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祖辈做事一定要有条理、有计划。比如,家里要整理得井井有条,东西不要乱放,看完的书要放回原处,衣柜里的衣服要分类摆放等,这些细小的行为都可以影响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当然,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还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引导。
2.教孩子做计划
要让孩子做事有计划,祖辈可以向孩子示范自己的计划。即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孩子,并且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帮着计划。比如,在周末的清晨,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今天我想好好安排我们的生活,吃完早饭后,我们到公园去看花展,然后回来吃午饭,午饭后你小睡一会,一点钟我们去少年宫学画画,三点我带你去海洋馆,回来后,你要写一篇一天的见闻,你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这种示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而且,他能够学着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祖父母的计划提出了疑问或者孩子有了计划的意识后,那么,祖辈就可以让孩子来安排、计划一下了。比如,一家人有老有小,在周末的时候去公园游玩,孩子往往会喜欢玩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动,像碰碰车什么的。于是,可以让孩子将一些活动,如划船、拍照、玩碰碰车、钓鱼,按一次的次序和时间来安排,既要照顾大家,也要考虑个人的喜好。如果孩子安排得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合理,就要跟孩子讲清为什么。这种实践性的锻炼最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3.让孩子按计划办事
在日常生活中,祖辈要向孩子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并给孩子的各项行为制定一些计划。当计划制定了以后,孩子必须按计划办事,不能半途而废。一个习惯的形成关键在持之以恒,因此应经常坚持对孩子计划性的要求,并强化这种要求。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孩子主动按计划对心理和行为做出调节,发动不想做而必须做的事,抑制想做而不该做的事。由于生活经验较少,孩子的计划未必合乎情理,祖辈不要急于指点传授。不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从结果的反馈中去调整计划。比如,要去远足了,让孩子自己决定、收拾要带的物品,孩子的想法做法可能很正确,也可能不周全,祖辈暂且不置可否,让孩子在远足时体验,孩子可能会深刻感受到单肩包受力不均,不适合长时间负重远行,吃的东西带得太多会很累赘,没带玩的东西很无聊,不带饮水实在渴得慌等等。回来跟孩子聊聊这些心得,这些被整理的生活经验就可能被孩子用到下次旅游计划中,从而自然地对原有计划做出调整。在他有计划地做事并完成好的时候,应给予鼓励,并使孩子意识到计划与效果密切相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于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