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当孩子的表现失于自己的期待时,许多家长便轻则含沙射影,重则冷嘲热讽。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的成绩作比较。
我们常常听到的是:“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看看人家的孩子,刚刚……”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希望凭借自己不满意的态度,凭借别人家孩子所树立的榜样,再加上一个目标,使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样的刺激下,修正自己的行为,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
然而,孩子之间天生存在着差异,其观察力、理解力、以及兴趣点各有分异,用某个固定标准来要求孩子,无疑犯了机械教条的错误。况且,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或许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或许早已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厌倦。而我们的家长却并不考虑这两种情况,只一味地强调某种标准。
当我们的家长用上述言语刺激孩子的时候,便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话语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刺伤孩子脆弱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到不受重视和被贬损,从而产生自卑或者破罐破摔的情形。
第二:情感暴力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常常为了让孩子产生有继续努力的动力,而根据其表现,对孩子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
比如说,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成绩不如意时,许多家长往往会冷脸冷面,举止严厉,也绝不会满足孩子所提出的要求。但当孩子在这方面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会下饭店、发奖金、言语温和、万事应允,毫无节制地滥施奖赏。
这种从天上到地下的差别,无疑意味着对孩子的一种欺诈与损害。.
我们知道,孩子的心理机制远未健全,当父母的态度转瞬即变的时候,无疑会令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并非是爱自己,而是爱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爱自己拿回来的奖杯、名次,从而产生一种被利用的感觉。
一旦当这种“被利用感”在孩子并不成熟的思维中定格时,那么便很可能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爱产生误解,更对亲子关系产生极大的破坏力。