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是下肢与地面接触的一个重要结构,也是人体与地面的支撑面。行走、跑跳和站立、负重都离不开足。
足主要是由距骨、跟骨、舟状骨、骰骨、楔状骨(3块)、骨(5块)、趾骨(14块)等骨,并与周围诸多关节囊、韧带、肌肉相连组成的特殊结构。
足弓是人类直立行走、跑跳所独有的解剖结构。足弓增加了足的弹性,有利于长途行走、跑跳和稳定地站立及负重。
足弓有纵、横两弓,由于两个足弓的存在,使跟骨结节与第1、第5骨头为重点,形成三点鼎立的结构,有利于双足稳定地站立和负重。
跟骨是足部主要的负重骨,是足纵弓的后柱,没有跟骨则无法站立和行走。跟骨又是足底部肌肉、韧带、腱膜的附着点,故为行走、跑跳的重要组件。
腱膜是足底深筋膜的增厚部分,自跟骨结节内侧突的 面开始向前伸展分为5支,分别止于每个足趾 趾关节的侧面,腱膜如同弓弦,紧张于跟骨结节与 骨头之间,是支持足纵弓的最坚强部分。
腱膜深面有屈趾短肌附着其上,行走时屈趾短肌收缩,趾关节背伸和体重下压使纵弓下沉,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使腱膜承受长期持续的拉应力。另外,跟骨结节直接承受身体重量的压迫,在长时间站立、长途行走、体重增加的情况下,腱膜与跟骨结节附着处出现轻微撕裂、慢性劳损性纤维组织炎或骨膜下出血、血肿骨化形成骨刺,可直接或间接的引起行走时跟底疼痛。
足底皮肤致密坚厚,尤以跟部、足外缘和第1 骨头处更为明显。介于皮肤与跟骨、骨头之间,有一层具有特殊的弹性脂肪组织被称为脂肪垫,跟部脂肪垫叫跟垫。跟垫分有很多的小房间隔,由结缔组织构成。每个小房内充满脂肪组织,跟垫紧密的连接在皮肤与跟骨之间,可缓冲压力,减轻震动,起到保护跟骨的作用。
走路时足跟底部疼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叫作跟痛症。跟痛症是跟底疼痛的一个综合征,其原因多且较复杂,常见的原因有:
跟骨骨刺:跟骨骨刺引起跟底疼痛的观点已持续了几十年,至今仍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但大量的临床资料已对这一观点提出了疑问,有的患者经封闭治疗后跟底疼痛消失了,但骨刺仍然存在;也有的患者X线片显示有跟骨骨刺,但无跟痛症状。骨刺的大小与跟痛的程度也不成正比。骨刺是否是跟底疼痛的直接原因目前存有争议。因此,跟骨侧位X线片显示有无骨刺不应作为诊断跟痛症的重要依据。
腱膜炎:腱膜起自跟骨结节,止于5个 趾关节,由于长期负重、行走、跑跳,压力和牵拉力集中在跟骨结节的腱膜起点处,导致慢性劳损性炎症,产生走路时跟底疼痛。骨刺埋于 腱膜之间刺激腱膜引起的炎症,也可在走路时产生跟底疼痛。有报道,腱膜炎患者X线片显示,跟骨骨刺的出现率为58.8%。由此可见,炎症引起跟底疼痛的观点说服力较强。
跟垫退变:人到中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跟垫弹性组织退变,久病长期卧床的患者,跟底皮肤和跟垫可发生废用性萎缩。长途行走、跑跳或反复跳跃者,由于跟底反复撞击,可导致跟垫结缔组织网带断裂,脂肪间隔小房从跟底接触地面处压向外侧,跟垫变性变薄,跟垫保护跟骨的功能随之减退,此时足跟在行走负重时出现疼痛。
跟底滑囊炎:在跟骨和跟垫之间有一个小滑膜囊,在长期站立、行走时跟骨与地面反复挤压、碰撞后,可发生滑囊炎,引起走路时跟底疼痛。
足底外侧神经卡压:胫神经在内踝与跟骨结节内侧突之中点,分为足底内侧和外侧神经。外侧神经在足底外侧跟骨前有几条细支分布于跟骨面骨膜(感觉支)。在骨增生或跟骨长期受压或神经受卡压时,可发生神经炎或神经纤维瘤,引起走路时跟底疼痛。
由此可见,引起跟底疼痛的原因有多种,跟骨骨刺只是跟底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不是引起跟底疼痛的直接原因,是在骨刺继发炎症时才可引起跟底疼痛。
跟痛症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身胖体重者更为多见。其主要症状是足跟痛,一侧痛者较多见,跟底有局限性压痛点,站立和行走时出现疼痛,卧床不负重时无疼痛。有时需要与跟骨内高压症、跟骨囊肿或结核相鉴别,如跟骨内高压症的临床特点是卧床不负重时也有跟痛,此点可与跟痛症相区别。另外,对久治不愈的跟痛症或跟部肿胀的患者应拍跟骨X线片,以排除跟骨囊肿或结核。若X线片显示跟骨有边缘整齐的大囊性透明区或骨质破坏、死骨、空洞者,即可诊断为骨囊肿或骨结核。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局部热敷(温水泡脚等)或理疗,以减轻炎性反应。②可在跟痛点的鞋垫处挖一小洞,避开压痛点,可减轻疼痛。还可适当垫高鞋后跟的高度,以减轻足跟的负重压力。通常鞋后跟的高度以2厘米为宜,在此高度足的前部和足跟部的负重各占体重的1/2.③减少站立、行走的时间,身胖体重者要减肥,以减轻足跟的负重。④激素(得宝松、可的松等)局部封闭治疗,是最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⑤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跟痛症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如滑囊切除、骨刺切除或跟底外侧神经(分支)松解、切断手术等。另外,对跟骨内高压症患者可行跟骨钻孔减压术,对跟骨囊肿或结核患者可行病灶清除和植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