地就要读书考大学,因此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就有着这样的“殊荣”。殊不知,如今的大学生可不像十几年前的大学生那么吃香了,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凶猛发展,中国教育的普及已经到了最为辉煌的阶段,大学生多如牛毛,就业难成为挑战当代大学生的最为严峻的问题。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去重新认识面临的问题。现如今不仅仅是大学生就能驾驭的时代了,考大学、读大学将来会发展成为最为基础的教育,可以说,学历不到大学的,将来都会被社会视为文盲,单单依靠“大学生”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大学生将彻底告别“香饽饽”的待遇,更要进军考研、考博的更高领域。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老大难问题,毕业找不上工作,找上工作待遇又不行。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也不甘心平庸,毕竟是读了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如何甘于做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一来显得于己不配:好歹我也是某某大学毕业的呢,岂能做这种低下的工作?,二来恐遭人笑话:隔壁家的二狗子小学还没毕业,竟然比我混的还好,我再怎么也是堂堂大学生,怎能不如他?于是在找工作时挑肥拣瘦,有的甚至频繁跳槽,路也是愈走愈窄。一时间大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犹如走入了盲区,在社会的大浪淘沙中突然找不到了自己,变得无奈和茫然。

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大学生就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劳动者来看待吗?说实话,大学生刚从学校跨入社会,各个方面都缺乏实际的经验,更应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一切从零开始,勤奋好学,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最底层、最基础做起。这样才会实践和巩固自己的所学,才会更加成熟和牢固,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有一位校友,临近毕业时他向社会提出,大学毕业不要铁饭碗,自愿回家带领群众挖穷根。这在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中,的确是需要胆识的,为此,当时一些大报也曾相应作了报道,我这校友本人也因此被邀各地作巡加讲演,他那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他本人成了一个风云人物。

还有一位校友,在校成绩斐然,毕业志向是做企业的管理者,他表示只要他领导下的企业必然会生机勃勃。毕业后,他将自己的设想和计划做了一本厚厚的册子,经过努力果然如愿以偿,做了某纺织厂的副总裁,可是一年后,在残酷的市场中,他所在的企业倒闭,他所发挥的才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学子易于激动,但思想的驱动能否与现实相符,一般却欠深思,我这校友毕业时的意志虽十分坚定,可许多客观事实与其想法难以对应,许多计划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结果豪情贻尽,壮志全无。我不敢抵毁校友,但我觉得他想问题天真,天真得与现实离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说得到,做得到,这是平凡人的伟大之处,做得到,说不出,这是一种实干家的精神,但是,说得到,做不到,语言上的巨人成功了,头上的花环闪过无数的光芒,行动上则成为实足的矮子,其言可誉,其志可敬,其行呢,可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劳动用工制度日趋社会化、市场化,大学生求职难成了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可大学生就业真的就那么难吗?其实在各地的就业市场里,一方面是大量大学生人才求职未成,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工作岗位空缺。这是何故?究其原因,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所谓求职难,除了择业观念滞后、怕吃苦又要面子,对职业有“三六九等”的尊卑观之外,最致命的原因还是自身素质低、文化技能差,导致了他们不肯从事脏、累、苦、重的体力劳动。“小鬼”太多,“唐僧肉”却不多。大家都盯着好的单位,优越的单位,必然会形成“狼多肉少”的局面,如果再挑三捡四,那肯定是很难就业了。

如今人们早已告别了捧“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年代,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审时度势,为自己重新定位,用人单位要量才录用,那么自己就要给自己量身定做,找一个能适于自己干的工作就行了。许多人都怕辛苦不愿学技术,只图个轻松的工作,在如今这个社会,大学生要打破这种腐朽的思想,要在闲暇之余,多学习多充电,最好是能多掌握几门技术,意图将来有很多的选择机会。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资本,技能就是财富,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谁拥有的技能多,谁就主宰自己命运的主动权、方足于社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要有知识技能在手,何愁没有职业?但愿那些怨天尤人的求职者能尽快摆脱悲观失望,把精力集中到提高自身素质上来,更新思想观念,向知识要职业,向技能要岗位,自立自强,与命运抗争。

除了转变观念,勤劳也非常重要。古人云:天道酬勤。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没一次本质的飞跃,都是与劳动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世世代代将勤劳视作自己永不舍弃的美德。生活中,有好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往往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社会。譬如有些人在激烈的竞争中暂时下岗,便开始怨天尤人,颓废沮丧;有些人固定工资拿到手,一天八小时“糊儿混”。临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便这也怕那也怕,做生意怕风险,摆小摊怕掉价,客观原因一大堆。

俗话说:十穷就懒。人类最大的敌人便是自身的惰性,一旦克服这一致命的弱点,是可以重新找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的。这样一来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我们身边,那些风雨无阻苦守摊点的妇女,那些满身油污干劲十足的修车师傅,还有那些风尘仆仆走街串巷的保险推销员等等,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撑开一片明媚的天空,他们甚至感激着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给了他们再塑辉煌的机遇。但“任何机遇之门只对勤劳者敞开”——在潮起潮落纷纭变幻的市场经济的大海中,这尤其是我们每个人该牢记的箴言。

“当你怨天尤人时,先看看自己是否有一双勤劳之手”。这不仅仅是阿拉伯的一句谚语,更是我们战胜惰性、不断自省的明镜。

大学生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这是最忠厚的劝言,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将小将小,天下走了。”就是一个人要谦虚谨慎,要把自己要看得小一点,这样就可以走遍天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吃得开,换言之,能走遍天下的人才是那些貌似矮小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