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91

第91章 未来定位模糊,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2)

——池田大作

在开始我们这一轮的探寻之前,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份调查报告的内容。

在2008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进行了一次小范围内的学生课外生活状况调查,其对象是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

然而,在这份调查报告中,令我们引起注意的是,有关调查表“是否参加课外训练班”一项中,填“是”的孩子,占到了调查总量的86.5%。然而在接下来的一项“是否喜欢参加课外训练班”,填“否”的竟占到了总量的76%。

在这样的数据背后,一个问题逐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绝大多数的孩子,其实并不喜欢自己的课外安排。

更令我们感到惊诧的是,在“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我的梦想”两个选项中,大概只有12%孩子的梦想,能够与父母的期望相切合,而剩下的孩子里,有超过80%的部分,其梦想都与父母的期望南辕北辙。

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孩子们的心声。

孩子1——爸爸妈妈对我期望:当一名政府公务员

我的梦想:大明星

孩子2——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钢琴家

我的梦想:我喜欢昆虫,我想去非洲,搜集奇怪的昆虫

孩子3——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

我的梦想:读完中学,做一名作家

从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一直在做的事情,竟然有极大部分是违背了自己心愿而行的。

当我们目睹了这样的现状之后,就不能不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而想要对这一现状进行进一步的探寻,我们就必须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奇怪的状况?

对于人类来说,当每个新生儿呱呱坠地时,就意味着其人生旅途的开始。而在这个过程中,从在课堂上被提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到作文“我最想成为什么人”,每个孩子都开始在心中酝酿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朦胧梦想。

正是基于这一点的存在,经济嗅觉敏锐的商家们,也不失时机地打造了一批针对性极强的学习班,以“圆梦机构”的名义,如同雨后春笋在当今社会上纷纷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